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繼承
耶路撒冷——《
聖經》傳的舍斯托夫的存在主義
基督教哲學高揚信仰、批判理性,主張信仰上帝獲得拯救和自由。在理性泛濫的理性專制主義和價值虛無的後現代狀況兩個思想極端並存的當代社會,舍斯托夫及其宗教哲學無疑有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惟願我的煩惱稱一稱,
我的一切災難放在天平上,現今都比海沙更重。
眾所周知,古希臘哲學和古希伯萊宗教是西方文化的兩個源頭。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前者高揚理性,追求必然性,後者尊崇信仰,重視超自然的啟示。對兩者的關係,歷史上存在不同看法。一般認為,中世紀的基督教思辨神學是兩者融合的結果,並成為西方文化發展的基礎。另一種觀點認為,兩者是對立的。德爾圖良(Q.S.F. Tertullian)最早提出: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何共同之處?此後彼得·達米安、馬丁·路德、帕斯卡、克爾凱郭爾、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基督教思想家繼承了《聖經》思想傳統,堅決主張古希臘哲學和古希伯萊宗教二者不可調和。他們都拒絕理性的絕對統治,認為理性無法解決人的深層次的恐懼、絕望、恐懼、墮落等問題。與理性相比,信仰才是人更深層次的需要。但是以上思想家往往無法脫離思辨哲學的窠臼,觀點不夠徹底。(如克爾凱郭爾後來不得不用蘇格拉底的智慧來修改聖經)
代表人物 列夫·舍斯托夫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1866-1938)是第一位旗幟鮮明地主張並系統闡述雅典和耶路撒冷不可調和的思想家。他在《雅典與耶路撒冷》、《
曠野呼告——克爾凱郭爾與存在哲學》、《悲劇哲學——陀斯妥耶夫斯基與尼采》、《
在約伯的天平上》等一系列著作中,以俄羅斯民族特有的終極關懷的方式,鮮明地提出思辨與啟示、理性與信仰、自明與上帝間的對立。在近代哲學史上托爾斯泰、尼采、克爾凱郭爾和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因他們鮮明的反對理性專制主義而深得舍斯托夫的推崇,他的主要哲學著作大多是通過對以上思想家的思想的闡釋而展開的(因本文主題是舍斯托夫的
反理性哲學,本文不就舍斯托夫的對其他思想家的思想闡釋展開,儘管筆者認為他的思想魅力恰恰在於此)舍斯托夫堅決護聖經真理,拒斥希臘哲學的理性智慧,主張不尋求理性證明、也不可能得到理性證明的信仰——聖經的信仰,才是真理的來源,他在理性荒原上發出呼告:
渴求普遍和必然的真理引向死亡,而生命之路要通過信仰。
作為基督教存在主義哲學家舍斯托夫在哲學史上,特別是在中國學人的西方哲學史視角中長期不被重視(查國內有較大影響的洛斯基的《俄國哲學史》,舍斯托夫哲學作為“非理性主義”占了一頁半的短短篇幅,而查國內的老版本的西方哲學史中並無涉及舍斯托夫及其哲學)。在20世紀璀璨閃爍的思想群星中,反理性的舍斯托夫在占據統治地位的理性主義傳統和以尼采、弗洛伊德、薩特、海德格爾等“明星”為代表的非理性主義思潮中顯得黯淡無光,比起時下儼然居於的“顯學”地位的法蘭克福學派和後現主義也有門前冷下車馬稀的境遇。國人對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基督教哲學長期漠視,直到劉小楓先生身體力行地推崇基督教哲學後,舍斯托夫才真正走進中國學人的視野。
在理性主義危機的大背景下,舍斯托夫的存在主義哲學無疑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他關注人的個體存在和人的現世際遇,拒絕真理的自明向聖經尋求上帝的啟示。在舍斯托夫看來,自古希臘的泰勒斯以來,哲學所規定的尋求萬物本源、本質這一不可企及的任務,就使無數哲學家拋開現實的、變幻莫測、充斥惡的現象,去追求迫使人相信 “像人頭頂星空中不動的星座,指導被拋在無底的時空中。軟弱的凡人辨別方向”的永恆真理。近代哲學更是把自然科學、數學作為自己追求的典範。理性主義要求永恆真理像二加二等於四一樣,不為人或神的意志為轉移,二加二等於四成為主宰世界的鐵律,無論人在它面前如何如何悲傷、恐懼、流淚、哭泣、詛咒、流血、死亡,理性永遠是最高法官。舍斯托夫指出在漫長歷史中人們在把理性所證明的一切都視為真理,凡被理性所解釋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這樣人類就無法擺脫被理性奴役的命運。無論是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乃至胡塞爾口口聲聲揚言的探索真理不過是向理性表示自己俯首聽命的忠誠。
