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調查條例

土地調查條例

《土地調查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8年2月7日公布。條例共分為總則土地調查內容方法、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調查成果處理和質量控制、調查成果公布和套用、表彰和處罰、附則等7章。旨在更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土地調查,保障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

2009年6月17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簽發《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土地調查制度是《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2008年2月7日,國務院以518號令公布施行了《土地調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使土地調查工作有法可依,也標誌著中國土地調查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軌道。《辦法》是對《條例》的細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調查條例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 目的: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土地調查
  • 時間:2008年2月7日
條例重點,條例內容,評價,答記者問,

條例重點

相關規定
《條例》關於經費的規定:土地調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足額到位。為具體落實《條例》規定,便於地方開展工作,《辦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配契約級財政部門,根據條例規定落實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調查所需經費。必要時,可以與同級財政部門共同制定土地調查經費從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收入等土地收益中列支的管理辦法。”這樣的規定,方便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配合財政部門落實經費,同時明確指出了經費可以從土地出讓收入中列支的途徑。
《條例》規定了土地調查形成數據成果、圖件成果、文字成果和資料庫成果,但對於數據成果、圖件成果、文字成果和資料庫成果具體包括哪些內容並沒有作出詳細規定。《辦法》細化了《條例》規定,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規定:“土地調查數據成果應當包括各類土地分類面積數據、不同權屬性質面積數據、基本農田面積數據和耕地坡度分級面積數據等。土地調查圖件成果應當包括土地利用現狀圖、地籍圖宗地圖、基本農田分布圖、耕地坡度分級專題圖等。土地調查文字成果應當包括土地調查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成果分析報告和其他專題報告等。土地調查資料庫成果應當包括土地利用資料庫和地籍資料庫等”。
《辦法》保證調查成果質量
土地調查成果的質量和真實性是《條例》著重解決的問題,《辦法》起草過程中也特別作出了一些制度設計,保障土地調查成果的質量和真實性。一方面,《辦法》規定:“土地調查上報的成果質量實行分級負責制。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級上報的調查成果認真核查,確保調查成果的真實、準確。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下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土地調查成果質量進行監督。”另一方面,對土地調查單位和土地調查人員在土地調查中弄虛作假,影響土地調查成果質量和真實性的,《辦法》規定:“承擔土地調查的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終止土地調查任務,該單位5年內不得列入土地調查單位名錄:(一)在土地調查工作中弄虛作假的;(二)無正當理由未按期完成土地調查任務的;(三)土地調查成果有質量問題,造成嚴重後果的”。“土地調查人員違反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由國土資源部註銷土地調查員工作證,不得再次參加土地調查人員考核”。
土地調查成果的運用
土地調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為此,國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耗費如此之大的土地調查所取得的成果,應當廣泛予以套用。《國土資源部關於做好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09〕10號,以下簡稱10號檔案),對土地調查成果的套用作出了明確規定。《辦法》把10號檔案的有關要求上升為法律制度,規定:“經依法公布的土地調查成果,是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關專項規劃,以及國土資源管理的基礎和依據。建設用地報批、土地整治項目立項以及其他需要使用土地基礎數據與圖件資料的活動,應當以國家確認的土地調查成果為基礎依據。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要以經國家確定的土地調查成果為依據,校核規劃修編基數”。

