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學實驗場與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關係是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野外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科學實驗場與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關係
- 類型:野外實驗室
地震科學實驗場與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關係是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野外實驗室
地震科學實驗場與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關係是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野外實驗室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的野外實驗室。在透明地殼方面,重點解決大陸地震的孕育環境問題;在解剖地震方面,重點解決大陸地震的發生機理問題...
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實驗室。其任務是針對地震的孕育、發生、致災各環節的科學問題,特別是那些需要以“判定性實驗”解決的科學問題,用高解析度部署、高端配置、多學科協作的方式,開展野外觀測實驗;同時,對技術成熟度較高的新技術系統進行現場實驗和系統測試,對科技含量較高的防震減災實際套用進行試點。
中國大陸災害性地震絕大多數屬於板內地震,囿於板內地震的科學認知,我國地震科技水平長期徘徊不前,防震減災能力與國家地震安全迫切需求的差距日益凸顯。為此,啟動《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針對我國特殊的構造背景和孕震環境,聚焦關鍵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廣泛動員力量,開展協同攻關。借鑑美國、日本等國正在開展的相關...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是2018年5月12日舉行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宣布建設的地震科學實驗場。美國、俄羅斯、埃及、亞美尼亞、阿爾及利亞等13個國家參與建設。2019年5月,中國地震局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總體情況和一年來的進展。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在研項目...
地震觀測科學實驗場 地震觀測科學實驗場:為檢驗地震孕育發生過程的各種觀測方法和技術有效性設立的地震觀測實驗場。
5.城市地震災害及工程韌性 (四)智慧服務 1.地震數據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建設 2.地震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3.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宣傳教育 ……第五部分 實驗場基礎觀測能力建設 第六部分 預期成果與效益 縮略詞(按英文首字母排序)附錄1 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 附求2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設計方案 後記 ...
多年來,地震行業始終堅持以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防震減災事業的支撐,注重科研與任務相結合,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但是,目前我國地震科技發展的總體水平還不能滿足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需要,突出表現在: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科學技術儲備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和高新技術利用水平較低;基礎研究和基礎性工作薄弱,科學...
當代地球科學的學科交叉和集成,帶動了地震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高新觀測技術和實驗技術(寬頻帶和高解析度地震觀測技術、GNSS和InSAR等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海洋地震觀測技術、深鑽技術、數值模擬與仿真技術等)的發展和套用,給地震科學技術不斷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地震科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成為一個以觀測為基礎...
國家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創新團隊 科研部門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建有1箇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設有9個研究室、1個研究中心、2個研究推進組和1個科技部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地震觀測與地球...
1966年初,研究所塗光熾、李璞、郭承基、余皓、劉東生、司幼東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帶領各自的科研團隊(當時研究所半數左右的科研人員)和實驗室,赴貴陽組建新所,研究所則成為以物理地質學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科研方向轉型過渡時期 1966年3月,河北邢台發生強烈地震,面對巨大的地震災害,國家要求研究所的工作轉向以...
國家地震科學數據中心是首批 20 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之一,依託單位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簡介 在財政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於2002年正式啟動。此後歷經三年試點階段、五年建設階段和試運行階段,初步建成了功能較為齊全、能夠初步滿足跨行業、多層次用戶需求的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系統。2011年11月,...
2.四川省地震科研基地 四川省成都地震基準台長期以來具備較好的地震監測、預報、科研三結合能力。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可靠的觀測資料、良好的觀測環境和場地,台站開展地震預報實驗場建設和中國地震局背景場項目建設,推進地震科技創新,加強地震科技合作、重點科技項目組織與申報,加大地震基礎科學研究和防震減災實用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陳顒(雙聘)、石耀霖(雙聘)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畫”(1人):雷建設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雷建設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1人):黃帥 中國地震局“新世紀優秀人才百人計畫”(2人):張景發、呂悅軍 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人才百人計畫”(...
國家災研院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院士1人,傑青1人,中組部“萬人計畫”領軍人才1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42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6人;擁有複合鏈生自然災害動力學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地震觀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地殼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地震衛星套用中心等科技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聿賢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禮立、廖振鵬、歐進萍 科研部門 截至2016年9月,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設有7個研究室,建有1箇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1個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1個黑龍江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室:強震動觀測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結構工程研究室、生命線工程研究室、城市與工程綜合...
