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東鄉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東鄉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東鄉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鄉族傳統體育
東鄉族概況,東鄉族歷史,東鄉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呔啞強啦(拔棍),巴哈邦地(摔跤),壓走馬(走騾)比賽,騎木划水,
東鄉族概況
東鄉族主要分布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和臨近的廣河、和政、臨夏、康樂、積石山等縣,其餘散居在蘭州及寧夏、新疆等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東鄉族人口為513805人。東鄉族有本民族的語言而無文字,但東鄉語中有40%~50%的辭彙與蒙古語相同或相似。大多數東鄉人都兼通漢語,漢文為東鄉族的通用文字。
東鄉族歷史
東鄉族是13世紀初至14世紀初葉,也就是元末至明中葉由定居在河州東鄉(今甘肅臨夏)這一地區的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東鄉族自稱“撒爾特”,據《蒙古秘史》等一些史書記載,“撒爾特”的含義泛指中亞一帶的穆斯林。根據東鄉族自稱及近些年學者的研究成果,大體上認為東鄉族的形成與13世紀蒙古軍西征有關。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撒爾特人被編入蒙古軍或被“簽發”東遷,來到東鄉地區,逐漸融合了當地一部分蒙古族、漢族及藏族等而逐漸形成東鄉族。
自明至清,東鄉族一直處在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東鄉族人民的意願以“東鄉族”為其族名。
東鄉族人聚居在甘肅中部乾旱腹地的群山叢嶺中。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封閉,使她至今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自己的母語東鄉語和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以及她的母語所承載起的悠久的歷史文化。
東鄉族傳統體育
東鄉族人民十分崇尚體育活動,當地有許多流傳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東鄉族的體育文化具有獨特的地域特徵,其活動形式與東鄉人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地緣關係、人情世故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如一馬三箭、呔啞強啦(拔棍)、巴哈邦地(摔跤)、賽馬、壓走馬(走騾)比賽、羊皮筏子(羊皮袋、牛皮袋)競渡、騎木划水、夾木過河以及人、牛泅渡等,都是極具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
代表性體育項目
呔啞強啦(拔棍)
呔啞強啦,為東鄉語,意即拔棍,是具有東鄉民族特色的一項較力型體育活動。
東鄉族民間的拔棍活動,源於東鄉族牧童放羊時的奪鞭桿。而奪鞭桿這一活動與東鄉族傳統的放“炮嘎”、唱“花兒”一樣,是廣大山間放養娃們最主要的樂趣樂趣。其中奪鞭桿的遊戲,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漸變為村民、村落之間比試智慧和力量的運動項目——拔棍。
拔棍的活動特點是把柔韌性、協調性和對抗的激烈性融為一體。其比賽不受場地、時間、人數和男女性別的嚴格限制,廣泛開展于田間地頭、院落巷道及牧羊坡上。主要的比賽方式為單人單手拔、單人雙手拔、單人雙手坐地蹬拔、多人拔、男女混合拔等多種形式。這一活動形式體現了東鄉族民眾粗獷豪放、詼諧幽默、苦中求變的民族性格。
巴哈邦地(摔跤)
巴哈邦地,為東鄉族語,意即摔跤。在東鄉族,每個村寨的青壯年,不管是下地種田,上山勞動或在婚禮聚會時,都愛進行摔跤活動。多年來,“巴哈邦地”已經成為東鄉族民間一項極為普及的民族性體育活動。
東鄉族摔跤的花樣很多,最主要的有“花花抱”“攬腰抱”和“後腰抱”等。
摔跤比賽的對手有時由摔跤者自選,有時由本村人選定。在摔跤比賽過程中,以將對方連續摔倒三次為勝,得勝者被大夥稱為摔跤手。每次摔跤比賽還有圍觀者組成的啦啦隊,起著給摔跤者助威鼓氣的作用。
壓走馬(走騾)比賽
壓走馬、壓走騾比賽,是東鄉族民間盛行的一種騎馬、騾子進行競走的體育項目。這類比賽項目,在選擇參賽的馬匹和騾子方面是關鍵。大凡會競走的馬一般是低頭的,但騾子是抬頭的,這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抬頭騾子,低頭馬”。盛行在東鄉族的走馬和走騾比賽,規定要備鞍韉,披紅掛綠,因為這更顯得威武雄壯。競走的距離沒有硬性規定,一般是因地形而定。比賽過程中,馬或者騾子不許有騰空動作,四肢交替前移時,重心起伏不要太大,而以騎手感到快穩為標準。比賽結果,以按規定動作最先到達規定地點者為勝。
騎木划水
騎木划水,是居住在甘肅洮河西岸的東鄉族民間流行的一項水上活動。歷史上,住在這一帶的東鄉族人常與大河打交道,因而在洮河水或大水池中發展處騎木划水的體育活動是很自然的事情。騎木划水作為一項競賽項目,其方法是這樣的:二人背對背騎在一根木頭上的兩端,兩手划水前進,竭盡全力劃向自己的一邊,以在規定的距離內將木頭劃引到自己這邊者為勝一局。然後調換方向再賽,以同樣的方法盡力將木頭劃向自己這邊,如成功,同樣算勝一局。最終,在規定的次數內,以引向自己方向次數多者為勝。而失敗者將會被“揪耳朵”和“壓鼻子”,予以處罰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