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墩街道(坎墩)

坎墩街道

坎墩一般指本詞條

坎墩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明代在此築塘時,因主要聚居地二塘卦象座於坎位,故稱坎塘。後來為建設海防,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在坎塘邊築一數丈高之烽墩,壘築土墩一台,用煙火傳遞抗倭信號,而稱為坎墩。

坎墩是浙江著名的戲曲之鄉,是寧波北部的商貿名鎮,是慈谿主城區的北門戶。坎墩位於長三角都市群中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慈谿,是杭州灣南岸,滬、杭、甬經濟金三角的中心地帶。東距東方大港寧波港62公里,南連中橫線(329國道複線)和杭甬高速,北經杭州灣跨海大橋連通國際大都市上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坎墩街道
  • 外文名稱:Kandun
  • 別名:十里長街 坎塘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慈谿
  • 下轄地區:坎東 坎西 紹興舍頭 
  • 政府駐地:中橫線坎墩西路116號
  • 電話區號:0574
  • 郵政區碼:315303
  • 地理位置浙東 寧紹平原北部 三北平原中部 
  • 面積:30.3平方千米
  • 人口:4.77萬人(2007年)
  • 方言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坎墩話)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6c°,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 機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 火車站:火車餘姚站  高鐵餘姚北站 
  • 車牌代碼:浙B
  • 民系江浙民系吳越人
地理區位,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潮塘,二塘(坎塘),三塘(榆柳塘),文化傳承,圍墾文化,移民文化,商貿文化,近現代史,教育事業,坎墩中心國小,坎墩國中,保德實驗學校,坎墩中學,太陽希望國小,坎東國小,慈谿宏展學校,實驗幼稚園,故事傳說,太白老龍,雞毛龍,宗教習俗,娘娘殿,岳殿,沈氏宗祠,香團,地方曲藝,傳統手藝,弄堂地名,羊路頭,虎頭地,花缸裡頭,美食小吃,羊肉骨頭粥,麥旺,莧菜梗,千層包,經濟產業,木棉花,姚麥冬,三北大頭菜,農業生態園,工業服務業,交通設施,規劃發展,

地理區位

坎墩位於北緯30°和東經121°。處於浙東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北部,三北平原中部,南接古塘街道、北連崇壽鎮、東北望勝山鎮,西面宗漢街道,為滬、杭、甬三城的地理中心。

歷史沿革

坎墩街道
自明成化七年(1471年)築成坎墩的第一條海塘——新御潮塘,至清嘉慶元年(1796年)築成晏海塘,歷時325年,坎墩現境全部形成。長期隸屬於紹興府餘姚縣。
明至清初,坎墩地界東部歸餘姚縣梅川鄉轄制,西部歸餘姚縣雲柯鄉轄制。梅川鄉與雲柯鄉曾出現在佚名詩作《餘姚縣十五鄉》中:“獨上雲樓望四鄉,東山高遠冶山長。四明流水龍泉出,雙雁傳書孝義揚。古鳳亭空溪燭靜,雲柯風細上林香,梅川富貴開原好,通德蘭風各一方”;
1909年,清宣統元年,餘姚縣根據《城鄉鎮地方自治章程》重新劃分為1城區46鄉,坎墩地界遂分設為保德鄉和沐仁鄉;
1940年,民國29年置坎墩鎮;
1949年,隨餘姚縣一起劃歸寧波專署;
1950年,析置坎西、坎東、直塘3鄉;
1954年,劃歸寧波專署慈谿縣;
1956年2月,坎東、坎西復並成坎墩鎮,次年直塘鄉併入;
1958年,改稱為紅旗公社十三、十四、十五大隊,後改稱為六灶、坎東、幸福、直塘管理區;1961年11月,建立坎東、幸福、直塘公社,後直塘併入幸福公社;
坎墩街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幸福公社改稱為坎西公社;
1983年9月,改制為坎東、坎西鄉,次年6月坎西鄉改制為坎墩鎮;
1992年5月5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同意批覆慈谿市“撤區、擴鎮、並鄉”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其中包括撤銷坎墩鎮、坎東鄉的上級行政單位——滸山區公所;坎墩鎮、坎東鄉合併置新的坎墩鎮,下轄36個村委會。
2001年2月,坎墩將自然村合併為行政村。調整後,坎墩下轄村委會由原來36個,變為12個。
2001年10月,坎墩鎮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併入慈谿市主城。
2007年9月,為加快推進慈谿市主城區“東延北擴”戰略,市政府決定將坎墩街道新潮塘村地域範圍,劃歸滸山街道。調整後,坎墩下轄村委會由原來12個,變為11個。

行政區劃

新世紀以來,將許多自然村合併為行政村。
坎墩街道
2000年5月,新村、五塘村合併為五塘新村。
2001年2月,六灶村、三姓塘村、央水塘村合併為坎東村
教堂邊村、源昌弄村、費家弄村合併為三群村
大路沿村、九甲弄村、二灶市村合併為二灶市村
三灶街南村、四灶塘南村、四灶塘下村合併為三四灶村
五灶一村、五灶二村、沈家甲後村、沈家甲南村合併為沈五村
坎墩村、鄭家甲村、羊路頭村合併為坎中村
東潮塘村、西潮塘村合併為新潮塘村
東孫方村、南孫方村、後孫方村合併為孫方村
直塘村、一灶路村、房黃路村、戎家路村、西四灶村合併為直塘村
大泥路村、鳴山村、福源村、紹興舍村合併為坎西村;四塘南村保持不變;
調整後,原36個村委會變為12個村委會。
另有坎墩街居委、清水灣社區。

自然環境

由於地處寧紹平原和北亞熱帶季風區,全境地貌一馬平川,年平均氣溫16c°,平均降水量1273mm,無霜期長達257天,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南邊的潮塘江洶湧澎湃,北面的三塘江旖旎秀麗,和十里長街一起匯成坎墩最美麗的風景。
坎墩街道(坎墩)

潮塘

名為“新御潮塘”,即“潮塘”。東起坎墩東潮塘,經西潮塘、福源村(癩頭庵根)、宗漢(潮塘鄉)張家、拆落市、宗漢(高王鄉)高王村、長河鎮街、周巷(精忠鄉)驛亭、西褚巷、石板弄,西至西繆路村入餘姚市曹娥。

二塘(坎塘)

二塘又叫坎塘,是坎墩最早的居民聚集區。坎塘的分支有直塘,在坎東段名央水塘、賴水塘。

三塘(榆柳塘)

那是清雍正年間增築三塘掘泥取土的遺存。“海濤萬頃拍天浮,蜃氣橫空幻作樓”,同大海搏鬥的先人們遍植柳榆,穩固海塘,輕風綠影,三塘便有了榆柳塘的美名。而今,古堤塘舊址旁,三塘江蘆葦、水葒蓼花齊岸,緊挨河邊縴夫腳印踏出的小路,隨江道曲折,一同伸向平蕪深處。
坎墩街道(坎墩)
三塘橫江是三北平原中部地區主要的橫向匯流排澇河道,是慈谿市“三橫十一縱”(三橫為三塘橫江、八塘橫江及十塘橫江)骨幹河網規劃實施河道之一,屬於慈谿市各水系中的中河水系(共有四大水系,東河水系、中河水系、西河水系、西北河水系),也是上個世紀寧波市域北部重要的水運航道。
三塘橫江(陸中灣至水雲浦)拓疏工程列入寧波市“治水強基”三年行動計畫,為寧波、慈谿市2015年重大前期項目。西起陸中灣,東至水雲浦,全長9.92公里,其中陸中灣至大路沿江段長約4.5km,現河道寬約20m,按規劃拓寬至45m;大路沿江至水雲浦段長約5.42km,為新開挖河道,面寬為45m。建造跨江主橋樑14座,新建引水泵閘1座、兩岸河道護坡19.84公里及配套防洪堤防、機耕橋、涵管等設施建設。