以國家級實驗室建設為引領,加快健全主動保障型安全技術支撐體系,完善應急管理科技配套支撐鏈條。整合最佳化應急領域相關共性技術平台,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統籌布局應急科技支撐平台,新增具備中試以上條件的災害事故科技支撐基地10個以上。完善應急管理領域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制度,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創新...
工程綜合運用地磁(電)、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手段,連續監測地球表面20公里到幾百公里的中高層大氣、電離層和磁層以及十幾個地球半徑以外的行星際空間環境參數,將為增強我國空間科技的創新能力,保障空間活動安全做出貢獻。“子午工程”最初的構想始於1993年。1995年,中國科學院、信息產業部、教育部、中國...
會同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建立了創新體系,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實力的地震科技團隊,初步建成了基礎探測系統和國家及部門重點實驗室,基礎設施和條件實現質的飛躍,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獲得了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對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貢獻率逐漸提高。地震學與地球內部物理學、...
創新基地 大地測量研究室 重力與固體研究室 水庫誘發地震研究室 地震觀測技術研究室 空間技術與套用研究中心 重力與形變數據共享分中心 中國地震局地殼形變台網中心 二級事業 省地震監測預報中心 省地震局後勤服務中心 省地震文獻信息中心 二級企業 武漢地震工程研究院 武漢地震科學儀器研究院 武漢科衡地震儀器廠 武漢...
參與完成的國家863科技攻關課題“海洋漁業地理信息系統”,獲得該領域軟體類評比第一名的好成績,並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該863課題獲得科技部滾動資助,並繼續承擔了國家863課題“遠洋漁業信息服務與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學科擁有省級重點開放實驗室和省級“3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與中科院資源與環境信息...
部門間協同和信息共享還不夠;五是各級各類地震緊急救援隊伍的建設、管理、培訓、協調和聯動等還需強化,志願者隊伍能力建設亟待推進;六是全民地震應急防震避險能力需要增強,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範化建設亟需推進,基層地震應急救援能力亟待加強;七是地震應急救援科技支撐能力亟待提升,相關理論、技術和裝備等亟待創新發展...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四川試點,搭建自主創新平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國家及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大力支持成都、德陽等創新型城市和綿陽科技城發展。——推動資源有序開發。科學制定天然氣、油砂、礦產...
、熱釋光、光釋光測年系統(TL/OSL-DA-15A/B)、多極質譜儀(UTI 100c)等地殼變形地表過程實驗室依託於地質力學研究所,與所的科技創新基地緊密配合,採取實驗室主任負責制,聘任學科帶頭人為重點實驗室(組)的負責人,建立小而精的管理辦事機構,聘請國內本領域著名院士專家組成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對實驗...
2009年獲得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2010年獲得義大利Trieste大學博士學位。擔任SRL和EQS副主編,世界青年地球科學家聯盟中國委員會(YESChina)主席,國際地震學和地球內部物理學協會中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副首席科學家,中國地震局震源物理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地震局測震學科技術協調組委員,中國...
省級多次組織地震應急演練,妥善應對通海、墨江、巧家等6次破壞性地震。地震科技和社會服務取得新成就。召開全省地震科技創新大會。賓川主動源探測項目、亞失穩野外實驗研究取得新進展。舉辦3期發展中國家地震學與地震工程培訓班。實施“一帶一路”地震監測台網項目。與泰國、緬甸、寮國等國家以及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健全防範化解地震災害風險體制機制,開展滑坡、坍塌、爆炸等非天然地震監測套用業務和地震災害風險調查、隱患排查,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等,為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科技創新和開放合作注入新動力。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現代...
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需要,以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強震多發區為重點,針對農村抗震能力薄弱、部分城市和城市群及重大工程地震風險高、海域工作基礎差等問題和短板,著力提升地震監測預測預警、地震災害防禦和地震應急救援三大能力,推進防震減災法治、公共服務體系和防震減災文化三大建設,強化地震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