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村(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臨安鎮下轄村)

該行政村隸屬建水縣臨安鎮,地處臨安鎮西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0公里,到鎮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東鄰紅廟,南鄰乾河,西鄰西莊,北鄰韓家韓家村委會。截至2007年底,轄城郊村一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

全村國土面積4.60平方公里,海拔1,320.00米,年平均氣溫18.5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石榴、水蜜桃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郊村
  • 國土面積:4.60平方公里
  • 海拔:1,320.00米
  • 年平均氣溫:18.5 ℃
  • 年降水量:800.00毫米
  • 耕地總面積:3,730.00畝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730.00畝(其中:田1,959.00 畝,地1,771.00畝),人均耕地0.5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其他面積3,170.00畝。有粘土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1710戶通自來水,有161 戶飲用井水。有1871戶通電,有184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4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8.4%和98.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6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50戶(分別占總數的78.09%和29.40%)。
村內道路村內道路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截至2007年底,全村共擁有汽車32輛,拖拉機17輛,機車45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9.00畝,有效灌溉率為 52.5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5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3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91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 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5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23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2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86%;畜牧業收入101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6.24%(其中,2007年內出欄肉豬 9995頭,肉牛9頭);漁業收入157.00萬元,占總收入的2.52%;第二、三產業收入3735.00萬元,占總收入的59.92%;工資性收入195.00萬元,占總收入的3.13%。農民人均純收入3432.00元,農民收入以 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2.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62人(占勞動力的4.2%),在省內務工257人,到省外務工 5人。

人口衛生

截至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1894戶,鄉村人口7537人,其中男性3612人,女性3925人。其中農業人口 6358人,勞動力349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有305人,哈尼族有81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35人,占人口總數的6.9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825人,參合率108.44 %(含部分失地農民、農轉非戶);享受低保6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511.00平方米,擁有教師41人,距離鎮中學0.50公里。截至2007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76人,其中小學生516人,中學生260人。
全村建有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61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43.6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46.3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889.00萬元,有固定資產2,97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92.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98人,少數民族黨員 10人,其中男黨員 134人、女黨員64人。該村黨支部2005、2006年被評為鎮先進基層黨總支;2000年被評為縣先進集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24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個,團支部 3個,共有團員 85 人。該村團總支1996-1998年被評為縣級先進基層團總支。

人文地理

在建水有"先有井後建城"之說。建水的水井很出名,不但數目眾多,而且造型獨特,五花八門,有人曾用一副對聯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龍井紅井諸葛井,醴泉淵泉溥博泉"。建水的井奇在一個"古"字,有自元初開鑿至今還在使用的東井,有圈於明代洪武年間,志書稱之"供全城之飲"的西門大板井……歷經了千年的滄桑歲月,青石井欄上的繩索印痕已深多寸,有些甚至已被磨穿。古井不但記載著建水的歷史,同時也是古城儒家文化興盛的印證。
淵泉:又叫小板井,坐落於西城外小節處,俗稱"小節井"。因"井水甘洌,四時不絕(《雲南通志》)",水質、水味與大板井(溥博泉)相似,但水溫卻比溥博泉低,因而有"小節井前喝涼水,一點一滴涼心頭"之說,被列為建水涼水井之首。

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城郊村委會從內強素質角度出發,通過加強學習、建章立制、完善考核等,立足建設一隻有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的兩委班子。一年來,該村在這支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大力整潔村容村貌、完善村內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帶領全村村民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之路。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如:豆腐加工、小米辣加工。2、發展養殖業,繼續擴大養鴨小區的養殖規模。3、繼續發展以?>酒店、餐飲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4、發展勞務經濟,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輸出數量。

地圖信息

地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