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源起 塔石起初原是
大炮台山 東北的一個小山崗,初時被稱為“頸頭山”,山峰大概位於現在的亞豐素雅布基街、厚望街與羅德禮將軍街之間,山頭與
新橋 、紅毛山、
望德堂坊 、
龍田村 接壤,屬
澳門舊城 以外的區域。而西北面向新橋的一邊山坡,築有兩條引流雨水的坑道,流向新橋區,時人稱之為“丹坑渠”。而在東南面的山腳,約為今
塔石廣場 的位置,則原有一條小村莊。山上各處也有不少墓地,為附近
龍田村 等村民之祖墳。
在頸頭山頂端,布滿了不少花崗岩,而其中有三塊較巨型的,天然地疊在一起,故人稱之為“三疊石”;又因為其形狀有如寶塔,故又被稱為“塔石”;而東南山腳的村莊也因此而被稱為“塔石村”。
澳門賽馬發祥地 1842年,由於鄰埠
香港 發展
賽馬 活動,但因當地並未有合適的場地舉辦,故將賽事移至澳門舉行。在1842年至1844年間,塔石村的部份田地與及東北面的舊
龍田村 平原即被連線起來臨時改作賽馬場,以予香港方面舉行周年大賽馬,直至香港建成了自己的馬場為止。據晚清政治人物
汪兆鏞 所著的《澳門雜詩》便有如此記載:“荷蘭園下兵房有蹴球場,亦時於此賽馬。……昔有戲馬台,後世乃無聞。”此也是目前已知澳門地區最早出現的賽馬活動。
被占 至
清 道光 二十九年(1849年),當時整個塔石區域仍為滿清政府管治,隸屬
香山縣 ;不過自從當年發生了
亞馬留 總督被殺事件之後,葡萄牙政府便向滿清政府施壓,逐步占領了部份頸頭山,並於1854年在此開闢墳場,此即為今天的
聖味基墳場 ,另又將頸頭山重新命名為“聖美基山(Colina de S. Miguel)”。
鹹豐 年間(1851年-1861年),山下的塔石村仍未被占領。其時,塔石村內住的都為極窮困的農民,以
沼澤 為田,所種的糧食也僅僅足夠村內餬口;田地若受水淹,往往就很容易暴發瘟疫,故塔石村的環境在當時可謂十分惡劣。
同治 年起(1862年起),
澳葡政府 欲擴展城界,將水坑尾城牆倒毀,並先後占領塔石附近的蕉園圍坊、新花園等地;及後又為了取得塔石村,陳情賄賂清朝官員,將塔石里的土地逐步“購買”;至完全占領塔石後,便開始對塔石進行整治規劃。
炸山開街至今 1905年,澳葡政府將三疊石炸毀,填塞丹坑渠,並將聖美基山幾近完全剷平,只餘下聖味基墳場的高地。據《新修香山縣誌·紀事編》記載:“光緒三十一年,夷人平毀塔石等處墳墓,投無主遺骸于海雲”。而原地則被重新規劃街區,築建洋房;另外又把塔石村內的田地填高,開闢為西式球場,以作練兵和運動之用。
塔石街之街名路牌 後來隨著都市化發展,20世紀中大部份舊洋房被拆,改為住宅區,除了在
荷蘭園大馬路 和西墳馬路仍留有部份20世紀初興建的洋房外,其餘均已興建為住宅大廈;而球場也於2005年至2007年間改建為現時的
塔石廣場 。
中譯葡之先例 塔石在未被澳葡政府占領前,當局命名街區都是以葡萄牙文為主,而後再按葡文意思或粵語發音配上中文譯名。而塔石的命名方法則相反,是以中文為先,再按羅馬拼音譯成葡萄牙文“Tap Siac”,這成為了澳葡當局用中文名字反譯葡萄牙文來命名街區的先例。
組成街道 現存 西墳馬路 (葡文名稱:Estrada do Cemitério)
地處塔石區西南邊,總長約200米,闊約10米。它的東南端在荷蘭園正街連線高偉樂街,沿途與塔石街、和隆街、馬忌士街相交,西北端至美珊枝街與區華利街交界處止並連線新勝街。官方命名於1869年7月26日。昔日高偉樂街原為此馬路的一部份。
街道名稱中的“西墳(Cemitério)”所指的是俗稱“舊西洋墳場”的
聖味基墳場 。
西墳馬路 高偉樂街 (葡文名稱:Rua Filipe O'Costa)
全長約150米,闊約10米。它的東南端由得勝馬路近得勝斜巷交界處起,向西北伸展與士多鳥拜斯大馬路、東望洋街、亞卑寮奴你士街相交,至荷蘭園正街止並連線西墳馬路。它原本是西墳馬路的一部份,1927年7月20日由
澳門市政廳 決議從西墳馬路分割出來,並命名為“助學會街(Rua da Caixa Escolar)”;1982年5月6日再決議改為今名。這條街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至荷蘭園正街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在20世紀初對
葡萄牙 體育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的高偉樂陸軍中尉(Filipe O'Costa)。
亞豐素雅布基街 (又名:亞豐素街;葡文名稱:Rua de Afonso de Albuquerque)
位於西墳馬路東北,東南端由荷蘭園正街起,沿途與塔石街、厚望街、羅德禮將軍街、
賈伯樂提督街 等相交,西北端在
連勝馬路 連線嘉野度將軍街。全長約370米,闊約10米。1904年2月20日時此街被命名為“聖味基斜巷(Calçada de S. Miguel),1905年
澳門市政廳 出版《澳門市街道名冊》時把這條街道記為今名。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16世紀葡萄牙海軍將領
