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作品第一輯側重敘寫人事,呈現悠揚婉轉、悲欣交集的人世風景和生命況味;第二輯側重描寫風物,抒發萬物之美和深沉的生命思考。在對作者成長過程中所歷人事和所識風物的抒寫中,呈現生命之美、人情之美、自然之美、智慧之美。
作品目錄
推薦序:散文的四季 第一輯 人事多情 萬物生長 天下的奶奶最後都別了孫女 三寸金蓮 暗處的河 菱歌 漁網與姑娘 再見,卡帶錄音機 公共澡堂 三個收廢紙的男人 1987:洲上的歲月 | 第二輯 風物有味 風在鄉下 蟲聲 牆外的春天 蔞蒿與河豚 海棠寂靜 霜氣 蓮陰 中國梧桐 舊時黃梅天 月照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作品中,許冬林對故鄉的回眸不僅僅是歲月復原,而是一種精神還鄉,它能聽見生命成長拔節的聲音——對一個離鄉人來說,每一次對當下的審視,都包含著對自己來時路的肯定,反思,甚至言和。路的盡頭就是生命的源頭,是一個人精神地圖的起筆處。
藝術特色
該作品在《萬物生長》中有一種令人驚喜的深情:“在僧人的唱頌里,我看見月光普照,群山空寂,一條白色的河流蜿蜒穿過大地,身後兩岸綠草萋萋……”在《三寸金蓮》中:“我又想起她當年月下講《白蛇傳》的情景,微風經過,許家塘的水面閃耀銀波。”在《漁網與姑娘》中:“我的青春開場讀情詩,暗暗想著小心思,追著三毛與荷西的故事。相信自己是個有遠方的人,期盼長大後也能邂逅一個遙遠的荷西……”這些深情表白在紙上,來源於外婆以及我們的鄉村。今天人們可能面對著過多的道理,卻忘了“不講道理”才是最有道理的。一個寫文章的人不是生活的說客,只要流好自己的眼淚就好了,其他事情交給讀者和世界。許冬林的童年以及人情風物並不驚天動地,但絕大多數讀者都是普通人,需要的是一種日常的深情。而這本身就是一種寫作的辦法。
因為有家不能回,所以才一再提到故鄉。當然人們並不能指望在紙上回家,“不回家”,才能回到家鄉那個村莊的深處。這是許冬林的敏銳和深刻。在《再見,卡帶錄音機》中:“我捧著一紙盒曬過的磁帶,像捧著一片遼闊的秋天的田野。”在《公共澡堂》中:“你看看滿澡堂女人的身體,赤條條的身體,覺得自己是沒喝孟婆湯投胎的鬼,前世和來世,在眼前繚繞錯亂,太痛苦!”在《風在鄉下》中:“可是,我心裡隱約感到慚愧,因為自覺不如蓮花好看,母親也甚少誇讚過我的容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村莊,它一定是一個廣博而遙遠的時空,人們窮其一生也無法書寫完全部。一個人甚至不可能寫完自己所有的秘密。所以人們只有抵達“深處”這個位置。這是許冬林的辦法,一種有效的辦法。既然人們不能深入生活,就可深入思考。這並不是佯裝或玩弄深刻,而是和讀者一起找到那處準確的風景以及情緒。如果沒有這一點能力,記敘、寫景、議論都將無比軟弱。這其實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手段。文學和鄉土一樣有著良好的傳統,用好這些古人的法術就夠走到深處了。比如這就是“平中見奇”,在《月照》中:“我看看天頂的月亮,看著腳下的路,覺得我和母親走在霜地上,也像走在月亮上。”在《蓮陰》中:“我們喜歡跟大人們隔著一場雨,而我們,也在避著雨。”
許冬林有“深耕”意識,她看到了古老鄉土中的現代性,並試圖去書寫與闡釋。在《菱歌》中:“反正大家都飲用自來水廠引自長江的江水,小河成了垂暮的病者。”在《三個收廢紙的男人》中:“想到昔日那兩個收廢紙的師傅和一個收廢紙的老師,就會更加明白:只要精神上挺住,各人的活法,便也各成風景。”在《漁網與姑娘》中:“我不知道,她回家後,將怎樣回答眾鄉鄰的各種探詢,又將如何去尋一個適合心意的男人為夫。”人們和水流一樣都有自己的故鄉,又都在離開故鄉甚至慢慢變質。在城鄉之間人們是糾結與矛盾的,但正因為城鄉間的這種聯繫與觀照,才形成了一種更為遼闊、生動和結實的世界觀和文學觀。這至少對於鄉土散文寫作而言是有效的辦法。許冬林找到了這種深耕的辦法,讀者便可能不用上路也能回到老家。
該作品的最後一些篇章有明顯段落和標識;看著整潔卻流露出某種膽怯,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文章的形式美。
作品影響
2023年4月19日,魯迅文學院舉辦許冬林的散文集《外婆的石板洲》暮春讀書分享會,來自魯迅文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聯辦的現當代文學作家研究生班的作家參加該活動。
作品評價
蘭州晚報副總編王琰:一本樸素的書,像素樸的冬林。裡面有感性、靈敏的她,她的文字有味道、有色澤的、有靈趣。更重要的是,有思辯。思辯的冬林更為動人,是她文字里的蘇軾,是蔞蒿,是河豚,是她生活里的鹽,是她的人生觀。繼續和她一起看窗外,是幸福的。
甘肅省作家協會秘書長馮麗君:在《外婆的石板洲》中,故鄉的風物穿越霜氣,向著另一種維度的精神世界拔節攀登。小鎮古靜,人世斑斕。歲月神采飛揚,莽莽風煙中,萬物生長。不僅有冬林自我內心的感觸,不僅有冬林對親人、朋友、舊事的緬懷,還有對平凡人們生命幽光的體察。在冬林的作品中,不僅展現了對人情的深切探微,也展現了她對萬物生靈的深切覺知。在她文字里,讀者可以看到冬林對於自我,對於天地,對於眾生的深刻觀照。
安徽省作家協會主席
洪放:《外婆的石板洲》呈現了許冬林文學生命中可期待可動人的另一面,當然,她的江南的水與青草、花與蝴蝶,都依然是美的文字風景,但循著《外婆的石板洲》,她或許更能走出一條獨立的、深沉的,更接近於大地本真與生命本原的散文之路。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許冬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安徽省文學院第五屆簽約作家。散文作品散見《人民文學》《十月》《散文》等刊物,轉載於《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讀者》等雜誌,入選《2021民生散文選》等多種年度散文選本,著有散文集《日暮蒼山遠》《養一缸荷,養一缸菱》《忽有斯人可想》等十餘部和長篇小說《大江大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