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餘韻》是一本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裕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夕照餘韻
- 作者:趙裕祥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3月12日
- ISBN:9787502478476
《夕照餘韻》是一本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裕祥。
《夕照餘韻》是一本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裕祥。內容簡介《夕照餘韻》400首,是趙裕祥同志十幾年的詩詞習作。其中律詩占51%(以七律、七絕居多);詞占32%(以小令、中調居多);自由體詩占11%;其他如古體詩、...
反常臉譜——高甲戲《夕照祁山》引發的反思 《狸貓換太子》——京劇移植高甲戲成功探秘 高甲戲“老生”蘇成安 後生可愛——觀廈門市優秀戲曲青年演員折子戲專場有感 高甲戲傳薪看後生——觀廈門戲曲舞蹈學校99級高甲班折子戲專場 藝驚四座的高甲傳統折子戲 戲劇人生 高甲戲《喬女》社戲和梨園戲、高甲戲婉約的...
在葉雨荷正以為絕不會得到答案的時候,葉歡突然笑道:“在下倒是知道夕照的。”第三章 殺機 他雖用錦瑟刀擋住了風雲鞭如山的一擊,但終究沒有躲得過那如潮的尾韻,長鞭鞭梢抽在他背心上,竟將他抽出了前堂。第四章 暗算 危險突來,有火光一道噴薄著向他衝來。出手的竟然是雷三爺。金光閃閃的雷三爺!第五章...
古陽穀八景是指《陽穀縣誌》中描寫的陽穀境內的谷山春曉、盟台遺響、沙河雁渚、阿井膠泉、紫荊餘韻、孟母祈蠶、古塔夕照、關聖鐵馬等八處美景。明代萬曆年間,孟母祈蠶轉列“四大聖跡”之一,補充為“月堤環向”。八景簡介 古陽穀八景 【盟台遺響】 盟台即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台,在古陽穀境內,今陽穀縣城指揮窪...
聞舟中笛 《聞舟中笛》是宋代趙汝鐩創作的詩。橫笛秋篷底,銜山夕照殘。孤音起水面,餘韻到雲端。吹怨蘆聲慘,含淒雁影寒。有人江閣上,斂翠憑欄乾。
清 藍深 雷峰夕照圖軸 清 奚冠 西湖春曉圖軸 清 董邦達 紫雲洞詩意圖軸 清 佚名 西湖十景圖冊 清 金廷標 弘曆錢塘觀潮歌詩意圖卷 清 弘曆 行書龍井八詠詩卷 清 弘曆 西湖圖卷 清 徐揚 弘曆御題玉帶橋詩意圖卷 清 錢維城 孤山餘韻圖卷 清 錢維城 弘曆題寄暢園詩意圖卷 清 弘旿、錢維城 龍井八詠圖詩成扇 清...
“入”字寫出夕照的逐漸暗淡,也表明了詩人佇望之久,憶念之殷。不僅如此,這種夕陽西下餘暉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詩人的鄉愁,而且更深一層地觸發了詩人內心深處感時傷逝的情緒。客中久滯,漸老歲華;日暮登臨,益添愁思,徘徊水邊,不敢臨流照影,恐怕照見自己顏貌非復平昔而心驚。其實詩人何嘗不知自己容顏漸老...
梨江八景,亦名“臨湘山八景”, 是以長沙縣㮾梨鎮陶公廟為核心的八處景觀,分別是獅嶺仙蹤、鵝湖夕照、梨江雙渡、茆港孤舟、撐雲石筍、夾岸桃花、東岡晚眺、古寺疏鐘。在《臨湘山志》一書中,關於八景有很多題詩題字。並為八景各配了一幅國畫,各有當時名人的題字。可惜梨江八景經過幾次改朝換代和長期的...
林良銓在滸墅關入鄉隨俗,與當地文人詩酒唱和,把滸墅關地區的風物景觀歸納為八景,取名“虎疁八詠”(虎疁系滸墅的古地名),第一詠“文閣風帆”、第二詠“南河榆蔭”、第三詠“龍華晚鐘”、第四詠“浮橋夜月”、第五詠“漁莊夕照”、第六詠“白盪菱歌”、第七詠“管山春眺”、第八詠“秦余積雪”。 “...
九、雷峰夕照 雷峰塔,夕照山,捧出了一番黃昏中的西湖。須知西湖不但有春夏秋冬,而且晨昏曉暮都有典型風采,黃昏的韻味,第一便要數“雷峰夕照”了。雷峰塔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建造的起因,一說是為了尊藏佛之頭髮的舍利,又說乃因吳越國王錢弘俶為慶祝黃妃得子,還因為塔建在西關門外,又稱西關磚塔,...
