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

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

《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是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克軍 。

基本介紹

  • 書名: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
  • 作者:李克軍 
  • ISBN:9787302405078
  • 定價:56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7.01
內容簡介,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新建本科院校“套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和屬性,剖析了此類院校服務地方的辦學使命和價值取向,提出一套切合院校實際且行之有效的服務地方方法,探究向套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可行路徑,深入探討服務地方凸顯特色所實施的系列發展戰略問題。
全書涉及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前提基礎、根本保障、核心內容、重要支撐、精神紐帶、多元形式、實施路徑、升級板塊八個方面,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見解,對此類院校的發展不無指導意義。

前言

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規模快速擴張、布局結構重新調整、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逐漸深入,短短十餘年的時間,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規模擴張、結構調整和內涵發展三個階段,並以跨越式的發展姿態實現了從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直接帶來了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的蓬勃興起與跨越發展。
從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時間節點來看:1999年是全國高等教育大擴招的第一年,當年新設定本科院校9所,拉開了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帷幕;2002年,累計新設定本科院校92所,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3%,跨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門檻;2005年,累計新設定本科院校173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數量(701所)的24.7%;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24%,累計新設定本科院校262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數(792所)的33.1%,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到2015年4月,新建本科院校數量為408所,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944所)的43.2%。在1999—2015年的17年中,每年平均增加了24所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絕大部分和生力軍,可以說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必然產物,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新建本科院校興起與發展的邏輯起點與現實背景。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李克軍教授及其課題組花了大量精力與時間對1999—2015年我國新建本科院校設定的基本情況,在王玉豐博士、顧永安教授等人研究的基礎上,從科類結構、學校名稱、所屬區域、辦學所在地、升本時間、辦學性質、建校基礎及異動情況作了全面細緻的梳理,摸清了新建本科院校群體的“家底”, 提供了比較周全的院校研究資料,為開展這類院校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國際經驗來看,高等教育大眾化應當是一種整體、穩定、和諧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規模和速度的增長。“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很難適應多樣化需求,高校分層分類發展是一種客觀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不僅引發了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觸動了高等教育質變的扳機(質量觀、教學觀、學生觀等方面的變化),也帶動和推進了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國際化進程。新建本科院校從合格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建設到套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形態”塑造,再到“新型大學”的“新特質”形成,在此發展演進中,“地方性”、“套用型”始終是其核心要義和內在特質。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地方,面向地方,研究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實現與地方互動發展,已從院校職能和使命上升到這類院校的基本價值取向和發展戰略。新建本科院校作為一種“新(型)大學”,地方性與新建期、套用型、開放式是其最為重要的關鍵字。可以說,新建本科院校就是融入地方血液,植入地方元素,擔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套用型人才重要使命的高校,其根本出路在於真正貫徹“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理念,努力成為地方政府重大決策的智囊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者、區域行業企業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地方文化建設的引領者;更在於在真正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履行自身使命,實現自我價值,贏得辦學資源,開拓辦學空間,增強辦學能力,形成辦學特色,激發創造活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序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與以往討論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將研究重點放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通過服務地方打造特色競爭力上,強調新建本科院校應當抓住轉變服務觀念與培育提升服務能力核心問題,加強同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的互動合作,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同頻共振。整個研究顯現出作者強烈的發展意識、問題意識、責任意識和對現實的真切關懷。據悉,李克軍課題組先後深入到10多個省市50餘所升本較早且發展較好的院校實地考察調研,對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履行服務地方職能、培育辦學特色、創建成熟新建本科院校等問題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積累了豐富的一手研究資料,為順利開展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創新之一在於將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上升到學校發展戰略(校地互動發展戰略、服務區域戰略,等等)層面來思考。研究立意新穎、意蘊高遠,能夠立足並超越社會服務的大學職能,強調在服務地方中顯現辦學特色,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的根本體現即在於其鮮明的地方性;強調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源於且基於地方性和以套用型為主的服務職能的發揮。“大學應成為燈塔,積極促進社會發展,使全州的人民都能與這所大學的人才和知識發生聯繫,使每一戶人家從這種聯繫中得到益處”,威斯康星大學校長范·海斯的這段話形象地概括了大學“服務社會”職能的精髓。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響下,美國大學逐步走向社會生活的中心,使“學校的邊界就是州的邊界”成為現實,為地方和大學自身的發展帶來了強大動力。也正是以“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為標誌,服務社會開始成為與教學和科研相提並論的高等教育基本職能。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教育研究與革新中心曾把世界主要國家高校服務社會的途徑概括為五條:大學提供設施及人力資源供社區使用;滿足社區提出的各種要求;主動參與研究社區的不同需求;根據社區的需要,分析社區存在的種種問題並提供各種可能的對策;主動向社區提供身份相符的服務項目。王生洪:《高等教育為地方經濟服務》,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2,312~313頁。從國際上的院校實踐與理論研究來看,貫穿始終的就是高校與區域社會、與特定社區是互動聯繫在一起的,高校需要在服務區域上準確定位,明確服務面向的特定區域,明確這一特定區域的特點、優勢和發展目標,尋找到特定區域與自身發展的契合點。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從戰略層面來說,就是要堅持走校地互動發展之路。李克軍教授及其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證明了這些研究觀點、發展思路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的創新之二在於較好地將高教理論研究與院校發展實際相結合。不僅深入分析了“服務地方”辦學定位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提出了一套院校切合實際並且行之有效“服務地方”的方法,而且進行了中外典型案例研究。在中國,如何有效加強高等院校與社會的聯繫始終是高等教育學術研究和辦學實踐的焦點。