文化傳承

圍墾文化

史書記載,潮塘全名新御潮塘,二塘又叫坎塘,三塘即名榆柳塘,四塘為利濟塘,五塘舊稱晏海塘,六塘又稱永清塘,七塘又稱澄清塘。沿海居民附塘而居。民國《餘姚六倉志》(下稱《倉志》)載:二新潮塘,俗名二塘,又名坎塘。其東又謂之央水塘、賴水塘。唯梁下距海近,則無此塘。《餘姚志》載,(大古塘後)次第添築者:曰新塘、曰周塘、曰夜塘(俗稱界塘)、曰新御潮塘、曰坎塘(亦稱二新潮塘,上皆明時築)、曰榆柳塘(亦稱三新潮塘,雍正二年築)……
坎墩街道(坎墩)

移民文化

坎墩街道(坎墩)
自明時築塘圍塗以來,四方移民陸續遷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斷增加,形成坎墩市,又自西向東逐漸形成四個街區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兩大中心集市。
常住居民都是來自紹興府寧波府周圍幾個縣的移民後裔,眾多的姓氏是一個很好的見證。至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247個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大姓共12個。至2005年底,全街道4.8萬人,247個姓氏中1000人以上大姓12個,胡、孫、陳、沈都在2000人以上,其中以胡氏為最,胡姓總人數達10400人。

商貿文化

坎墩的工商貿發端較早,歷史悠久,素有“十里長街”之稱。
坎墩街市的起始,可追溯到明成化間坎塘成築之初。那時,潮塘之北,坎塘之南已經塗老在墾,而傍坎塘之北連片新露高塗足可瀝鹵煎鹽。墾農、漁戶、灶民紛紛沿坎塘搭舍建房,流民、工匠等也先後來此棲居,四方移民陸續遷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斷增加,坎塘由此初聚人氣。
明末清初之時,大姓望族之民看到坎墩一帶產業經營的前景,紛紛遷入此地。一時間,坎墩十里橫塘,民居驟增,人煙之稠,人氣之旺可謂創歷史新高。自然,街市也因此由原來的周家路市段往東西兩邊延伸,新增了不少店鋪,自西向東逐漸形成四個街區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兩大中心集市。至此,十里長街規模初步底定。而長白染坊、源泰商號、鹹恆泰當典行、姚同春等商鋪則在長街上紅極一時。
坎墩街道(坎墩)
至清末民初,坎墩成為浙江省最大的集鎮之一,為當時姚北著名的山貨藥材、漁鹽棉繭等農副產品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詩人胡杰人曾以“十里橫塘住萬家”等詩句描述其時人氣之旺、商業之盛。

近現代史

坎墩鎮素有光榮革命傳統。民國元年(1912),陶成章在上海被暗殺,費德昭悲憤交集,幾次潛入上海為陶報仇未成,遂隱居鄉里,整頓學校教育工作,任保德國小及儲德國小校長10餘年,11年被推舉為保德鄉自治委員及餘姚縣議員。曾任姚北水巡隊隊長,打擊海盜搶糧活動,威望日增。12年秋,姚北水災,鹽民、農民饑寒交迫,政府置若罔聞,廒商、篷長甚至藉故搜捕災民,敲詐勒索。費德昭正在縣城開會,聞訊後星夜趕回坎墩,與廒商惡吏鬥爭。半月後,當局懾於眾怒,撤走鹽警,釋放被捕災民。
坎墩街道(坎墩)
民國15年(1926)已在此建立"中共坎鎮支部",為當時姚北第一個基層黨組織。
民國19年8月初,中共派員策動姚北坎墩原浙東人民自衛軍領導人費德昭,在一灶(今三群村源昌弄)創建浙東工農紅軍第一師,實行武裝暴動。"紅一師"有武裝100餘人,成立後即不斷向姚北、慈西各地地主莊園及警察所、緝私鹽兵發起襲擊,以收繳武器,擴大影響,與前來圍剿的國民党進行過不屈的鬥爭。8月20日,省保全隊第六團陳鵬華營趕赴坎墩鎮壓。"紅一師"轉移至村外,隱伏田間,與省保全隊周旋兩月之久。10月下旬,野外氣溫日低,且作物收盡,無法隱蔽,始告疏散。

教育事業

太陽希望國小太陽希望國小
坎墩歷史上曾出現過私塾家塾、族塾、清館等辦學形式。
坎墩剛成築時,居民的生活貧困,難以供家中孩子讀書,當時教育比較落後。至乾隆、嘉慶年間,始有人設館開塾, 每一個村落都會有一家私塾,其中以費德昭施叔范最為有名。
清朝末年,坎墩的有識之士開始創辦新學,像沈家甲村人沈烈光等人捐資,在羊路頭永樂庵後進創辦了坎墩歷史上第一所國小校,名為振德國小,之後陸續出現了許多國小校,也出現了許多私立國小,比如一所專收女生的義學,教會辦學也出現前所未有的熱情。
抗日戰爭時期,又興起了私塾。抗日戰爭勝利後,私塾終止,新式學校得到恢復與發展。

坎墩中心國小

民國時期,胡錫章先生把永樂庵和保德庵改為國小,即永德國小和保德國小。
1926年,胡彭壽先生把這兩所國小合為永德國小,校址仍在羊路頭的永樂庵和保德庵。開設1-4年級複式班二班,學生不滿百人。
到抗戰期間,靠胡錫九募捐,學校才維持到抗戰勝利。
1948年,學校改名為餘姚縣滸山區坎墩鎮中心國民學校。5個班,學生200人左右,教師9人,校長俞長才。
1955年,學校改名為慈谿縣滸山區中心國小,負責輔導滸山區所屬學校。校長衛伍堯,鄭堯初,孔明。
1969年,學校下放,成為坎西四、五大隊及居委辦的兩所學校。
1978年,兩校合併,建立坎西公社中心學校,設有國小部和國中部,校長鄭鳳仙。
1983年,中國小分開,又成為 滸山區中心國小。
1984年被評為寧波市推廣國語工作先進單位,校長鬍連敖,施延根,朱亞娟。
1987年,改名為坎墩鎮中心國小,當時有 13 個班級,學生 747 人,教職工 34 人。
2001年10月,改名為坎墩街道中心國小。
2004年7月,坎墩街道鎮東國小併入中心國小。

