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補供暖空調工程節能檢測指南》是2018年2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秋生、粟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能互補供暖空調工程節能檢測指南
- 作者:鄒秋生、粟珩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 頁數:144 頁
- 定價:2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7839041
《多能互補供暖空調工程節能檢測指南》是2018年2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秋生、粟珩。
《多能互補供暖空調工程節能檢測指南》是2018年2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秋生、粟珩。內容簡介本書針對多能互補供暖空調系統的節能檢測及評價工作,在施工驗收合格的前提條件下,以實際測試參數為基礎,詳細評價系...
公共建築節能檢測標準 JGJ/T 177-2009 無 建設工程及室內空氣/建築節能工程 空調系統冷熱水、冷卻水總流量 公共建築節能檢測標準 JGJ/T 177-2009 只用附錄C 建設工程及室內空氣/建築節能工程 室內溫度 公共建築節能檢測標準 JGJ/T 177-2009 無 建設工程及室內空氣/建築節能工程 供暖系統的水力平衡度 居住建築節能...
推動實施中央空調改造,運用智慧型管控、多能互補等技術實現能效提升,建設綠色高效製冷系統。推行數據中心綠色改造,加強在設備布局、製冷架構等方面最佳化升級,提升電能使用效率水平。2. 開展公共機構綠色辦公行動。深化綠色辦公和生活方式,提升信息化政務水平,推廣電子化、無紙化辦公,倡導使用再生紙、再生耗材等循環再生...
探索在建築中採用多種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的利用模式。推動建築電氣化工程實施。充分發揮電力在建築終端消費清潔性、可獲得性、便利性優勢,提高建築用能中清潔電力消費比例。在城市大型商場、辦公樓、酒店、機場航站樓等建築推廣套用熱泵、電蓄冷空調、蓄熱電鍋爐等。在新能源電力富集地區,推廣利用低谷富餘電力,實施...
盧軍,男,中國國籍,1966年10月出生,現任重慶大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建築節能檢測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製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製冷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製冷學會理事長、國際製冷學會空調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科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副主席、重慶市科協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建築系統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
選型指南 新風機設備選型步驟如下 1、據安裝設定選擇新風機的形式;2、設備風量、風壓選用時以不小於設計值為原則;3、確定製冷量及制熱量的設計工況;4、原則上一台新風機組只負責一層樓面所需的新風量。運行故障 一、新風機組故障 新風機組的故障主要是換熱器被凍裂,某大廈採用冷水機組VAV空調系統,從施工到調試...
二維碼3《居住建築節能檢測標準》012 二維碼4雙層幕牆和光電幕牆套用技術021 二維碼5主被動式太陽能建築 033 二維碼6隔熱計算038 二維碼7結露計算038 二維碼8集中供暖系統耗電輸熱比計算及空調系統耗電輸冷(熱)比計算039 二維碼9太陽能生活熱水計算040 二維碼10《建築日照計算參數標準》054 二維碼11人均用地指標計算058 ...
引導數據中心擴大綠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動老舊數據中心實施系統節能改造。支持製造企業加強綠色設計,提高網路設備等信息處理設備能效。推動低功耗晶片等產品和技術在移動通信網路中的套用,推動電源、空調等配套設施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指數據中心總耗電量與信息設備耗電量的比值...
《暖通空調》期刊編委 主講課程 博士課程:建築節能技術與設計、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理與技術 碩士課程:通風空調新技術、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技術 本科課程:供熱工程、建築環境測試技術、建築設備施工與預算 主要貢獻 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SCI檢索40餘篇,以下為部分代表性學術論文:1. Yanfeng Liu*, Sisi Yu, ...
推動高效節能空調、照明、電梯等用能設備以及太陽能、分散式光伏、空氣熱泵等清潔能源設備在建築領域套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四、重點工程 (一)綠色低碳製造體系引領工程 1.建設綠色低碳工廠。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開展綠色...
全面提升節能管理能力。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實施能量系統最佳化、節能技術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行契約能源管理,開展產品能耗限額指標監督檢查、高耗能行業能效對標達標和能源審計。實施重點城市、園區、行業節能降碳工程,推進電梯、風機、工業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促進工業、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新型基礎設施等...
嚴格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從建築選址、節水節能材料利用、環保材料利用等方面對新建建築進行詳細規劃並嚴格落實,注重建築文化風貌,提升建築品質。鼓勵選用太陽能等低成本技術,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採光,減少使用空調和人工照明;採用高效建築供能、用能系統和技術設備,如太陽能、生物質能、熱泵等。(2)普及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