擺脫傳統本科院校的發展模式,破舊立新,實施一系列變革與轉型,需要膽識;合理地利用自身的辦學資源,貼近社會需求,規劃適合自己的發展思路和方針,需要智慧。不可否認的是,從誕生至今的十五年時間裡,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擔負高等教育大眾化重任的同時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服務地方”的辦學使命和服務面向、校地互動的發展模式與道路,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套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套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類型規格定位以及相應的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建本科院校無疑是中國高校直接服務社會的標誌性“產品”。作為一種年輕的新型高校,從整體上講,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發展環境並不樂觀。因此,必須不忘“地方性”這一本質屬性,打好地方牌,利用地方資源、紮根地方、贏得地方信任,通過提供優質多樣的教學、科研、文化、信息等方面的服務獲得話語權,實現校地互動發展、共榮共進。值得一提的是,課題組從前提基礎、根本保障、核心內容、重要支撐、精神紐帶、多元形式、實施路徑等方面構建了如何“服務地方凸顯特色”的立體框架。同時,還精心選擇了國外三個國家類型院校和六所國內樣板院校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科學發展的院校案例,這些範例為我國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很好的示範與借鑑。
《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的創新之三在於將服務地方作為辦學特色培育的切入點,探究新建本科院校向套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可行路徑。對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向套用技術大學轉型既是嚴峻的挑戰更是難得的機遇。一方面,向套用技術大學轉型將倒逼那些對“學術型”發展模式尚存幻想的院校面對實際,重新調整辦學定位與發展思路;另一方面,向套用技術大學轉型將為新建本科院校差異化競爭、錯位發展提供目標導向、制度保障,為新建本科院校通過辦學特色贏得時間和空間,解決好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實現有限卓越或局部超越提供極好的機遇。轉型發展是政府、行業、企業、學生及家長等高等教育利益相關者外力驅動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相結合的過程,轉型發展同樣也是落實辦學定位、履行大學職能、實現辦學使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所在區域始終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務的主要對象,因此,轉型發展必然也必須是基於地方的轉型發展、服務地方的轉型發展。李克軍教授及其課題組將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提升學校轉型發展水平的立足點、支撐點和生長點,從“理念路徑”、“內容路徑”、“優勢路徑”、“區域路徑”等四個方面勾畫出辦學特色培育的建設性路徑,並從立足地方、依託地方、面向地方、服務地方、走校地互動之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放辦學、為區域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和科技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建設套用技術大學的初步構想,並對今後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作出了預判與思考。
一所大學對於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貢獻可以體現在現代大學職能的各個方面,但是其最大貢獻就是培養出一大批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學生,大學主要通過培養一批又一批的畢業生實現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使命與價值。正當我在通讀《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研究》書稿之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在“第七屆中德套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與發展研討會”暨“中國長三角地區套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大會上對“地方高校服務地方”作出了非常精闢的闡述:地方高校辦學要做到 “三個為”,就是育人為本、科研為基、服務為要。培養套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辦學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務,也是服務地方的重要體現。搞好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將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這是地方高校開展科研和科技創新的要義。評價地方高校的辦學水平要聚焦在服務地方能力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上。張司長還強調指出:地方高校必須彰顯“地方性”這個特徵,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主線,確定學校的辦學定位,堅持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實現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只有立足地方辦學,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辦學,才能爭取到地方政府對學校的支持,才能拓寬學校辦學空間,才能實現地方高校可持續發展。張大良:《改革創新,努力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套用性高等教育體系》,載《中國高教研究》,2014年第12期。本書中關於“套用型人才培養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戰略基點”、“科學研究服務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重要支撐”等研究觀點都很好地體現了與張司長講話精神的一致性,同時,張司長關於地方高校與服務地方的重要論述也為今後相關研究的深入開展更加清晰地指明了方向。
當下教育部正在推進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主體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新建本科院校主動積極、有效有為地服務地方、特色發展是其辦學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也是其轉型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然而,新建本科院校是一個龐大、複雜、多樣、多元的群體。任何對於轉型發展“一刀切”或“一概而論”的做法與提法都是不對的。對常熟理工學院、合肥學院等升格本科伊始就明確套用型院校發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堅持新建本科院校“套用型”的核心要義與內在特質,堅持創建套用型品牌大學(高水平套用型大學)的目標趨向,堅持培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套用型本科人才!對於那些沒有明確套用型定位、或者辦學定位不明不清甚至仍然做著學術研究型院校之夢的高校來說,關鍵是要“轉型”,即從傳統的學術研究型為主的辦學形態轉向套用型為主的辦學形態;並且要在向套用型轉型的同時儘快“塑型”,按照套用型大學的定位、使命、目標、標準和任務,重塑新型大學的新形象與新特質。在經濟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轉型的時代,新建本科院校發展將何去何從?我在《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論》中作出了預判:新建本科院校的未來注定必須把握好“堅持、呼應、爭取、呼籲”八字方略,也注定必須在探索、迷茫、確立和適應之中不斷前行顧永安等:《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論》,39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服務地方中凸顯特色:必將成為今後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之一。
李克軍教授及其課題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可喜可賀。誠然,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國家構建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時代命題的大勢下,如何進一步把握好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支撐、主動服務、創新引領”的三重境界,如何明確新建本科院校的新辦學使命與新大學精神,如何處理好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發展中地方性與行業性、套用型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教育等方面的關係,如何合理把握套用型人才培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辦學質量和效益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以及學生、家長、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滿意度,等等。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期待著李克軍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不斷探索。我所負責的常熟理工學院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科研創新團隊願意與李克軍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及全國有志於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專家和同仁協同合作、攜手並進。
顧永安
2014年12月28日於聆湖苑