坎墩國中

1957 年秋,由坎墩工商聯社熱心學校教育的朱衍生主任為主發起,掀開慈谿鄉間興辦中學的歷史,開辦“坎墩國中補習班”,教師有沈仁孟、樓元才和孫志福共三位,沈仁孟老師主持日常教學工作。校舍由工商聯提供,借用區商檢辦公用房,校址在坎墩沈五村楊家甲塘南口。翌年秋轉入新建的紅旗公社民辦初級中學(簡稱“民中”)。
據 1960 屆“畢業證書”,稱滸山公社坎墩鄉中學,校長鄭成根(實際為兼職),畢業證書由慈谿縣人民委員會頒發。該屆學生畢業於 1960 年 7 月,考入高一級學校30 餘人,胡介塤、胡清志、鄭克強等均畢業於該學校(班)。
“民中”一直延續至1970 年。早期校舍以借用為主,簡陋破舊,幾易校址,屢改校名,規模最大時招收新生 3 班 160 人左右;1959 年秋在校生5班230餘人。
暫時困難時期,人們生活艱難,嚴重影響在校學生鞏固率。許多學生中途輟學,幫助家庭參加勞動。
1960 年秋,興辦農業中學,學制兩年,半農半讀,地址滸山農科所(現坎墩回春北弄 66 號),後轉長白。
1961 年夏停頓,調整後重新招生。
1965 年秋,社會經濟形勢有所好展,在招收普通國中班一班的基礎上,又招收農業中學(國中建制)班級一班,生源含崇壽、宗漢等周邊地區。
文革動亂時期,學校正常教育秩序受衝擊。1966 年 9 月開始搞串連,到 1968 年 2 月“複課鬧革命”,恢復正常上課。
期間,“貧管會”管理學校;升學採用推薦方式;縮短學制——1969年國中和高中均改成二年制,至 1978年秋恢復三年制;1970 年招收春季班,兩年後的 1973 年又恢復至秋季招生。
1969 年開始,公辦學校下放到大隊辦,提出普及國中。
1966 年,學校由現坎墩街道成校(今坎墩長白路 29 號)遷至鎮北原滸山農科所,後曾稱之紅專學校(現坎墩回春北弄 66 號),校舍始得固定。
1970 年春首次招收普通高中學生2 班。1986 年秋始辦職業高中,地址現成校南首,92 年建立坎墩職成教中心學校,遷址現成校,至 2003 年職高停辦。期間,先後開辦機電、美工裝璜、服裝、外貿英語等專業,在校生最多時七班 260 餘人。
1971 年取消“民辦”字樣,改為坎西公社中學。
1972 年 11 月,坎西公社中學升格為縣屬完中,改名為坎西中學。對村校國中班負有管理輔導職責,並負責國中辦學年報。
1973 年開始,各大隊國小先後紛紛開辦“附設國中班”,1975 年和 1976年均達 8 所,1977 年為最,達 10 所,是年畢業生共 13 班。1976 年曾先後建立“新建中學”和“育紅中學”,不過規模只有 3-2 班,辦學時間也僅僅三-二年。
1978 年建立坎墩中心學校,分設國小部和國中部。大隊學校“附設國中班”逐步併入中心學校,逐年減少,至 1982 年完全退出。
恢復高考後幾年間,學校往往分設快慢班,頻繁編班。1986 年 9 月,提出後進生轉化,防止“兩極分化”。
1983 年秋,撤消坎西公社中心學校,國小和國中分置,建立坎西鄉初級
中學,校址設在槐花樹北首。由此,獨立建制的坎墩國中學校不斷發展完善。1984 年 6 月更名為坎墩鎮初級中學。
1985 年實施“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國小升國中不再辦理報考手續。
1986 年 4 月,坎墩鎮實現普及義務教育。
1987 年秋,坎墩初級中學遷入三合新村南新建的校園,延用至今。
1992 年 5 月,坎墩鎮和坎東鄉合併為新的坎墩鎮。1992 年 7 月,學校更名為坎墩中心初級中學。
2001 年 10 月,坎墩鎮改制為坎墩街道。2002 年 4 月取消“中心”國中建制,改名為坎墩初級中學,與坎東初級中學並行。
2011 年秋,坎墩街道新建慈谿市保德實驗學校,街道內學校布局重新調整,坎墩國中轉為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由此,將擔負外地生教育的使命。

保德實驗學校

保德實驗學校創建於2011年8月,因區域劃調整,由原坎東國中與原坎墩街道中心國小為主合併,移地新建後命名的。

坎墩中學

於1970 年春首次招收普通高中學生 2 班。
1978年起國中停招。
1993年成為市屬普通高中。
2002年整體併入楊賢江中學

太陽希望國小

坎東國小

寧波市園林單位

慈谿宏展學校

實驗幼稚園

寧波市5A級平安校園

故事傳說

太白老龍

相傳明末清初時,坎墩六灶農民黃亭的妹妹嫁到高背山下一戶姓龍的人家。丈夫龍海生靠打魚為生,日子過得十分艱苦,由於積勞成疾,一命嗚呼。三個月後,龍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太白。太白年幼時,常常在夜晚啼哭不止。後來,他母親發現只要給太白洗臉,他就常常會破涕為笑。太白四、五歲時,就能一口氣喝完屋前的泉水,還能潛到很深的水底去玩,村子裡的人都覺得十分奇怪。太白九歲那年,由於母親去世,只好來到六灶投靠舅舅黃亭。來到舅舅家後,他經常到“五江斗”喝水,一次能喝一斗。他玩水的技術更加高超,能一口氣從六灶潛到“五江斗”,足足三里地,沒有一個人能賽過他。
迎面走來的太白老龍隊伍迎面走來的太白老龍隊伍
有一年,梅雨時節滴水不下,盛夏驕陽似火,田地龜裂,莊稼都快枯死了,人人都愁得眉頭緊縮。只有太白,表面上看他在 水澆田,實際上他只需吐出半肚子水,就足夠澆活三分田了。就在伏末這天早晨,太白照例去“五江斗”喝水,剛喝了半肚,突然聽到“咕咕”“咕咕”的聲響。環顧四周,並沒有什麼,太白順手把河岸邊的一塊石板翻開,只見一隻蛤蟆掉下了一條腿,鮮血淋淋。太白輕輕拿起蛤蟆,仔細端詳,然後用肚子裡的水給它洗掉泥污,替蛤蟆包紮後,安慰了幾句,就放它走了。就在這天夜裡,太白夢見這三腳蛤蟆前來跟他說話:“五江斗”河岸的石板上,有條毛巾,只要把毛巾放上水車,水就潺潺而來。”太白立即從夢中驚醒,跑到五江斗,果然找到一條毛巾。此後,每當舅舅讓他車水澆田,他只需將毛巾掛上水車橫桿,水車就轉動不止,河底的水就上來了。
舅媽見此情景,十分高興,回家包了糯米湯糰,還特地加了三匙黃糖慰勞太白。太白吃了半碗,一個拾河蚌的小孩走過來說了句“這是爛糖雞屙!”太白覺得十分噁心,立即快步來到“五江斗”,游到河中,剖開肚子清洗腸子。那個拾蚌的孩子看到了,大叫:“快來看哪!”一語道破天機,太白大叫一聲,騰空而起。此時,天空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大雨中,太白的身體逐漸變大、變長,最後變成一條長龍,向東南方而去,那三腳蛤蟆抓住龍尾也尾隨而去。太白到哪裡去了呢?據說他來到了奉化大潭棲身。自他來到這個潭裡,潭水清澈見底,而且大旱不涸、大雨不溢,成為附近居民的“瓊漿玉液”。每逢盛夏乾旱,太白就似龍王一般給附近鄉里下一場透雨,人們十分感激他,就塑了個龍王菩薩,以示紀念。
坎墩街道(坎墩)
至今,坎墩六灶一帶人為了紀念太白老龍,還常常在中伏庚日,做上幾台龍王戲,擺上“米、糖”等供品,敬請太白老龍邊看戲、邊喝酒!

