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奇俠傳(塞外奇俠(梁羽生武俠小說《塞外奇俠》))

塞外奇俠傳(梁羽生武俠小說《塞外奇俠》)

塞外奇俠(梁羽生武俠小說《塞外奇俠》)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塞外奇俠傳》一書為梁羽生取材自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飛紅巾的傳說創作而成。連載時名《飛紅巾》。梁羽生在一貫擅寫的塞外民俗風情之外,更賦與異族兒女更深刻的人性刻畫,呈現不遜於中原豪傑的俠義氣魄!作為承上啟下的作品,本書主要講述了楊雲驄飛紅巾納蘭明慧之間的淵源。前接《白髮魔女傳》、後接《七劍下天山》,同屬天山系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作品目錄,人物形象,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清順治年間,大俠楊雲驄北疆率領哈薩克民眾抗擊清朝的血腥征服,成為回疆草原的著名英雄。然而在沙漠中卻遭到師弟楚昭南的叛賣,原來楚昭南早已投靠清廷,並帶領清廷高手捉拿楊雲驄。激戰中恰逢沙漠風暴,楊受傷昏迷,被清伊犁總兵納蘭秀吉之女納蘭明慧所救,明慧為楊療傷,並助楊脫險。
楊雲驄脫險後,在草原中遇到了聞名已久的回疆女英雄飛紅巾。飛紅巾由於愛人草原歌手押不盧的出賣而致使其父回疆唐努老英雄陣亡。飛紅巾將押不盧擒住後要交由族人處置。一路上受到清廷高手的截劫,楊雲驄出手相助,兩人還合力擒住了楚昭南,卻因楊顧念師門之誼而讓楚昭南逃脫。哈薩克族人大會上,押不盧通敵出賣唐努老英雄證據確鑿,飛紅巾不得不滿懷悲憤與傷情,親手殺死了押不盧。唐努不僅是一個部落的族長,同時也是各部族擁戴的盟主。在他死後,群龍無首,各族酋長爭當盟主。飛紅巾得楊雲驄之助,在比武定盟中接連獲勝,因而被推為盟主。楊雲驄還幫助飛紅巾解開心結,重新認識自己,從而煥發出力量。飛紅巾對楊雲驄感激之餘,情愫暗生。
塞外奇俠傳
楊雲驄在草原上繼續幫助飛紅巾族人抗擊清軍,此間卻與納蘭明慧幾度相逢,並於危難中幾經援手,雙方都愛上了對方。然而雙方一滿一漢,處於敵對的陣營,而不可能結為百年之好。正在這時,滿清鄂親王之子多鐸看上了納蘭明慧,明慧的父母受寵若驚,大勢所趨之下,絕望傷情之際,納蘭明慧對楊雲驄以身相許,終至未婚先孕,並產下一女寶珠
而在草原抗清的飛紅巾這時同樣深暗戀著楊雲驄,但楊心中只有明慧,當飛紅巾向其表露愛意時遭到楊的託辭婉拒。飛紅巾傷心絕望之餘,上了天山見她的師父白髮魔女,師徒兩人遭到了相同的命運,飛紅巾一夜間也白了頭髮。而草原的抗清大業也由於群龍無首遭到了重大的挫敗。
楊雲驄則受到了命運的殘酷戲弄,明慧雖然對他傾心相愛並曾以身相許,但終於不能成婚,而要被迫嫁給多鐸,婚期定於八月十八日在杭州舉行。楊雲驄趕往杭州,但已無法改變殘酷的命運。從此之後,草原上不再見到楊雲驄的蹤影,只有關於他和飛紅巾的英雄故事,被草原的歌手編成歌曲,永遠地留在民間,被人們傳誦與歌唱。

出版信息

1996年後梁羽生的小說全集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而在這套書中是找不到《塞外奇俠傳》的單本的,原因是《塞外奇俠傳》和《草莽龍蛇傳》兩個故事放在一起合出的一整本書。(同金庸的《雪山飛狐》、《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合出一書的模式)

作品目錄

每回標題
第01回 師兄弟沙漠奇逢
第02回 劫後忽逢奇女子
第03回 仇人的女兒
第04回 女俠飛紅巾
第05回 古堡夜戰
第06回 女俠與叛徒
第07回 歌手的死亡旅程
第08回 草原夜祭
第09回 比武定盟
第10回 內心的驕傲
第11回 幽谷戰雙凶
第12回 黑泉水之謎
第13回 愛恨難分還孽債
第14回 草原心盟
第15回 惡毒的誣衊
第16回 多鐸說親
第17回 生離死別
第18回 麥蓋提和曼鈴娜
第19回 猜疑
第20回 活捉楚昭南
第21回 不速之客
