《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的形成機制與構造背景》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周建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的形成機制與構造背景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建波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 批准號:40272100
- 申請代碼:D0211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經費:30(萬元)
《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的形成機制與構造背景》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周建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的形成機制與構造背景》是依託吉林大學,由周建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擬以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為研究對象,查明淺變質岩的時空分布。原岩屬性和性質。測定淺變質岩的構造地質、地球化學...
本項目在編制蘇魯地區地質圖過種中,重新厘定了編圖地區的地層單位,劃分了岩石單元,對造山帶內進行了岩石—變質—結構的分帶,提出了朋河石岩組為濁流沉積且具飛來峰特徵,形成於上疊盆地的認識。從造山帶變法地質體中區分出賦存超高壓變質岩的地質體,查明了高壓--超高壓變法岩的岩石類型,空間分布和賦存狀態,...
三、蘇魯造帶與鄰區地層對比 (一)蘇魯造山帶與大別地區地層對比 (二)蘇魯造山帶與膠遼地塊地層對比 第六章 岩漿岩 一、侵入岩 (一)前寒武紀侵入岩 (二)中生代侵入岩 二、火山岩、潛火山岩及脈岩 三、區域岩漿作用特點 第七章 區域變質岩與變質作用 一、蘇魯造山帶變質區(Ⅱ) ...
岩石的地震波性質是建立深部地殼物質組成和結構剖面的基礎,無論在區域構造研究還是淺部地震勘探中都有廣泛的套用。本項目的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1)使用電子背散射(EBSD)技術測量蘇魯造山帶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鑽取的超高壓變質岩的顯微組構,並根據礦物的晶格優先定向(LPO)數據計算岩石的波速和各向異性;(2)...
第九章 中央造山帶內兩個超高壓變質帶的關係 9.1 北秦嶺看豐溝超高壓變質岩片 9.2 南秦嶺香坊溝高壓變質岩片 9.3 同位素組成的對比 9.4 兩條超高壓變質帶的關係 9.4.1 南阿爾金-柴北緣-北秦嶺超高壓變質帶的東延 9.4.2 大別-蘇魯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的西延 9.4.3 兩個超高壓變質帶的關係...
以大別-蘇魯造山帶晚三疊世鹼性岩和早白堊世基性侵入岩為主要研究對象,套用雷射氟化技術、LA-MC-ICPMS和離子探針等原位微區分析技術,對不同類型岩漿岩中的鋯石進行氧同位素組成和U-Pb同位素年齡系統測定,結合常見造岩礦物的氧同位素、鋯石Lu-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常見造岩礦物及全岩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全...
在閩浙地區出現由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的由低綠片岩相到低角閃岩相的遞增變質帶。中生代變質岩系 1 印支期 印支期變質岩系主要分布於祁連—秦嶺—大別—蘇魯造山帶內,及西藏北部、雲南瀾滄江及華南政和—大浦斷裂帶附近。主要為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形成低綠片岩相岩石。2 燕山期 該岩系主要分布於藏北和藏東...
以大別-蘇魯造山帶不同化學成分和不同成因原岩的超高壓變質岩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岩相學觀察基礎上,通過系統的造岩礦物微區元素和氫氧同位素分析、鋯石學(岩相學、微量元素、氧同位素、Lu-Hf和U-Pb同位素)研究,結合全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確定了三疊紀大陸地殼俯衝和折返過程中在高壓/超高壓體制下發...
《蘇魯造山帶晚中生代地殼隆升與剝蝕作用》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陳福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岩石圈深部動力學過程引發的地殼物質和結構變化可以直接體現在地殼再造、岩漿作用、地殼隆升和剝蝕、盆地形成和沉積物質充填等淺部地殼過程。華北陸塊東部在前寒武紀演化基礎上經歷了顯生宙中亞造山作用、大...