目錄

第一章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歷程與服務地方分析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的興起背景
一、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需要
三、 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全面調整
四、 我國原有教育資源的存量性發展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歷程
一、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的理論基礎
二、 新建本科院校的設定分析
三、 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體制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分析
一、 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理論依據
二、 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現實動因
三、 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主要內容
四、 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核心要義
五、 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存在的共性問題
第二章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與發展戰略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概況
一、 高等學校辦學定位的內涵
二、 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現狀
三、 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原則
四、 新建本科院校科學辦學定位的意義
五、 新建本科院校科學辦學定位的要求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主要內容
一、 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理念定位
二、 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目標定位
三、 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規模定位
四、 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定位
五、 新建本科院校的社會服務定位
六、 新建本科院校的學科專業定位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戰略
一、 發展戰略內涵解析
二、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目標
三、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重點
四、 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戰略舉措
第三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前提基礎: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專業最佳化調整的動因
一、 高等教育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
二、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最佳化的需要
三、 高等教育提高質量實現內涵發展的需要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專業結構現狀
一、 辦學定位的模糊制約了學科專業的設定
二、 學科發展的成熟度、學科準入標準影響學科專業的設定
三、 貪大求全的思路導致學科專業設定趨同性嚴重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最佳化學科專業結構的實施舉措
一、 建立科學的預測機制戰略,提供準確的人才信息
二、 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戰略,與地方主導產業相匹配
三、 構建學科專業群戰略,提升服務地方的能力
四、 實施產學研合作戰略,促進學科專業良性快速發展
第四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根本保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理論基礎
一、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涵
二、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涵
三、 人力資源管理與新建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一、 師資隊伍數量相對不足
二、 師資隊伍結構不盡合理
三、 師資隊伍水平相對較低
四、 師資隊伍構成缺乏穩定
五、 師資隊伍師德有待提高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發展戰略
一、 基於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師資隊伍發展戰略
二、 基於學校發展規劃的師資隊伍結構最佳化戰略
三、 基於學校師資隊伍現狀的教師職後培訓體制完善戰略
第五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核心內容:人才培養服務
第一節套用型人才培養: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戰略基點
一、 套用型人才培養戰略的形成與確立
二、 套用型人才培養戰略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
三、 新建本科院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內涵
第二節特色育人戰略的落腳點:套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一、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二、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特性
三、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路徑
第三節套用型人才培養改革與質量保障
一、 套用型人才培養改革
二、 套用型人才質量保障
第四節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成功案例
一、 “一體兩翼”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 “三三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三、 “五化五注重”工程教育新模式
四、 行業學院合作教育模式
第六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重要支撐:科學研究服務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發展戰略概述
一、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重要性
二、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發展戰略
三、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發展戰略特徵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建設
一、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種類
二、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建設的意義
三、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建設原則
