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級單位劃分
宇是全球最大的一級年代地層單位,是一個宙的時期形成的全部地層。對這一級別的年代底層劃分,我國曾長期沿用二分方案,即隱生宇和顯生宇。至20世紀80年代後,為與國際接軌,我國沿用了國際上已公認的三分方案。即
太古宇、
元古宇和
顯生宇。
界級單位劃分
界是小於宇與大於系的年代地層單位,是一個代的時期內形成的全部歷程。長時間內,我國對這一級別的劃分基本上是對顯生宙時期的地層沿用了國際上通用的三分方案。而對顯生宙以前的地層,由於研究程度都較低而未進行界級劃分,只籠統稱為前寒武系。後又有下前寒武系、上前寒武系之分。現在,基本上沿用了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劃分方案。即根據地質年代間隔,將太古宇自下而上分為始太古界,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將元古宇與自下而上分為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根據生物演化的重大階段將顯生宇自下而上分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系級單位劃分
系是小於界,大於統的年代地層單位,是一個系的時期內形成的全部地層。我國對系級年代地層的劃分和使用歷史悠久。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即已開始使用。但主要是涉及顯生宙時期的地層,而且基本上沿用了當時國際上已經通用的劃分方案,並一直延續下來。及至下而上,將古生界分為:
寒武系、
奧陶系、
志留系、
泥盆系、
石炭系、
二疊系;將中生界劃分為
三疊系、
侏羅系,
白堊系;將新生界劃分為:
第三系、
第四系。
震旦系
震旦系分為下統和上統二分方案。
寒武系
寒武紀(Cambrian)是
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8億年。
寒武紀可再分為早寒武紀、中寒武紀、晚寒武紀。寒武紀是顯生宙最早的地質時代,下一個紀是
奧陶紀。
在傳統理論上它可區分為三個時期:早寒武紀(5.41-5.4億年前)、中寒武紀(5.4-5.23億年前)、以及晚寒武紀(5.23-4.92億年前)。這是建立在岩石地層學上的分法。
寒武系是
寒武紀形成的地層,分下、中、上三個統。中國寒武系共有九個階,分屬三個統。
中國寒武系全為
海相沉積,分布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寒武系代表
古生代第一次
海浸,多為淺海相,對各種生物繁殖極為有利。岩層沉積程式也極有規律,由砂岩、頁岩到灰岩。在華北及東北南部,下寒武統以紫紅色頁岩為主夾灰岩;中寒武統以厚層鮞狀灰岩為主;上寒武統主要為薄層灰岩及竹葉狀灰岩。在華中西南,寒武系以巨厚
白雲質灰岩,白雲岩和厚層灰岩為主。下寒武統在東南區以黑色頁岩為主,中上寒武統以黑色薄層灰岩含大量球接子類
三葉蟲為主。在西北區的
三葉蟲類與東南區相似。
奧陶系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符號O),
地質年代名稱,是
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原始的
脊椎動物出現),開始於距今488個地質單位之前(4.8億年前)~444個地質單位之前(4.4億年前),延續了4200萬年。在奧陶紀與志留紀之間隔著一起大規模物種大滅絕——
伽馬射線暴。在此次物種大滅絕中,60%的物種滅絕,主要滅絕動物有:圓月形鐮蟲、彗星蟲、原始生物。奧陶紀開始於
同位素年齡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萬年、),結束於443.4±1.5Ma。
奧陶系(Ordovician System)指
奧陶紀形成的地層。
國際奧陶系分下、中、上三個統、六個階。下奧陶統包括特馬豆克階(Tremadocian)、弗洛階(Floian),中奧陶統包括大坪階(Dapingian)、達瑞威爾階(Darriwillian),上奧陶統包括桑比階(Sandbian)、凱迪階(Katian)、赫南特階(Hirnantian)。
中國奧陶系同樣分下、中、上三個統、六個階。下奧陶統包括特馬豆克階、弗洛階,中奧陶統包括大坪階、達瑞威爾階,上奧陶統包括艾家山階)、錢塘江階、赫南特階。
志留系
志留紀(Silurian Period)(
筆石的時代,
陸生植物和
有頜類出現)是早
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古生代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4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日本學者音譯(日語志留讀作siru,音近Silu),中文借用。由於志留系在波羅的海 哥德蘭島上發育較好,因此曾一度被稱為哥德蘭系。志留紀可分早、中、晚三個世。
志留系(Silurian System)是