”西湖夕照、漁舟唱晚的景觀為歷代文人墨客吟唱,而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奇景更具魅力。夏秋之際,雨過天晴,西湖上空有時出現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連綿起伏的群山,阡陌縱橫的田野,讓你以為湖的另一邊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抑或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山區,其實這正是有名的湖上“蜃景”。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古“秦郵...
昭陽十二景是江蘇省興化市境內景點。昭陽十二景:景苑名堂、三閭遺廟、滄浪亭館、玄武靈台、陽山夕照,南津煙樹、東皋雨霽、龍舌春雲、勝湖秋月、木塔晴霞、十里蓮塘、兩廂瓜圃。坐落於江蘇省正中央的興化市是一座歷經4300多年滄桑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素以人文薈萃、物產豐饒和名勝景觀眾多而聞名於世。起源於元代的...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蒙蒙。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宋征璧 宋征璧(約1602~1672),字尚木,原名存楠,江南華亭人。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入清,官潮州知府。有《三秋詞》。宋征璧是雲間詞派的...
555.憩園夕照(高山石隨形章微畫雕M081)556.秦時明月漢時關(老嶺黃微畫雕小品M82)557.檀越高僧是近鄰(硃砂紅隨形章微畫雕M083)558.曲江春(都成坑石隨形章微畫雕M084)559.曲江春望(硃砂紅隨形章微畫雕M085)560.紺園夕霽(高山紅隨形章微畫雕M086)561.杜甫望獄(高山石微畫雕M087)562.陽...
擺入一灣深處,夕照微染 渡近,粉牆黛瓦,淳樸憨實的鄉村民風 臨水而居的悠悠歲月 [2]迎面撞來的雙橋,橋面一橫一豎 橋洞一方一圓 那沐浴中的圓——眷戀清清的河水,盡情的柔軟成 一輪盛唐的圓月 [3]搖曳的槳櫓,恰巧在此時靠岸 ——猶是浣紗溪畔住 一剪濃郁的秋意,自視線的右側 斜斜地伸展開來——倒映...
《浣溪沙·紅粉佳人白玉杯》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作者夏日遊覽潁州西湖的情景。上片抒寫游湖之樂,下片描寫夕照之美。全詞辭藻明麗,構思獨特,別具一格。作品原文 浣溪沙 紅粉佳人白玉杯。木蘭船穩棹歌催。綠荷風裡笑聲來。細雨輕煙籠草樹,斜橋曲水繞樓台。夕陽高處畫屏開。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1922年4月4日,汪靜人,馮雪峰,應修人,潘漠華一起在杭州西泠印社夕照閣成立了“湖畔詩社”,同年5月他們自費出版了四人的詩合集《湖畔》,次年又結集出版了《春的歌集》,從此為中國新文學史留下一個小小的“湖畔詩派”。他們以"五四"新文壇三名家魯迅胡適和周作人為導師,請葉聖陶朱自清和劉延陵任顧問,鐘情並...
她茶色的眸子沐浴在夕照下,閃著紅色的光輝,我不禁聯想到,『紅耀石』這個綽號大概就是由此而來的吧。終於,列車搖晃著減慢了速度,她回自己的席位取 3/6 行李去了。我習慣性地檢查挎包和魔法專用的導力器,當然無論是那廢紙包,還是用鎖鏈系在腰間的導力器都平安無事。通知正點到達的女聲在車廂內迴響。目的地...
兩者都是以夕照下的景色襯托離愁。而“只與黃昏近”是接上面“惱亂”句而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眼見白晝將盡,長夜即至,送春滋味,念遠情懷,此處不說愁恨而愁恨自見。王灼《碧雞漫志》云:“趙德麟、李方叔皆東坡客,其氣味殊不近,趙婉而李俊,各有所長。”的確,趙氏之詞以清麗婉轉見長,本詞...
青雲塔(又名斛峰塔),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建於城廂(今青雲鎮)西南5華里處的萬斛峰上,峰高海拔205米,高崇峭拔,松樹參天,松濤滾滾,浩氣乾雲,舊時“萬斛松風”與“雙峰藜火、桃源曲水、龍池潭影、奇壁樵歌、東梁煙柳,竹屯漁火、奎光映月、星山雪霽、古陽夕照”齊稱“姚西十景”(萬年又稱“姚西...
