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耳其海峽
- 別名:黑海海峽
- 所屬地區:土耳其
- 面積:95.5㎞2
- 著名景點:土耳其海峽大橋,金角灣
- 地理意義: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基本介紹,地理位置,形成原因,自然條件,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海峽交通,戰略地位,軍事價值,航運價值,歷史演變,歷史回顧,千年滄桑,旅遊資源,海峽大橋,歐亞風光,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海峽問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形成原因
土耳其海峽原是沿斷層線侵蝕的古河道,後地殼下陷、海水浸沒而成。
自然條件
氣候水文
海峽自西而東由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3部分組成。東連黑海,西通愛琴海,全長361千米。
達達尼爾海峽長65千米,寬1.7~7.5千米,水深57~70米。
馬爾馬拉海是個內海,南北寬約70千米,東西長約266千米,面積1.1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7米,最深處1355米。
博斯普魯斯海峽長約30千米,東北部最寬處3.7千米,中部最窄處僅747米,水深27.5~124米。
海峽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冬季盛行西風,氣溫低,1月平均氣溫在2℃以下,經常有氣旋通過,形成較多降水 。夏季盛行偏北風,氣溫較高,7月平均氣溫25℃以上,乾燥少雨,年降水量600~900毫米。
由於黑海的大氣降水量和多條大河徑流量的總和大大超過了海面蒸發量,以及受狹窄海峽出口處的約束,造成黑海海面比愛琴海海面高出50厘米,而鹽度卻比愛琴海低,只有12左右。這樣就使鹽度較小的表層(水下10~20米)海水從黑海流向愛琴海,而深層鹽度較大海水從愛琴海流向黑海。
自然資源
海峽中央有一股由黑海流向馬爾馬拉海的急流,水面底下則有一股逆流把含鹽的海水從馬爾馬拉海帶到黑海。由於魚群季節性地透過海峽往返黑海,海峽地區漁業頗盛。兩岸樹木蔥鬱,村莊、別墅星羅棋布。
海峽交通
1973年,土耳其政府投資近20億美元的資金,建成了橫跨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大橋,橋長1560m,其跨度1074m,居當時世界的第四位、歐洲第一位。
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m,水面無任何橋墩,橋兩岸各有一座高165 m、分別重5萬噸和6萬噸的門字形橋塔,由兩根粗大的鋼索(每根由1萬多條5毫米粗的鋼絲擰成)牽引。
大橋建成後顯著改善了海峽兩岸的交通條件。至1998年底累計已有5.7億輛汽車通過大橋,每日平均達6萬餘輛。
1998年7月,在離這座大橋8海里的地方,又架設了第二座現代化公路吊橋。
土耳其政府又在籌劃修建海峽隧道。屆時建成後將更方便亞歐的交通和經濟貿易往來。
戰略地位
軍事價值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鬥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占領過海峽地區。
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定。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
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立國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係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閒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航運價值
土耳其海峽是海上交通要道,它溝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唯一的出海口。峽區屬地中海氣候,全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海流緩慢,灘礁亦少,航運條件優越,故海上航運十分繁忙,年通過船舶約4萬艘、軍艦幾百艘,總噸位達4億噸左右(不包括軍艦)。
歷史演變
歷史回顧
西元前480年,波斯帝國澤克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在此搭設浮橋,出征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34年出征波斯時,也以此法渡過海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爆發了著名的達達尼爾戰役。英國應俄軍統帥尼古拉大公籲請,為減輕俄在高加索一線的壓力,同意出兵土耳其,並選定達達尼爾海峽作為攻擊目標。1915年2月16日,英軍統帥漢米敦指揮英艦炮擊土軍灘頭陣地,掩護海軍陸戰隊實施登入,遭土軍頑強阻擊,未果。英海軍有3艘戰列艦被擊沉,3艘遭重創,余者退向公海。4月25日,英軍以重兵借密集炮火掩護向蓋利博盧半島發起輪番進攻,被穆斯塔法·凱末爾將軍指揮的土軍第19師屢屢擊退。戰役進入僵持階段。9月,英國及其盟國的軍隊開始分階段撤退。整個戰役總共有16個師的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和法蘭西部隊參戰。協約國方面除艦隊遭受重創外,英軍傷亡21萬餘人。這次戰役在政治上影響極大,全世界得到的印象是協約國軍事上無能,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因此下台。穆斯塔法·凱末爾被譽為“伊斯坦堡救星”。蓋利博盧半島矗立起了這次戰役的紀念塔。