志留紀時期形成的地層。志留系在波羅的海的哥特蘭島發育較好,故曾稱哥特蘭系(Gotlandian System)。
志留系現分為下、中、上、頂四個統。在西歐(英國),下、中、上三個統分別稱為蘭多弗里統、文洛克統和拉德洛統。後來把英國志留系與泥盆系之間的過渡層——含魚化石的當頓統置於志留系。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希米亞地區,於拉德洛統之上還建立了
普里多利統。中國志留系以華中、西南區發育較好。
筆石相及介殼相均發育。長江下游寧鎮山脈地區,志留系下部為筆石頁岩,中部為殼相砂頁岩,上部為砂岩,可能屬介殼相。湘、粵、桂區,志留系發育不全,均為筆石頁岩。西北區志留系以祁連山區發育較好,一系三分明顯,下部為筆石頁岩,中部為珊瑚灰岩與頁岩互層,上部為紅色砂岩。東北、內蒙古區志留系以吉林中部和小興安嶺發育較好,為碎屑岩夾珊瑚礁灰岩。西藏區志留系發育較全,為筆石頁岩和珊瑚灰岩。火山岩相以滇西保山地區為代表。沉積礦產有川北、皖南、滇東、甘肅南部志留系中的煤、蘇南中志留統的磷,滇東上志留統的鋁土礦等。2001年全國地層委員會將中國志留系四分,下統自下而上建有
龍馬溪階、大中壩階和紫陽階,中統下部建有安康階,上部尚未建階,上統尚未建階,頂統尚未建階。
泥盆系
泥盆紀(
英語:Devonian Period,符號D)是
地質時代古生代中的第四個
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16±2.8百萬年(Ma),結束於359.2±2.5Ma。
泥盆紀在英語中叫Devonian,名稱來自英國
德文郡,因該地的泥盆紀地層被最早研究。其他語言的稱呼與英文大同小異。中文名稱源自舊時日本人使用日語漢字音讀的音譯名“泥盆紀”(音讀:デーボンキ 羅馬字:dee bon ki)。
從泥盆紀開始,地球又開始發生了
海西運動。因此,泥盆紀時許多地區升起,露出海面成為陸地,古地理面貌與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在泥盆紀里
蕨類植物繁盛,昆蟲和兩棲類興起。在泥盆紀與石炭紀中間隔著一次大規模物種大滅絕——超級地幔柱。在此次物種大滅絕中,75%的物種滅絕。是滅絕物種第二多的物種大滅絕,僅次於第一多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西伯利亞暗色岩事件。主要滅絕動物有:盾皮魚類、艾登堡母魚。脊椎動物進入飛躍發展時期,魚形動物數量和種類增多,現代魚類——硬骨魚開始發展。泥盆紀常被稱為“魚類時代”。
地質學中與
泥盆紀形成密切相關的地層。可分下、中、上三個統、八個階。
泥盆系是
泥盆紀形成的地層,可分下、中、上三個統、八個階。在中國南方,下統曾叫“雲南統”,中統曾叫“廣西統”,上統曾叫“湖南統”。下泥盆統包括
蓮花山階,那高嶺階、鬱江階;中泥盆統包括北流階、東崗嶺階或四排階、應堂階;上泥盆統包括余田橋階和錫礦山階。中國中部及南部(尤以西南各省)泥盆系層序清晰,化石豐富,是研究泥盆系的理想地區。中國西南地區泥盆系可分為陸相——濱海相和淺海——半深海相兩種類型。陸相——濱海相中含有魚類和植物化石。淺海——半深海相沉積以泥質、灰質為主的地層中,富含底棲固著生物,如層孔蟲、珊瑚、腕足類等;以灰黑色泥質、矽質為主的地層中,富含漂浮和游泳生物,如
竹節石、菊石、三葉蟲、介形蟲等。中國南部湖南、江西一帶中、上泥盆統海相沉積多成狹長條狀,與陸相沉積犬牙交錯,說明加里東運動後,局部隆起和凹陷,地形差異強烈。泥盆系的沉積礦產有鐵、錳、石油、石灰岩、白雲岩、耐火粘土等。泥盆系在中國華北及東北南部是古陸,故泥盆系缺失。
石炭系
石炭紀(Carboniferous)約處於
地質年代兩億八千六百萬至三億六千萬年前,它可以區分為兩個時期:始石炭紀(又叫
密西西比紀,三億兩千至三億六千萬年前)、和後石炭紀(又叫
賓夕法尼亞紀,兩億八千六百至三億兩千萬年前)。 石炭紀(Carboniferous period)是
古生代的第5個紀,開始於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
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石炭紀時期沉積的地層稱為石炭系(Carboniferous System)。在西歐多為二分。在中國及俄羅斯曾為三分,分為下、中、上三個統,當前隨國際上統一二分。在中國,全國地層委員會2001年將下石炭統(曾稱豐寧統)自下而上分為岩關階、大塘階和德塢階;上石炭統(曾稱壺天統)自下而上分為
羅蘇階、滑石板階、達拉階和
逍遙階。2000年國際地科聯國際地層委員會將其劃分為二個亞系:下部
密西西比亞系(含三個階)和上部
賓夕法尼亞亞系(含四階段)。
