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些部門不僅為本地區需要,還要大量滿足其他地區和出口需要。它是
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主要形式,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而逐漸形成。由於各地區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技術經濟條件和歷史發展特點不同,故各地區形成的專業化部門各有不同特點。專業化生產部門是地區經濟的支柱,決定著這一地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鮮明的地區特色,是地區經濟的根本優勢之所在。發展專業化生產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中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發展經濟的條件差異很大,任何地區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平行地發展一切經濟部門。實行合理的地區經濟專業化,並把它們納入全國的
地域分工體系之中,通過地區間的經濟分工協作,互通有無,互相取長補短,對提高巨觀經濟效果有著重大意義。
產生意義
在
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條件下,社會
生產地域分工的形式。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生產日益社會化,各地區生產企業的生產過程離開市場均無法進行。在
競爭中,各地區憑藉其自然資源、勞動資源或社會經濟基礎的優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點的專業化生產部門。這些部門構成地區經濟的主體,決定這一地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地區專業化生產的產品大量供應國內其他地區和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地區經濟專業化是依靠一系列企業專業化形成的。二者的目的都是通過發揮分工協作的優越性,節約
社會勞動和提高
勞動生產率。但是,企業專業化是通過
生產領域內部的分工協作,實現產品專業化、零部件生產專業化、工藝專業化以及修配服務專業化來加速生產的發展;地區經濟專業化則主要靠發揮各地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地理位置的優勢,達到提高
勞動生產率和促進全區經濟迅速發展的目的。在一些幅員遼闊、各地區發展經濟的條件差異顯著的國家裡,如
蘇聯、
中國等,實行合理的地區經濟專業化對因地制宜地發展國民經濟,提高
巨觀經濟效益有重大意義。
衡量地區經濟專業化程度的主要指標是產品的區內
商品率和區際商品率。區內
商品率是指該區產品的輸出量占區內同類產品生產總量的比重。區際
商品率是指該區產品的輸出量在全國各地區同類產品輸出量總和中所占的比重。將這兩類指標結合起來,可以看出該區經濟專業化發展的程度和它在全國
生產地域分工中所起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地區經濟專業化發展水平與其商品經濟發達的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