《大別山超高壓變質作用與碰撞造山動力學》是2005年5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大別山超高壓變質作用與碰撞造山動力學 》編寫組。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六方面地內容:大別山碰撞造山帶的地質構造、大別山—蘇魯地區的超高壓變質作用、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岩的年代學及冷卻史、大別山碰撞造山帶的地球化學結構、...
超高壓變質岩在我國中部的中央造山帶非常發育,自西向東有六個超高壓變質地體,分別出露在西南天山、阿爾金、柴北緣、北秦嶺、紅安-大別-蘇魯造山帶。超高壓變質岩與圍岩之間的關係屬於原位關係而不是外來關係。所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毫無列外屬於大陸俯衝帶,在那裡地殼岩石下沉到上地幔頂部深度發生區域變質作用。超...
研究蚌埠隆起上不同類型混合花崗岩的形成時代及其岩石地球化學特徵,查明不同類型混合花崗岩的時空分布及其岩漿的成因類型;判定岩漿源區的性質與分布以及岩漿形成與演化的構造機制與熱機制;探討蚌埠混合花崗岩帶岩漿形成的地球動力學背景及其與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形成與演化的關係。該項研究對解決大別造山帶、蘇魯造...
5 大別-蘇魯造山帶淺變質岩的形成機制與構造背景(402721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第二負責人(2003.1-2005.12)。6 大慶探區外圍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群演化與油氣遠景 (XQ-2004-07) 國家發改委油氣中心項目 主要參加者(2004-2006)。學術論文 1鄭常青,徐學純,M. Enami, T. Kato.新疆阿爾泰紅柱石-矽線石型...
(1)蘇魯超高壓帶南北兩段具有完全不同的退變質演化歷史,反映兩者折返過程的熱演化史不同。這一研究結果暗示,蘇魯地塊南北兩側超高壓岩石的折返機制與過程可能存在差異,僅根據某一局部地區的研究結果試圖提出用於全區、甚至整個大別-蘇魯造山帶的折返模式是很危險的。如果能夠結合詳細的變形構造特點研究結果,有望...
大別-蘇魯造山帶含有罕見的柯石英和金剛石等超高壓變質礦物,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超高壓變質帶。這些岩石曾在2億年前從地表插入到地下100多公里深處,然後又返回到了地表。在這一複雜過程中,地球內部發生了一系列的地質、地球學化和成礦作用,超高壓變質岩真實地記錄了地球的演化歷史。在該帶上實施中國第一口大陸...
變質作用演化,深入研究了蘇魯超高壓變質帶的變質作用特徵;按板塊構造理論對全省構造單元進行了新的劃分,劃分為2個Ⅰ級大地構造單元、4個Ⅱ級大地構造單元、7個Ⅲ級大地構造單元,研究了不同構造層的構造變形特徵、地質構造背景、構造與建造的關係等,研究了膠南-威海造山帶的碰撞造山機理、內部結構特徵、形成演化...
安徽地質研究所徐樹桐研究員1992年在Science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在中國大別造山帶發現顯微金剛石的成果,激發了國內外對大陸深俯衝的研究。但是,由於顯微金剛石在變質岩中賦存狀態特殊,國際上多家實驗室難以重複,結果引起人們對其發現真實性的懷疑。徐樹桐研究員經過多年的摸索,再次在大別-蘇魯造山帶多地變質岩中...
我們特別關注通過地表觀測及流體、包裹體和礦物岩石在地球內部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地球化學行為,解剖岩石圈和軟流圈的相互作用、造山帶與盆地形成和演化的動力學背景;研究成果為可持續發展及創新型社會服務。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 華北克拉通破壞;2. 華南大陸再造;3. 早期大陸形成與演化;4. 從蘇魯到西南...
4提出將大別山和山東的高壓變質岩劃分為三個不同性質的岩石構造單元,從而為造山帶構造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5提出在華北的中生代岩石圈減薄過程中,下地殼起到重要作用。6發現和報導了朝鮮半島印支期榴輝岩,討論了大別山-蘇魯造山帶在朝鮮半島的延伸狀態,為東北亞的構造演化奠定了基礎。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3月,...
