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系統碳匯》是一本2023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鐵矛,湯煜,李沛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生態系統碳匯
- 作者:石鐵矛,湯煜,李沛穎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2275618
《城市生態系統碳匯》是一本2023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鐵矛,湯煜,李沛穎。
《城市生態系統碳匯》是一本2023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鐵矛,湯煜,李沛穎。內容簡介在面對全球變暖、氣候不斷惡化的條件下,城市作為最da的碳排放源,改變著城市生態環境。而在全球碳循環中,城市不僅僅是碳源...
生態系統碳匯,是“十四五”規劃《綱要》名詞。是指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內容簡介 生態系統碳匯是指生態系統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
二是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包括統籌布局和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持續提升生態功能重要地區碳匯增量,突出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碳匯中的主體作用、增強草原碳匯能力,整體推進海洋、濕地、河湖保護和修復,提升農田和城市人工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加強退化土地修復治理等5項舉措。三是建立生態系統...
碳匯介紹 碳匯主要是指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土壤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在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獨特作用。有關資料表明,...
自然資源部自然生態系統碳匯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成立於2023年,位於雲南昆明,碳匯創新中心致力於服務“雙碳”目標,聚焦自然資源碳匯調查監測和固碳增匯關鍵問題,深入開展全國典型地區自然資源碳匯綜合調查與潛力評價地質調查工程,初步構建自然資源碳匯調查監測技術方法體系,成為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雙碳碳匯規劃管理工作...
最近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建議中關於促進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條文中,提出要加強城鎮化管理,防止特大城市面積過度擴張,要以人為本,節能節地,生態環保。這些條文無疑也增強了城市碳匯功能。總之,強調節能減排,同時應十分重視增加碳增匯,兩者應並舉。增加地球碳匯,要保護海洋,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完善城市碳匯網路體系,推動森林碳匯資源提質增效,持續推進農業減排固碳,穩步提升濕地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大力提升碳匯增量。(九)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強化領導幹部培訓,加快提高全民節能低碳意識、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十)碳達峰碳中和先行...
推進新會小鳥天堂、開平孔雀湖、台山鎮海灣紅樹林等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加快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建設綠美幸福江門。到203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分別達44.14%和2585萬立方米。28.挖掘藍色生態系統碳匯。通過生態紅線、海洋保護區、環境影響評價等手段嚴格控制開發強度...
(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機關事務局、各區政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六、推動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十四)大力推動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新建政府投資和大型公共建築執行綠色建築二星級及以上...
這一新型國際合作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向國外出口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獲得外匯收入,因此被人形象地稱為國際碳交易或碳匯經濟。碳匯資源的潛力,森林生態系統優勢最大,碳匯功能最強。科學研究表明,森林蓄積每生長1立方米,平均吸收1183噸二氧化碳,放出1162噸氧氣。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於減排。人工林的固碳作用更加顯著...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八)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1.鞏固生態系統碳匯成果 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固有林木保護,加強管理,嚴厲打擊一切非法破壞林地行為。全面推行林長制...
城市綠地的形態結構與地表溫度具有非線性擬合關係,具備調控溫度的功能。同時,低碳園林在對受損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並加以重建的過程中,往往具有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特徵。因此,減少碳源和增加碳匯,充分發揮城市園林綠地的低碳功能,是應對氣候變化措施中成本低、見效快的重要手段。低碳園林在城市綠地系統中...
四是提升藍綠碳匯。劃定5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20平方公里公益林、15平方公里陸域的生態管控區,重點保護東寨港自然保護區、三江濕地公園、北港島海洋公園等核心生態資源,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治理,藍綠空間占比在70%以上。完成邁雅河、起步區水系等生態修復工程,建成邁雅河、道孟河、芙蓉河等濕地公園,形成座座“...
(市委組織部、市科學技術局、市教育體育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九)固碳增匯強基行動 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修復為主,系統打造生態保護各要素共同體,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高生態系統碳匯增量。1. 鞏固生態系統...
在城區、郊區和鄉村區域分別構建城市森林組成結構與其儲碳功能的關係模式,探討不同區域城市森林組成和結構特徵及對其儲碳功能的影響機制,揭示城市化對城市森林碳匯形成的影響規律。本項目利用多學科的技術手段,在不同尺度上研究快速城市化區域碳循環的相關問題,為全球變化背景下科學管理城市植被和創建低碳城市示範區提供...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遷移、砍伐樹木,不得占用城市綠化用地。因特殊原因確需臨時占用林地或者城市綠化用地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辦理相關手續並按期恢復。第五十五條 本市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完善濕地保護體系,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安全,增強濕地碳匯能力。禁止開(圍)墾、填埋或者排乾濕地,禁止永久性截斷...
增強城市碳匯能力方面,包括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保護農業和濕地碳匯,推進城市綠化建設三個方面的內容。適應氣候變化版塊包括城鄉建設與基礎設施、農林業、公共衛生、防災減災救災四個方面的內容。為保障以上工作的順利開展,本規劃明確了以低碳發展理念為核心,政府、企業、公眾三大主體共同參與的低碳發展的保障與支撐體系,...
三、紮實推動城市功能轉型升級 第四章 嚴控重點領域溫室氣體排放 一、全面推動建築領域低碳發展 二、努力構建低碳交通體系 三、持續推動公共機構節能降碳 四、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第五章 加強城市氣候適應性建設 一、系統提升城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二、加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三、建立氣候危機防範體系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