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坦街道

城子坦街道

城子坦街道位於大連市普蘭店區東南部,距普蘭店市區55公里,東與花園口經濟區毗鄰,南與長海縣隔海相望,西靠皮口街道,北依星台街道墨盤街道,是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也是普蘭店區三大古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城子坦街道
  • 外文名稱:Chengzitan Sub-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
  • 下轄地區:春滿社區等5個社區居委會、6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春滿社區
  • 電話區號:0411
  • 郵政區碼:116224
  • 地理位置:大連市普蘭店區東南部
  • 面積:248.42平方公里
  • 人口:70440人
  • 方言:膠遼官話-登連片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城子坦站(動車)、普蘭店站
  • 車牌代碼:遼B
街道概況,行政區劃,經濟發展,農業狀況,養殖業,種植業,名稱由來,歷史古鎮,文物保護,人文軼事,

街道概況

城子坦街道位於普蘭店區東南部,距普蘭店區中心55公里,東以碧流河為界與花園口經濟區毗鄰,南瀕黃海與長海縣隔海相望,西靠皮口街道,北依星台街道墨盤街道,是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丹大快速鐵路丹大高速公路201國道與濱海路在境內橫跨東西,城瓦線、城松線縱貫南北。街道區域總面積24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24公頃,海岸線長達12.5公里,擁有淺海灘涂3000多公頃。街道轄設5個社區、6個村民委員會,252個村民小組。有居民24661戶,總人口為70440人。

行政區劃

城子坦街道下轄5個社區、6個村:
5個社區:春滿社區、金廠社區、大盧社區、東老灘社區、碧流河社區
6個村:老古村、金山村、鄭溝村、下吳村、源發村、漁業村

經濟發展

城子坦街道堅持以工業經濟為龍頭,農業、商飲服務業和海產品養殖業齊頭並進。
招商引資項目取得新進展,引進內資在建項目兩個:占地15畝,總投資5269萬元的大連寶盈龍酒業有限公司;總投資4000萬元的混凝土攪拌站。在談項目3個:旭日碳素製造有限公司、大連御龍海洋珍品有限公司、桑扶蘭茂豐服裝有限公司。民營企業營業收入85億元;規模企業完成產值5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億元;引進內資完成2.2億元。
規劃開發項目6項,占地面積41.8萬平方米,開發面積62萬平方米。其中,移民安置項目碧海馨居小區占地2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主體建設完成15萬平方米,2014年計畫全部完工;騰輝世紀家園小區一期7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已完工;鑽石城小區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開發面積3.6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已完工;水果大院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開發面積6.2萬平方米,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籌備施工;長興家園小區占地1.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主體已基本完工;造紙廠小區正在規划動遷。

農業狀況

養殖業

水貂養殖、棚桃生產、訂單水稻、蔬菜溫室大棚和肉雞養殖是城子坦街道五大農業支柱產業。
以海參繁育養殖為主的漁業生產是城子坦街道的傳統產業,現已建有各種苗類繁育基地7個,20000多水體,海產品加工冷凍企業20多家,海參養殖面積7500畝左右,灘涂養殖8000畝左右。城子坦街道通過抓向精、優、高發展,抓海水育苗配套,抓配套加工業等三大配套產業,海水養殖業經濟效益有了顯著提高。
城子坦街道港圈養蝦8000餘畝,近些年來,由於病害侵襲等原因,港養對蝦效益明顯下降,養蝦戶針對這一情況,實行蝦貝、蝦蟶、蝦蜇混養,引進日本車蝦和海參,使港圈養殖向精品、優質、高效的方向發展。現海參養殖面積6400餘畝,產量達到3500噸,產值超過5000萬元,灘涂新開發2000畝養貝面積,回捕產量1200多噸,創產值千萬元。
過去苗種大部分從外地購進,增加了養殖成本。街道辦事處通過引資,加快育苗設施建設。如今光節省運費、提高成活率,以及苗的銷售收入一年就可增加上千萬元。街道辦事處還重視冷庫貯藏和水產品加工的配套產業發展,建起冷庫、加工企業20多座,個體加工點200多個,年貯藏和加工能力1.6萬噸,不僅保證了50萬頭貂的用食,還滿足當地市場的供應。加工的魚類、貝類、海蜇以及乾醃製品等十幾個海產品,除了國內銷售,還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際市場,年創產值1億多元。目前,全街道從事販運業、加工業、餐飲業等行業的人員達1.5萬,創社會效益2億多元。

