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蘇魯造山帶中生代幔源岩漿岩成因研究

《大別-蘇魯造山帶中生代幔源岩漿岩成因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趙子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別-蘇魯造山帶中生代幔源岩漿岩成因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趙子福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以大別-蘇魯造山帶晚三疊世鹼性岩和早白堊世基性侵入岩為主要研究對象,套用雷射氟化技術、LA-MC-ICPMS和離子探針等原位微區分析技術,對不同類型岩漿岩中的鋯石進行氧同位素組成和U-Pb同位素年齡系統測定,結合常見造岩礦物的氧同位素、鋯石Lu-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常見造岩礦物及全岩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全岩Sr-Nd-Hf同位素分析,試圖確定這些岩漿岩的源區地球化學性質及其形成的化學地球動力學機制,區分其中所捲入的地幔組分為軟流圈地幔還是大陸岩石圈地幔,判斷岩漿源區是否為大陸俯衝帶殼幔相互作用的產物,即熔體/流體-橄欖岩反應所形成的輝石岩/角閃石岩,認識大陸俯衝帶陸殼物質再循環及其殼幔相互作用發生的時間、方式和地幔端元的性質,深化對大陸俯衝帶物質再循環及其殼幔相互作用化學地球動力學演化規律的認識。

結題摘要

對大別-蘇魯造山帶和華北陸塊東南緣中生代鎂鐵質侵入岩進行了詳細的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結果顯示出弧型微量元素分布特徵、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組成和異常的鋯石δ18O值。尤其特別地的是,大別造山帶部分鎂鐵質岩漿岩具有低的鋯石δ18O值並含有新元古代和三疊紀U-Pb年齡的殘留鋯石,這是區分俯衝華南陸塊與上覆華北陸塊的鑑定性特徵。這些特徵指示,它們來源於造山帶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在三疊紀大陸碰撞過程中,來源於俯衝華南陸殼的長英質熔體與上覆華北岩石圈地幔橄欖岩反應,形成了富集的含輝石岩/角閃石岩的造山帶岩石圈地幔。這是一種發生在大陸俯衝隧道內的殼幔相互作用。因此, 碰撞造山帶以及上覆陸塊邊緣的碰撞後鎂鐵質岩漿岩為大陸俯衝帶殼幔相互作用提供了岩石學和地球化學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