四、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建設途徑
五、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建設的實踐探索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機制創新
一、 科研機制創新的必要性
二、 科研機制創新的內容及路徑
第七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精神紐帶:文化傳承創新
第一節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的提出
一、 中國高校“文化傳承創新”職能提出的背景
二、 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內涵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文化傳承創新的現狀
一、 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文化傳承創新取得的成效
二、 新建本科院校實踐文化傳承創新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的戰略設計
一、 將踐行文化傳承創新理念列入學校頂層設計
二、 形成文化傳承創新的戰略目標
三、 構建立體的文化傳承創新服務戰略措施
第四節新建本科院校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的路徑選擇
一 、 提高文化育人能力
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成為先進文化的橋頭堡
三、 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提高文化傳承創新能力
第八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多元形式:資源共享服務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理論支撐與主要內容
一、 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理論支撐
二、 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發展戰略與舉措
一、 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發展戰略
二、 新建本科院校“資源共享服務”的戰略舉措
第九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實施路徑:校地互動發展
第一節校地互動發展戰略的背景
第二節校地互動的原則、內容、方式和作用
一、 校地互動的原則
二、 校地互動的內容
三、 校地互動的方式
四、 校地互動的作用
第三節校地互動實施的關鍵要素
一、 政府的角色
二、 學校的角色
第四節校地互動的機制建設
一、 校地互動的制度環境建設
二、 校地互動的管理機制建設
三、 校地互動的機制建設實踐第十章新建本科院校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轉型發展
第一節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背景
一、 國際經濟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影響
二、 國內經濟發展與教育變革的驅動
三、 高等教育與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的要求
四、 新建本科院校實現躍遷發展的需要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方向
一、 套用技術大學是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目標
二、 套用技術大學的屬性特徵及發展定位
三、 建設中國特色套用技術大學的要素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戰略舉措
一、 引領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拓展空間
二、 推動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實現對接
三、 助力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提供保障
四、 促進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保證質量
五、 支撐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走向深入
六、 助推轉型,為打造服務地方升級版形成合力
第十一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良性互動:辦學特色凸顯
第一節辦學特色的內涵和主要特徵
一、 辦學特色的內涵
二、 辦學特色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新建本科院校培育辦學特色要素分析
一、 影響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形成的制約因素
二、 新建本科院校形成自身辦學特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第三節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 高校辦學特色的基本構成
二、 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的形成階段
三、 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建設主要內容
第四節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建設路徑及戰略舉措
一、 秉承理念路徑,實施頂層設計戰略
二、 創新內容路徑,實施重點突破戰略
三、 選擇優勢路徑,實施轉化培育戰略
四、 依託區域路徑,實施因勢利導戰略
第十二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國際參照
第一節套用型人才的搖籃:德國套用技術大學服務地方戰略
舉措
一、 德國套用技術大學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二、 德國套用技術大學的本質特徵
三、 德國套用技術大學服務地方戰略舉措
第二節構建夥伴關係:英國大學服務社會戰略性選擇
一、 英國大學服務社會的歷史考察
二、 1980年代以來英國大學服務社會戰略的條件與路徑
第三節以社區為中心:美國社區學院區域服務戰略
一、 社區學院服務社區戰略的歷史考察
二、 美國社區學院服務社區戰略的內涵解讀
三、 美國社區學院服務社會戰略的實施路徑
第十三章新建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的國內樣板
第一節政府主導的樣板——臨沂大學
一、 學校概況
二、 最佳化資源,紮根老區,彰顯辦學特色
三、 政府主導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第二節國際合作的樣板——合肥學院
一、 學校概況
二、 開放辦學,強化套用,彰顯辦學特色
三、 國際合作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第三節行業發展的樣板——南京工程學院
一、 學校概況
二、 行業辦學,服務地方,彰顯辦學特色
三、 行業背景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第四節轉型發展的樣板——常熟理工學院
一、 學校概況
二、 轉型發展,服務地方,彰顯辦學特色
三、 轉型發展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第五節校地互動的樣板——台州學院
一、 學校概況
二、 校地互動,服務地方,辦學特色鮮明
三、 校地互動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第六節民辦院校的樣板——黃河科技學院
一、 學校概況
二、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彰顯辦學特色
三、 民辦院校服務地方的啟示
結論
附錄: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情況一覽表(1999—2015年)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