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島

乾島

乾島,又稱乾島子,是位於大連普蘭店城子坦街道溫家村南面沿海的一個小島,四面環海,南面與大長山島隔海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島
  • 地理位置:大連市普蘭店區城子坦街道溫家村以南
  • 主要產業:海水養殖
  • 面積:30萬平方米
地名,地理現象,

地名

位於大連普蘭店城子坦街道的乾島,由於海水養殖的興起,島的四周海灘被大壩圍上用於還剩養殖,面積龐大。該島嶼與陸地通過大壩相連,島中淡水資源缺乏,交通不便,常住居民70餘戶。該島嶼東西長約1000米,寬約300米,20世紀70年代以前與陸地沒有道路相通,在退潮時才可以通行。島東面有一小島叫黃坨,發現青銅器時代的遺址,日本占領東北時曾修過乾島—黃坨—路地的用石頭砌成的攔海大壩,準備用於生產食鹽,後來廢棄。島的南面有一個小島叫礁島,主要是鳥的棲息地,上面有大量的小蜥蜴。乾島的西面曾有兩顆幾百年齡的古樹,一棵在20世紀40年代末枯死,另一顆小葉朴(俗稱黑豆樹)於2013年枯死倒地。
單坨子遺址,位於碧流河口入海處三個坨子中最西邊的坨子上(稱乾島子),屬青銅時期遺址。1926年發掘時發現房屋遺址和兩座墓葬,隨葬品有陶壺、石斧、珠飾等。 根據地層堆積可分早、晚兩期,早期屬於雙坨子一期文化,有夾砂黑皮陶罐和彩繪陶器、石器等;晚期屬於雙坨子二期文化,有南瓦壺等。彩繪陶罐最具特色,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繪有各種幾何形圖案,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地理現象

有許多因子影響著城市的空氣濕度,城市下墊面的不透水性,使降水迅速變成為徑流;植物覆蓋面積小,使蒸發和蒸騰作用大為減小;城市近地層垂直湍流交換強,有利於水汽向高層輸送,使得市區的濕度減小;機動車和燃燒過程中所排放的碳氫化合物,又會增加空氣中水汽的含量。這些均會使市區與郊區農村的空氣濕度表現出某種差異。
目前的觀測事實表明,就平均狀況而言,城市市區的空氣濕度要比郊區農村小。以歐洲幾個城市為例,城市市區的絕對濕度比郊區低0.2~0.5hPa;城市市區的相對濕度比郊區低4%~6%。有人將這種城市市區的空氣濕度小於郊區的分布現象稱為“乾島”。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相對濕度有逐年減小的趨勢,城市“乾島”效應也越來越明顯。以東京為例,從1955—1975年的20年中平均相對濕度下降了8%,超過了過去80年的下降至(5%)。上海的平均相對濕度也從1941—1950年的80.9%下降為1971—1980年的78.6%。
城鄉間相對濕度的差異因受地理位置和大氣候條件的制約,會出現某些特殊的規律。例如瀕臨熱那亞灣的義大利帕爾馬,由於受地中海氣候的影響,冬季暖濕多雨,植物生長繁茂,郊區的蒸發蒸騰作用旺盛,因此城鄉間相對濕度的差值較大;而夏季,降水稀少,植物枯黃,郊區的蒸發蒸騰作用明顯減弱,城鄉間相對濕度的差異達到一年中最小的數值。我國的上海,由於受東亞季風的控制,城鄉相對濕度差的年變化也呈現出特殊的規律,6月份是梅雨季節,城鄉相對濕度值最小,10月熱島效應最強,城鄉相對濕度差值最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