千年滄桑
博斯普魯斯海峽目睹了小亞細亞和色雷斯的千百年滄桑。1841年,歐洲列強依據弱肉強食法則,與奧斯曼帝國在倫敦訂立《海峽公約》,旨在制止沙俄奪取海峽通道。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戰敗,失去海峽控制權。1923年7月24日,土耳其同協約國在瑞士簽定洛桑和約。和約對海峽作出規定:將蓋利博盧半島、恰納卡萊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狹長地帶劃為非武裝區。土耳其若參加戰爭,則可武裝之。組織“國際海峽共管委員會”,根據和會決議的原則,研究並管制有關外國軍艦在戰爭時期與和平時期透過海峽的問題。1936年,土耳其、英國、法蘭西、蘇聯、保加利亞、希臘、德國、南斯拉夫簽定了《蒙特勒公約》。根據該約,國際海峽共管委員會解散,海峽的管理權歸還給土耳其。公約規定:處於戰爭狀態或面臨侵略威脅的情況下,土耳其可禁止任何國家的軍艦透過海峽;和平時期,商船可自由透過海峽,戰爭時期,與土交戰國的商船不可透過海峽;和平時期,黑海艦隊(原則上指蘇俄的黑海艦隊)可以經海峽駛往地中海。《蒙特勒公約》至今仍是土耳其管理海峽的國際法依據。
旅遊資源
海峽大橋
以貫通安卡拉經伊斯坦堡至歐洲的高速公路。達達尼爾海峽是地中海進入伊芳史丹布爾和黑海的門戶。
土耳其海峽大橋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因此也被稱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又名歐亞大橋,興建於1968年,修築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窄處,1973年10月正式通車。
大橋全長1560米,兩座塔橋之間跨越海峽水面部分的橋長1074米,橋寬33米,高出海面64米。橋的兩頭各有一呈“門”字形的橋塔,水中不設橋墩,整個橋身用兩根粗大的鋼索牽引,每根鋼索由11300根5毫米的鋼絲擰成,支撐整個橋面。大橋正中有一道白線,白線以東是亞洲,以西是歐洲。橋面可以並排行駛6輛汽車,如果橋上停滿汽車,西岸橋塔就要向里傾斜86厘米,東岸橋塔則傾斜90厘米。一颳大風,大橋會左右擺動一兩米。不過這都沒有什麼危險。這座大橋是歐亞第一大鋼索吊橋,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吊橋。
海峽大橋和兩岸燈火通明,水面熠熠泛著銀光,倒映出岸上的古堡、清真寺、屋影和林影,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
1985年12月4日,土耳其政府和日本、義大利三國共同承建了第二座海峽大橋。新建的大橋橫跨在海峽歐洲部分的希沙呂斯蒂與亞洲部分的卡瓦久克之間,位於第一座大橋的北面約5公里處。大橋總長1510米,跨越海面部分為1090米,比第一座大橋長17米,是世界第六大吊橋。橋身高出海面64米,任何遠洋巨輪均可自由航行。橋面寬39.4米,可平行通過8輛汽車,比第一座大橋寬出兩個車道。整座大橋沒有一個橋墩,由兩岸高達107米的兩座橋塔用兩根粗達77厘米的鋼索牽引製成。每根鋼索重9500噸,由16128根粗5.38毫米的鋼絲擰成。從遠處眺望,雄踞海面的大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蔚為壯觀。
海峽大橋東岸是亞洲,西岸是歐洲,伊斯坦堡最初的老城區就建在西岸金角灣南部的岬角上,如今還保留著歷代修整的城牆。市內蜿蜒曲折的古老街道上,殿閣林立,寺塔如雲,而寬敞筆直的阿塔土耳其大道和獨立大道兩旁卻高樓簇起,樹木成蔭,清晰地顯示出這裡薈集了東西方各種文明。
歐亞風光
位於海峽南端的金角灣,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灣是淡水灣,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陽光而得名。若乘遊艇自西南至東北游海峽,遊客無不驚嘆兩岸風光綺麗,景色多姿。其中歐洲部分著名建築物有:建於19世紀的西式建築道爾馬巴赫切宮、拜什克塔什廣場的海軍將軍巴爾巴羅斯·哈伊芳萊廷墓、海軍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徹拉昂宮、耶魯德茲宮、奧爾塔克伊芳清真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色雷斯城堡、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特拉比亞飯店、色雷斯森林、黑海海峽入口。
亞洲部分的景點有:榭姆斯將軍清真寺(同道爾馬巴赫切宮隔海相對)、拜伊芳賴爾拜伊芳宮、松林坡、埃及總督府、庫萊利海軍學院、阿納多盧城堡、阿納多盧森林、黑海海峽入口。
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1.5公里,最寬處3200米、最窄處550米、平均深度62米、最深處118米。海峽最窄處隔岸分別修建了兩座軍事堡壘,亞洲部分的名叫阿納多盧城堡,建於1390年,歐洲部分的叫色雷斯城堡,建於1452年。兩座斜拉網式大橋橫跨海峽,其一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建於1973年,全長1074米;其二名為征服者蘇丹邁赫邁特大橋,建於1988年,全長1090米。土政府正籌備以BOT模式,用4年時間興建一條全長8公里的海底隧道,連通西岸的托普卡帕和東岸的希德拉帕夏,以貫通安卡拉經伊芳史丹布爾至歐洲的高速公路。
