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類如何通過地圖對現實世界進行認知和信息加工,並弄清地圖設計製作的思維過程描述的理論。隨著人工智慧在地圖學中的套用,學者可以了解地圖的認知特點,以改善和增加地圖信息的傳遞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圖認知理論
- 所屬學科:地圖學
研究人類如何通過地圖對現實世界進行認知和信息加工,並弄清地圖設計製作的思維過程描述的理論。隨著人工智慧在地圖學中的套用,學者可以了解地圖的認知特點,以改善和增加地圖信息的傳遞效果。
研究人類如何通過地圖對現實世界進行認知和信息加工,並弄清地圖設計製作的思維過程描述的理論。隨著人工智慧在地圖學中的套用,學者可以了解地圖的認知特點,以改善和增加地圖信息的傳遞效果。進行數字製圖時,要使電腦模仿人腦製作出優...
地理學者主要從認知地圖整體結構、類型、構成要素以及認知地圖與實際地圖關係回答了認知地圖是什麼。研究者先後提出網路結構理論、等級理論和局部等級理論假設解釋認知地圖整體結構。圖安(Than,1975)認為,認知地圖就是一個人給朋友指路時,腦子裡所呈現的道路格局。阿普蘭德(Appleyard, 1970)通過研究發現存在順序型和空間...
理論簡介 概述圖是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實驗時將白鼠置於箱內的出發點,然後讓它們自由地在迷宮中探索,迷宮中有到達食物箱的三條長短不等的通道。當白鼠在迷宮內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被置於箱的出發點,研究者觀察它們的行為,檢驗它們的學習結果。結果是:若三條通道暢通,白鼠選擇第一通道到達食物箱;若A處...
地理空間認知的介質通常是描述地理環境和現象的地圖或圖像(包括數字形式和模擬形式),因此與地圖空間認知緊密相關。地圖空間認知又分為地圖編輯與設計者的認知和地圖使用者的認知。其中,製圖者的認知強調對所表達事物和現象、表達內容表現形式的認知,從而建立客觀世界的形象化、符號化的概括模型; 地圖使用者的認知是結合...
1.3.1 個性化地圖認知理論研究現狀7 1.3.2 個性化地圖實驗方法研究現狀12 1.3.3 個性化地圖服務技術研究現狀22 1.3.4 研究現狀總體分析及存在的問題25 第2章 個性化地圖認知機理研究的理論框架與方法體系28 2.1 個性化地圖的概念、分類及特點28 2.1.1 個性化地圖的概念29 2.1.2 ...
所以,認知理論也被稱為符號完形理論。通過學習,動物去製作對其本身具有意義的某種環境認知地圖。因此,學習過程也可以說是這種認知地圖的形成過程。托爾曼在把行為作為心理學的對象這一點上雖然是行為主義者,但就對學習這一心理學現象的解釋來看,是與赫爾站在不同的立場上,二者間長期進行了不斷的論爭。理論核心 ...
在對圖形的辨別水平上存在一個關於圖像的廣度、強度和持續時間的基本變數,但由於人們對變數的認識不盡相同,因此,就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視覺變數體系。視覺變數的研究為圖形符號設計的科學性、系統性、規範性、可視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視覺變數理論引起了許多地圖學家的興趣,他們根據地圖符號的特點,提出了構成地圖...
地圖信息指地圖上所反映出的地理信息,以及關於地圖製作的相關信息,如地圖投影類型與相關參數、地圖資料的來源、地圖出版信息等。簡介 定義 地圖信息是一種特殊的圖解信息,它是地圖上所表示地物或現象的時-空狀態和組合存在方式及關於這種狀態和方式的廣義知識,它的作用在於消除地圖用戶在相應認識上的不可知性,它的...
還是白鼠能“認知”途徑二也被阻塞了呢?實驗表明,白鼠能避開途徑二,奔向距離最長而卻是唯一可通的途經三。→認知地圖而不是試誤。】潛伏學習實驗 【實驗分為三組:一組不給食物組(無食物獎勵組);二是每天給食物組(有食物獎勵組);三組則開頭10天不給食物,第11天開始才給食物(中途給食物獎勵組)。實...
地圖認知論 研究人類認知地圖井獲取信息的手段、原理和過程的理論就叫地圖認知論。有兩項認知論的研究成果,一是認為圖像地圖客體首先被用圖者所接受,再在腦中進行信自、處理,然後根據已有信自、加工所獲信息,在頭腦中形成信息圖,進而進一步研究實地地理現象,最終獲得認知的地理實體;二是“多模式感知和認知理論”...
地圖空間認知理論 地圖是空間認知的結果和工具,認知在地圖傳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地圖空間認知理論從人與地圖的關係出發,主要研究人類利用地圖獲取空間信息的過程和規律,王家耀等人認為地圖空間認知包括感知、表象、記憶和思維四個基本過程,其中,感知過程是研究地圖符號刺激人的感覺器官從而產生對地理空間環境的感覺和...