條例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土地調查,保障土地調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及時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土地調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基礎數據,為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土地資源,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提供依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三條 土地調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
第四條 土地調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足額到位。
土地調查經費應當統一管理、專款專用、從嚴控制支出。
第五條 報刊、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等新聞媒體,應當及時開展土地調查工作的宣傳報導。
第二章 土地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第六條 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每10年進行一次全國土地調查;根據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進行土地變更調查。
第七條 土地調查包括下列內容:
(一)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
(二)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
(三)土地條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
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
第八條 土地調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綜合運用實地調查統計、遙感監測等手段。
第九條 土地調查採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統一的技術規程和按照國家統一標準製作的調查基礎圖件。
土地調查技術規程,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章 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廣泛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土地調查工作。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土地調查工作,依法提供土地調查需要的相關資料。
社會團體以及與土地調查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配合土地調查工作。
第十二條 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按照國家統一要求,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特點,編制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核准後施行。
第十三條 在土地調查中,需要面向社會選擇專業調查隊伍承擔的土地調查任務,應當通過招標投標方式組織實施。
承擔土地調查任務的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法人資格;
(二)有與土地調查相關的工作業績;
(三)有完備的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
(四)有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對承擔土地調查任務單位的監管和服務。
第十四條 土地調查人員應當堅持實事求是,恪守職業道德,具有執行調查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
土地調查人員應當接受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領取全國統一的土地調查員工作證。
第十五條 土地調查人員應當嚴格執行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和統一的技術規程,不得偽造、篡改調查資料,不得強令、授意調查對象提供虛假的調查資料。
土地調查人員應當對其登記、審核、錄入的調查資料與現場調查資料的一致性負責。
第十六條 土地調查人員依法獨立行使調查、報告、監督和檢查職權,有權根據工作需要進行現場調查,並按照技術規程進行現場作業。
土地調查人員有權就與調查有關的問題詢問有關單位和個人,要求有關單位和個人如實提供相關資料。
土地調查人員進行現場調查、現場作業以及詢問有關單位和個人時,應當出示土地調查員工作證。
第十七條 接受調查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履行現場指界義務,按照要求提供相關資料,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和土地登記簿等相關資料。
第十八條 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的負責人不得擅自修改土地調查資料、數據,不得強令或者授意土地調查人員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不得對拒絕、抵制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土地調查人員打擊報復。
第四章 調查成果處理和質量控制
第十九條 土地調查形成下列調查成果:
(一)數據成果;
(二)圖件成果;
(三)文字成果;
(四)資料庫成果。
第二十條 土地調查成果實行逐級匯交、匯總統計制度。
土地調查數據的處理和上報應當按照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有關標準進行。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質量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對調查的各個環節實行質量控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切實保證調查的數據、圖件和被調查土地實際狀況三者一致,並對其加工、整理、匯總的調查成果的準確性負責。
第二十二條 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統一組織土地調查成果質量的抽查工作。抽查結果作為評價土地調查成果質量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三條 土地調查成果實行分階段、分級檢查驗收制度。前一階段土地調查成果經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展下一階段的調查工作。
土地調查成果檢查驗收辦法,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五章 調查成果公布和套用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制度。
土地調查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並接受公開查詢,但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地方土地調查成果,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逐級依次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做好土地調查成果的保存、管理、開發、套用和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等工作。
國家通過土地調查,建立互聯共享的土地調查資料庫,並做好維護、更新工作。
第二十七條 土地調查成果是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從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八條 土地調查成果應當嚴格管理和規範使用,不作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不作為劃分部門職責分工和管理範圍的依據。
第六章 表彰和處罰
第二十九條 對在土地調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三十條 地方、部門、單位的負責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修改調查資料、數據的;
(二)強令、授意土地調查人員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
(三)對拒絕、抵制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土地調查人員打擊報復的。
第三十一條 土地調查人員不執行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和統一的技術規程,或者偽造、篡改調查資料,或者強令、授意接受調查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調查資料的,依法給予處分,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統計機構予以通報批評。
第三十二條 接受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拒絕或者阻撓土地調查人員依法進行調查的;
(二)提供虛假調查資料的;
(三)拒絕提供調查資料的;
(四)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土地登記簿等相關資料的。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按期完成土地調查工作,被責令限期完成,逾期仍未完成的;
(二)提供的土地調查數據失真,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軍用土地調查,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有關部門按照國家統一規定和要求制定具體辦法。
中央單位使用土地的調查數據匯總內容的確定和成果的套用管理,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負責。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成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組織和領導土地調查工作。必要時,可以設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土地調查日常工作。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評價