海峽風景
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南端的金角灣,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港之一。金角灣是淡水灣,因向四面山坡反射金色陽光而得名。
若乘遊艇自西南至東北游博斯普魯斯海峽。
神話傳說
在希臘文中,博斯普魯斯意為“牛津渡”,即牛可涉水之地,這源於希臘神話。相傳,萬神之主宙斯愛上了珀拉斯戈斯王的公主愛莪,不料這一秘密被其妻天后赫拉發現了。於是,宙斯將愛莪變成一匹白色的小母牛,以逃避赫拉的報復。而愛莪則涉水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尋找避難所。
達達尼爾海峽
達達尼爾海峽連線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全長64公里,最寬處6.4公里,最窄處1.6公里,平均深度55米,中部最狹處最深,達92米。水面有一股從馬爾馬拉海流向愛琴海的急流,另有一股補償性潛流帶回更多鹽水。沿岸重要港口有蓋利博盧、埃傑阿巴德和恰納卡萊。兩岸聳立著許多著名城堡。海中有多種回遊於黑海和愛琴海之間的魚類。達達尼爾海峽是地中海進入伊斯坦堡和黑海的門戶。
海峽問題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土耳其境內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兩海峽及它們之間的馬爾馬拉海的總稱。它是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唯一的交通水道和戰略要地。17世紀末以前,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海。1696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攫取亞速,使俄國成為黑海國家之一後,黑海海峽問題便具有國際性質,後又成為東方問題的一部分。黑海海峽問題的演變過程分4個階段。
第一階段
1696年~1840年,沙俄在海峽占優勢。18世紀後期,沙俄發動對土戰爭,侵占黑海北岸大片領土;迫使土耳其於1774年7月21日簽訂《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俄國商船獲得自由通行海峽的權利。根據1833年俄土《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沙俄進一步獲得海峽只對沙俄一國軍艦開放的特權。1833~1840年間,海峽實際上處於沙俄控制之下。
第二階段
184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海峽平時對外國軍艦封鎖,戰時開放與否取決於土耳其。《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締結後,俄、英對海峽的爭奪加劇。1841年 7月13日,英、法、奧、普、俄、土 6國簽訂《倫敦海峽公約》。這是對海峽制度作國際規定的第一個多邊條約,實際上廢除了沙俄的特權。
沙俄在克里木戰爭中失敗。1856年的《巴黎和約》重申1841年《倫敦海峽公約》的原則。1871年《倫敦海峽公約》再次確定海峽對外國軍艦不開放的原則。1878年柏林會議確認《巴黎和約》和1871年《倫敦海峽公約》關於海峽制度的決定仍然有效。1913年德國插手海峽問題,進一步激化俄、德兩國的矛盾。1915年3月12日,沙俄同英國達成《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問題秘密協定》,規定戰後俄國有權兼併海峽和君士坦丁堡。隨後法國參加了這一秘密協定。
第三階段
1920年~1935年,平時和戰時任何國家軍艦均可自由通過海峽。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政府宣布廢除1915年《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問題秘密協定》。1920年協約國一度占領君士坦丁堡,利用其在海峽的優勢對蘇俄進行武裝干涉。1923年7月24日簽訂的《洛桑協定》規定:平時和戰時一切軍艦可自由通過海峽,僅對軍艦的艘數和噸位作有限限制。蘇俄政府未批准這一協定。
第四階段
1936年迄今,蘇聯等黑海國家軍艦平時有權自由通過海峽,非黑海國家軍艦通過則受一定限制。在土耳其政府建議下,1936年召開蒙特勒會議,討論修改《洛桑協定》。會上,土耳其代表力爭海峽對任何國家軍艦封閉。英國代表堅持要求將黑海視為國際公海,反對對非黑海國家軍艦通過海峽作任何限制。同年7月20日簽定《蒙特勒公約》,規定黑海國家平時有權自由通過海峽;非黑海國家派遣進入黑海的軍艦類型、噸位和在黑海停留時間則受到限制;交戰國軍艦不得通過海峽;如土耳其參戰或受到戰爭威脅時,有權允許或禁止任何軍艦通過海峽。1945年 8月,蘇聯政府要求土耳其政府同意在兩海峽建立軍事基地以及土、蘇共同組織海峽防禦。195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拒絕蘇、土共管海峽的要求。《蒙特勒公約》仍然是關於海峽制度的現行國際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