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 (Afonso de Albuquerque),“亞豐素雅布基”是澳葡當局的譯法。阿方索於1513年曾派遣歐維士等人到中國航行。
亞豐素雅布基圍 (又名:亞豐素圍;葡文名稱:Pátio de Afonso de Albuquerque)
位於厚望街與
賈伯樂提督街 之間,入口開在亞豐素街近羅德禮將軍街交界,向西南延伸無出口;總長約40米,闊約4米。最早見於1971年6月15日
澳門市政廳 的市政會議檔案中。
沙嘉都喇賈罷麗街 (葡文名稱:Rua de Sacadura Cabral)
全長約440米,闊約9米。地處塔石巷東北,東南端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起,沿途與荷蘭園正街、羅德禮將軍街、
賈伯樂提督街 等相交,西北端至
連勝馬路 止並連線墨山街。最早見於1905年由
澳門市政廳 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而由荷蘭園正街至厚望街的一段,在1904年12月31日的憲報中被記為“塔石斜巷(Calçada do Tap Siac)”。這條街道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至賈伯樂提督街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沙嘉都喇賈罷麗街
街道名稱是以
葡萄牙 飛行員撒卡度拿·卡伯拉爾(Sacadura Cabral)來命名,中文名稱“沙嘉都喇賈罷麗”是澳葡官方的譯法。撒卡度拿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 期間(1914年-1918年)學習駕駛飛機而成為
葡萄牙 飛行員的先驅者。
美的路主教街 (葡文名稱:Rua do Bispo Medeiros)
此街在
沙嘉都喇賈罷麗街 與羅利老馬路之間,東南端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起向西北延伸至
俾利喇街 止。全長約365米,闊約10米。最早見於1925年由
澳門市政廳 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這條街道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至賈伯樂提督街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名稱取自前
天主教澳門教區 主教
明德祿 (D. António Joaquim de Medeiros)之姓,“美的路”是當時澳葡當局對“Medeiros”的音譯。明德祿於1846年至1884年間擔任澳門教區主教。
羅利老馬路 (葡文名稱:Estrada de Adolfo Loureiro)
地處塔石東北邊。全長約510米,闊約15米。它的東南端在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連線
得勝花園 ,沿途與荷蘭園正街、
賈伯樂提督街 等相交,西南端在光復街與
連勝馬路 交界處。這條街道最早見於1905年由
澳門市政廳 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而其中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至賈伯樂提督街之間、靠西南邊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羅利老馬路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葡萄牙工程師阿道霍·洛雷羅(Adolfo Loureiro),“羅利老”是當時澳葡當局對“Loureiro”的音譯。洛雷羅曾在1884年為澳葡政府規劃澳門內港的改善工程。
區華利街 (葡文名稱:Rua de Jorge Álvares)
座落在塔石西側,西北端由
俾利喇街 起,沿途橫跨
賈伯樂提督街 ,西南端至西墳馬路與新勝街交界處止並連線美珊枝街。長約150米,闊約8米。官方命名於1951年11月17日。其中賈伯樂提督街至西墳馬路之間、靠東邊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名稱取自
葡萄牙 航海探險家歐維士(Jorge Álvares)之姓,“區華利”是澳葡當局對“Álvares”的譯法。
賈伯樂提督街 (又名:提督街;葡文名稱:Rua do Almirante Costa Cabral)
地處塔石西北邊,全長約910米,闊約10米。它的東北端由
美副將大馬路 起,沿途橫跨
高士德大馬路 、羅利老馬路、沙嘉都喇街、亞豐素街、區華利街等,西南端至賈伯樂提督圓形地。官方命名於1919年2月1日。其中羅利老馬路至區華利街之間、靠東南邊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19世紀後期時任澳門海事警察條例委員會委員賈伯樂海軍上將(Almirante Costa Cabral)