風景綺麗,有“三潭印月”、“蘇堤春曉”、“平湖秋月”、“雙峰插雲”、“柳浪聞鶯”、“花港觀魚”、“曲院風荷”、“斷橋殘雪”、“南屏晚鐘”、“雷峰夕照”諸景。解放後,全面疏浚,湖水清澄,環湖名勝修葺一新,是中國有名的遊覽勝地。為春為月:為春時月夜。嵐(lán):山中霧氣。梅花為寒所勒:指梅花...
曾有詩云“春橋東望水溶溶,夕照沉沉映遠峰。應時老僧閒課好,飯前飯後便敲鐘”。廣福寺脈起神壇崗,水源筆架山,實屬風水寶地。關於該寺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呢。相傳有一年起義軍蜂起,天下大亂,逃難者無數,有廖、付、羅、李、江等多個姓氏的家族逃難到這裡,當時由於古田只是小山區,人多糧缺,百姓們餓得...
第四章 光彩夕照——晚唐 阿房宮賦(杜牧)李賀小傳(李商隱)三間大夫意(羅隱)郢州孟亭記(皮日休)野廟碑(陸龜蒙)第五章 古道新聲——北宋 錄海人書(王禹傅)岳陽樓記(范仲淹)秋聲賦(歐陽修)蘇氏文集序(歐陽修)六一居士傳(歐陽修)明論(蘇洵)學舍記(曾鞏)洪渥傳(曾鞏)訓儉示康(司馬光)西...
《老農》《徐州農村的老人》《贛榆農村少女寫生》《少年》《紡織女工》《小劉》《少女》《寫生人像》之二 《楊舍的大寨路》《連雲港寫生》《冬日陽光下的牛》《沂蒙寫生》《太行山寫生》《三顆紅櫻桃》《紅色交響曲》《粉色信箋》《東南亞的水果》《陽光下》《故居夕照》《霓裳》《金色年華》《瞬間》《水鄉餘韻》
物事全非,所見無非殘軍廢壘、瘦馬空壕;孤村夕照,一片淒涼。“殘,廢、空、瘦”四字,貼切地寫出了戰亂後的淒清陰森,山河破碎,滿目蕭條,又襯以夕陽孤村之景,猶同大場面的搖鏡頭。這人和景被夕陽的昏黃餘暉所包孕,更顯黯淡悽慘,令人傷心慘目。作者寫人繪景,突出了國破山河改的時代特點。第一支曲給整套...
古代泉州八景是小山叢竹、開元寺雙塔凌空、承天寺鸚山暮雲、清真寺清真夕照、崇福晚鐘、靈山聖墓玉球風動、東湖荷香、筍江月色。小山叢竹 小山叢竹是泉州舊八景之首,位於泉州城北。因朱熹在此築亭、題字、遍植叢竹而得名。唐代為紀念“閩文之祖”歐陽詹,在此建有祀詹祠堂;南宋以來,古代官員和文人墨客途經...
青雲塔(又名斛峰塔),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建於城廂(今青雲鎮)西南5華里處的萬斛峰上,峰高海拔205米,高崇峭拔,松樹參天,松濤滾滾,浩氣乾雲,舊時“萬斛松風”與“雙峰藜火、桃源曲水、龍池潭影、奇壁樵歌、東梁煙柳,竹屯漁火、奎光映月、星山雪霽、古陽夕照”齊稱“姚西十景”(萬年又稱“姚西...
第四章 光彩夕照——晚唐 阿房宮賦 李賀小傳 三閭大夫意 野廟碑 第五章 古道新聲——北宋 岳陽樓記 秋聲賦 六一居士傳 明論 學舍記 訓儉示康 西銘 君子齋記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與謝民師推官書 墨竹賦 濂溪詩序 第六章 偏安悲響——南宋 金石錄後序 居室記 大學章句序 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 議...
筆談餘韻尋難得,古木青牆掩小樓。夕照吳山雲雁唳,蓑翁獨釣夢溪秋。12、海門泛月 萬水千溪赴海門,漁光閃爍似星繁。江天一色雲帆濟,直上蟾宮數桂痕。13、獅岩消夏 風平揚子水茫茫,如鑒澄江映月長。一曲幽蘭真士隱,獅岩靜雅駐行藏。14、半江紅樹 渚白天澄雁一行,扁舟釣罷任滄浪。參差紅樹秋風裡,款擺...
袁運甫、袁運生、侯德劍,他們自小就在勤敬園裡塗鴉。濠河春日的花姿,古剎秋夜的月影,光孝塔的晚霞夕照,銀杏樹的枝葉婆娑,都是這些孩子寫生的良辰美景。更有葛竹溪、江村(舞台藝術家)王個 等老師,以有形的字畫和無邊的才氣,影響著這些藝術靈童。著名詩人、文藝評論家丁芒,小時候考取實小的高小,眾親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