大別山及蘇魯地區微粒金剛石分類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大別山南部天然碳矽石 大別山黃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質解釋 大別山的變質碰撞混雜岩——以東部為例 Moissanite in serpentinite from the Dabie Mountains in China 大別山低級變質岩的構造背景 大別山造山帶的糜棱岩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ow-grade ...
1999年9月以來,主要在大別-蘇魯造山帶開展對高壓-超高壓變質岩石的微量元素及Rb-Sr、Sm-Nd、U-Pb同位素研究工作。負責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項目以及地礦部定向科研項目,並作為骨幹成員參加了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地礦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以及中法科技合作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
主要科研簡歷及成果,先後研究燕山晚前寒武紀沉積盆地、中國顯生宙造山作用、大別山-蘇魯超高壓變質 岩P-T軌跡、超高壓變質地體的形成-折返等重要科學問題。發現山東威海超高壓榴輝岩的麻粒岩相疊加變 質作用;識別出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岩帶北界為大型韌性剪下帶;提出以垂向擠出機制為主的超高壓變質岩多 階段折返...
李曙光,黃方, 周紅英, 李惠民, 2001.大別山雙河超高壓變質岩及北部片麻岩的U-Pb同位素組成——對超高壓岩石折返機制的制約.中國科學(D), 31(12 ) 977-984.李曙光,黃方, 李暉, 2001. 大別-蘇魯造山帶碰撞後的岩石圈拆離.科學通報, 46: 1487-1491.Li, S.-G.,Huang, F., Nie, Y.-H., Han, W....
科學意義:華南在晚中生代時期發生了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和大規模成礦作用是不被爭論的事實,但對於構造-岩漿-成礦地球動力學背景一直爭論不休,主要有3種觀點:①與古太平洋板塊俯衝作用有關;②與早中生代時期印度支那同華南碰撞造成的大陸裂解和盆地形成有關;③與揚子和華夏板塊之間的阿爾卑斯型碰撞造山有關。本...
蘇魯超高壓變質帶是以片麻岩為主體的區域變質帶,也是碰撞造山的山根出露帶,山根指的是由於三疊紀中朝與揚子克拉通相互碰撞形成的增厚的地殼底部。在中新生代,整箇中國東部都發生過強烈的岩漿活動與火山作用,它們都引起地殼上地慢中岩石組成與構造形態的變化,並在深反射地震剖面中留下痕跡。超高壓變質岩片地震組構的...
[61] 邱檢生,胡 建,李 真,劉 亮. 2010. 大別-蘇魯造山帶變質岩原岩組合與閩浙沿海晚中生代岩漿岩組合的對比:對揚子板塊北東緣新元古構造屬性的啟示. 高校地質學報,16(4):413-425 [60] Hu J, Qiu JS*, Xu XS, Wang XL, Li Z. 2010.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gneissic metagranites in...
(1)地殼岩石學、盆山耦合與油氣資源:著重以地殼岩石(花崗岩、長英質片麻岩、麻粒岩、碎屑岩等)為對象,探測深部動力學過程和盆山耦合機制,為油氣勘查服務;(2)岩漿動力學與計算模擬:當前的主要目標是,建立碰撞造山和超高壓變質岩剝露過程中岩漿產生的熱學模型。(3)岩石土壤學與資源環境:當前的主要任務...
《下揚子北緣和華北南緣地殼上地幔結構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王良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下揚子北緣和華北南緣地區晚三疊紀發生了陸-陸碰撞造山,形成舉世矚目大別-蘇魯造山帶和郯廬斷裂帶,保存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超高壓變質帶,中、新生代岩漿作用強烈,並發育了蘊含豐富油氣資源的盆地和成礦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