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地震震源發出的在地球
介質中傳播的
彈性波。地震發生時,震源區的介質發生急速的破裂和運動,這種擾動構成一個波源。由於地球介質的連續性,這種波動就向地球內部及表層各處傳播開去,形成了連續介質中的彈性波。
地震被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最先到達震中,又稱
P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
剪下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
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
面波又稱L波,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
波的性質
敲擊
音叉產生的純音調具有某種頻率。那個頻率表示聲波在
一秒鐘內擠壓和擴張的次數,或對水波和其他類型的震動,在一秒鐘內起落的次數。頻率單位以赫表示,寫為
Hz,這一個度量單位是為紀念亨利·赫茲而命名的,他是德國物理學家,1887年首次發現
電磁波。1赫等於每秒一個旋迴的漲落。峰脊之間的時間是
波動周期;等於相應的波的頻率的倒數。
人類可以察覺20~10 000赫頻率之間的聲音。一地震的P波可從岩石表面折射到大氣中去,如果其頻率是在聽得見的頻率之內,人耳就可能聽到這個波運行時的轟鳴聲。在波動頻率低於20赫時,人們將感覺到地面振動而聽不到地震波運行的聲音。
最簡單的波是
簡諧波,即具有單一頻率和單一振幅的正弦波,實際地震記錄波形包含著多種波長的波,短波長的波疊加在較長波長的波上,如圖2.10所示。由法國物理學家傅立葉首次於1822年將複雜的波列定量表達為各種不同頻率和振幅的簡諧波的疊加,如圖2.3所示。較高階的
諧波的頻率是最
低頻的
基波頻率的整數倍。實際記錄的地面運動可用傅立葉方法,即由
計算機分別考察各諧波組分來進行分析
波動
波動可用一些特定的參量來描述。以實線畫出的正弦波,它表示時刻t位於x處的
質點波動位移為y。假設波的最大幅度為A,波長λ是兩個相鄰波峰之間的距離。
一完整的波(從一個
波峰到下一個波峰)走過一個波長的時間稱為周期T。這樣,波速v是波長除以周期。v =λ/T
波的頻率f,是每秒鐘走過的完整波的數目,所以f = 1/T。一個波的確實位置取決於它相對
于波起始的時間和與起始點的距離,圖中細線描繪的波是第一個波向前面移動一個短距離,稱之為由於這一移動而出現了相移。
波列也可在時間上向前或向後推移,這樣,峰值不再在原來的時間或地點發生。當這些移動的波疊加在一起時形成,複雜的波形,雖然其組合成分在
幅度和頻率上完全相同。這個移動的大小是以一個重要的叫“相位”的量來度量的,它是波相對其起始點的距離。我們將看到它在地震對大型建築物結構的破壞上有很大影響
震波分析
假設一彈性體,如岩石,受到打擊,會產生兩類
彈性波從源向外傳播。第一類波的物理特性恰如
聲波。聲波,乃至
超音波,都是在空氣里由交替的擠壓(推)和擴張(拉)而傳遞。因為液體、氣體和固體岩石一樣能夠被壓縮,同樣類型的波能在水體如海洋和湖泊及
固體地球中穿過。在地震時,這種類型的波從斷裂處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傳,交替地擠壓和拉張它們穿過的岩石,其顆粒在這些波傳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後運動,換句話說,這些顆粒的運動是垂直於波前的。向前和向後的位移量稱為振幅。在
地震學中,這種類型的波叫
P波,即縱波,它是首先到達的波。
彈性岩石與空氣有所不同,空氣可受壓縮但不能剪下,而彈性物質通過使物體剪下和扭動,可以允許第二類波傳播。地震產生這種第二個到達的波叫
S波。在S波通過時,岩石的表現與在P波傳播過程中的表現相當不同。因為S波涉及剪下而不是擠壓,使岩石顆粒的運動橫過
運移方向。這些岩石運動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們與光波的橫向運動相似。P和S波同時存在使地震波列成為具有獨特的性質組合,使之不同於光波或聲波的
物理表現。因為液體或氣體內不可能發生剪下運動,S波不能在它們中傳播。P和S波這種截然不同的性質可被用來探測地球深部流體帶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現象,只有那些在某個特定平面里橫向振動(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過偏光透鏡。穿過的光波稱之為
平面偏振光。
太陽光穿過大氣是沒有
偏振的,即沒有光波振動的優選的橫方向。然而晶體的折射或通過特殊製造的塑膠如
偏光眼睛,可使非
偏振光成為平面偏振光。
當S波穿過地球時,它們遇到構造不連續界面時會發生折射或反射,並使其振動方向發生偏振。當發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顆粒僅在水平面中運動時,稱為SH波。當岩石顆粒在含波傳播方向的水質平面里運動時,這種S波稱為