第22回 負氣出奔
第23回 孕育著新的生命
第24回 一個女孩子的誕生
第25回 天龍劍陣
第26回 獨臂丐俠
第27回 白髮魔女
第28回 杭州大婚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人名簡介
楊雲驄
北疆抗清英雄,明代忠臣之後,晦明禪師的大弟子。
哈瑪雅
“飛紅巾”,南疆各族新盟主,唐努之女,白髮魔女之徒。
納蘭明慧
納蘭秀吉之女,楊雲驄的戀人,後成為多鐸的未婚妻。
其他人物
人名簡介
伊士達
哈薩克族出名的年輕勇士。
哈薩克族出名的年輕勇士。
一派大師。
阿蓋
塔山族勇士,南疆第一摔跤好手。
德卡
塔山族大力士
巴拉
塔山族酋長,內家高手。
孟祿
喀達爾族酋長。
武當派掌門。
黃葉道人的俗家女弟子。
曼玲娜
麥蓋提的情侶。
武林第一女劍客,原川中大盜,卓一航的情侶。
卓一航之徒。
黃葉道人
武當派第一高手,卓一航的師叔。
白石道人
卓一航的師叔。
羅鐵臂
塞外遊俠,原川中大盜,白髮魔女的得力助手。
楊寶珠
楊雲驄之女。
反派人物
人名簡介
晦明禪師的二弟子。
紐祜廬
齊真君之徒。
多鐸
 “多格多”,定遠將軍,紐祜廬的師侄,後承襲親王,升任兩江提督
納蘭秀吉
伊犁將軍,後調任杭州總兵
押不廬
羅布族歌手,哈瑪雅的情人。
羅大洪
納蘭秀吉帳下牙將,楚昭南的副手,原關內獨腳大盜。
邱東洛
齊真君的三弟子。
柳西岩
齊真君的五弟子。
哈合圖
多鐸帳下大將。
天蒙禪師
天龍禪師的師弟。
王大須子
喀爾沁草原馬賊
天華和尚
天蒙禪師的師弟。
焦化
大內一等衛士,原關內大盜,川中名捕。
甘天立
大內衛士,原川中名捕。
提到人物
人名簡介
關外第一名武師。
唐努
羅布族老英雄。
阿巴古
滿軍正藍旗都統。
阿遠多
維吾爾異人。
天龍禪師
天龍派祖師。
紅葉道人
卓一航的師叔。
青蓑道人
卓一航的師叔。
李錦
李闖王之子。

作品鑑賞

梁羽生之武俠牧歌:塞外奇俠傳(作者:雲慕湮)
在梁羽生的小說里,幾部短篇都寫的相當出色。《塞外奇俠傳》、《還劍奇情錄》、《冰魄寒光劍》、《飛鳳潛龍》,稱得上各具特色,值得一觀。《塞外》雖然僅僅一部短篇,但在梁氏武俠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塞外》聯結了《白髮》與《七劍》兩部梁氏非常重要的作品,與之構成了三部曲,開創了梁氏作品中最重要的“天山系列”。這裡需要探討一個問題,就是這三部小說的創作年代的問題。這三部作品具體的創作時間一直不太確切,甚至很難弄清誰前後。從內容上看,《塞外》講述的是白髮魔女與晦明禪師徒弟輩楊雲聰飛紅巾的故事,而《七劍》顯然是《塞外》的後傳。但問題就出現在《塞外》並不是《白髮》的後傳,特別是《塞外》中白髮魔女與《白髮》中出入很大,甚至在《塞外》中作為梁氏武俠招牌人物的白髮魔女變成了一個脾氣古怪不近人情的醜陋老太婆。私家偵探在《重讀梁羽生先生·武俠作品卷》認為《塞外》是在《白髮》和《七劍》之前寫的。從《塞外》中提及白髮魔女與卓一航的故事來看,第一次提到時,只是簡要地提了一下,第二次在結尾處楊雲聰遇到羅鐵臂代卓一航向白髮魔女傳信時,比較詳細地講述了兩人的前因,還特意綴上樑氏的標誌“請看拙著《白髮魔女傳》。”對比《白髮》中白髮魔女和晦明的師傅時也只是簡單帶過,並沒有說“請看拙著《聯劍風雲錄》”(因為《聯劍》是後來寫的)。可以推測《塞外》創作時間應該早於《白髮》,並且《白髮》中說楊雲聰是楊漣遺孤,(彈劾魏忠賢東林黨人楊漣是湖北廣水人,記得我上大學時有位好友是廣水人,他給我講楊漣是他老鄉,我就對他說哈瑪雅是你們廣水人的媳婦)被晦明救下帶到天山。白髮魔女救過飛紅巾的父母,他們因此成為朋友,後來白髮魔女遠走天山,收故人的女兒為徒。這些內容在《塞外》中都是沒有的。當時是梁氏首創新派武俠,稿約不斷,梁氏早期同時寫幾個故事也很正常。因此,我認為《塞外》、《白髮》、《七劍》的創作時間應該相差不久,甚至重疊。《塞外》稍早於《白髮》,《白髮》稍早於《七劍》,但《白髮》與《塞外》有重疊。所以《塞外》應該是整個“天山系列”的開篇,由於梁氏前兩部小說還是模仿舊派武俠,《塞外》同時也是梁氏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新派武俠。這一短篇第一次樹立梁羽生的風格,並不算長的故事裡包含了梁氏三個最重要的元素:愛情,道德,詩意。
