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其現代傳承研究(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其現代傳承研究(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其現代傳承研究》是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其現代傳承研究
  • 作者:姜愛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088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及其現代傳承研究》在查閱文獻和“點面結合”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全面挖掘與梳理了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內容,分析了這些生態知識的歷史傳承機理及現實處境,探討了現代社會如何有效傳承與利用這些文化的對策。研究認為,雖然現代化帶來土家人生活的巨大變遷,但該地農業、林業、飼養業依然在發展,民眾的生活永遠都離不開特定生存框架的約制,傳統生活邏輯依然在延續,傳統生態知識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價值,它應該在與現代技術的結合中實現活態傳承。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意義
二 相關理論與學術史回顧
(一)生態人類學的發展軌跡
(二)土家族生態研究的相關成果
三 基本思路與主要內容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內容
四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資料來源
(二)研究方法
五 相關術語的界定與辨析
(一)“本土知識”“地方性知識”與“傳統知識”
(二)“生態知識”與“生態文化”
(三)“傳統生態知識”
第一章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形成背景
第一節 地理環境
一 複雜多樣的山地地形
二 縱橫交織的河流水系
三 溫濕多雨的立體氣候
四 貧瘠多石的土壤土質
五 頻繁多發的自然災害
六 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
第二節 歷史文化背景
一 複雜多元的先民文化的影響
二 交織互動的多民族文化的薰染
第三節 人口背景
一 不斷增長的人口數量
二 相對偏低的文化教育水平
三 不均衡的分布格局
第四節 政治經濟背景
一 發展緩慢的經濟條件
二 不斷變換的政府政策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認知與適應:土家族傳統觀念型生態知識
第一節 樸素的生態倫理觀
一 熱愛之心——親近自然
二 感恩之心——回報自然
三 敬畏之心——崇拜自然
第二節 傳統曆法氣象認知
一 傳統計時制度
二 傳統氣候預測
第三節 動植物傳統認知分類系統
一 植物認知與分類
二 動物習性認知與利用
第四節 樸素的傳統生態系統認知
一 因時因地制宜
二 “用”與“養”相結合的平衡生態認知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管理與約束:土家族傳統規約型生態知識
第一節 強制性公約制度規束
一 山林樹木保護制度
二 河流水源管理制度
三 野生動物適度索取制度
四 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制度
第二節 約定俗成的習俗約制
一 人生禮儀與“栽樹栽竹”
二 衣食住行與生態適應
三 節日習俗與環境保護
第三節 神秘的信仰禁忌控制
一 生產禁忌與索取節制
二 生活禁忌與生態保護意識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利用與治理:土家族傳統技術型生態知識
第一節 常態適應型生態技能
一 刀耕火種,輪歇恢復
二 間作套種,密植高收
三 植樹造林,適地適樹
四 精於儲存,保質保鮮
五 排水灌水,節水巧用
六 擅用竹木,巧於編織
第二節 抗風險適應型生態技能
一 自然災害的防範技術
二 “驅烏獸”技術
三 作物病蟲害傳統防治技術
四 動物疫病防治技術
第三節 改造補救型生態技能
一 開土造田,治山治水
二 積肥施肥,改良土壤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歷史傳承機理
第一節 教育內化機理
一 個體實踐教育:“人家怎么做,咱就怎么做”
二 集體記憶與民間敘事教化
第二節 儀式強化機理
一 “謝果樹”與“牛王會”:傳統生態倫理觀的強化
二 “封山護林”與“梅山神祭祀”:生態保護規約的傳承
三 建房儀式:傳統生態技藝知識的傳承
第三節 人際網路引導機理
一 “換工互助”與“拉家常”的意外收穫
二 村落評價尺度的引導
三 “權威”人士的指引與推動
第四節 外部環境制衡機理
一 生存環境的長期穩定性
二 政治環境的控制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現代化背景下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境遇
第一節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現代價值
一 生態價值:生態維護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二 經濟價值:山地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三 科技價值:彌補現代科學技術的缺憾
四 產業開發價值:生態產業與綠色產品
五 社會價值:生態管理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當代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傳承現狀及流失原因
一 現代化背景下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傳承現狀
二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流失原因探析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新時期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有效傳承的思考
第一節 加深人們對傳統生態知識的理性認知
一 克服對傳統生態知識的文化偏見
二 認清傳統生態知識傳承的特殊性
第二節 傳統生態知識內容的系統化與科學化
一 挖掘與整理:傳統生態知識的系統化
二 發展與創新:“弱生態知識”一“強生態知識”
第三節 實現傳承途徑的多樣化
一 歷史傳承方式的繼承
二 現代傳播手段的充分利用
三 開發利用中活態傳承
第四節 建立現代傳承的保障體系
一 法律法規的完善
二 政府與學者的支持
三 經費保障
四 人才隊伍保障
第五節 吸收借鑑國內外實踐經驗
一 發展觀光農業與生態旅遊
二 建立生態學校
三 發展有機農業,建設農業生態園
本章小結
結語
一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獨特魅力
二 土家族傳統生態知識的“聲聲不息”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姜愛,女,漢族,1981年9月生,中共黨員,湖北荊門人,博士。現為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武陵地區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國家民委項目一項,湖北省教育廳項目一項,湖北省民宗委項目一項。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湖北社會科學》《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