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風險測量

外匯風險測量是指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和外匯匯率預測資料測算外匯匯率變動使企業可能產生的損失(或收益)的數額。分為:交易風險測量、折算風險測量、經濟風險測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匯風險測量
  • 所屬行業:金融投資
前提,不同當事人對外匯風險的基本態度,國內業務與涉外業務承擔外匯風險的異同,已知外匯風險和真實外匯風險,內容,折算風險的測量,交易風險的測量,經濟風險的測量,

前提

外匯風險測量的前提:
制定科學的外匯風險管理戰略,必須依據有關外匯風險的必要信息,首先需要對外匯風險加以測量,才能根據風險大小、對企業或整體經濟的影響,制定相應的風險防範計畫,有的放矢。不同種類的外匯風險,進行測量時各有標準。在討論外匯風險的測量之前,還需弄清楚下面四個問題:

不同當事人對外匯風險的基本態度

經濟活動中的當事人,由於所處的環節不同,外匯風險對他們的影響也呈現出差異,因此它們衡量外匯風險的出發點和標準不一致。例如對外匯風險同樣十分關心的經濟學家、投資者和企業經理對外匯風險的基本態度就有較大差異。
(1)經濟學家衡量外匯風險時主要依據第二章所述的購買力平價和無拋補的利率平價,如果匯率變動基本符合這兩個平價的要求,無論匯率變動狀況如何,經濟學家都認為從長期看企業不存在什麼風險暴露問題,只有在匯率變動偏離這兩個平價時,企業才面臨外匯風險,外匯風險大小取決於匯率與兩個平價的偏離程度。
(2)投資者衡量外匯風險主要依據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也就是在一定風險水平下投資者的資產收益最大化,投資者的風險與收益正相關,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投資者一般關心其資產的整體風險一收益比率,而不太關心其資產中具體某種資產的風險或收益。投資者的這種心態將促使企業測量每一種貨幣的風險一收益關係,並在資產組合中同時容納好幾種貨幣,以達到在一定風險水平下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投資者一般是外匯風險規避者,他測量的外匯風險總是相對於其收益的。
(3)企業經理在衡量外匯風險時更注重外匯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而不注重可能得到的收益。企業經理通常是外匯風險規避者,他們善於對企業的供產銷進行有效管理,對匯率波動造成的價值運動比較陌生,因此他們總是趨向於限制或消除外匯風險,即使保留外匯風險能帶來更多的潛在收益,他們也不願在此領域有所作為。會計折算風險是經理們衡量外匯風險最直接、最常用的工具,因為它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成效,是評價經理管理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很難說經濟學家、投資者或企業經理對外匯風險的衡量辦法、所持態度誰是誰非,但是了解他們的基本觀點對把握外匯風險的測量有很大的幫助。