反映階級鬥爭理論的梁氏俠義道德,當然是《塞外》的一個主題。整篇都是在講回疆的各族反抗清軍的入侵。如果站在民族獨立自由的角度來看,梁氏反對大一統的觀點也可以成立。天山腳下茫茫草原上的兒女是自由的,沒有人可以來奴役他們。但楊雲聰這位抗清義士卻有些不太好解釋,書中那句“誰反抗清兵我就幫助誰”似乎也不是有說服力的理由。還是歸結到“反清復明”吧,當然也有“階級鬥爭”的味道,楊雲聰被人稱為“政治指導員”也難免的了。但顯然了梁氏陶醉於天山草原的蒼茫美麗之中,這場抗清鬥爭更多體現的是草原兒女們不可奴役的心,而不是漢清之間的“反清復明”,這一點不同於《七劍》。值得一提的是梁氏在書中還探討了戰爭的殘酷,其中楊雲聰與納蘭明慧在戰場相遇,兩名回喀達爾戰士企圖拿納蘭當戰利品,楊雲聰左右為難,出手阻止,納蘭順手結果二人。作為傳統文人,梁氏自然深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殘酷;同時深受左派影響,又是《大公報》的員工的梁氏也不得不把革命進行到底。這個矛盾貫穿梁氏整個創作生涯。因此,我總覺得梁氏有很多難言之隱。
當然《塞外》真正主題還是愛情。算起來楊雲聰與飛紅巾納蘭明慧的複雜愛情還早於練卓之戀,或許飛紅巾才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白髮魔女。在整個故事中,除了愛情,楊雲聰是萬能的。空手就能擺平楚昭南,紐祜盧,天龍派喇嘛之輩更不在話下,有意思的是《七劍》楊竟然和紐祜盧同歸於盡。縱橫大漠,無人能敵,森嚴將軍府,來去自如。這樣一位名震北疆的大英雄卻依然是軟弱甚至懦弱的,本質上和卓一航並無兩樣。女子英姿颯爽,男人軟弱無能成了梁氏的奇怪特徵。洋洋灑灑35部小說,真正的出色的男人不過張丹楓檀羽沖金世遺三人而已。諸如卓一航李逸都是感情的懦夫。金檀二人也有軟弱的嫌疑,真正瀟灑也只有張丹楓一人罷了。
楊雲聰的這場三角愛情是梁氏第一場愛情悲劇。飛紅巾愛上了楊雲聰,楊與納蘭相互深愛著。這場三角愛情並不複雜,不同於諸如梁氏其他著名愛情悲劇的難解。練霓裳與卓一航情深意切,卻被世俗的壓力壓垮,一個一夜白頭,一個耗盡一生去守侯憂曇花開;金世遺面對厲勝男和谷之華時,人的本性決定他無法做出正確選擇,李商隱幾百年前已經為他們寫下了讖語;李逸在長孫璧上官婉兒武玄霜之間也是無法選擇,只能為李逸與武玄霜唏噓不已。楊雲聰與納蘭相識于飛紅巾之前,並且自始至終楊雲聰就沒有愛過飛紅巾,儘管他把飛紅巾當作上最親近的朋友乃至親人,甚至信任飛紅巾勝於納蘭,但飛紅巾從來就不是楊雲聰的愛人,親人與愛人的界限分的如此之清,這也是飛紅巾永遠無法明白的無可奈何。的確楊雲聰不可能愛上飛紅巾,因為飛紅巾屬於天山屬於草原,也只有在天山腳下,茫茫草原上才會永遠流傳飛紅巾的傳奇。而楊雲聰根本就不屬於草原,不屬於天山,他只屬於《七劍》中反清復明的天山七劍。在這淳樸質野的草原上,楊雲聰從骨子裡親近和認同被漢族同化了滿人納蘭明慧。在楊雲聰與納蘭定情結盟時,楊比較了一下納蘭和飛紅巾。飛紅巾的豪邁俊爽宛若草原駝鈴,而納蘭的嬌柔可愛則是江南玉簫駿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塞上的飛紅巾,江南的楊雲聰與納蘭明慧。沒有任何懸念的情場之爭。楊雲聰這位典型的漢人俠士心中天生無法容納飛紅巾的英姿颯爽,只為納蘭的小鳥依人而留。如同即使沒有李沅芷搗亂,陳家洛也很難真正接受翠羽黃衫。
愛情就是這樣,怨不得旁人。楊雲聰選擇納蘭捨棄飛紅巾,楊並沒有錯,他只是選他所愛。但楊與納蘭慘劇收場則反映了楊與納蘭的懦弱。雖然楊與納蘭有種心理上的同一血緣,但兩人卻是戰爭中敵對雙方。這對梁氏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得不正視殘酷的現實,以及去承受殘酷現實帶來的巨大壓力。愛情不僅是兩人世界幸福,還有各自所處家庭,社會階層的融合。納蘭明慧是圍剿回疆各族的將軍納蘭秀吉的女兒,而楊雲聰是反抗清軍的大英雄。這種仇恨與敵對是不共戴天的。楊雲聰因為解救納蘭明慧被回疆戰士侮辱,被自己部族的人千夫所指;納蘭也只有私會楊雲聰。