是的,在約伯的天平上,無數理性主義思想家宣稱永恆真理比人的生命更重,海洋里的沙子比人類的苦難更沉重。難道所謂的客觀規律就必須從億萬人的身軀上碾過?難道人類的歡笑、哭泣、詛咒、鮮血就毫無價值?難道約伯之痛竟比一粒沙子更輕?在舍斯托夫看來,人類的苦難仍比海洋里的全部沙子更沉重,人的生命比永恆真理更重。
發展歷程
“哲學不是反省,不是一種加深睡眠到不醒程度的反省和解釋,而是一種鬥爭。”
(宗教)哲學就是舍斯托夫和專制理性主義的鬥爭。人依賴上帝,不是證明上帝。上帝根本無需人的證明。理性要求所有人在它面前俯首帖耳,而上帝不顧“因為事實,所以不可能”居然給所有人以允諾和愛,給苦難中的人以信心和力量。
存在主義神學有表現兩種型態,第一種表現在強調
形上學(或稱為
本體論)的學說,該學說主張:
上帝是落在現象世界以外的位格,並且人類的認知能力僅僅止於存在著的這個現象世界,換言之,上帝是人類不可能認識的對象──他永遠不會成為人類認識活動的客體。這宇宙若有一位造物主,他就必定會是一位“永遠的主體”,倘若上帝與受造物並存於這個世界並且淪為人類觀察的對象,那么這一位就必然不是上帝。這一種存在主義神學有它明顯的
古希臘哲學淵源,尤其是
新柏拉圖主義透過
奧古斯都影響
基督教而完成的教父時期神學。
第二種存在主義神學的表現在於強調我們應該同情“生而為人”這種無可施為之處境上。簡單說這就是經
祁克果與
尼采再提出以後影響
歐洲哲學的
存在主義之精神內容。
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以前,在西方的存在主義者始終可以分為
有神論與
無神論的兩個陣營(後者比如
薩特),這兩個陣營都大量使用一些相同語意的術語,他們共同描述了人生是不能被證明有什麼永恆價值的、人生是不可能自行脫困的、是荒謬的、被拋棄的甚至是的場災難(奧特嘉所言)。
這一些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以
卡謬為一個極端突出的方式表達出他們的心志──他們決定接受現象世界中沒有上帝存在的這個事實,選擇做一個誠實而孤獨的人,而不是陷入不知道究竟是人創造了造物主或 反之的循環論證當中。存在主義者對
虛無(Nothingness ) 根源的判斷便是兩派論者的差異所在,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延用了全部無神論存在主義者的說法,並提出結論說:正是因為人類離開了他們的造物主,所以才會陷入這種莫名的虛無感當中,人生的價值也因此只有在與造物主的聯合當中才能體現出來。
雖然這些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基調都是從人離開造物主以後的虛無感出發,論述人要如何得到救贖、找回完整的自己或是達到一種精神的升華──但除此之外,他們的神學內容也就此南轅北轍、分道揚鑣了。存在主義神學家幾乎多是基要真理的反對者,而他們也沒有成為一個嚴謹的論述集團、提出過什麼縝密的體系來。存在主義神學家對“
原罪”、“教儀”跟“是否整本《聖經》都是由
聖靈所啟示的?”等等的問題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彈性,可以說他們只特別關心在
神正論這一系列的問題上──甚至在這一個重要的問題上也因為有
本體論的這把保護傘而顯得相當滑頭,存在主義神學也因此是個不容易界定其內涵的學說。另外,基於
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類處境的關懷,換言之,它的內容也與
人文主義多所重複,故而在探討
神學時使用人文主義視野的
神學家也會被看做是本派論者。這點不可不細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