國內業務與涉外業務承擔外匯風險的異同

匯率波動給涉外業務帶來的風險是直接的,往往一目了然,可以藉助一些工具和指標加以測量,而國內業務表面上並不涉及貨幣兌換,外匯風險十分隱蔽,測量外匯風險似乎沒有必要,實際上,這種觀點引導人們誤入歧途,國內業務與涉外業務都存在外匯風險問題,只是不同的業務承擔外匯風險的途徑、範圍、程度不同而已。
(1)國內投資者。國內投資者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的國內投資者,他們投資於本國的債券、股票或存款於銀行,投資收益全部為本市。另一類是混合的國內投資者,在國內市場上,既投資於本國的證券,又投資於外國的證券,例如我國投資者同時投資於A種股票和B種股票,其資本收益部分表現為本幣,部分表現為外幣。對於第一類國內投資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外匯風險,但是當他們的消費結構中包含外國商品時,他們實際上處於一種短頭寸的外匯風險暴露中,如果外幣升值,進口商品的外幣價值相應上升,購買同樣的外國商品,這類國內投資者就得多支付本幣,其實際收入相應地貶值。對於第二類國內投資者,由於涉及到幣種兌換時間因素,從會計上看必然存在外匯風險,例如A投資者每月有900元人民幣和相當於100元人民幣的外幣收入,如果外幣對人民幣貶值l0%,那么A每月的投資收益就會從原來的1000元人民幣降到990元人民幣。A是否一定承擔了10%的外匯風險呢?其實不然,如果A的消費結構中本國產品與外國產品的比例恰好等於其投資收益中本幣與外幣的比例,即9:l,那么A實際上沒有承擔外匯風險,原因在於外幣對人民幣貶值10%,從外國進口的產品以人民市表示的價格也下降l0%,從而A的實際收入並未貶值。但是,當A的消費結構中本國產品與外國產品的比例不等於其投資收益中本幣與外幣的比例時,A就毫無疑問地要承擔外匯風險,風險大小取決於這兩個比例之間的差異。
(2)純粹的國內企業。一個供產銷、信貸活動都發生在國內,不涉及一點外幣的國內企業,表面上沒有外匯風險,但是它的外匯風險比較隱蔽,通常間接地表現出來,例如我國的汽車製造廠、彩電製造廠(假定它們是純粹的國內企業),其經濟效益要受進口的同類產品的價格影響,當匯率波動影響進口汽車、進口彩電的價格時,我國汽車製造廠、彩電製造廠的競爭地位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人民幣升值,進口汽車和彩電價格就相對便宜,國產汽車和彩電的銷售很可能下降,反之則相反。因此人民幣升值會惡化純粹國內企業的競爭地位,並影響這些企業的信譽,給其未來收益造成風險。這類企業在匯率波動時,從會計上反映不出任何外匯風險,實際上它們要承擔部分外匯風險,風險大小取決於進口同類產品及生產同類產品的原材料、零配件的數量、進口產品價格變動幅度及其競爭地位升降的狀況。
(3)進出口商。通常人們普遍認為,一國貨幣升值,將不利於出口商及出口產品生產商,因為以外幣折算的本國商品的價格上升,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占有率將降低。相反,進口商品以本幣折算的價格下降,刺激進口商品消費需求的增加,有利於進口商。因此匯率變動使進出口商承擔外匯風險。然而,匯率變動不一定使進出口商承擔外匯風險,因為進出口不僅受匯率的影響,還受進出口國經濟周期的影響。例如1993年5、6月,人民幣市場調劑價已從年初的l美元兌換7.8元人民幣上漲到12元人民幣,美元上漲幅度高達54%,然而在我國新一輪投資熱的支撐下,進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上揚,尤其是鋼材、木材等原材料進口迅速增加,進口商的外匯風險被國內經濟周期因素全部抵銷,結果沒有外匯風險。如果進口國國民收入高速增長,進口需求的增加足以沖銷匯率波動的不利影響,進口商並不會承擔外匯風險。在衡量進出口商的外匯風險時,必須結合匯率波動和進出口國經濟周期進行綜合分析,經濟周期不能沖銷匯率波動的部分才構成進出口商的受險部分。
(4)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簡寫為MNC)。跨國公司是指至少在兩個國家進行生產的企業,也即其資產、負債、收入、費用至少涉及一種外幣,而且跨國公司的經營狀況要通過母公司國貨幣計價的合併報表反映。衡量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時,不能忽視以下幾個重要因素:產品類型、市場地位、產品的需求彈性、跨國生產轉移的靈活性。例如我國的一家跨國公司以不易移動的房地產經營為主,它在澳大利亞擁有一家分公司,匯率波動時該公司在國內及在澳大利亞的收入都沒有影響,但是該公司用人民幣表示釣澳大利亞分公司的收入要受影響,人民幣升值將減少其澳大利亞分公司折算為人民幣的收入,反之則相反。
如果我國的一家跨國公司經營原油,同樣擁有一家澳大利亞分公司,原油與房地產相比,靈活性很強,可以進行跨國轉移、買賣。在人民幣升值情況下,如果澳大利亞對石油的需求無彈性,即需求不因價格的上漲而下跌,那么澳大利亞分公司的以澳元表示的收入增長幅度將大於人民幣的升幅。因此該跨國公司的人民幣表示的外國分公司的收入也會增加。如果澳大利亞對石油的需求彈性大,則該公司以人民幣表示的外國分公司的收入就會減少。同理可推導出入民幣貶值情況下該跨國公司的外匯風險。

已知外匯風險和真實外匯風險

制定外匯風險管理戰略,首先要弄清楚企業究竟有多大的外匯風險,這種風險不應該是反映在帳面的、可見的、表面的風險,如上所述,在匯率波動時,不同企業、不同當事人的受險範圍、受險部分是十分複雜的,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是要消除企業面臨的真實風險。測量真實風險,必須把匯率波動的表象與產生風險的真實原因區分開,然而產生風險的真實原因及其對企業的影響程度難以準確地界定,這就要求科學的預測,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一般地,測量外匯風險就是測量外匯風險變動引起的一些重要指標的變化幅度,用於外匯風險測量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淨值、收入水平、收入變動性、市場價值和競爭地位。淨值、收入水平、收入變動性是會計核算、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它們反映了企業過去的經營活動,是投資者、經理、公眾關心的焦點,因此以淨值、收入水平、收入變動性來測算會計風險變動,具有法律、管理、稅收、現金流量分布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淨值和收入變動性也是測量外匯交易風險、外匯結算風險的重要指標。市場價值和競爭地位用於預測匯率變動對企業未來的經濟地位的影響,也就是作為測量經濟風險的指標,儘管經濟風險的測量涉及許多難題和不確定性,但是企業的股東、貸款人、職工、管理者們決不會漠視著兩個指標。

內容

外匯風險測量的內容:

折算風險的測量

折算風險基本測量方法有四種,即現行匯率法、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和時態法。外幣匯集報表折算時,由於各項目採取不同的匯率進行折算,從而產生了折算差額。折算差額的大小取決於所選用的折算方法、匯率變動的方向和過程、外幣資產與外幣負債的比例等因素。對於該折算差額有兩種會計處理方法:一是遞延處理,二是計入當期損益。將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可以真實地反映企業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不足的是,將折算反映在損益表中,也就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計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因此,將折算差額在所有權權益下單列出來並逐年累計是較通用的做法。

交易風險的測量

1.銀行外匯買賣的測量
銀行承擔的外匯風險主要是外匯買賣風險,是銀行在外匯市場上頻繁進行本幣與外幣之間反覆兌換的過程中產生的。測量外匯買賣風險時,要明確每種貨幣的淨頭寸,在此基礎上測量外匯買賣風險的大小。一般會採取限額管理,主要是缺口限額法來控制外匯買賣風險。
為了明確外匯缺口頭寸的大小,銀行建立外匯交易記錄表,按照每種貨幣契約到期日記錄每筆交易的外匯流量,這些頭寸按比重和期限列示。外匯交易記錄表是測量外匯風險的重要工具,在這個表中不能判斷目前外匯頭寸的盈虧情況,難以體現匯率風險的總體情況。為了控制匯率波動造成的頭寸盈虧,銀行套用市場匯率重新估價外匯頭寸,分析外匯頭寸的盈虧情況。
2.企業交易結算風險的測量
匯率具有高度易變性,交易風險是企業最常見的外匯風險,因此也是外匯管理的重點,一般來說,測量交易風險的步驟是首先確定每種外幣與其現金流量淨額,然後確定這些外幣的總體風險。
(1)外幣預計的流量淨額
外匯交易風險的產生於兩個方面:浮動匯率制下名義匯率的變動和外匯交易敞口頭寸不為零。因此在計算外匯交易風險首先要按計量企業各種外匯流入量與流出量差額,明確每種貨幣的流量淨額。
淨現金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對於跨國公司而言,確定每種貨幣的淨現金流量更為重要。跨國公司一般關注短期的交易風險,只有在短期,貨幣的現金流量才能被合理準確的測量。跨國公司的交易風險敞口頭寸等於以某種外幣定值結算的契約現金流入與契約現金流出的差額。每個子公司的管理層在報告與其流入量和流出量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然後由總公司合併子公司的財務報告,以便確認整個跨國公司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外幣的預計淨頭寸。假設跨國公司的子公司M的淨現金流入量為600 000英鎊,而子公司N的淨現金流出量為500 000英鎊。合併到總公司現金淨流入100 000英鎊,如果在單個現金流量發生前英鎊貶值,便會對子公司M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當英鎊兌換成相應的核算貨幣時,其價值量減少了。可是,英鎊貶值會對子公司N產生有利影響,從跨國公司來說,英鎊貶值對跨國公司總體的影響較小。
(2)確定總體風險
由於企業常常發生多種外幣交易,準確測定各種匯率之間的相互關係和關聯程度對計量企業的交易風險是十分重要的。一種外幣匯率發生變動時可能引發其他外幣同向或反向變動,因此整體外匯交易風險並不是各貨幣外匯頭寸的簡單匯總,而是需要了解總體風險的貨幣易變性和相關性。標準差可以作為測量某一外幣波動程度的方法,貨幣的標準差越小,意味著在某一時期內貨幣圍繞其均值上下波動的幅度越小;貨幣的標準差越大,意味著其波動性越大。因此,跨國公司要對有關外幣的匯率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運用方差或者標準差來估計每種外幣潛在的波動幅度,進而結合期末匯率預測值,來確定匯率的可能範圍。
在確定總體風險時,除了需要明確貨幣的可能性大小,也要重視貨幣的相關性。貨幣的相關性可用相關係數計量,相關係數表示兩種貨幣變動的相關程度,從而使跨國公司可以運用這樣的信息確定交易風險的程度。

經濟風險的測量

經濟風險對企業的影響是長期的,而且是複雜的、多層面的,在測量經濟風險時就要採取整體的、系統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收益和成本的敏感性分析和回歸分析。
1.收益和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收益和成本的敏感性分析是把現金流量按照收益表的不同項目分類,並根據匯率預測情況對收益表的各項作出主觀的預測,考慮各種可能的匯率,修正利潤表項目的預測值。通過觀察利潤表盈利預測值如何隨備選的匯率值變化,企業就能夠了解貨幣幣值變動對收益和成本下的現金流量的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取決於原材料和產品的價格、銷售量以及各項費用,這些因素的綜合代表了企業的競爭力,匯率的變動正是通過改變各種價格對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環境產生影響的。
2.回歸分析企業較常用的另一種敏感性分析方法是回歸分析法,該方法是利用已有的公司績效變數(一般為現金流量和股票價格)和匯率的歷史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測定企業的經濟風險。這種方法具有客觀性,相對來說,收益和成本敏感性分析更多地要求企業管理人員作出很多主觀的估計分析,過度地依賴管理人員個人的判斷,而回歸分析則可以比較客觀地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數字處理,得出未來的、可能的經濟風險大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