種植業

城子坦街道是大連地區最大的水稻種植、棚露桃生產、水貂養殖基地(保護區)。先後申請註冊“城子坦‘米佳牌’大米”,“呂山牌水果(桃子)”。由於米質優,果質好,大米出口日本,水果暢銷俄羅斯。碧流村年養貂達80萬頭,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2萬元;鄭溝村桃棚2200多座,人均收入達萬元;老古、老灘、金山、源發和大盧4個村,基本形成了優質水稻、水產港養村。現全街道果菜大棚超過5000座,露桃栽培面積1.3萬畝,水稻種植面積穩定3萬畝,貂狐飼養量百萬頭,全街道農業人口人均純收入8950元。每年以15%的速度平穩增長。
2009年城子坦鎮著手申請碧流河水貂、鄭溝棚桃、源發棚黃瓜、大盧狐狸4個村一村一品品牌註冊,增強市場占有力,提升農業產品增值。
新發展設施農業3443畝,新建日光溫室大棚1074棟,新發展50畝以上集中連片小區60個,500畝以上集中連片大區1個,設施農業發展創歷史新高。海參養殖面積13000畝,淺海灘涂養殖面積7200畝,淡水養殖面積3300畝,新建海參育苗室5座1萬水體。新植果樹3500畝,完成計畫3000畝的116%;新建標準園5000畝,蔬菜播種面積8345畝,完成全年計畫8000畝的104%。貂狐養殖年出欄220萬隻,其中碧流河社區更享有“東北第一養貂村”的美譽。

名稱由來

據《新金縣誌》記載:元朝末年,日本九州島封建諸侯糾集武士、商人和海盜不斷騷擾我國沿海地區,史稱倭寇。到明朝中期,因海防鬆弛,倭寇活動猖獗,沿海居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很大損失。為了防禦倭寇侵擾,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在城子坦這裡修築一座長1500米的土城,派兵戍守。此後,兵民同心抗敵,把城堡定名為“歸服堡”(取倭寇歸順降服之意),並刻一石匾鑲嵌在城門之上——這就是至今仍完好保存在三清觀里的那塊石匾。後來,歸服堡城因交通便利,各地商人蜂擁而至,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經濟發展中心,但外地人只知道這裡叫城子,而外來的人當中以膠東半島的人居多,他們多以“某某疃(tuǎn)”稱呼一個地方,因此到民國初期,人們就把“城子疃”這個名字叫開了。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簽訂《朴次茅斯和約》,戰勝國日本將關東州擴至城子疃,以城中心街小橋為界,南屬日本殖民當局管轄,稱城子疃;北部屬清廷復縣,稱復東鎮。1965年8月2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下文將城子疃改名為城子坦。1999年6月,碧流河鄉被撤銷併入城子坦鎮。2013年,撤銷城子坦鎮,設立城子坦街道。

歷史古鎮

城子坦有著比較厚重的歷史,現已發現的文化遺存達70餘處。據史料記載,塔寺屯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為黃海沿岸島嶼的早期代表文化。乾島西邊的單坨子遺址,屬青銅器時期遺址,1926年發掘時有房屋遺址和兩座墓葬,隨葬品中尤以彩繪陶罐最具特色,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繪有各種精美的幾何圖案,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金山村的土城山遺址,也屬青銅器時期遺址,此城東西寬66米、南北長80米,1980年發掘時出土文物有深腹陶罐、石缽、石矛、石網墜等。
1974年,在下吳村的耕地中發掘的劉爐貨幣窖藏,有貨幣上起西漢(公元前206年)、下迄金代(1115年)7049枚。
二十世紀初,城子坦是遠近聞名的商業繁華區。據日本出版的《關東州事情》記載,每年初冬,能裝百石上下的帆船數十隻常在碼頭停泊。吊橋河岸附近相繼出現雜貨店、燒鍋、飲食業與旅店,逐漸發展為埠頭,街道辦事處內有綢緞百貨和雜貨商店51家、飲食服務業近百家、其他行業45家。
在計畫經濟時期,遼寧省在遼南的唯一一個二級批發站就設在城子坦,因而極大地帶動了本地區商貿業的發展。
城子坦能夠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因有魚市街這個百年老街。魚市街歷史上因有漁港碼頭和魚販而得名。1961年,為紀念在吊橋河中搶救落水兒童而光榮犧牲的駐地某部排長鄭春滿烈士,人們把原“魚市街”改名為“春滿街”。春滿街雖經歷百餘年的風雨滄桑,卻一直保留著二十世紀初的空間布局和建築風格。原街區全長2000米,現存1280餘米,有房屋460餘間,住戶150餘戶。房屋建築以硬山頂式的傳統樣式為主,間或硬山頂和廡殿頂式二層樓房,具有典型的東北傳統民居和膠東民居特點,是遼寧地區目前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具有鮮明歷史特色的街區。街區內現有的博愛醫院舊址、海關樓舊址等,為後人留存了豐富的人文古蹟和歷史符號。
2008年12月29日,中國著名劇作家高滿堂興致勃勃地對春滿街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像這樣規模而且保存完整的老街在全國都是少見的,他說如果在這裡取景拍攝影視作品,可以從滿清一直拍到“文革”。
城子坦街道的“前世”充滿了神奇色彩。為了保護好這些珍貴遺存,2007年11月,普蘭店市政府責成市文體局牽頭,開始籌劃對古鎮的保護開發工作,對老街進行測繪、調研,整理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製作了申報歷史文化名鎮文本。
經過大連市有關專家的實地考察,12月3日,大連市文管會正式命名城子坦街道為大連市歷史文化名鎮。
2008年11月,遼寧省文化廳組織省文物保護專家組有關專家,對城子坦街道鎮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考察和指導,並召開了城子坦鎮歷史文化名鎮文物保護工作專家研討會。專家們一致認為,城子坦街道完全具備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資格。2010年7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化廳受省政府指派,在城子坦街道召開了城子坦街道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專家論證會,各位專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和申報工作進行了論證,認為城子坦街道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很好,文物內涵豐富,文物遺蹟類型比較齊全,人文和自然景觀結合較好,革命紀念意義事件也很深遠,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專家組認為城子坦街道具備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的條件。專家組還建議城子坦街道補充完善其他方面工作,儘快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9月,城子坦街道終於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而為了這一天,許多文化文物專家已經付出了3年時間。這三年里,普蘭店市、城子坦街道兩級政府直接用於遺產和文物本體保護的投資累計達到600餘萬元。他們不僅對全鎮所有文物古蹟進行登記註冊,還依據文物保護法對重點文物實行保護標牌明示、責任保護到人,並成立市政環境管理處和行政執法監察中隊加強對文物古蹟的巡視檢查,發現損壞立即修復。而在保護區內進行的一切動遷、維修、基建的必須得到相關部門審批。
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市鎮兩級政府還抓緊制訂歷史文化名鎮特別是春滿歷史文化一條街的規劃工作。早在2008年10月,他們就在東南建築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市規劃局和普蘭店市政府及文體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全街道的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一條街規劃。

