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是指在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時,把國外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以所在國家貨幣編制的財務報表折算成以記賬本位幣表達的財務報表時,由於報表項目採用不同匯率折算而形成的匯兌損益

外幣報表折算損益是一種未實現損益,它一般不在賬簿中反映,只反映在報表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 影響因素:所採用的折算方法
  • 遞延處理。: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
  • 計入當期損益: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
影響因素,處理方法,業務對比,相關條目,

影響因素

影響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大小的因素:
1、所採用的折算方法
2、匯率變動的方向和程度
3、外幣資產和負債的比例

處理方法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並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於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係,便於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將折算差額借方發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採用現行匯率法(我國),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作遞延處理;採用時態法時,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為當期損益。

業務對比

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不同於外幣業務匯兌損益
外幣業務匯兌損益是在交易過程中或在期末採用現行匯率對外幣項目進行折算產生的,而外幣會計折算差額是在外幣會計報表折算中產生的;
匯兌損益既可能是已實現損益,也可能是未實現損益。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屬於未實現損益。

相關條目

外幣會計報表折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