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琅胡氏為胡氏安定堂的一分支,也稱宿遷胡氏回遷支系,北宋末年回遷宿遷(原名宿預縣治所在原下相城北,今宿遷市區),元朝時再徙居古城(宿預城遺址),生活在黃淮流域(宋元時期黃河為今故黃河或稱廢黃河)的大家族,目前主要生活在江蘇省宿遷市各區縣。
在明朝中期,桃源縣墩琅胡氏和鄰縣沭陽胡璉家族相繼多人中進士,中舉人、得貢生出身者眾多,是安定胡氏在黃淮流域(青州、徐州一帶)第三次崛起的標誌,安定胡氏自三國時期胡遵、胡奮達到鼎盛;東晉末胡藩為劉裕建立南朝宋而南遷,屬於第二次;在淮河以北,由於宋明之間幾百年的戰爭,淮河、黃河影響以及歷史與地理變遷,直至明朝中期,在淮安府及周邊胡氏發跡顯赫,屬第三次。在今江蘇宿遷地區胡氏中,有代表性的便是墩琅胡氏家族和沭陽縣胡璉家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墩瑯胡氏
- 外文名:Dunlanghu.com
- 所屬堂號:安定堂
- 代表人物:胡思忠
墩琅胡氏為胡氏安定堂的一分支,為虞舜之後,是安定胡氏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支系,經歷宿遷(安定堂郡望成名地)南遷,又回遷宿遷的特殊經歷。民國桃源縣城廂人張相文纂《泗陽縣誌》氏族篇將這支胡氏命名為墩琅胡,開啟了一段“墩琅胡”名稱的歷史,此前多次修譜均記為淮安府桃源縣胡氏,現恢復稱宿遷胡氏。
經考,墩琅胡由墩琅莊得名,墩琅莊是地名,位於桃源縣城西約四華里處,今名為界湖村(屬於城廂街道),墩琅(“王”+“郎”)原為“墩(‘土’+‘郎’)塱”,其中“墩”為土堆,塱古字為‘土’+‘郎’,意思為窪地,墩琅莊表明該地區在明朝時期高低不平,土堆和坑窪地相間。墩琅莊之名猶如其縣名桃園演變為桃源,墩塱逐步演變成墩(“王”+“郎”)。據淮安府桃源縣《胡氏宗譜》記載,其先祖宋朝便在宿遷生活,後徙桃源縣居古城山,而後又分至治西墩琅莊。
淮安府桃源縣《胡氏宗譜》在明嘉靖二十八年創譜,由六世胡思忠記《古城墓誌源流》,比潘塤原撰淮安山陽縣《潘氏統宗譜》稍晚十來年(某些史書稱《潘氏統宗譜》在淮泗地區屬於比較早的宗譜),有史料表明,胡、潘二公生前友誼深厚,兩家的譜也都是淮泗地區比較早的宗譜。胡海在其《全國胡氏族譜大通考》中評價稱泗陽《胡氏宗譜》為大型規範譜。
始遷祖目前追至胡德,今傳約二十四世。
經考,墩琅胡氏自宋到明,三百多年為軍戶,墩琅先祖最晚應是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前後因戰亂到宿遷堰頭,南宋(金)、元、明時期,宿遷、泗陽的區劃變化較大,且因杜充決黃河以水代兵阻攔金兵造成黃河奪泗入淮,自此黃河向南改道,宿遷與泗陽是金與宋的交界,又處在黃河沿線,屬於戰略要地。宿遷在北宋時屬京東東路,南宋時屬於金國的山東西路。南宋初在今泗陽東南建吳城縣(今淮陰吳集附近),以北地區都是金國領地,金國在吳城縣北曾置淮濱縣,後來廢了,淮濱縣歷史很短,元朝時置桃園縣;元朝時屬於河南江北行省(中書省)歸德府,此時桃源屬淮安路,先祖一直生活駐守在堰頭到古城的黃河沿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