賈伯樂提督里 (葡文名稱:Beco do Almirante Costa Cabral)
位於區華利街與亞豐素街之間,入口開在
賈伯樂提督街 與消防隊巷交界,向東延伸30米無出口,闊約6米。1986年8月14日由
澳門市政廳 決議命名,同年9月29日刊憲後正式落實。
羅德禮將軍街 (葡文名稱:Rua do General Rodrigues)
全長約120米,闊約9米,位於
賈伯樂提督街 與厚望街之間。它的西南端由亞豐素街起,向東北伸展橫跨沙嘉都喇街,至美的路主教街止。在192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這條街道原被記為“厚望巷(Travessa da Esperança)”;而現在的名字則見於1929年5月1日
澳門市政廳 的市政會議檔案中。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第109任澳門總督羅德禮(Rodrigo José Rodrigues),他在1923年至1925年出任澳督。
厚望街(左)與塔石街(右)交界
厚望街 (葡文名稱:Rua da Esperança)
位於羅德禮將軍街的東南面,西南端在塔石街近西墳馬路交界,沿途橫跨亞豐素街、沙嘉都喇街和美的路主教街,東北端至羅利老馬路。長約230米,闊約8米。官方命名於1904年2月20日。
厚望街(左)與塔石街(右)交界 塔石街 (葡文名稱:Rua do Tap Siac)
地處厚望街以西南,長約250米,闊約6米。它的西南端在西墳馬路連線和隆街,向東南延伸與亞豐素街、沙嘉都喇街、美的路主教街等相交至羅利老馬路。與厚望街同日命名。
塔石巷 (葡文名稱:Travessa do Tap Siac)
位於亞豐素街與沙嘉都喇街之間,東南端由
荷蘭園大馬路 起向西北至塔石街止,長約30米,闊3米。最早見於1925年由
澳門市政廳 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又名:荷蘭園大馬路、荷蘭園正街;葡文名稱:Avenida do Conselheiro Ferreira de Almeida)
位於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西北面,全長約1030米,闊約10米。西南端在東望洋街連線
水坑尾街 ,沿途橫跨西墳馬路、沙嘉都喇街、羅利老馬路等,東北端在
美副將大馬路 連線虔信街。最早見於1905年由
澳門市政廳 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中。這條馬路由西墳馬路至羅利老馬路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葡文名稱中的“Ferreira de Almeida”取自1895年時任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長
阿爾梅達 (José Bento Ferreira de Almeida)全名的最後三字,“肥利喇”和“亞美打”是澳葡當局對“Ferreira”和“Almeida”的譯法;而“Conselheiro”則意為
議員 ;阿爾梅達也曾於1884年任
里斯本 議會議員。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 (葡文名稱:Avenida de Sidónio Pais)
座落在塔石東南邊,全長約785米,闊約15米。西南端在高偉樂街連線東望洋街,向東北延伸與多條街道相交至鮑思高圓形地。官方命名於1919年2月1日。其中由高偉樂街至羅利老馬路、靠西北的一段屬於塔石範圍。
街道名稱所指的是1917年至1918年時任葡萄牙總統士多紐·拜斯(Sidónio Pais)。
已消失 天鷚巷 (又名:雲雀巷;葡文名稱:Travessa da Cotovia)
在厚望巷(即今羅德禮將軍街)附近,實際位置並不清楚,部份路段或為羅德禮將軍街占去。最早見於1925年由澳門市政廳出版的《澳門街名壹覽表》中。
區內地點 八間屋:即
荷蘭園大馬路 、西墳馬路、塔石街與羅利老馬路之間的八座具歐洲風格的建築物,建於1920年代前,由西南到東北分別為
文化局 大樓、塔石衛生中心、中央圖書館、歷史檔案館、
塔石藝文館 和利氏學社等。1982年澳葡當局曾進行重修,因而獲
亞太旅遊協會 所頒發的文物獎。
聖味基墳場 :位於西墳馬路、厚望街與亞豐素街之間,建於1854年,1874年在內建有
聖彌額爾小堂 ,供奉天使長彌額爾。
塔石廣場 :在荷蘭園大馬路、沙嘉都喇街、士多鳥拜斯大馬路與高偉樂街之間,原為20世紀初開闢的“美上校操場”,2007年被拆卸改建為廣場,地底設有U型行車隧道和旅遊巴停車場;廣場西南邊則為建於1925年的助學會大樓。
藍屋仔 :在西墳馬路與區華利街交界處東北側,約建於1920至30年代,現為澳門社會工作局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