梁氏筆下的男人幾乎沒有為愛情犧牲一切的,楊雲聰也必然沒有這個勇氣,他要忠於他的事業;納蘭明慧不是白髮魔女也不是飛紅巾,她顧及父母和旗人,也不可能有白髮魔女或者厲勝男的剛與狠。兩個顧慮重重,缺少勇氣的愛人,在面對愛情與現實的巨大衝突,兩個軟弱而深愛的人,只有選擇退縮。天長地久不是他們的選擇,有的只是一朝擁有的一夜激情。梁氏出人意料地用比較火辣的文字描寫兩人草原上的激情,真的很不容易。或許這樣也算合理,雙方誰無法說服對方,只有各為其主。遺憾的是這對深愛的人卻缺少必要的信任,尤其楊雲聰。楊從開始選擇納蘭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意識到兩人愛情的艱難,楊卻只是幻想納蘭能夠嫁雞隨雞。楊認為反抗清軍天經地義,但他不能苛求納蘭去認同。納蘭服從父母之命也是被迫無奈,儘管她深愛著楊。在後來納蘭與楊雲聰一夜激情之後,楊表現的很弱智。納蘭不同意私奔,怕楊中埋伏讓楊走,楊就認為納蘭背叛了自己。直至最後納蘭與多鐸杭州大婚,楊去索要女兒,楊都是怨恨納蘭的。可憐一對愛人,真愛過後,結晶下來的只有報仇孤女。後來多鐸易蘭珠刺成重傷,即使知道真相還是深愛納蘭。看來多鐸對納蘭的感情還是要楊雲聰深的。楊雲聰與納蘭明慧國讎家恨,勢不兩立,卻又造化弄人,草原結盟。只是楊雲聰不是張丹楓,沒有化解仇恨圓滿愛情的胸襟氣魄;納蘭亦沒有白髮魔女或者厲勝男的剛烈執著,慘澹收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恐怕現實之中的愛情故事多半如此。
真正令《塞外》出彩的是飛紅巾與天山草原。梁氏的“天山系列”足有十來部之多,但真正體現天山草原風情的,我覺得還是這部短篇。開篇哈薩克人的歌聲就拉開了展示濃郁草原風情的序幕。突如其來的沙漠狂風將人帶入大漠黃沙的狂暴壯美之中,不是長煙落日的荒涼,而是廣闊蒼茫的熱情。飛紅巾草原夜祭,比武定盟,刁羊大會三個情景各異的場景則更像是草原生活的寫真。飛紅巾處決既是叛徒又是情人的押不廬莊嚴痛苦,在草原各族大會上技壓各路勇士的颯爽英武,刁羊大會上面對楊雲聰直率而又宛轉的兒女情懷。飛紅巾是草原上的女英雄,草原也是飛紅巾馳騁的熱土。廣袤的大地,高聳的天山。四野茫茫,白雪皚皚。自由的草原兒女們白天太陽下任意馳騁,夜間篝火旁映襯星空的美麗。飛紅巾們如草原一樣質樸無邪,如草原一樣充盈著清新火熱的生命力。歌聲駝鈴四處飛揚,草原的兒女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純真。他們有歡樂幸福也悲傷痛苦,但他們坦蕩率直如草原一樣讓人盡情欣賞卻又總是欣賞不夠。梁羽生的這篇武俠小說像是一曲草原牧歌,歌唱草原的美麗動人。印象中的梁羽生大多是回疆藏邊,遠離帝王州繁華形勝,而金庸更多的是江南小調。一直以來深深覺得梁羽生身上有很重的詩人氣息,旁人評論認為梁氏文筆平淡中有種韻味,再加上一手過硬詩詞功夫,點綴的很是古雅。其實梁氏有時運用詩詞和小說結合的不太好,小說的文字過於平淡,效果並不很好。但梁氏確實具備詩人的氣息,小說平淡中的韻味就是詩意。
梁氏小說的地點大多並非是豪華奢麗之處,多半有些冷清,有時像時個人旅遊探險。梁氏善於在風情獨特的異域抒發詩意,某種意義上講梁氏的武俠是一曲牧歌。遠離塵囂繁華,在寧靜冷僻中尋找一種永恆的存在。淡淡道來,卻包涵很熾熱的感情。於是在梁氏平淡甚至拉沓的故事裡有了不少石破天驚的愛情悲劇。如厲勝男,如白髮魔女,如飛紅巾。
《塞外》如同一曲草原牧歌,梁氏用詩意去展示草原的和諧自然,寧靜純真。不同於典雅肅穆的田園牧歌的是,《塞外》中濃郁的草原風情的自然清新中張揚著剛健自由的生命力。這種剛健自由來自於飛紅巾和她的愛情。飛紅巾的剛健不同於白髮魔女,練霓裳是女俠的剛健之美,超越常人的。所以她一夜白頭,遠走天山,寧可回望北天山傷心一世。而飛紅巾的一切完全是草原風情中孕育出的,她的颯爽,她的深情,她的歡樂,她的痛苦。愛上楊雲聰或許是一個錯誤,也許楊雲聰這樣軟弱的男子不值得颯爽完美如此的飛紅巾去愛。但對於飛紅巾來說,重要的是她付出了自己的感情。草原上飛揚的紅頭巾展示著她的美麗,愛與恨閃爍著她的光芒。