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

夏圭

夏圭(生卒年不詳),字禹玉,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繪畫大師。“南宋四家”之一,早年畫人物,後來以山水著稱。他與馬遠同時,號稱“馬夏”。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他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雖然與馬遠同屬水墨蒼勁一派,但卻喜用禿筆,下筆較重,因而更加老蒼雄放。用墨善於調節水分,而取得更為淋漓滋潤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 常先用水筆淡墨掃染,然後趁濕用濃墨皴,造成水墨渾融的特殊效果,被稱作泥里拔釘皴。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圭
  • 別名:字禹玉
  • 國籍:南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臨安(今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不詳
  • 逝世日期:不詳
  • 職業:南宋繪畫大師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與馬遠並稱“馬夏”
    山水畫取邊角式構圖,意境幽遠,被稱為“夏半邊”
    “南宋四家”之一
  • 代表作品:《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
簡介,個人作品,畫作風格,個人影響,人物評價,南宋四家,作品欣賞,《臨流賦琴圖》,《雪堂客話圖》,《煙岫林居圖》,

簡介

夏圭,字禹玉,南宋著名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畫院待詔。他開始學畫人物,後來攻山水畫,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將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蒼勁,墨氣襲人”的效果。樹葉有夾筆,樓閣不用界尺,景中人物點簇而成,神態生動。構圖常取半邊,焦點集中,空間曠大,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後人認為此系南宋偏安寫照。夏圭一類畫法多少受佛教禪宗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畫雪景學范寬。後人把他與馬遠並稱“馬夏”,合李唐劉松年稱“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卷、《西湖柳艇圖》軸,均輯入《故宮名畫三百種》;《遙岑煙靄圖》,現藏故宮博物院。
梧竹溪堂圖梧竹溪堂圖

個人作品

長卷畫還有《溪山清遠圖》、《長江萬里圖》等;
其作品有《溪山無盡圖》、《溪山奇觀圖》、《山川鐘秀圖》;
還有《雪山圖》、《松崖客話圖》、《溪山清遠圖》等。
溪山清遠圖》是夏圭的傳世佳作,紙本長卷,墨色,縱46.5厘米,橫889.1厘米。圖繪晴日江南江湖兩岸的景色:群峰、峭岩、茂林、樓閣、長橋、村舍、茅亭、漁舟、遠帆,勾筆雖簡,但形象真實。山石用禿筆中鋒勾廓,凝重而爽利,順勢以側鋒皴以大、小斧劈皴,間以刮鐵皴、釘頭鼠尾皴等,再加點,筆雖簡而變化多端。夏圭非常擅長運用墨色的變化,在慣用的層層加皴、加染的“積墨法”外,往往加用“蘸墨法”,也就是先蘸淡墨,後在筆尖蘸濃墨,依次畫去,墨色由濃漸淡,由濕漸枯,變化無常。再加上“破墨法”,以墨破水,以水破墨,以濃破淡,以淡破濃,使墨色蒼潤,靈動而鮮活。空曠的構圖,簡括的用筆,淡雅的墨色,極其優美地營造了一幅清淨曠遠的湖光山色。
溪山清遠圖溪山清遠圖

畫作風格

南宋以畫“邊角之景”而著名的畫家,馬遠、夏圭。邊角景構的特點是,主體形象少,畫面簡潔洗鍊,留白面積較大,多用“計白當黑”的手法,有效的利用邊角相互呼應,利用對角線保持平衡感,虛實對比強烈,它在提煉景物時,求勁求少,以很少的景物來襯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畫”意境。
在構圖方面,夏圭更善於剪裁與美化自然景物,善畫“邊角之景”。對長卷畫用概括的筆墨,寫實的物形,巧妙的結構,大膽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創造。從他的十二段長卷(今只存“遙山書雁”、“煙村歸渡”、“漁笛清幽”、“煙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這種成就。明人題這卷後說:“筆墨蒼古、墨氣明潤、點染煙嵐恍若欲雨,樹石深淡遐邇分明”。他糅合了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筆法蒼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帶水皴,畫風大體和馬遠相同,作樓台亭閣可信手而揮,突兀而奇特,氣韻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人稱“拖泥帶水皴”,“淋漓蒼勁,墨氣襲人”。在題材上,夏圭多畫長江、錢塘江等江南水鄉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歡畫雪景及風雨氣象。
夏圭的筆簡意遠,遺貌取神,應該很合乎文人畫對“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創為“南北宗”畫論,簡單地講,就是提倡“文人畫”,鄙視“畫工畫”;崇尚率真,反對寫實; 注重筆墨情趣,輕視繪畫技能。這其實是由不同的繪畫觀念形成的兩大流派,而被董其昌冠以地域傾向的“南宗”、“北宗”之名,就難免使人迷惑了。不能因為“馬夏”出自畫院,就貶為“畫工”,不屑一顧。歷史上“畫工畫”與“文人畫”雖有爭議,但一直互相影響,取長補短。被標為文人畫典範的元四家,就明顯地承繼了南宋畫派崇簡的畫風。如果說馬遠的刻畫精細的人物、樓閣尚有過於雕飾之嫌,那么夏圭的極其簡括的勾、皴,應該無悖於董其昌畫論的核心—禪宗關於“脫落實相,參悟自然”的理念。 後人稱夏圭為“夏半邊”,而《溪山清遠圖》顯然是全景,原圖無款印,也許受了“半邊”概念的制約,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後人題稱“溪山”。
溪山清遠圖 局部溪山清遠圖 局部