2 認知地圖相關概念及多維度解析 2.1 相關概念解析 2.1.1 組織隱性知識 2.1.2 心智模型 2.1.3 認知映射 2.2 相關理論基礎闡釋 2.2.1 建構主義理論 2.2.2 知識組織理論 2.2.3 直覺決策理論 2.3 認知地圖的多維度解析 2.3.1 意義維度 2.3.2 途徑維度 2.3.3 範疇維度 2.3.4 分析維度 3...
例如,在前述的位置學習實驗中,白鼠在迷津中經過到處遊走之後,已經學到整個迷津的認知地圖,即關於整個迷津環境的內部表征,而不是學到一些簡單的S—R配對。白鼠在迷津中的行為是根據其獲得的認知地圖,而不是過去的習慣做出的。應該說明的是,托爾曼的期待和認知地圖是學習理論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在“學習...
在托爾曼看來,認知地圖是動物在環境中的“符號”和動物的“推理性期待”之間所習得的,是動物對環境有了“頓悟”之後所建立的綜合知識在動物頭腦中所形成的類似現場的地圖,即“知道”目標物所在,從而改變其行為,以適應環境的要求。潛伏學習 潛伏學習是托爾曼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他認為,強化雖然有助於學習...
地圖符號學的相關前期工作包括:對圖形的視覺特徵進行研究並歸納出圖形視覺變數構成地圖符號的基本要素;地圖符號描述模型的研究;研究關於視覺符號視覺感受與認知的格式塔心理學;對地理信息技術發展下的地圖學理論研究。地圖符號學探討地圖符號的構圖規律,視地圖符號為一種特殊的製圖語言。地圖符號學作為理論地圖學中的...
(2)認知在媒介中分布。認知活動可以被看成是在媒介間傳遞表症狀態的一種計算過程。其中,媒介可以是內部的(如個體的記憶),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地圖、圖表、計算機資料庫等)。(3)認知在文化上分布。文化是指規範、模式化的信念、價值、符號、工具等人們所共享的東西。文化是模式化的,但並不是統一的。文化...
行為主義主張刺激/反應的心理學框架,格式塔理論倡導在同形(Iso-morphism,即表征與客觀實在之間的一對一關係)語境內使內在表征的精細概念化。行為主義之所以失敗,其重要原因就是忽視了支持行為發生的心理過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托爾曼(Tolman,EdwardC)1932年提出“認知地圖”概念,認為動物和人在認識環境的...
環境心理學常關注人類對環境的認知。對這方面的研究,以前關注的內容是:人類如何識別環境;人類怎樣在頭腦中形成環境的表象,這些表象又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而隨著研究不斷發展,這些問題在環境心理學中已演化為空間認知、認知地圖、尋路等多個領域的研究。環境認知簡介 在環境心理學中,環境認知是一個既基礎又活躍的...
符號學習是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也稱符號學習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E·C·托爾曼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依據動物學習的實驗結果,托爾曼認為個體學會的不是通過嘗試錯誤所建立的一套行為模式,而是一系列指向目標的符號,在頭腦中形成符號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即認知地圖。符號產生期待,從而決定下一步的行為反應...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E.C.托爾曼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他認為動物和人的行為都具有目的指向性。學習者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必須認知各種環境條件,這種認知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徑。托爾曼用符號這一概念來代表對環境的認知。學習者認識抵達目的的途徑時意即形成了“認知地圖” (Cognitive map)。所以,學習者是遵循著...
Kano模型源於行為科學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是由日本研究者狩野紀昭博士在1984年提出的,他對質量的認知採用二維模式。導航圖的呈現方式與導航績效 導航圖的呈現方式主要是指地圖布局的設計方式。地圖布局的設計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中以北向上(North-up)地圖最為常見,即地圖以傳統的“上北下南的方式進行呈現,地圖的...
心智模式理論還因為心智模式這一術語與其他術語太相似而受到批評。例如,術語“認知地圖”常被看作是心智模式的同義詞,這常常會讓人產生混淆。Tolman(1948)使用認知地圖這一術語來表示人類與動物在通過迷宮和地理位置尋找路線是所使用的心理表征或者導航輔助。Axelord(1976)使用術語認知地圖來表示某專家的認知廣度。...
2、基於認知的地圖綜合理論:地圖綜合可以分解為一系列詳細的認知和處理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過程可以用某種類似函式或謂詞的功能子程式來模擬,通過對這些功能的適當組合、排列、調動及動態調整,並結合學習、評價與改進機制,將有可能模擬人類在地圖綜合過程中的認知行為與心象的視覺化過程,使自動製圖能遵循科學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