詩意中草原上的兒女永遠不會停止歌唱,那首《在草原誰是最倔強的人》歌中那對驕傲而又深情的少年少女,為愛情犧牲了驕傲,又為驕傲殺死愛情,又豈不是在演繹。哈瑪雅也是在盡情地演繹生命的艷麗,不關楊雲聰與納蘭明慧。書中納蘭明慧草原產子,遭遇馬賊。危難之中,前來尋仇的飛紅巾救下納蘭母女。情敵見面,本是分外眼紅。懷抱楊雲聰的骨血,飛紅巾默然無語,複雜心情中透出對嬰兒的憐愛。記得新加坡版本的《塞外奇俠傳》,飛紅巾解下頭巾策馬馳騁任滿頭白髮飄飛在草原上。書中楊雲聰上天山拜見白髮魔女,再見飛紅巾。豪情英姿灑遍南疆的草原女英雄已成為白髮飄飄,枯坐蒲團,頌念:“世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光,如影如化……”傷心女子。百鍊精剛化為繞指柔,草原傳奇的讚歌變幻為萬籟俱寂的青燈佛號。令人心悸的美麗盡情演繹。飄揚的紅頭巾,低垂的白髮,草原牧歌的激揚低回,歡樂痛苦迴蕩於紅白之間。
塞外土地上愛的悲劇(作者:天山游龍)
玫瑰花開像雲霞,果子比碗還要大,
依啦——
歌聲,駝鈴;大漠,旅人;
一幅令人神往的邊塞圖,揭開了長久流傳於塞外的奇俠以及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在的悲劇愛情。
從《龍虎鬥京華》中柳夢蝶的塞外學藝,到《草莽龍蛇傳姜翼賢姜鳳瓊祖孫的回族避禍,分明表示了塞外那片土地上有著羽生先生的神往,但這不過是所屬故事中的一個小插曲。然經歷了《龍虎》、《草莽》,羽生先生終於無法抑止內心那份夢想,透過本書,全情地將那份夢想抒寫出來,於是有了這個發生在天山南北回疆大地的奇俠傳奇故事。
生於南方的羽生先生,一生卻鐘情著塞外土地,神往著那雄偉的天山。從個人的原因看這或許這就是一個人潛藏於內心深處對遠方的彼岸那一份嚮往吧,代表著夢想中的“聖地”。南方的山水雖美,卻缺少了邊疆那一望無垠的空曠,還有駿馬馳騁那份快意,那帶著原始氣味民俗、風情,那好客的牧人以及他們所保留的那份純樸的氣息,而這一切無疑讓後來身處狹窄的都市的羽生先生為之怦然而心動。
當然從小說的創作上羽生先生可能也有著自己的考慮,因為他必須為筆下書寫的那些激盪人心的故事找一個空間,在他的全部武俠著作中,清朝的故事占了約一半,相比於朝廷控制嚴密的內地,遠離朝廷勢力中心的邊疆大地無疑為俠客們提供一個反抗暴政的空間,從而也在一定程度拉近了雙方力量對比,使得整個故事不至於遠離現實。
心中的夢想與創作的現實的完美結合,有了這個塞外的故事。
廣闊無垠的大沙漠,寬廣無邊的草原;夜幕的天空上閃爍著點點的星光,草原上夜風中的野火燃起中,歡樂的牧民唱起了牧歌,當然還離不開那充滿民族風情的“刁羊”。
天山雄偉而神奇,更讓人悵想著如果把山上的冰雪融化成水,讓沙漠變成綠洲的美好前景。
土地下面那無窮盡的“黑水”,足以燃亮著整片草原,更讓人覺得這片大地中蘊含著神奇。而這神奇的土地上,有著如伊士達、麥蓋提般真正的勇士,有著飛紅巾般的女英雄,也有著純潔多情的曼鈴娜,他們是完全屬於這片大地上的勇士和姑娘。
當然,塞外這片土地也不是完美無缺,水源的匱乏,大漠的無情,那足以吞噬一切生靈的沙暴,掠奪奴隸的野蠻殘留習俗,令得這片土地顯得不是那么完美。但真正的苦難是來自野蠻征服所伴隨的刀兵和戰火,無情的戰火讓多少人無家可歸,多少家庭流離失散,多少人痛失親人,這才是苦難的一切根源,多少可歌可泣的抗爭故事也從中湧現。
塞外抗暴的英雄楊雲驄,為了抗清的大業,奔波於南疆北疆,令得多少敵人聞風喪膽,或許這和他是明朝官宦家族的血統之故吧,所以他雖然長於天山,揚名於塞外,卻改不掉骨子裡那份儒家情懷。羽生先生其它小說的主角,武功大多不是處於超強的地位,但在這部書中,楊雲驄在武功上基本是沒有對手,前輩高人卓一航與他平輩論交,即如絕世高手白髮魔女,對他也是一擊不中。同門的楚昭南及有著師門淵源的飛紅巾、辛龍子,武功跟他還有一定的差距,至於敵人如天蒙禪師、紐祜廬、邱東洛等遠不是對手,他曾孤身折服天龍上人、空手敗邱東洛師兄弟聯手、獨闖天龍劍陣,斷玉寶劍令得多少敵人為之心寒,作為主角,在羽生先生的武俠小說體系可算是一個特例。