個人影響

在構圖上,馬遠刻意將近景置觀者眼前,所畫人物五官清晰,姿態生動,樓閣則以“界畫”法刻畫精細,而夏圭則將景物遠置觀者身外,畫人物僅圈臉勾衣、點簇而成,樓閣隨手勾畫,筆簡而形具。這影響延及元代:王蒙畫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舉止皆精細生動;倪瓚畫中幾乎無人,而黃公望吳鎮畫中人物的簡筆則顯然取法夏圭,畫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襲李唐以至馬遠、夏圭的簡略遺風。
夏圭.西湖柳艇圖夏圭.西湖柳艇圖

人物評價

《圖繪寶鑑》評夏圭:“院中人畫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也。”為南宋四大家之一。
明代王履贊曰:“粗而不流於俗,細而不流於媚。有清曠超凡之遠韻,無猥暗蒙晨之鄙格。”董其昌對“北宗”山水,多懷偏見,卻對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如塑工之所謂減塑者。夏圭一類畫法多少有佛教禪宗的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

南宋四家

展開收起
姓名
生卒
簡介
評價
1066年—1150年
字晞古,河陽三城人。北宋末南宋初畫家。
對南宋畫院影響極大,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
1155年—1218年
錢塘人,因居於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
工畫山水、人物,宗張敦禮。
1190年-1279年
字遙父,號欽山。原籍河中,僑寓錢塘。
初師李唐,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山水畫成就最大。
夏圭
生卒年不詳
字禹玉,臨安人。
與馬遠並稱“馬夏”,早年工人物畫,以山水畫著稱。

作品欣賞

《臨流賦琴圖》


宋 夏圭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臨流賦琴圖臨流賦琴圖

夏圭在進行山水畫創作時,善於用焦墨皴擦表現淡雅而雄秀的景色,用類似焦點透視的平遠法布局,大面積使用空白,極簡約地在空白中描寫遠山和對岸的空曠隱約,形成空曠秀雅而又空靈的神韻。《臨流賦琴圖》表現的是溪旁古樹下一高士撫琴之狀,筆法勁健, 墨色淋漓,觀之如聞錚錚然彈琴之聲。

《雪堂客話圖》


宋 夏圭 絹本設色 縱28.2厘米 橫429.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雪堂客話圖雪堂客話圖

此畫設色畫江南雪景, 筆法蒼勁渾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和線條丟筆直皴,從而取得了方硬奇峭、水墨蒼潤的藝術效果。夏圭在畫樹幹、樹葉時多用筆隨意點畫, 筆法生動活潑, 人物、樓閣已不像馬遠那樣工整細密,而是信手勾畫。可見夏圭用筆剛勁而趨於含蓄,這一特點在此幅作品中表現得較明顯。全圖設色淡雅,構圖迂迥曲折, 疏密遠近布置得當,為夏圭山水畫的代表之作。

《煙岫林居圖》


宋 夏圭 絹本水墨 縱25厘米 橫26.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煙岫林居圖煙岫林居圖
夏圭作畫善於用概括的筆墨大膽的剪裁,創造出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水墨酣暢的藝術風格。此作圓形,原為紈扇,左上方畫煙藹遠山,迷濛深幽,下為林木坡石,後有茅屋兩間,山澗溪水上架一木橋,一人彎腰策杖而行。此畫山石用筆勁峭,林木簡練淋漓,構圖獨特,將所畫物象集中於畫面的左下方,這也是“夏半邊”的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