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這樣看中國》由13篇故事架構而成,是以外國人在華生活經歷為素材打造的英語佳作,雙語互動,注釋點睛,文筆流暢,真實地展現了生活風采,啟迪各類英語學習者。讀者將在亦莊亦諧的故事的陪伴下,獲得人生智識,提高英語水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外國人這樣看中國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236頁
- 開本:16
- 品牌:新華出版社
- 作者:白若德 (Barrutia.D.A.) 包凡一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501188383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包凡一,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之一,資深英語教師,留學諮詢專家。著述主要集中在寫作和辭彙方面。比如:《手把手教你GRE作文》,《手把手教你SAT作文》。《手把手教你托福作文》。《新東方辭彙進階》等。
白若德,在中國生活已愈十年。曾任高級編輯、顧問、講師、主持人。他旅居中國40多個城市。多年的在華任教經歷和嫻熟的漢語使他深諳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瓶頸。由大衛獨立撰寫和參編的英語學習專著有8部(如暢銷書《David陪你練口語》)。話題涵蓋外語水平考試、英語習語、中式英語以及英語口語。他持有外國專家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任顧問、英語測試考官。他還主持過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David侃英語”欄目與新浪網2008、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是北京電視台和中國教育電視台多次報導的人物和記錄片的主人公。大衛現為中央電視台外語頻道主持人、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成員。
圖書目錄
美夢成真
我的中國生活
北京人的社會生活
北京計程車司機
“吃”在中國
生活·法律·三城故事
在中國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
尋找“真正”的中國
開車帶我去長城
住在中國的外國人:觀點、感觸
老外來了
中國讓我大開眼界
文摘
親愛的讀者:
我叫班傑明·漢森,澳大利亞人,來中國差不多有兩年半了。前兩年一直在河北省邢台市。雖然我們兩個國家之間有很多文化差異,但我很喜歡中國。來中國之前,我花了3年時間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大多是通過看書、上課和與中國朋友聊天學到的;但真正體會到中國的魅力和內涵,卻是在我來到中國之後。
兩年半前,在我大學畢業時,我的漢語老師建議我去中國工作。他說,如果真想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我就應該到中國去。那時候,我的母校同西安大學和桂林大學有交流項目,但當時我在修第二學位,抽不出時間來中國。由於我的學習內容大都跟漢語有關,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來中國。
中澳兩國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多差異。這在大學校園裡也有所體現。在澳大利亞,大學生要上的課很少,因為大學教育更側重於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並鼓勵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探求真理,而不僅僅是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們都認為,知識只有被套用於實踐中,才能體現其價值。所以,我們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更多的是看他的能力,而不是考試成績,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學識水平同等重要。
序言
毋庸置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其獨特性。這些故事的作者來自不同的國家、種族、社會階層,彼此間有很多差異,即使是那些來自同一個國家的外國人也有不同之處。因此,本書中外國人所寫的故事,篇篇內容獨特、見解獨到。每一個故事都從一種全新的視角講述著難以忘懷的經歷,譬如:一個外國男孩對某個姑娘一見鐘情的經歷,一個外國女孩被視為異國奇物的經歷,還有一個外國男孩總喜歡坐計程車並通過和計程車司機交談而學習漢語的經歷。總之,這些故事或是滑稽幽默,或是令人震撼,或是風趣可人,篇篇都展示了獨特的風采。
其實,外國人來中國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早在元朝,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就曾來到中國。之後,又有很多外國人到過中國。荷蘭共產黨人亨克?斯內夫利特曾參加1921年7月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當時他就站在毛澤東身旁。就連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中也有一個雕像被認為是外國人。可見,外國人早已融入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在21世紀的今天,許多背景不同、興趣不同的外國人湧入中國。
本書一窺外國人在中國的經歷。他們在中國以加入世貿組織和承辦奧運會為契機登上世界舞台的偉大時代,不管是出於個人目的還是命運的安排,來到中國,定居下來並逐步適應這裡(主要是北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