然而儘管身懷絕世武功,在塞外的土地上奔波戰鬥,卻依然面臨著太多的無能為力。面對著大自然威力的沙暴,他無能為力,狂奔中幾乎喪命;面對著千軍萬馬,他的絕世武功無能為力;面對著清軍的瘋狂掠奪,他無能為力;面對著民族仇恨造成的愛情悲劇,他無能為力,一生奔走於南北疆,致力於抗清事業,卻無力阻止著清兵的征服,他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抗爭精神,令得他整個生命展現著一種悲劇。
他待人至真至誠,對朋友熱心相助,坦誠相對,贏得草原上人們的尊敬,與此同時,儘管他有著對敵人的憤恨,對背叛師門的師弟卻依然無法下手,而處處手下留情,也令得楚昭南傷害更多的人;在感情初始搖擺不定。儘管每天都在鐵與血中掙扎,但是骨子裡那份儒雅卻使得他處處對人留有餘地,不忍傷害每一個人,即使遭受著盟友的誤解,他也不悔,這份性格最終注就了他命運的悲劇。
納蘭明慧,出身滿族貴族的小姐,作為滿人,作為既得利益者和征服者,她的身上既有著那份白山黑水中殘留的野性,也有著作為貴族小姐所帶來的嬌驕及柔弱,這兩種不同的個性卻是並存在她身上。她不拘小節地在風沙中救下了楊雲驄,不顧彼此之間處於敵對陣營而愛上他,並且最終把主動把最寶貴的東西奉獻於他,
“我把我的一切都奉獻給你,我們雖不能成為夫婦,但我仍然還是你的妻子” 這個想法、這個行為,在講究禮法的漢家女子應該是無法想像的,充分展示了明慧身上那種衝動和野氣。
她生命中也有著柔弱之處,她始終不敢背叛她身處的階級,面對著父母安排的婚姻,她也無力抗拒,她的身上依然有著某種柔弱、順從和自我犧牲的特性,這兩種不同的個性jiao融於明慧身上,也同樣為她生命增添著幾多悲劇色彩。
飛紅巾是真正屬於這片土地的草原公主、草原英雄,後來又成為草原盟主。作為萬千牧民所愛戴的英雄,她身上有著塞外兒女的爽朗、大方、熱情、善良、嫉惡如仇;作為草原公主,她個性中又有著幾分驕傲、自我;而作為草原盟主,她又具備作為盟主的統領、應變和決斷和責任;作為戀愛中的女子,她同樣具有柔弱的心靈。基於這些個性,她可以親手處死背叛民族的初戀情人;她同樣能夠救助危難中的情難;她能夠主動地向心愛的人表達愛意,然而所求不得,結果卻是一夜白頭,從此遁隱深山。
她是塞外人民的期望,也是抗清大業的靈魂,她能夠組織起各族人民同心抗清,但是當她退隱天山,各族也被清兵各個擊敗,以致不可收拾。但不管怎么說,那馳騁的駿馬上飛揚的一抹紅巾,永遠留傳在塞外兒女的心中,這足以成為塞外兒女抗暴不屈的一個象徵。
三位主角中,楊雲驄始終是一位漢人的俠士,成熟、大氣、內斂,他同時也是塞外這片土地的奇俠,是萬千塞外兒女真正的朋友。納蘭明慧作為上層貴族中的小姐,她善良單純、同情弱小,厭惡戰爭,但是無法作為自己階級的背叛者,而只能是一個犧牲品。飛紅巾是真正的草原上的主人,她的一切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共榮共辱。也正是這三位不同出身、不同經歷的主角之間,演出了一幕幕愛情的悲劇。
這幕愛情悲劇,卻是由飛紅巾的前戀人和前追求者的故事揭開。押不廬,作為草原上著名的歌手,也曾是飛紅巾的戀人,最終卻成了勾結敵人,殘害自己同胞的叛徒,也成了飛紅巾的殺父仇人之一,最終慘死於飛紅巾的劍下。但是其臨死的一番說話,卻是道出了他的墮落源自於同飛紅巾愛情的極端不平等。因為真正的愛需要互尊互諒,愛其實也是彼此間的一種包容。但是作為草原公主的飛紅巾,卻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她沒有考慮到作為自己的戀人,押不廬同自己的關係是平等的,同樣需要尊重的,或者說她內心中沒有真正愛過押不廬,從而形成了雙方的情侶關係中,飛紅巾永遠是一輪明月,而押不廬只是一顆黯淡的星星的局面。同時作為女英雄的情人,押不廬其實連分手的權利都沒有,因為飛紅巾是不會錯的。長期的壓抑終導致心靈的扭曲、變態,最終作出了對不起自己民族的事,成為可恥的叛徒,雖然其行為是可恥、不可原諒的,但是其中也有著可憐之處。押不廬的理由受到了族中長老的無情駁斥,但或許局外的人永遠無法理解其中的苦楚,反而是尚為局外人楊雲驄從中看到了飛紅巾個性中的弱點。金庸的《神鵰俠侶》中公孫止裘千尺的故事同這個故事也頗有幾分類似之處,同樣是愛情生活中的不平等而無法擺脫,形成了心靈的扭曲,最終造成了悲劇。只是公孫止和裘千尺的故事更為極端,更為表現人性中醜惡、刻毒的一面,從而也更加使人感到心悸。
