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若諾爾群

多若諾爾群是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錢家騏,1975年命名;1980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甘肅中部祁連山紅山大坂一帶。本群下部與青白口系龔岔群為不整合接觸,其上為中泥盆統所不整合覆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若諾爾群
  • 外文名:Duoruonuor Gr
  • 階代碼:Z
  • 地區代碼:8
  • 時代:Pt3
簡介,命名,沿革,特徵,分布,備考,

簡介

多若諾爾群(Duoruonuor Gr.)的時代屬南華紀至震旦紀,分布於中祁連山地區,為淺變質岩系。下部為火山岩、矽質岩質板岩及粉砂質板岩、綠泥石英片岩夾砂岩;中部為白雲質碎屑岩及凝灰砂岩;上部為含矽質灰岩、大理岩夾千枚岩等,厚2052~2700米,含豐富的微古植物。

命名

錢家琪1975年命名。甘肅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80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甘肅中祁連山紅山大坂一帶。

沿革

本群原為陳慶宣等1955年所劃震旦系。經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第二區調隊錢家琪、葉永正等(1969—1975)研究建立了前寒武系並四分為黨河群、托萊南山群、龔岔群和多若諾爾群,其中多若諾爾群歸屬於震旦紀。錢家琪等(1978—1981)對中祁連山西段進一步工作後又對多若諾爾群作了詳細劃分,共三個組(由下而上)即:石板墩組扁麻溝組查乾布爾嘎斯組

特徵

本群下部主要由火山岩、矽質岩、矽質板岩及粉砂質板岩、綠泥石英片岩夾砂岩組成;中部為白雲質碎屑岩及凝灰砂岩;上部為含矽質灰岩、大理岩夾千枚岩等。含豐富的微古植物,其中石板墩組最為繁盛。本群下部與青白口系龔岔群為不整合接觸,其上為中泥盆統(或上泥盆—下石炭統)所不整合覆蓋,厚2052—2700m 。

分布

它主要分布在疏勒南山、多若諾爾、查乾布爾嘎斯及考克塞一帶,厚2052—2700m 。

備考

編撰者: 高振家
作者1 :錢家琪
年份1 :1975
作者2: 甘肅省區域地層表編寫組
年份2 :1980
系名: 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