雞毛龍

坎墩街道舞龍隊現雞毛龍創建至今已有200餘年,傳至筆者已第八代了。雞毛龍為行龍,全長46米,有23人行龍,旗手2名,大鼓、軍樂隊20人,梅花、鑼鼓6人,隨行隊伍20人,整個隊伍共有70多人組成。
雞毛龍雞毛龍
由於年代久遠,原來的雞毛龍破爛不堪了。為了保持雞毛龍原有面目,傳承祖傳文化遺產,在1994年重新組建了坎墩街道舞龍隊,並發動村民用60多斤雞毛,一針一線縫起來,使雞毛龍能重新與世人見面。每逢傳統佳節,龐大的舞龍隊伍活躍在街道周遍,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也得到街道領導的重視。
每逢新春佳節,坎墩街道都會舉行游龍祈福民間活動。近200名身著彩色服裝,手持大紅燈籠的舞龍隊、彩旗隊、腰鼓隊、舞蹈隊進村入巷,走過十里長街,吸引了上千民眾駐足觀看。許多新老市民走進游龍隊伍,有的從龍身下面跑過,有的抱著小孩摸一下龍頭或龍鬚,以祈求孩子健康成長。
2004年10月份,坎墩舞龍申報省民間藝術資源保護項目之一。
2008年3月份,坎墩舞龍走進慈谿首批“非遺”項目。
王母娘娘與三北大頭菜
據傳,大頭菜還有一個動聽的民間故事,說是天上王母娘娘天天吃山珍海味,反而厭食不想吃東西了,誰也治不好這種怪毛病,急壞了天上神仙。一天,在杭州灣南岸一個大土墩上,有幾個農民圍在一起,用石頭架起一隻大鍋不知在煮什麼。觀音化作一個叫花子來到大鍋邊。原來他們肚子餓了,在煮大頭菜吃。觀音要求帶幾個大頭菜回去,農民們一口答應。觀音到了天上獻上大頭菜,王母娘娘胃口大開。王母娘娘問了大頭菜的來歷後,就叫觀音把杭州灣南岸土地指化一下,此後這裡的大頭菜更大更鮮美了。
坎墩街道(坎墩)

宗教習俗

娘娘殿

據說宋末元初時,有一隻大烏龜從餘姚臨山向東北爬行,來到滸山正北時,落下兩顆蛋,一顆在坎墩周家路,另一顆在坎墩三灶盧氏四房池中。幾百年後,兩顆烏龜蛋漸漸變成了石頭。
春去秋來,一首歌謠在坎墩流傳開來:“勝山舉黃旗,海塘出浪薊,坎墩石蛋長,日後出王孫。” 坎墩盧氏四房池石蛋逐年增長,一時間“坎墩將出王孫”傳言四起。這話傳到了紹興府(坎墩曾長期隸屬紹興府餘姚縣)台嚴懷才耳朵里。嚴懷才十分吃驚,對師爺說:“坎墩四房池石蛋大起來是不祥之兆,如當真成出王之地,那還了得!”師爺聽後,沉思道:“不慌,只要找一個道士破了他的元氣就行了。“不久,他們果然派了一個道士,來到坎墩盧氏房族,察看石蛋,之後又拿著榔頭和紅釘,口中念念有詞,邊念邊把紅釘釘在石蛋上。據說,從此以後,那石蛋就不再增大了,於是去掉了知府的心病。
四房池中石蛋被釘,周家路那顆石蛋也像有感應似的不再增大。不知過了多少年,周家路有個姓胡的人家,老婆要做產了。那男的去求勝山娘娘,照應他們家裡順風順水,生個兒子。他清早出門,剛走到石蛋旁,見石蛋上放了一隻籃子,籃子裡裝著糖、面,下面還有個包裹。他打開包裹,見裡面全是銀子,銀子裡夾著張紅紙,紅紙上留下幾行金字:“東蛋既釘,西單猶存;築墩其上,堤坎永固,濟扶眾生,萬古其昌;墩上蓋殿,福祉永保。善者融融,禪娟云云。”
那胡姓男人向村上父老鄉親介紹了這件事情。大家都說禪娟是勝山娘娘的義妹,如今義妹有托,就照她的意思辦吧。於是百姓們用這筆銀子在石蛋上築墩,在墩的東西兩側修造堤坎,又把圍成的海塗改造成田地,種植莊稼。
第二年,人們又在石蛋墩上蓋了三間殿宇,殿宇正中塑上了禪娟娘娘,這個殿就叫娘娘殿,以祈求平安和興旺發達。從那時起,坎墩一帶年年田地豐收,人丁興旺,無災無難。