石炭紀早期,中國南方由於海水時進時退,形成海陸交替相,沉積了1000米左右的碎屑岩、不純灰岩和煤層;至晚石炭世,海水比較穩定,沉積以淺海相灰岩為主。自奧陶紀後,海水退出整個華北及東北南部地區,長期遭受風化剝蝕,直到晚石炭世時,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這一地區,形成一般不超過500米的海陸交替相的含煤沉積,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東北北部區下石炭統以海相碎屑岩為主夾灰岩,時夾陸相碎屑沉積,厚度較大;上石炭統以海相灰岩為主,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西北區的石炭系比較複雜,厚度大,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青藏區的石炭系沉積厚度較大,也含有火山岩系,所含動物群與華南相似。石炭紀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時期。在中國華南有測水段,寺門段及萬壽山段;在華北有本溪組和太原組,太原組是中國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層,廣泛分布於華北、東北南部及西北等地區。其他沉積礦產有鐵、錳、黃鐵礦、鋁土礦及石膏。
二疊系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
古生代[1]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
地殼運動[2]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範圍內的許多
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
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
泛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範圍的縮小,
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二疊系(Permian System)是指
二疊紀時期
形成的地層。現國際上和國內均分為上、中、下三個統。2000年,國際地科聯國際地層委員會劃分為下統
烏拉爾統、中統
瓜德魯普統、和上統樂平統。德國的二疊系下部為紅色砂岩,稱為赤底統,包括
奧圖階和
薩克森階,上部為鎂質灰岩,稱為鎂灰岩統,包括提林根階;俄羅斯的下二疊統包括薩克馬爾階、亞丁斯克階和空谷階,上二疊統包括卡贊階和
韃靼階。2001年,中國全國地層委員會將中國二疊系三分,下統包括紫松階、
隆林階,中統包括棲霞階、祥播階、茅口階、冷塢階,上統包括吳家坪階和長興階。
中國二疊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海相為主,如華南、青藏和台灣;另一種是以陸相為主,如華北;其他如西北、內蒙古及東北北部,既有海相沉積,也有陸相沉積。在中國南部,二疊系以淺海相灰岩為主,底部常有煤系。中二疊世末至晚二疊世早期,在西南地區有大規模玄武岩噴發,稱峨眉山玄武岩(
東吳運動);晚二疊世早期為海陸交替相含煤沉積(龍潭煤系),是中國南方的重要含煤地層;晚二疊世晚期又形成海相沉積。華北及東北南部,在若干盆地內形成了陸相含煤堆積,二疊紀末期,氣候由溫濕轉為乾燥,形成了紅色砂岩(孫家溝)。東北北部的二疊系,以含有火山岩系及火山沉積岩為其特徵,下二疊統為海相沉積,上二疊統為陸相沉積(開山屯組)。新疆的二疊系,陸相沉積較多,海相地層只零星出露。青藏地區,在早二疊世晚期與華南相似,發生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千餘米的玄武岩,晚二疊世早期,局部地區也沉積了與龍潭煤系類似的含煤地層;在台灣地區也發現了二疊紀海相灰岩沉積。沉積礦產有煤、鋁、鐵、錳、銅、磷、石油、耐火材料、礬石、石膏等。
三疊系
三疊紀(
英語:Triassic)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
地質時代,它位於
二疊紀和
侏羅紀之間,是
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誌。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
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三疊系(Triassic System)是指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分為下、中、上三疊統。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
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
陸地面積擴大,地台區產生了一些
內陸盆地。這種新的
古地理條件導致
沉積相及
生物界的變化。從三疊系起,
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古
氣候方面,三疊系
初期繼承了
二疊系末期乾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
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
侏羅系
侏羅紀(Jurassic)是一個地質年代,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
