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回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回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回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族傳統體育
回族概況,回族歷史,回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項目,拔腰,木球,趕老牛,摜 牛,湯瓶拳,
回族概況
回族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雲南等省也有不少聚居區。回族是一個人口較多、分布廣泛的少數民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回族人口為9816805人。在全國各民族中僅少於漢族、壯族、滿族的人口,居於第四位。漢語為回族的通用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還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
回族歷史
我國回族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七世紀中葉,那時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來中國經商,留居在廣、泉、杭、揚州等地。歷經唐、五代、宋等代多年的發展,成為回族來源的一部分。公元十三世紀初,蒙古成吉思汗西征東返時,一些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編為“探馬赤軍”(後稱回回軍),他們與自願來中國的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商人、工匠和學者,逐漸地定居在京杭大運河沿岸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部分則在陝西、甘肅和寧夏平原及六盤山等地區屯墾放牧。而這些地區都成為了回族最初的主要分布區域。
回族最早在元代文書中通稱為“回回”,到明代初期便形成了回回族,也即回族。回族的分布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由於歷史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凡有回族分布的地區,多以清真寺為中心聚族而居,一般是在城市自成街道,在農村自成村落,形成大小不一的聚居區。
回族傳統體育
回族是一個勤勞、智慧、勇敢、頑強的民族。回族文化,深得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之精髓,又吸收漢族文化之營養。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回族創造了航海、文學等光輝歷史,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燦爛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作為回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性的傳統體育活動主要有拔腰、跘跤、木球、打鉚球、踢毽子、拔河、花式跳繩、跳皮筋、打梭兒、趕老牛、順風扯旗、中幡、摜牛、“鬥雞”、方棋、跳格、踏腳、彈腿、查拳、湯瓶拳和通備拳等。
代表性項目
拔腰
拔腰,是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民中的一項體育娛樂活動。
拔腰比賽設裁判一人,比賽發出口令後,對峙的兩人雙腿交叉,側身各反樓住對方的腰部,同時用力,用最大力量拔對方。以先把對方雙足拔離地面者為勝,如對方未作好準備,拔起者無效。
拔腰比賽一般三局兩勝,每局時間不限,中間休息一分鐘。
木球
回族的木球,又叫“打籃子”,是在“打鉚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一項目早至清代同治年間就流行於民間,是人們在放牧時進行的一種運動形式。當時的參加者,手持二至三尺長的厚木條,以球擊中目標為勝。由於球的形狀似木鉚釘,故稱“打鉚球”。這項活動長期流行於回族居住區,是回族男女老幼,特別是青少年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
趕老牛
趕老牛,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城市和農村少年兒童喜愛的一項體育娛樂活動。這一活動最早起源於農牧區,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到城市兒童中。
趕老牛的“老牛”,是用6厘米長一段圓木,一端削成雛形,正中釘一鐵釘製成。趕老牛使用的是放羊娃的鞭子。其方法是:用鞭子纏住老牛,放在平坦的地上,用力一拉,老牛直立旋轉,並用鞭子不斷抽打老牛,這也是“趕老牛”一名的來歷。
摜 牛
摜牛活動,最初源於回族民間生活中的宰牛。早期回族宰牛時,需多人同時配合將牛摔倒捆綁,再行開宰。有一天,一驍勇力壯的青年在宰牛時,以敏捷的動作徒手將牛摜倒捆住,因而贏得父老鄉親的擊節讚賞。從此,摜牛就成為回族民眾喜愛的一種比賽項目。
當代的摜牛體育活動流行於寧夏、甘肅、河南、河北等地的回族中。摜牛活動開始前,被摜之牛身上披紅戴花,而摜牛者身著披風。摜牛開始後,摜牛者至牛前,雙手握住牛角左右搖晃,待牛性起,摜牛者即以左手握牛角,右手握牛下頜,以爆發力猛擰牛頭,使牛失去重心,摔倒於地。
湯瓶拳
湯瓶拳,又名“湯瓶七式”,是中國回族武術中拳術的一種,因拳式動作似回民所用湯瓶壺而得名。湯瓶拳多流行於陝西、河南一帶的回民中。
歷史上,湯瓶拳門戶謹嚴,秘不外傳,有傳子不傳女,不傳外族的俗規。這就導致了會練此拳的人逐漸減少。現在流傳的湯瓶拳多由河南周口的袁鳳儀傳出。相傳袁鳳儀綽號“袁氏猴”,因個子矮小被人恥笑,於是閉門苦練武功,後隨師去少林寺走訪,與一寺僧交手比武,僧劈一掌,袁縱身上樑,故此“得”袁氏猴一名。袁鳳儀繼承和發展了湯瓶拳,並開始傳之後世。
湯瓶拳有花七式、陳七式之分。而每式又可化七式,七式是單練套,以金梁起架為起勢,翻身吊打為收勢。四十九式為對練內容,也叫硬架子對練,以破法、顧法為主,打法有二十六進法,是後發制人的自衛性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