岳殿

舊時姚北有立廟建殿祭祀東嶽大帝的信仰。,道光《滸山志》中就有坎墩東嶽行宮的記載:“東嶽行宮,士人呼岳殿,在坎塘南”。民國《餘姚六倉志》記作“東嶽廟,在坎塘南,清道光間重修”。
坎墩一地,舊時有行禮拜的習俗,為使禮拜時便於管理和統一行動,整個坎墩以村落為單位,共分八柱,每個柱選出柱頭以司其職。八柱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分字作為柱名。岳殿是八柱之民共建的祭祀之殿。
岳殿建在坎塘之南約四百餘米處。傳說其基地是塊蟹形地,四面環水。水道曲伸,形如蟹腳,合起來看象是一隻螃蟹。殿前有座石橋,叫聚寶橋,以前人造橋時,曾在橋基中挖得金磚而得名,橋道寬闊,橋身美觀。殿旁又有一棵大樟樹,樹蔭遮地有二畝之多,其樹身三人合抱都圍不過來,據說樹齡已有好幾百年了。
岳殿建築宏大,大門朝南,殿宇有三進。跨入頭進,可見各間分別塑立神馬、馬夫、三班六堂、黑白無常……
走進第二進大殿,只見中廳有東嶽大帝的坐像與立像各一尊。東首是一尊忠義化身的關帝菩薩塑像,西首有捕蝗之神劉大將軍的坐像、立像各一尊。第二進有東西廂房,東廂房塑的是積善積德、有功於國於民的人物在天堂享福的形象塑像;西廂房塑的是兇惡、奸邪之人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形象塑像。第三進是法海庵,系周家路和鄭家甲人合造的家庵,塑有佛祖如來和伽藍菩薩及三清真神等像。
第二進殿前有戲台,可以說,這一建築是姚北廟宇戲台中的翹楚,光看它的台頂,就會令人信服。台頂呈寶塔形,內里有基部的大圓逐漸疊升至上面的小圓。塔頂有瓦上將軍兩尊,頭上戴雉雞毛,全身金盔金甲,背上插有四面小旗,威風凜凜。塔頂又有龍尾翹形的彎翹角四隻,懸有風鈴。整個戲台從台基到台頂高約有20米之多。戲台後還有班房七間,樓上可以住宿演員一百多人和安放戲箱等演戲器材;樓下經步梯,可以直上戲台及班房。
抬著東嶽大帝的坐像巡視,舊時百姓看重的是東嶽大帝威懾群邪、整肅治安的權威,也是百姓們心理需求的一種寄託。坎墩民間故事中的劉大將軍是本土化的捕蝗少年劉其。每當蝗災一起,在科技滯後、滅蝗無力時,坎墩的眾百姓就會抬出岳殿中的劉大將軍坐像出行捕蝗。在東嶽大帝出巡或劉大將軍捕蝗出行時,第一天演的戲是娛神用的,此後才是供百姓觀看。戲場人頭濟濟,煞是鬧猛。
兩位神祗的巡視和出行,是舊時岳殿祭典的壯舉和坎墩習俗的一道風景。無論是東嶽大帝出巡,還是劉大將軍出行,祭典開始,照例都須有人捧讀祭文以通神,撰文者須是當地文筆高手,胡杰人自然會被邀膺。目前尚能讀到他寫於光緒十四年(1888)的《東嶽帝路祭文》:
“山川封浚,巍巍乎惟岳最尊。南北崢嶸,矯矯者惟東為大。方鎮三千餘里,地拓輿圖。封禪七十二家,神兼德位。紫氣遙瞻於齊魯,農商鹹荷帲幪。青驄久駐於姚墟,人士共蒙利樂。茲睹鳳旗之高揚,恭迎龍節而下臨。激濁揚清,重載堯天舜日;歌功頌德,愧無雅管風琴。遮祖道而或肆或將,庶羞不腆,攀行鑾而以妥以侑。三獻告終,敬奏。”祭文除了末句是陳述東嶽大帝出巡前,人們供上物品和美餚祭祀路神、攀著行鑾陪侍東嶽大帝稍坐,準備啟巡外,通篇頌讚了東嶽大帝的的尊榮身份與其功德,是篇諛神之作,難免受其時代局限。但是,也反映了該時地方知識分子對“東嶽大帝”的了解程度與祭典的參與熱情。祭文還給當時當地的岳殿祭典活動留下了立此存照的歷史場景,是一份稀見的岳殿祭典文化的存世文獻。
1880年,光緒六年,姚北蝗災突起,岳殿的劉大將軍肯定是坐不住的了。人們蜂聚岳殿,急起希望劉大將軍出行捕蝗。胡杰人自然是大筆一揮,一篇《劉猛將軍祭文》頃刻而成:
“出奇制勝,雄師誰號臥虎。折銳披堅,大將孰稱飛虎。爰稽軼事於含山,知樹豐功於宋代。兀朮敗江淮,軍曾開夫八字。飛蝗捕畎畝,智足保護三農。宋寧宗軫恤勤勞,榮封始錫。明太祖情深追報,崇祀特隆。螟螣無害,姚墟久仰神靈;稼穡有秋,海甸鹹叨福庇。所以節逾端午,報賽彌殷。樂奏釣天,禮儀既備,滸山南北之人,共欣參拜,坎水東西之地,仍望巡行。人壽年豐,萬戶荷帲幪之德;害除慶集,四方興頌禱之聲”。
1946年,解放後第二年,坎墩標誌性建築——岳殿的重建與裝修同勝山廟西側的東嶽殿裝修同時完工。
2017年,在周家路江西側、坎塘南的岳殿舊址上,坎墩老百姓又重新建起了消失多年的岳殿。雖然規模遠遠不及以前,但是岳殿的恢復工程是坎墩人民恢復過去記憶,追尋先輩足跡的象徵。岳殿將有一次成為坎墩人民心目中的文化聖地。

沈氏宗祠

目前的沈氏女祠位於坎墩沈五村坎勝路永旭豐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內。女祠坐北朝南,現存一進七間。據方東介紹,在我市,七間的祠堂已很少見,而女祠更是難得,這座女祠可謂是本地區少有的古建築之一。據《縣誌實錄》載,沈家女祠堂是沈志炯、沈士炳於1919年建造的。
據了解,沈氏女祠眼下為永旭豐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物業,曾被作為廠房使用。但該公司負責人了解到沈氏女祠的歷史文化價值後,將機器設備搬離,並對女祠內部進行修繕,目前保護較好。在女祠之南,還存有清代天皇殿、賜福庵二進主體建築,每進五間,庵中還存清代大雄寶殿匾額,這也是坎墩街道境內唯一的古殿庵建築。
坎墩沈氏據傳遷自滸山,屬梅川沈氏。據《梅川沈氏宗譜》載,宋代沈供任餘姚州判,由紹興遷居餘姚。其後沈道五復遷滸山。沈文熒序云:“宋時,宣教郎道五公始遷餘姚之滸山,環滸而居者數十家。明初避建城,徙居城南。嘉靖間經倭亂,族人荒竄各處。”梅川沈氏,今居滸山南門沈府巷、北門外西界牌及坎墩等處。而坎墩沈氏遷此亦已400餘年矣。
坎墩沈氏人物有清末詩人沈伊水,清季慈善詩人沈烈光(創有羊路頭振德國小),民國保德鄉董、議長沈逢辰,民國貴州省財政廳長沈平波等。上世紀八十年代編《慈谿縣誌》時,坎墩沈氏女祠始被發現,當時《慈谿縣誌》主編徐長源曾撰文《坎墩女祠堂》篇目。
坎墩街道(坎墩)

香團

解放前,我們坎墩長街二灶橋東,有兩個禮拜社團,一個叫一灶社,另一個叫增福新社。兩個社團各自發展禮拜形式,以顯示各自的能耐與威風。
1945年,抗戰勝利後的秋收一完,一灶社新增了一副炮擔,一道小抬閣。而增福新社中平素愛唱幾句紹興戲的小伙子請來了才子阿海(五灶人,擅長各種器樂)來指導,學習勝山老社辦一個香團,行禮拜時,帶頭燒香,平時吹吹打打。“高法叔會拉胡,水鈿叔會吹簫,你們倆帶帶頭,我們這些人都來參加。”十來個人互相鼓勁,又經過這樣那樣的討論、估量,增福新社的香團架子就這樣搭起來了。香團就由年長些的高法叔負責,置辦響器、樂器的錢由參加者共同負擔。於是乎,每腳(人)出花被10斤,經濟狀況不大好的來半腳。
香團擔辦成了,響器、樂器等基本齊全了。十來個人根據各自的愛好和特長分配了彈、拉、吹、敲的角色。就這樣,每個晚上,每個雨天,即即即,嗆嗆嗆,采采來采鏘,十來個人忙乎了,也樂極了。
開頭,阿海師傅教我們幾個年少的學敲“頭場”,接著學“小賜福”(包括唱、彈、吹、拉等),也教那幾個新搞樂器的學彈斗子、三弦,具體指導他們怎么彈,怎么拉,怎樣配合唱的(伴奏)。一段時間後,大家又起勁地學念“香贊”。據說,這是作為“香團”最基本的功課。大家邊伴奏、邊誦念,各種樂器的配合是那么的有序。看這些勤學苦練的香團成員,他們能者為師,互教互學,指導、建議得正確與否,無論誰都會給諒解,誰都十分賣力。不久,《移山》、《罵關》、《漁樵會》等幾隻紹興大戲(紹劇前身)學成了;再配上“梁祝”、“盤夫索夫”、“大堂會”等多隻的篤班越劇前身),必要時還可唱幾段姚灘,看起來是夠豐富多彩的了。
每年開春,一灶社的正月禮拜一結束,二月禮拜各社團也都相應準備就緒。五個月來苦學苦練的香團班該出場了。我們好似臨戰前的戰士,誰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二月禮拜開始了,我們香團班按照坎墩地區各個禮拜社早已安排好的禮拜地點,每天早些兒動身前往。到達那個地方的庵廟寺院,坐鎮既定的場地,敲起“香團”來了。先敲頭場,接著小賜福開台,再就是一出紹興戲,最後是動用大鑼大鼓,吹、敲、念、拜全團動手的香贊禮拜。
五六天的禮拜,我們走庵串廟,忙得不亦樂乎。今天相公殿,明日正月庵,第三天滸山四城門及城隍廟,還有烏山廟,第四天廟山、蘆城廟,第五天勝山廟和坎墩十里長街的七八個庵、殿、寺。這樣五天下來,人們可累壞了,然而我們的勁頭還是足足的。特別是我們幾個青少年,說如果再禮拜五天,才能叫咱過癮呢。
二月禮拜結束後,我們的香團還被邀請到不少人家去熱鬧一番,也有人家碰上喜事,來邀我們去為他們吹吹打打,祝賀祝賀。這段時期,香團似乎變成了民間文藝團體了。
香團最基本最高形式的禮拜是“念香贊”。所謂念“香贊”,其實是誦念某些經卷,加上音樂伴奏。首先,我們三個少年按前、中、後(並排時即左、中、右)分別拿著金對鑼、恭斗、木魚和星星,按平素訓練節奏,邊敲、邊念,跟著引領人,穿過簇擁的觀眾,到每尊佛像前躬身或跪拜。最後返回戲台,並排站於戲台最前面,又與全團人員一起誦念、伴奏,還不時間夾著打躬作揖。
解放以後,隨著各村文宣隊的成立和新式歌舞的盛行,大範圍禮拜社、香團漸漸偃旗息鼓了。然而,坎墩香團也為這裡的人們留下了印跡。就在這辦香團的地域裡,近十年就辦起了姚劇、紹劇、越劇等四個文化藝術團體,時不時地還在起勁地鬧著玩著。這正是坎墩人對吹、拉、彈、唱不捨得放棄的感情。