侏羅系(Jurassic System)是指
侏羅紀時期形成的地層,分為下、中、上三個統。海相侏羅系以西歐發育最好,在德國南部,一系三分極為明顯,下統多為黑色頁岩,稱里阿斯統,中統多為棕色含鐵砂岩,稱道格統,上統多為白色泥灰岩,稱
麻姆統。
國際
三疊系劃分為下統包括
赫塘階、西涅繆爾階、普林斯巴赫階、圖阿爾階,中統包括阿倫階、巴柔階、巴通階、卡洛維階,上統包括牛津階、基默里奇階、提塘(或稱波特蘭)階。
三疊紀末,由於印支運動的影響,中國大部分隆起為陸,僅在中國邊緣地帶,如西藏、青海南部、滇西、兩廣沿海、喀喇崑崙山及黑龍江撓力河一帶有海相沉積,其餘地區均為陸相沉積。
中國陸相侏羅系普遍含有煤層,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東部
火山活動帶,由紅色岩系、火山岩系和雜色岩系等組成,以含有火山岩為其特徵;另一種是西部內陸盆地區,多為紫紅色河湖相沉積,以紅層和不含火山岩為其特徵。2001年全國地層委員會對中國陸相侏羅系建立了下統
八道灣階和三工河階,中統西山窯階和頭屯河階,上統土城子階、待建階和
大北溝階。沉積礦產有煤、油頁岩、石油、石膏及沉積鐵、銅礦產。同時在火山岩系本身及與有關侵入岩的接觸帶中,產有鐵、
銅、鉛、鋅、
明礬石、葉蠟石、斑脫石、
瓷土以及鋁土礦等。
白堊系
白堊紀(Cretaceous)是一個地質時代,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白堊紀的縮寫記為K,是德文的白堊紀(Kreidezeit)縮寫。
在白堊紀,盤古大陸完全分裂成現在的各大陸,但是它們和現在的位置全不相同。大西洋還在變寬。北美洲自侏羅紀開始,形成多排平行的造山幕,例如內華達造山運動,與之後的塞維爾造山運動、拉拉米造山運動。
白堊系(Cretaceous System)是指白堊紀形成的地層。分下、上兩個統。其間有一強烈的造山運動,因此兩統區分也較明顯。在中國除西藏、新疆、台灣等地有海相沉積外,其餘地區白堊系均為陸相。
陸相白堊系的範圍和性質與
侏羅系大致相似。按沉積環境可分為東、西兩部分:
東部火山活動帶,含有大量火山岩和雜色沉積礦產有石油、
油頁岩、石膏等。伴隨著劇烈的造山運動所岩系;西部為鮮紅色粗砂礫紅層堆積,屬凹陷大型盆地(如
四川盆地等),不含火山岩。生成的火成岩活動,形成了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重要金屬和非金屬礦產。
白堊紀是中國一個主要成礦時代(在
中國東部尤其如此)。
新生界內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新生界(Cenozoic Erathem)是指新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新生界包括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在地質學發展的初期,人們把岩層自老而新劃分為三個單元:第一系(原始系)、第二系和第三系,後來又創立了第四系。第一系和第二系早已不用,而第三系和第四系保留下來。2000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將新生界劃為古近系與新近系。2005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又將第四系置予新近繫上部。除古地中海區海相新生界比較發育外,其餘地區多以陸相為主。中國新生界,除邊緣地帶如西藏、新疆、東南沿海和台灣等地有海相沉積外,其餘均為陸相沉積。新生界中含有豐富的礦產,如煤、
石油、油頁岩、岩鹽、石膏等。
統級單位劃分
統是系統年代地層單位的再分,小於系級,大於階級的年代地層單位,是一個世的時期內形成的全部地層。我國對統級年代地層單位的劃分和使用歷史悠久。從總體上說,我國各系的統級劃分,大部分沿用了國際上通用的劃分方案,另有少部分系,由於國內工作的深入和進展,在劃分上經歷較大的變化。現自老至新逐一概述。
階級單位劃分
階是統級單位的再分單位,是我國年代地層的基本單位。階是一個期的時期內形成的全部地層。階可根據實際需要再分為亞階(一般情況下儘量部分)。
地質時期
地質時期與特徵表
地質時期 | 特 征 | 代(界) | 宙(宇) | 同位素年齡Ma |
進入太陽系時期 | 地月系形成時期 | 新生時期 | 這一時期是一顆彗星撞擊地球而開始的。這顆彗星在太陽系裂解,形成繞太陽的小行星帶。彗星的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氣。在冰里存在著各種生物。在這一地質時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氣和新的生物物種。原有的生物發生變異或進化。 | 新生代(界) | 顯生宙(宇) | 今—65 |
| 這一時期是月球被地球俘獲形成地月系而開始的。月球繞地球轉動,使地球的引力場、磁場發生了變化。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動作用下,地球的外球發生了旋轉,形成地極和磁極的移動。在生物界,動物和植物都發生了變異,形成高大的樹木和大型的動物。 | 中生代(界) | 65—250 |
