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地理區域名詞)

黃淮(地理區域名詞)

地理名詞,指黃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間的所有地區。黃淮地區一般是指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北部。主要範圍是河南中部、安徽的中北部。主要城市有商丘、駐馬店、周口、漯河、許昌、平頂山亳州宿州、淮南、蚌埠、阜陽、六安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淮
  • 外文名:Huanghuai Region
  • 含義:黃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間的地區
區域簡介,劃分依據,氣候條件,

區域簡介

黃淮:古代或稱為“河南”,或稱為“淮北”,也有稱為“河南淮北”的,元朝曾設定“河南淮北蒙古軍都萬戶府”,秩正三品(《元史·百官二》),對這一地區進行管轄。從廣義上說,它是指黃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間的所有地區。而我們所要研究的黃淮地區,在範圍上要比廣義上的黃淮地區稍小一些,主要指沂蒙山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包括伏牛山區、桐柏山區和沂蒙山以北地區在內。也就是說,我們所要研究的黃淮地區,主要包括河南南部、安徽的中北部。地理區劃
1、全國一級氣象地理區劃說明:
地理區劃圖地理區劃圖
黃河至淮河間所含的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的部分地區。
2、全國二級氣象地理區劃說明:
南北向以伏牛山、桐柏山連線處與蘇魯兩省交界處為連線分為南部與北部,東西向以東經116度經線分為東部和西部。

劃分依據

第一,這裡的自然條件基本相同。這一地區大致位於北緯33°至35.5°之間,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加上這裡又地處平原,灌溉條件便利,因而非常適宜農作物生長。大約從新石器時代起,直至隋唐北宋,這裡都是重要的產糧大區,也是歷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稅源地之一。
第二,這裡的文明發展程度基本相同。黃淮地區自西向東,從南到北,大多留有中華民族祖先們活動的印跡。1981年在山東沂源縣土門鎮騎子鞍山發現了一批猿人化石,被稱之為“沂源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1954年在江蘇泗洪縣下草灣發現了新人類化石,被稱之為“泗洪人”或“下草灣人”,距今約四五萬年。這一南一北的發現,表明了黃淮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發祥地之一。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河南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山東地區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江蘇地區的青蓮崗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意義,標誌著黃淮地區是首先步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夏、商、周時期,淮河流域的居民統稱為淮夷或東夷,他們與中原地區人民不斷交往,最終融和到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中去。從此,黃淮地區便成為漢族聚集區,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三,這裡的歷史命運基本相同。歷史上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起自史前時期,終於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在這一階段內,由於黃河沒有奪淮入海,淮河及其主要支流都平靜地流淌著,黃淮平原的生態環境沒有遭到破壞,農業生產呈現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階段起於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終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歷時23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黃河多次決口奪淮入海,給黃淮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由於大多是時決時堵,儘管損失很大,卻並未造成太大的環境破壞,因而黃淮地區的經濟還是曲折地向前發展的。
第三階段起於東漢永平十三年(70年),終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歷時100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由於王景治河、治汴的成功,使黃河、汴水各行其道,黃河奪淮之勢得到有效控制。於是,黃淮地區就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的威脅,可以大力發展經濟生產了。梁、晉、漢、周及北宋王朝的定都開封,充分說明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且在全國居於領先地區。
第四階段起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終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歷時70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由於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竟然在今河南滑縣扒開黃河,從而導致了黃河奪淮700多年的嚴重後果,使黃淮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受到無可挽回的破壞。
第五階段起於清鹹豐五年(1855年),終於新中國成立(1949年),歷時90多年。在這個階段內,由於黃河改道北行奪大清河道入海,黃淮地區免去了黃河奪淮的苦難,人民開始休養生息,整治土地,改善環境。不過好景不長,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南下進攻,竟然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滾滾的洪水淹沒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44個縣、市,也殃及了魯南地區。這次黃河奪淮歷時9年,不僅將前幾十年黃淮人民辛辛苦苦改造家園的成果毀於一旦,而且形成了面積更大的黃泛區,進一步惡化了這裡的生態環境,使這裡的經濟發展更加落後於周邊地區。由此可見,黃淮地區各地的歷史命運大致相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是由於上述諸多原因,我們才突破省級行政界限,將橫跨四省的黃淮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必須指出,早在十多年前,學術界已經開始將黃淮地區作為研究對象。徐州師範大學專門成立了“淮海發展研究院”,商丘師範專科學校的學報定名為《黃淮學刊》,另有百餘篇專門研究黃淮地區經濟發展的學術論文公開發表,內容涉及農業、氣候、土壤、麥棉、山藥、甜菜、水文地理、玉米、蜂群、大豆、韭菜、石榴、岩層礦產、辣椒和區域文化等方面。應當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將這一研究不斷引向深入。

氣候條件

黃淮地區(淮河以北)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冬冷夏熱,雨熱同期。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低於0度,夏季雨水最多。冬季這裡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四季分明,冬夏季風方向變化顯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