地方曲藝

姚北灘簧
坎墩為浙江四大灘簧之一、寧波市第二大地方劇種——姚劇(姚北灘簧)發源地。姚北灘簧主要流行於浙江餘姚北部、慈谿西部、上虞東部的一種傳統地方戲曲劇種,是在當地傳統民間歌舞曲藝“馬燈”、“旱船”、“採茶籃”、“崔冬冬”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餘姚一帶又被稱作“燈戲”、“燈班”。由基本調和小調兩部分構成,基本調常用的是“平四”和“緊板”,曲體為“起、平、落”形式。唱腔淳樸優美,節奏明快,雅俗共賞,富有鄉土氣息。
坎墩姚劇團坎墩姚劇團
目前,坎墩有兩個姚劇團,分別為“坎墩姚劇團”和“三群藝術團”,每個劇團有20至30個不等的演職人員,尤其是坎墩姚劇團能演連續七天七夜不重複的劇目,例如:《雙落髮》、《賣草囤》、《劉秀娟》、《打窗樓》、《阿必大回娘家》、《假婿成龍》、《十不許》、《徐阿正算命》、《庵堂認母》等等。他們長年活躍在橫河、庵東、崇壽、周巷、坎墩、逍林、新浦、掌起等鄉鎮農村,每年為老百姓演出多達160多場次,深受人民大眾的歡迎和愛戴。
坎墩街道第五屆戲曲藝術節坎墩街道第五屆戲曲藝術節
250多年前的手工藝人在勞作時自編自唱的民間小調傳遍十里八鄉,時間久了便形成了“平四、反平四、雙花、緊板”四大唱腔及各種小調。
1952年,老藝人黃承炳建立了一支13人的“餘姚姚劇(灘簧)小組”,後改為餘姚姚劇團。胡家良、胡勇棣、費鳳鳴、胡若男、胡秀紋、胡銀林等坎墩籍的演員在姚劇團里挑大樑。
自1954年以來,姚劇已成為坎墩家喻戶曉的地方戲,每到傳統節日,人們都會自發地編排節目,自娛自樂。2001年,坎墩姚劇團正式成立,該團現有演職人員25人,組織健全,設施齊全,年演出在150場以上,《假婿乘龍》、《築漏》等節目多次獲得獎勵。活躍在各大展演活動中的姚劇,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也為這個傳統劇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坎墩姚劇(姚北灘簧)榮獲省第二批傳統戲劇特色鎮(鄉、街道)坎墩姚劇(姚北灘簧)榮獲省第二批傳統戲劇特色鎮(鄉、街道)
2012年,坎墩姚劇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拓展項目)。
2015年,坎墩姚劇團參加第二批浙江省傳統戲劇之鄉授牌儀式暨“浙江好腔調———開唱了”傳統戲劇傳承人群專場演出,最終憑藉傳統戲劇——姚劇(姚北灘簧)成為寧波地區首個“省級傳統戲劇之鄉(鎮、街道)”。
2016年12月9日,浙江文化廳公布“非遺薪傳”——浙江傳統戲劇展演展評活動獲獎名單,坎墩姚劇團憑藉姚劇《賴婚記》獲得“優秀展演獎”。

傳統手藝

鑞器店
我們坎墩老街里有一家銷售鑞器的老店,店主吳文申是一位老手藝人,而這門手藝,一傳就傳了三代。打鑞打得好,還得靠模具,吳師傅的模具包括壺嘴、壺身、把手、蠟燭台底座等,這些老傢伙的年紀比吳師傅還要大得多,都是從他爺爺手裡傳下來的,估摸著有150多個年頭了,吳師傅一直保存得很好。
坎墩街道(坎墩)
店裡有一塊1平方米大小的工作區域,周圍放著煤爐、剪子、錘子、鑽子、銼子、木槌、火鑞等幾十種工具,每天他就坐在小凳子上開始製作、修補鑞器。慈谿人歷來比較喜歡用鑞器,因為鑞器不易氧化,有防潮、保鮮、保味的功能,和“盛水水清甜、溫酒酒甘醇、貯茶色不變、插花花長久”的特性。凡在鑞器內儲放茶葉、松花、山粉等物不會轉潮變質。以前的姑娘出嫁至少要十幾件鑞器,鑞器越多娘家就越有面子,所以巧鑞匠很受歡迎。現如今鑞器店生意冷清,以修補和定製為主。

弄堂地名

羊路頭

明朝的時候,有客商從湖州、平湖一帶採購湖羊,然後跨杭州灣往南邊的寧紹平原運來。羊船往往到潮塘北邊灘涂停靠,因為這裡是羊群下船後最佳的南下始發點,久而久之當地人們就俗呼羊路頭。後來。坎塘築成,形成村落,就以“羊路頭”為名。