| 這一時期是地球進入太陽系成為行星而開始的。在這一地質時期,地球有了太陽的光照,形成了繞太陽的公轉和自轉,有了晝夜的變化。在地球的內部,地核或內球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在地殼,由於地球自轉形成由兩極向赤道的離心力;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轉動,地殼形成自東向西的運動。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溝谷窪地和平原。在生物界,開始爆發式出現即開始復活。隨著太陽系的演化,地球由進入太陽系時的軌道面即軌道面與太陽赤道面夾角大約23°26′,演化到現在的地球軌道面與太陽赤道面近平行,地軸由垂直軌道面變為傾斜在軌道上運行,形成一年的四季變化。在岩石建造上,出現大量的石灰岩。 | 古生代(界) | 250—543 |
進入太陽系前時期 | 這一時期是地殼已經形成到地球進入太陽系前的一段地質時間。這是一段沒有陽光的地質時期。在這一段的前期,地殼的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強,高山被剝低,在溝谷和坑窪地中沉積了巨厚的原始沉積。在這一段的後期,地殼活動變弱,地表溫度漸漸降低,到了冰點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在生物界,降落在地球上的原核生物開始復活和繁殖。由於沒有陽光,其他降落到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處於休眠狀態。原核生物開始繁殖。 | 元古宙(宇) | 543—3800 |
地殼形成時期 | 這一時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質凝固開始到有沉積岩形成的一段地質時間。隨著溫度降低,熔融物質凝固過程中產生的水流動匯聚到張裂溝谷和大坑窪地中,產生的氣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氣圈。地核俘獲宇宙物質的不均,地表各處溫度高低不均產生大氣流動。在這一地質時期,有了水和大氣,產生了風化、剝蝕和搬運作用,開始形成沉積岩。 | 太古宙(宇) | 3800—4600 |
地球形成時期 | 這一時期是由地核俘獲高溫熔融物質開始到地表熔融物質凝固形成地球原始外殼的一段地質時間。在距今46億(?)年前,由鐵鎳物質組成的地核俘獲了高溫熔融物質形成巨厚熔融層。熔融層與地核接觸部位溫度降低,形成內過渡層;與外殼接觸部位形成外過渡層;熔融層形成液態層。在這一地質時期,形成了圈層狀結構的地球。熔融物質凝固形成收縮,在地表形成張裂溝谷高山。宇宙天體撞擊,在地表形成大坑窪地。 | 始古宙(宇) | 4600—? |
年代地層表
《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是一個區域性的年代地層單位系統,主要是為適用於中國的地層實際,並在條件成熟時,將有些單位推向國際。這個表中,除個別單位的下界界線層型已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為全球對比標準外,其餘絕大部分單位均尚未達到這種程度。因此,從國際範圍來說,他們是非正式單位。但對中國這個大區域來說,在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為滿足各方需要,實具有廣泛的套用價值。在全球地質發展歷程中,中國處於重要、關鍵的位置。中國地層及其所含生物化石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多樣性在世界範圍內是罕見的,而且中國地域遼闊,各種類型的地層發育連續齊全,因此建立一套區域性年代地層劃分對比標準很有必要。《中國地層指南》修訂版中所附的《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是為適應和滿足國內各部門廣大地質工作者的套用需要,以及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並參與完善《國際地層表》的需要而提出的。其產生經歷了 3 年多時間,表中的分統、建階方案在 1999年12月第二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在十三陵 召開的斷代工作組工作會議(即第三屆全國地層會 議預備會)期間由各斷代工作組分別提出,經全國地 層委員會彙編完成,並在2000年 5 月召開的第三屆 全國地層會議期間經與會代表討論通過,報國土資源部批准後正式出版發行。
為充分反映中國各地質歷史時期地層發育 的特色和便於廣大地質工作者套用,《中國區域年代 地層(地質年代)表》被分解為兩個表:表(I)顯示海 相地層區的年代地層系統;表(II)顯示陸相地層區 的年代地層系統。
國際地層表
(選自2000 年第三十一屆國際地質大會上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公布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