SV波。
大多數岩石,如果不強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動,具有線性彈性,即由於作用力而產生的變形隨作用力線性變化。這種線性彈性表現稱為服從虎克定律,是以與
牛頓同時代的英國數學家羅伯特.虎克(1635~1703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時岩石將對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變形。在大多數情況下,變形將保持線上彈性範圍,在搖動結束時岩石將回到原來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時發生重要的例外表現,例如當強搖動發生於軟土壤時,會殘留永久的變形,波動變形後並不總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這種情況下,
地震烈度較難預測。
彈性的運動提供了極好的啟示,說明當地震波通過岩石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與彈簧壓縮或伸張有關的能量為彈性勢,與彈簧部件運動有關的能量是動能。任何時間的總能量都是彈性能量和運動能量二者之和。對於理想的
彈性介質來說,總能量是一個常數。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為
彈性勢能;當彈簧振盪到中間
平衡位置時,能量全部為動能。我們曾假定沒有
摩擦或
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復彈性振動開始,它將以同樣幅度持續下去。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在地震時,運動的岩石間的摩擦逐漸生熱而
耗散一些波動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進來,像振動的彈簧一樣,地球的震動將逐漸停息。對地震波
能量耗散的測量提供了地球內部非彈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動隨傳播距離增加而逐漸減弱現象的形成還有其他因素。
由於聲波傳播時其波前面為一擴張的球面,攜帶的聲音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弱。與池塘外擴的水波相似,我們觀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漸減小。波幅減小是因為初始能量傳播越來越廣而產生衰減,這叫幾何擴散。這種類型的擴散也使通過地球岩石的地震波減弱。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地震波從
震源向外傳播得越遠,它們的能量就衰減得越多。
P波和S波的速度
1989年10月17日當洛馬普瑞特地震襲擊時,伯克利家中突然感到房屋搖動。10秒鐘後搖動突然變的特別厲害,這表示
S波已經到達。
P波總是首先從
震源來到,因為它們沿同一路徑傳播時比S波速度快。利用波的這一特性,可以計算出這個地震的震源在80多千米以外。
當向岩石立方塊表面施加一均勻壓力時,其體積將減小,其單位體積的體積變化作為所需壓力大小的度量,稱為體積模量。當
P波穿過地球內部傳播時發生的就是這種類型的變形;因為它只引起體積變化,所以在流體中也可以發生,與在固體中一樣。通常體積模量越大,P波的速度就越大。
第二種變形類型是,在向岩石立方塊體兩相對的面上施加方向相反的
切向力時,這體積方塊將受剪下而變形,而沒有體積變化。同樣,圓柱狀岩心兩頭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扭曲時也發生這種變形。岩石對剪下或扭曲應力的抵抗越大,其剛性就越大。S波通過剪下岩石而傳播,
剪下模量給出其速度的量度。通常是剪下模量越大,S波速度就越大。
P波和S波速度的簡單公式在下面給出。這些表達式與已經提到的波的重要性質一致:因為流體的剪下模量是0,
剪下波在水中的速度為0,因為兩個
彈性模量總是正的,所以P波比
S波傳播得快。
因為地球內部的強大壓力,岩石的密度隨深度增大。由於密度在
P波和S波速度公式中的
分母項上,表面看來,波速度應隨其在地球的深度增加而減小。然而
體積模量和剪下模量隨深度而增加,而且比
岩石密度增加得更快(但當岩石熔融時,其剪下模量下降至0)。這樣,在我們的地球內部P和S
地震波速一般是隨深度而增加的,在第6章中將進一步討論。
雖然某一給定岩石彈性模量是常數,但在一些
地質環境里岩石不同方向上的性質可以顯著變化。這種情況叫
各向異性,這時,P波和S波向不同方位傳播時具有不同速度。通過這種各向異性性質的探測,可以提供有關地球內部地質狀況的信息,這是當今廣泛研究的問題。但在以下的討論中將限制在
各向同性的情況,絕大多數地震運動屬於這種情況。
[2] 網易
[3] 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