虎頭地

花缸裡頭

在坎墩十里長街的最東首六灶塘下一華里許,有一個小村落“花缸裡頭”(坎東村)。這是令人新奇的名字。
“花缸裡頭”與一隻特殊的花缸有密切的關係,而花缸又與六灶庵和尚有關。隨著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三北沿海一帶曾經興過大建寺庵之風,六灶庵也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據史料記載,六灶庵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原址坐落在六灶以北,三塘以南,正是現在所說的“花缸裡頭”。正屋朝南共三間,另有兩間廂房及廚房等附屬建築組成。
當年,六灶庵有一位得道和尚,人稱紫雲法師。他在六灶庵做“主持”(是整個庵的主管),平時除了念經、修身、做功之外,還有一手針灸及把脈診病的醫術。紫雲法師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經常為朝庵進香施主治病,特別是對一些患有發痧、抽筋、腹瀉的百姓進行免費針灸治療,而且療效顯著,久而久之,紫雲法師名望大振,鄉鄰百姓十分敬慕這位得道和尚。故那時六灶庵香客盈門、香火旺盛!
數十年過去了,紫雲法師年老體衰,知道自己在世的時間不長了。有一天,他坐進了早已放在庵內的一隻古色花缸里,操化佛光,坐息升天。事後,曾經受過法師恩惠的人們,懷著悲痛和崇敬的心情,抬著花缸,把這位德高望重的法師安葬在庵後面的空地上,並為他做了一冢大土墳。為紀念紫雲法師,後人把六灶庵更名為“紫雲庵”,又把庵所在的小村落取名為“花缸裡頭”,以永遠銘記法師的功德。
斗轉星移,這裡的一切也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改變,紫雲法師的大土墳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戰天鬥地”的熱潮中被毀,六灶庵也早已搬遷,但是,紫雲法師坐化的那隻古色花缸卻被花缸裡頭村的有心人收藏了起來,
如今,花缸裡頭的村民傳了一代又一代,這裡的房子、河流、人民的勞作方式,尤其是人的思想觀念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然而,“花缸裡頭”這個小村落美麗的名字,卻作為一方土地歷史的見證而保留下來。

美食小吃

羊肉骨頭粥

坎墩,地接滸山之北,是一個溫情脈脈的老鎮。那裡巷落縱橫,屋瓦連片,接連十餘里,這種熱鬧,催育出了一種熱氣騰騰的地方小吃:羊肉骨頭粥。 坎墩羊骨頭粥以一碗粥出名,但只吃一碗粥回去,恐怕被人看成是不懂喝粥。坎墩的粥鋪提供豐富的佐菜,清水煮熟的牛、羊肉保持了食材固有的鮮爽,切成一盤,備上一碟鮮冽的醬油,就成了最好的粥佐,或跺兩隻羊蹄,靜靜消磨時光。坎墩粥鋪善於調用臨近的食材,田野薺菜翻炒三七年糕,宋家漕豆腐乾爆炒周巷老面,能在寒冬雨夜吃到陽春三月的熱情。來自坎墩深巷裡的農家米酒,以清冽甘醇出名,也一壇壇堆在牆角,拍開封泥,斟在碗裡,只需兩枚的價錢,就能足足吃上一碗。
它們上過央視,它們受過浙江影視的報導,坎墩羊骨頭粥的名聲遠播浙北地區。這七八家駐紮在坎墩大街小巷的粥鋪,深夜裡孤獨的燈火,共同構築起這一獨特的生態,也影響了慈谿的品味。 店鋪分布在在坎墩大街小巷的七八家粥鋪。滸崇公路邊上的阿茂聲名在外,老街五灶的阿明耐人尋味,坎勝路上的三佬和百碗桶生意不錯,百碗桶二十餘年父傳子號稱木煮桶第一大,其餘幾家同樣也很優秀,不分彼此。
招牌粥食:羊肉骨頭粥7元一碗。
搭配佐菜:羊肉30元一盤,牛肉30元一盤,羊蹄20~30元一隻,羊肝20元一盤,羊仁40元一盤,羊肚40元一盤。薺菜炒年糕10元,鹹菜炒年糕8元,炒麵10元,農家米酒/黃酒2元/碗。
羊肉骨頭粥羊肉骨頭粥

麥旺

啥叫麥旺?以前坎墩的美食是四季分明的,韭菜只在春日裡生長,麥旺也只屬於春季。那時,下油鍋後四溢的韭菜香,能讓人饞出口水來。
坎墩街道(坎墩)
現在也有韭菜,是大棚的韭菜,再沒有季節的分界。所以現在做麥旺,深秋的田裡有野生薺菜的時候,便可用新鮮醇香的薺菜。采幾株回家洗淨,切得細細的,好讓它們能和麵粉融合得更加妥帖和緊密。
做法:
用料:薺菜,蝦仁,蔥,雞蛋,麵粉,海鹽,黑胡椒或其他家人喜歡的調味料。
將薺菜葉切細,放入攪拌盒中,加入一個雞蛋,些許蝦仁,適量鹽,蔥花。
倒入麵粉,少量黃酒,加水,至糊狀。
熱油鍋,放入橄欖油,將麵糊一勺一勺舀入鍋中,單面煎熟後,翻面,煎至金黃色。
出鍋,擺盤。撒黑胡椒粉末,亦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製蘸料。

莧菜梗

清蒸莧菜梗是坎墩人的家常菜。遠離家鄉在上海、寧波等大城市住了幾年的坎墩遊子,魚肉蝦蟹吃膩了,常常想念家鄉的莧菜梗,回到家鄉有一碗清燉莧菜梗便能狼吞虎咽地下飯。莧菜梗被戲稱為“敲飯榔榫”,意思是有了莧菜梗下飯,胃口大開。
坎墩街道(坎墩)
莧菜,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耐熱,春夏栽培,原產熱帶。坎墩農家普遍種植,幼苗作蔬菜可鮮吃,老莖經醃漬加工,待腐熟,可撈來裝盤,澆些麻油生吃,也可澆上菜油蒸熟,即成清燉莧菜梗,坎墩人俗稱“莧菜姑”。在蒸煮前加些酒糟即成“糟莧菜姑”,更加香郁可口。坎墩農家都有一隻“莧菜姑”甏,莧菜收穫後除去枝葉,削除根泥,斬成約五厘米長一段,清洗後瀝去水分,拌鹽入甏,三四天后加水。腐熟後,臭不可聞,甏須加蓋。等莧菜梗撈完,甏里的汤滷,農家也視為珍物,不肯倒掉,如有菜蒂、菜梗可投入浸漬一天,撈起裝盆蒸熟,口味也極好。目前,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城市裡也有瓶裝或袋裝的莧菜梗上市。紹興鹹亨酒店以清燉莧菜梗為特色菜招徠顧客,與孔乙己的“茴香豆”媲美,不失為推介寧紹平原鄉土風情的傳神之筆。

千層包

千層包是用豆製品千層張和鮮黃芽菜、醃雪裡蕻菜等原料製成的菜餚,坎墩鄉人很愛吃。尤其是春節過年,家家預買十數張千層,自製千層包,祭祖、團聚均有千層包上桌。由於千層包戶戶要裹,大家很早就買好千層,免得臨近春節被爭購一空。又怕千層張變質,拉條繩子,把千層晾在繩子上。除夕夜到了,才把千層張用熱水泡軟,剪裁成四開備用。千層包的內餡要做得十分可口。把黃芽菜和醃雪裡蕻菜切得細細的,再摻和些冬筍丁和香乾丁,在油鍋上炒好在剪裁好的小千層片上放上適量的菜餡,折包成約八九厘米長、兩厘米闊的長方形包卷。每10卷摺疊在鹹草繩上,捆在一起。再煮黃芽菜類,把捆著的千層包放在鍋里一起煮熟。上桌前把鹹草繩解除,連同菜類一起裝盆。千層包是“下里巴人”,坎墩人卻食之津津有味,在外的遊子常常想念它獨特的美味。聰明的商人模仿千層包,用精肉、蔥花為餡,很受城裡人歡迎。人們也有把菜餡塞入油閘,稱之曰“油閘包”,製作比較簡單,口感也不錯。
坎墩街道(坎墩)

