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十二景圖》是宋代畫家夏圭的畫作,現藏於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
《山水十二景圖》為夏氏山水十二景中殘存四景中的一部分。圖展現平溪汀渚、湖水蕩漾,漁舟出沒,巨石峭壁,綠樹成蔭。通過山林,有港灣一泓,數艘漁舟停泊其間。此畫山石用斧劈皴,先用水筆皴擦,然後落墨,具有水墨交融,淋漓酣暢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水十二景圖
- 現收藏地: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者:夏圭
畫作內容,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山水十二景圖》描寫自朝至暮的江上十二種景色,全卷長達七米,現殘存四景,從畫面右邊起分別署“遙山書雁”,“煙村歸渡”、“漁笛清幽”、“煙堤晚泊”,末尾有“臣夏圭畫”四字款。不妨由右向左緩緩展開欣賞:“遙山書雁”繪天空浩渺,遠山空濛懸浮,一行大雁展翅而飛,表現了煙嵐迷離之美。“煙村歸渡”寫暮靄微茫,叢林依約,三兩屋舍,錯落其間,江中渡船徐徐駛來。“漁笛清幽”繪湖水蕩漾,漁舟出沒,漁夫撒網收網,撐篙搖櫓,泊岸的漁舟中,似傳出悠揚的笛聲。人物雖細小如豆,卻形態生動。“煙堤晚泊”寫淺灘湖岸,巨石峭壁,綠樹蔥鬱,港灣內暮靄朦朧,數舟靜憩,山徑上鄉民荷擔而行,遠處林木茂密,樓閣隱約可見。閱讀全卷,如行山陰道中,美不勝收。各段景致相對獨立,又通過水天相接,統一為整體一景。
藝術鑑賞
長卷採用平遠構圖,空曠澡杏,疏密遠近布置得當。山石用斧劈皴,更多是用由李唐大斧劈皴發展而來的拖泥帶水皴,其畫法是先用水筆皴擦,然後落墨,水墨交融,淋漓盡致。樹幹、樹葉多用筆隨意點畫,筆法生動自然。人物、樓閣信手勾畫,不如馬遠工整細密。全圖筆法簡括,設色淡雅,墨色蒼潤。作者善於利用遠近景和墨色濃淡的有力對比,使平凡的景色充滿著詩一般的意境,有著無窮的魅力。北宋山水畫充實,南宋山水畫空靈,這種特點在此卷得到充分的體現。卷後董其昌跋云:“夏圭師李唐,更加簡率,如塑工所謂減塑,其意欲盡去模擬蹊徑。”
夏豐山水作品“意尚蒼古而簡淡”,在圖中他或僅是粗捕遠山的稜線,或僅畫近岸的山坡,或將水面對角線連線,或將遠景與近景以輪廓來表達極端性的對比。圖中有效地利用雲炯,幾乎將中景後的畫面掩蓋,使得空中有一般飄逸的韻味,山石用斧劈皴,其畫法是先用水筆皴擦,然後落墨,具有水墨交融,淋漓盡致的效果。人物、樓閣已不像馬遠那樣工整細密,而是信手勾畫。樹葉以潑墨方式表現,產生出蒼老的味道。不用大空間,並以詩佐以簡潔說明,即有“意在詩中,詩在畫中,以畫即是,畫詩並重”,正是夏圭的圖樣中所具有的特色。此幅山水十二景圖體現了夏圭比馬遠更善長卷鋪排,使緊迫的近景與開闊的遠景,濃重的林木與虛淡的雲炯錯綜映照,使飽滿的實景與不著一筆的空白交替出現,形成錯落有序、節奏分明、變幻無窮的格局,令人心游于山水自然之中,朦朧迷幻,情趣無窮。總之,全圖設色淡雅,構圖迂迴曲折,疏密遠近布置得當,真不愧是夏圭山水畫的優秀之作。
作者簡介
夏圭(生卒年不詳),一作夏珪,字禹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家,與李唐、劉松年、馬遠並稱“南宋四大家”。寧宗時任畫院待詔,賜金帶。善畫山水,屬水墨蒼勁一派,喜用禿筆,下筆凝重,繼承發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簡練,常以半邊景物表現空間,與馬遠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