楚昭南,作為飛紅巾曾經的追求者,最終也成為叛徒。這是典型的求愛不成,因嫉成恨,反目成仇的故事,當然楚昭南的叛變同飛紅巾沒半點關係,更多的是表現出楚昭南天性中的自私、冷漠和涼薄,極度自私的楚昭南追求極度自我的飛紅巾,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不過對於自己曾經追求過的飛紅巾,楚昭南倒還沒有那種得不到寧可毀滅之心態,反而是從此對飛紅巾多了點畏懼的心理,十餘年後,京城天牢之中,當飛紅巾採取兩敗俱傷的拚命攻勢,楚昭南還是“退避三舍”,既不想讓飛紅巾傷了自己,也不想兩敗俱傷,從這一點看還是頗有可取之處的。
回到三位主角的“三角戀”愛情故事中,滿清貴族小組納蘭明慧和南疆各族盟主飛紅巾共同愛上了漢人奇俠楊雲驄,而且都愛得那么深,愛得那么痛苦。
楊雲驄與納蘭明慧相識在前,初次相見中彼此心中已深藏著對方的影子,然而彼此間卻是處於敵對的陣營,他們都清楚再走下去會很難,很難。
楊雲驄同飛紅巾的結識雖然在後,兩人之間更有一見投緣之感,儘管飛紅巾非常自我,但是楊雲驄憑藉絕世武功屢次救助於她,也令得她在兩人相處中逐步摒棄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缺點,甚至在楊雲驄當面指出時也誠懇接受,這無疑是難能可貴,同時他們同是草原抗清的戰友,彼此間志同道合。
如果沒有明慧,楊雲驄應該會慢慢接受飛紅巾的,但偏偏結識飛紅巾時,楊雲驄心中已有了明慧,美好的第一感覺是最難以忘卻的,楊雲驄始終無法忘卻明慧,何況押不廬的悲劇恐怕多多少少也在楊雲驄心中留有一點影子。
楊雲驄心中,明慧代表著溫柔、端淑、令人愛憐,飛紅巾則多少代表著剛強、颯爽、讓人敬佩;明慧對楊雲驄,有著少女對英雄的崇拜,不惜為之獻出一切;而飛紅巾對楊雲驄,更多的是作為可靠的戰友,可以作為自己的終生伴侶,彼此陪伴著闖蕩日後的坎途。而作為英雄的楊雲驄,內心情感中可能更為接受更為弱小的明慧,畢竟壯志如山,柔情似水,更加能夠互相包容。但是理智中覺得這段愛情過於無望,畢竟作為敵對陣營彼此間會很難。從事業上選擇飛紅巾會更為順理成章一些,對於雙方而言也不是不可能。
情感與理智的無法抉擇,加上自身性格的含蓄,令得楊雲驄寧可暫時擱置這份情感,全心投入到抗清大業中,假如這樣下去,他同飛紅巾應該會隨著更多的患難與共感情漸深,最終走向結合。但偏偏楊雲驄在戰場上救了明慧,並在她垂危之際用愛的力量令得她生命復甦,經過這段親密相處的日子,彼此之間的愛情已是不可動搖。
與楊雲驄的含蓄、內斂相比,無論是明慧還是飛紅巾,都要主動得多。明慧在生命垂危憑仗著殘留的一絲心智向楊雲驄尋求愛意,而飛紅巾則早在草原的晚會上借著“刁羊”的風俗向楊雲驄隱隱約約地表露著愛意。相比與傳統的漢人女子,她們都愛得更為大膽、更為直接。
然而明慧既相識在先,又在情感上的投合,更經歷過兩人獨處的一段日子,使得楊雲驄再無猶豫的選擇了明慧,這也是他內心中所想要的。
但是從愛情到最終結合併不只憑藉著一個“愛”字,敵對的陣營始終是他們所無法戰勝的一道屏障,即使同明慧結合,楊雲驄依然不會改變他抗清的立場,同樣明慧也不會背叛她的族人,儘管她知道她的族人在道義上是非正義的,但是天生的血緣關係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輕易決裂的。加上多鐸的求婚、父母的許婚,把好的命運推向了一個十字關頭。她身上殘餘的野性及為愛奉獻一切的決心,使她甘願把一切交給楊雲驄,成為他事實上的妻子;但是貴族的身份與與生俱來的血緣關係,也使她為了楊去驄的犧牲僅限於自己,她無權讓自己的父母一同為之陪葬,這就是明慧的抉擇。而這一切,楊雲驄只能是被動的接受,他無法也無權作出任何主宰,哪怕是楊雲驄提出的遠走高飛,對明慧而言也是無法答應的,因為她不能連累父母一家,惟有犧牲自己。所以即使故事的結局中,楊雲驄在大婚前趕到杭州,但也是無法挽回的,他們之間注定只是一個悲劇。