經濟產業

傳統農業以精耕細作為主要特色,以“間種套作”的立體栽培為主要模式,著名特產有大白蠶豆、麥冬、辣椒乾、紫香大頭菜等。

木棉花

棉花,古稱斑枝花、瓊花、吉貝,明、清時期,坎墩人稱之為木棉花。
坎墩街道(坎墩)
坎墩植棉歷史悠久。棉花栽種始於明代,清代普遍種植。據光緒《餘姚縣誌》引錄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廟碑記》中記載:“姚邑之北鄉瀕海,沿海百四十餘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賈集如雲,東通閩粵,西達吳楚,其息歲以百萬計,邑民資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民國《餘姚六倉志》也說:“木棉產海濱沙地,有大樹種、南陽種,花黃實大,其衣薄。槿黍花種,花有黃、白、紅、紫四色,實小而繁,其衣薄。”嘉靖《餘姚縣誌》寫道:“木棉產海地,以為繁,或紡之作布,民之大利之。”可見,當時棉花已成為農民賴以生活的主要產品。
其實,棉花種植也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起先種植於塘地,隨著鹽場地不斷向北推移,植棉地域也隨之向北推進,由潮塘南——潮塘北——坎塘北——三塘北,最後到四塘北。坎墩的熟化耕地,大部分面積一直種植棉花併兼種各類糧、油、麥冬、瓜果、蔬菜等作物。明嘉靖時期,沿海一帶常遭倭寇侵擾,老百姓無法搞農業,棉花種植曾一度衰落。直到康熙年間(1662—1722),社會穩定,棉花生產又得到快速發展,產品遠銷閩、粵、贛等地。
耕作制度:長期來沿用一年棉糧兩熟套種植制。即冬季種植“春花”(春季開花夏季收穫的作物,如蠶頭、油菜、大小麥等),或與蔬菜(主要是大頭菜、大白菜)間作,夏季把棉花套種在春花行闡。也有實行油棉(或麥棉)連作制,冬作為滿畦油菜(或大小麥),初夏棉花採用育苗移栽或“春花”收穫後直播。
坎墩種植的棉花品種:民國時期,棉花品種以亞洲棉(中棉,俗稱“本花”)為主。可分為:烏子、紅穿、紫花、綠樹、槿黍花數種。此品種產量低、纖維短。也曾推廣改良中棉“百萬棉”、“陸地棉”和“德字棉”等品種,但未能普及。

姚麥冬

姚麥冬因產地原屬餘姚,被俗稱為姚麥冬,又稱浙麥冬,是全國重點產地之一,浙麥冬為植物的乾燥塊根,短壯飽滿,色澤黃亮,質量優於四川、福建所產。坎墩歷來是三北地區中姚北麥冬的主產區,所產麥冬呈紡錘形,似棗核,短壯飽滿,色澤黃亮,質量勝過各地。所以有史以來,盛銷不衰。
坎墩街道(坎墩)
自明代開始,坎墩人就會種植麥冬。據民國《餘姚六倉志》記載:“麥門冬產塘北沙地(今坎墩一帶),俗稱麥冬,相傳種子來自四川。初栽花園,後漸廣,故昔以花園子著名。今迤東出者較勝,產地設行收買,遠銷甬江藥鋪,產額甚巨。”光緒《餘姚縣誌》記載:“麥冬以根肥大者為佳,根有須,夏日焚之,可避蚊,近盛產塘北沙地。醫家言勝於川產,故稱麥冬。
清朝末期,寧波藥行興盛,藥商雲集,爭購浙麥冬,運銷香港,日本乃東南亞諸國和全國各大藥店,成為當時包括白朮、象貝在內的三大浙貨之一。麥冬、白朮、象貝這三大寧波名藥材之一,又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小小麥冬創大業,聞名遐邇出坎墩”,這是一百年來坎墩人對麥冬產業出自內心的感慨。

三北大頭菜

頭菜,學名蕪菁,根肥大,質較蘿蔔緻密,有甜味,呈球形或扁圓形,主要為白色,也有上部綠或紫,下部為白色者。本種原產我國,洋種原產歐洲北部。燒煮大頭菜只要放上水、鹽、醬油和茴香就鮮美可口,食後幫助消化,健身祛病。
坎墩街道(坎墩)
慈谿主產地在坎墩、勝山、新浦一帶。大頭菜的塊根可鮮食,也可加工製成紫香菜、龍鬚菜、辣片、什錦菜等。清光緒時,慈谿已有種大頭菜的歷史記載。
新中國成立前後,三北大頭菜因為巨大的銷量而在滬杭甬一帶很有名聲。
1987年,坎墩一帶大頭菜種植面積達1.14萬畝。9月上旬播種育苗,10月上旬移植,12月中下旬收穫,總產量達1.57萬噸。如今坎墩鎮菜農多採用洋大頭菜種,個頭大,產量高,醃製、曬乾後遠銷省內外。

農業生態園

按照全域生態化、產業化、景區化要求,構建優勢產業群,總體布局為“一圈二軸五園”,沿園區四周的三塘橫江景觀帶、滸崇公路景觀林、五塘橫江防護堤和坎勝公路防護林構建一個環狀的農業生態景觀帶;以南北向周家路和東西向祝墩橫路為軸線,既作交通主線,又作休閒觀光與採摘旅遊主線,打造水果產業園、蔬菜瓜果產業園、花卉產業園、農業創業實踐園和民俗文化園,形成集農業生產、科技展示、休閒旅遊於一體的萬畝農業生態公園。
坎墩街道(坎墩)

工業服務業

坎墩街道(坎墩)
改革開放後,服裝針織、機械電子、家用電器、汽摩配件、塑膠化纖等行業在坎墩迅速崛起,並相繼成為支柱產業。
2006年,全街道共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44.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1億元,稅收收入1.28億元,財政可用資金8169 萬元,居民人均收入8865元。

交通設施

近年來,街道按照“規劃先行、骨架優先、主動接軌、注重品位”的要求,不斷加快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步伐:先後完成了行政文化中心、中心農貿市場等重點工程建設,作為分區道路骨架之一的環北路和環西路工程也在加快實施當中。
青少年宮北路青少年宮北路
青少年宮北路北延工程於2012年9月開工建設,道路呈南北走向,起於興鎮街止於永安路,道路全長約1615米,道路總寬40米,雙向六車道。從完善城市路網結構看,青少年宮北路成為繼滸崇公路、新城大道之後進出城區的又一幹道。
下步,將適時啟動青少年宮路北段商業街等重點工程建設,努力培育商貿服務業亮點,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加快向坎墩集聚,再創“十里長街”新輝煌。

規劃發展

為搶抓"大橋經濟"和慈谿主城"東延北擴"的戰略機遇,加快與中心城區的接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審時度勢,及時編制了《慈谿主城——坎墩分區規劃》(2003——2020年),主要內容:
坎墩街道(坎墩)
一是在產業布局上,劃分了三個功能區。在三塘橫江以南,以滸崇公路為界,西片為現代製造業基地,集聚適合城市要求的工業企業,為市民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並為城市化的推進積聚財力;東片按現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進行建設和改造,以青少年宮路北段為主軸重點發展商貿服務業。在三塘橫江至五塘江之間的2萬畝農保區,以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立足點,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構建城郊型農業,即發展面向城市的菜籃子農業及旅遊、休閒和觀光農業。
二是在發展時序上,制定了三步走戰略。明確了產業轉型在各個階段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近期,做大、做強和做優工業經濟,為城市化的推進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中期,依託城市建設,逐步實現二、三產業並重;遠期,則以商貿服務業為主導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