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傳統體育

壯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壯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壯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壯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傳統體育
壯族概況,壯族歷史,壯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磨 秋,板鞋競技,芭芒燕,踩風車,

壯族概況

壯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人口為16178811人,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使用壯語,1955年國家幫助壯族創製了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並得到了推行。

壯族歷史

壯族是嶺南地區的土著民族,他們自稱為“土人”,而把漢族稱為“客家”“官人”。壯族先民自古以來就已生息、繁衍於嶺南的廣大土地上。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東南及嶺南地區的民族泛稱為“越”或“百越”“百粵”,而“西甌”和“駱越”則是秦漢時期分布於嶺南中西部地區兩個較大的支系,其中就包括了壯族的先民。直至近現代,壯族人仍將山麓嶺腳之間稱為“六”,“六”與“駱”同音,而將其間開墾出來的田稱為“那六”。
西甌、駱越等名稱在歷史上消失後,三國至唐宋時期,在他們曾活動的地域上先後出現了“烏滸”“俚”“僚”“俍”等名稱。宋代時,在今廣西慶遠、南丹—帶出現了“僮”之名。明清以來,有關“僮”的記載越來越多。歷史上,壯族還有“布依”“布雅依”“布傣”“布越”“布曼”“布土”“沙人”“布衣”“布諾”“布寮”“布班”“布民”“布妥”“布雄”等20餘種自稱,“布”在壯語中有“人”之意。
1949年後,一度以“僮”為壯族的族稱。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提議下,改“僮”為“壯”,意為健壯、茁壯,從此,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等地有各種自稱的壯族人逐漸統稱為“壯族”。

壯族傳統體育

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壯族與各族人民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創造了燦爛悠久的壯族文明史,也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其中,特朗(打扁擔)、打拐、磨秋、打陀螺、投繡球、搶花炮、背籮球、舞獅、舂榔爭娃、板鞋競技、翡翠舞、芭芒燕、踩風車和壯拳等活動形式,就體現著與自然環境、生產特點、經濟生活和風俗習慣的緊密結合,是壯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發展自身過程的智慧結晶。

代表性體育項目

磨 秋

磨秋,是主要流行在廣西文山壯族村寨中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
壯族磨秋的流傳有著較為久遠的歷史。《雲南通志》曾有這樣的記載:“龍人知耕織,其低以正月元日作鞦韆戲,殆以習輕趫而寓介壽之意歟,普洱府近廓有之。”現在的文山州壯族地區,每當節日來臨,都會有十字秋和磨秋的活動,青年男女特別喜愛。清代《罪惟錄》一書還記載說:“龍家,……春秋立木於野,謂之鬼竿。女子旋躍而擇對。”清《邊行紀聞》也有“黎人隝蠻蠻也……。春時笄女戲鞦韆以誘散子,攜手跳歌各作劇”的記述。反映出鞦韆在這一帶壯族民間的盛行是很早的。
關於壯族磨秋的具體形制,《中華全國風俗志》有過描述:“又豎一直木於地,以一橫木鑿其中,合於直木頭上,二人一左一右,撲於橫木兩梢頭為戲。此落彼起,此起彼落,騰於半空名曰磨秋”。

板鞋競技

板鞋競技,是廣西壯族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是集競技娛樂、健身於一體的運動形式。
壯族的板鞋競技活動,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傳說這一活動室瓦氏夫人所提倡的練兵方法。為了讓士兵步調一致,瓦氏夫人根據壯人的木屐樣子做成了長木鞋,令士兵三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共同穿上一副長板鞋齊步跑。要想跑得快,必須團結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或精神不集中,便會影響集體。板鞋的競技演練,既培養了士兵頑強、勇敢、堅毅、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又提高了士兵的身體素質,成為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項良好的運動。後來這一活動就逐步演變為一類民間的傳統體育形式。
壯族民間的板鞋競技,形式多樣,主要有穿板鞋搶粽子、板鞋秧歌舞、板鞋戲水、板鞋采香包(壯族一種吉祥物)、板鞋拋繡球、板鞋扇舞、板鞋拳術、板鞋踩氣球等等。由於板鞋競技器材簡單,又不受年齡性別的限制,因而極易推廣和普及。
板鞋競技比賽時,以板鞋競速形式為主。比賽一般在田徑場上進行,跑道分道寬為2.44~2.50米。參加的人數根據比賽情況而定。比賽時,按規定的人數一起將足套在同一雙板鞋上,在跑道上競速。最終以在同等的距離內所用的時間多少決定名次。

芭芒燕

芭芒燕,是壯族民眾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的一種富有民族特色體育活動。
在壯族民間,有著一個關於巴芒燕的傳說。在1892年重陽節這天,一群壯族男女青年到賽納河邊(泗水鄉)的沙灘上歡度節日,看到河沙灘邊上長滿了開花的芭芒草,便各自採集了大把“芭芒心”拿回去玩。其中有一位叫蒙紀天的男青年,用線將“芭芒心”穿成一串,用手拍來拍去,好象燕子在空中飛翔,大家看了非常感興趣,就取名為“芭芒燕”。從那時起,每年的九月初九日,青年男女都要到河邊採集芭芒心,而芭芒燕則成了節日活動項目之一。
打芭芒燕的比賽形式,有二人對打和男女混合打。在打“芭芒燕”中,男女青年都在一起,相互對打,把芭芒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打芭芒燕既是一項青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又是男女青年交際的一種方法,既起到了鍛鍊身體的作用,又陶冶了青年們的情操。

踩風車

踩風車,又稱為“雄耍樂”,是廣西隆林一帶壯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流行於壯族男女青年中間。
踩風車活動,在壯族民間自古有之。清蘇宗經《廣西通志輯要》所記載的“沿河駕車灌田”之車當為筒車,這應該是壯族踩風車的雛形。現在壯族的踩風車,是在木條搭成的風車架上進行,時間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及三月初三前後。這也是壯族青年男女踩風車的最熱鬧的時節。
踩風車比賽時,以四人為一組。開始四人分別手握木架,先由著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時圍著圓圈轉,誰轉到地面誰就用力一蹬,使風車旋轉不停。在比賽規定的時間內,以旋轉圈數最多、姿態最優美者為勝。
踩風車比較驚險,深受青年男女喜愛。開展這項活動,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培養人的毅力,增強人的背力和腿力,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是一項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娛樂競技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