楊雲驄和納蘭明慧的悲劇故事,其實決定了後來所寫的蓬萊魔女與武林天驕間不會有一個好結局,同是異族相戀結局卻是如此之淒涼,那么又憑什麼武林天驕和蓬萊魔女會是一個例外?只要民族的仇殺仍在繼續,必將影響到此中的每一個男女,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這俗世間,單憑一個“愛”字,有時會顯得多么的無能為力。至於楊雲驄與飛紅巾,本來有可能成為笑傲乾坤與蓬萊魔女的美好結局,卻因楊雲驄與明慧在不可能中的相愛、結合,而最終飛紅巾成為情場上的失敗者,這對她來說是無法置信的,也是不可接受的,她無法接受楊雲驄會愛上旁人,更無法接受他會愛上敵人之女,再堅強的女性,在戀人面前的那顆心也是脆弱的,一向自我的飛紅巾而言,這種失敗帶來的落差更無法接受,於是有了一夜白頭,師徒共命運的悲劇。
故事的結局楊雲驄最終慘死於杭州錢塘江邊,飛紅巾遁隱天山,回味著心靈的痛苦,納蘭明慧則是婚後長期抑鬱,這場發生在塞外大地的三角戀終將三位主角的命運都導向悲劇,共同譜就了一曲亘古流傳愛情悲歌。

作者簡介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成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談武俠小說,不能不談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飄溢出來的獨特韻味。就新派武俠小說而言,古龍是小字輩,金庸是後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則是時間上的“大哥大”。正是由於他無意闖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紀最壯觀的文化景致——武俠熱。 梁羽生文學功底很深,言辭優美,描寫生動,文中大量運用詩詞,獨樹一幟。只是在情節上的描寫稍遜於金庸與古龍,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讀,不愧為三大宗師之一。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上接《兒女英雄傳》以來的俠義小說和民國舊武俠小說,開創新派武俠文學;下啟金庸、古龍的一片天地。他這樣評價自己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開風氣者,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金梁並稱,一時瑜亮”。梁金並世之時,曾主張“俠是下層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品德的化身”,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金庸更將之提升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梁羽生小說以實在的文史知識和古代詩詞見稱。語言文采飛揚,字裡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常常將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小說回目意境深遠,對仗精巧,情節推展明顯具有怡盪有致的韻律感,敘事中也帶有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其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他的武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小說情節構置巧妙、穩厚綿密。有人認為梁羽生小說的缺憾在於“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梁先生始終保有一種“正統”文人的姿態。梁先生自己也說:“可能我也犯過“離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離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