文物保護

該街道現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已調查發現的文化遺存16處,近代建築5處,現代革命文物1處。其中有普蘭店地區最久遠的、距今約6000年的小珠山下層文化遺存塔寺屯遺址;城子坦轄區的單坨子和高麗寨遺址是普蘭店地區最早的考古發掘,那是在1923年,由中國學者馬衡、陳垣和日本兩博士合作發掘的。此外,這裡的歷史名人、歷史故事也值得後人追記。”據悉,普蘭店區政府正在制訂《城子坦街道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原則將是保護第一、修舊如舊,同時帶動老街相關文化產業的開發。
三清觀
位於大連普蘭店區城子坦街道辦事處對面,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觀內塑有三清老祖,故得名三清觀。1998年該觀被列為普蘭店市文物保護單位。
城子坦三清觀占地113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廟宇為20間,其規模程度為大連地區之首。觀內還有千年古石匾,題有“歸復堡”(城子坦原名)字樣,是唐代該地區歸服中國的歷史見證。廟內有一株與三清觀同時代的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的古椿樹,該樹已枯萎多年,但1994年該廟重建以來,可謂枯木逢春,樹葉又奇蹟般的茂盛起來,令人稱奇。該廟香火始終較旺盛。在農曆四月二十八廟會期間,可謂商賈雲集,香客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該觀共有神像120多尊,包括有佛、儒、道三教諸神位,保持原有風格,古香古色,塑工精細,造型奇特,活靈活現及壁畫雕刻等十分精湛。

人文軼事

打響辛亥革命東北第一槍
老古村李家臥龍屯曾是抗清義士顧人宜領導民軍、打響辛亥革命在東北第一槍、成立中華民國莊河軍政分府及中華民國征清滿州第一軍司令部所在地。 史料記載,1911年(清宣統三年)11月20日,復州聚社(後改聚凝鄉)原社長、民軍首領顧人宜,率莊(河)復(州)民軍,回響武昌起義,向清軍巡防營李家臥龍駐營地,發起進攻,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東北地區的第一槍,旗開得勝,清軍敗退瓦房店。1911年11月27日,顧人宜於李家臥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分府”和“中華民國征清滿洲第一軍司令部”。他以“中華民國征清滿洲第一軍”司令官的名義發布宣言:號召人民民眾起義,推翻清朝在奉天(今遼寧省)的各級封建政權;歡迎清軍與巡警獻械投誠。這一號召使民軍由千餘人迅速擴大到四千餘人。分別駐紮於星台地區的顧家嶺、劉屯至城子坦地區的李家臥龍、東磴一帶。1911年11月29日,顧人宜率民軍分四路進攻水門子(今蓮山街道)。戰鬥勝利後,各地紛紛起事,清復州衙、莊河廳衙受到極大的威脅。
中央軍委、國防部在遼東半島舉行建國後第一次陸海空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時,劉少奇、周恩來及八位元帥乘專列親臨城子坦視察。1961年,駐軍某部,在老古村東4公里釣魚台附近,擊落一架美制蔣軍P——2V超低空偵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