《條例》的公布和施行,是土地調查法律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使土地調查數據真實準確目標的實現有了切實保障。但《條例》作為一部行政法規,對土地調查制度的規定是原則性的、方向性的,土地調查制度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接近尾聲,一些問題,如調查成果的內容、檢查驗收的程式等亟須通過具體的實施辦法予以解決。同時,出台《辦法》也是規範日常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專項調查的需要。《條例》立法不僅是規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也適用於日常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專項調查,《辦法》也需要對全國土地調查、土地變更調查和土地專項調查的對象、內容和方法等予以細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答記者問

2008年2月7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土地調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負責人就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為什麼制定該條例?
答:土地調查是摸清我國土地家底的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土地管理的基礎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全國土地資源利用狀況有了很大變化,但仍存在著土地分類標準不統一、土地信息不健全等問題。因此,通過土地調查,全面查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尤為重要:一是,為科學制訂發展戰略和規劃、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衝突。為保障可持續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吃飯和建設的問題。搞好土地調查,摸清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土地資源的基礎。二是,為嚴格土地管理、加強土地調控提供依據。掌握真實可靠的土地數據,既是當前落實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促進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的需要,還是把好土地閘門、加強巨觀調控的需要。三是,為合理使用土地、最佳化空間布局提供依據。通過土地調查,查清各類土地使用情況,既可以為節約集約用地打下基礎,也能掌握土地利用程度和承載能力,為合理劃分主體功能區劃提供依據。四是,為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理順土地權屬關係提供依據。土地市場是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土地調查,弄清農村和城市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歸屬,有利於規範和發展現代土地市場,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為了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土地調查,保證土地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國務院制定了《土地調查條例》。
問:土地調查的內容是什麼?
答:條例規定,土地調查的內容包括以下三項:(一)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二)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三)土地條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
同時,為了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管理,條例還規定,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以便做到對每一塊基本農田上圖、登記、造冊。
問:土地調查採用什麼方法?
答:條例規定,土地調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綜合運用實地調查統計、遙感監測等手段。為實現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土資源管理需要的目標,土地調查需要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同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中明確,充分套用航空、航天遙感技術手段,及時獲取客觀現勢的地面影像作為調查的主要信息源。在此基礎上,農村土地調查要實現對每一塊土地的地類、權屬等情況進行外業調查,城鎮土地調查要開展大比例尺權屬調查及地籍測量。
問:土地調查採用的地類標準是什麼?
答:為了科學劃分土地利用類型,明確土地利用各類型含義,統一土地調查、統計分類標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07年8月10日發布了《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國家標準。為了建立權威的土地調查數據規範體系,保證土地調查質量,條例規定,土地調查採用《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統一的技術規程和按照國家統一標準製作的調查基礎圖件。
問:條例對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作了哪些規定?
答:為了保證土地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條例對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作了如下規定:
一是,明確調查的組織保障。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進行土地調查;同時,為了加強領導和協調,條例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成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組織和領導土地調查工作。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中,依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國務院成立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部。
二是,明確調查的專業隊伍要求。條例規定,需要面向社會選擇專業調查隊伍承擔的土地調查任務,應當通過招標投標方式組織實施;承擔土地調查任務的單位應當符合具有法人資格、有與土地調查相關的資質和工作業績、有完備的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有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等四項條件。
三是,明確調查的人員要求。條例規定,土地調查人員應當具有執行調查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並接受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領取全國統一的土地調查員工作證。
四是,明確接受調查單位和個人的義務。條例規定,接受調查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回答土地調查人員的詢問,履行現場指界義務,按照要求提供相關資料,不得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和土地登記簿等相關資料。
問:條例對土地調查成果處理和質量控制作了哪些規定?
答:土地調查成果的處理和質量控制,關係到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和調查工作的質量,條例對此作了如下規定:
一是,規範調查成果的匯交、統計。條例規定,土地調查成果實行逐級匯交、匯總統計制度;土地調查數據的處理和上報應當按照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有關標準進行。
二是,建立調查成果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對調查的各個環節實行質量控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切實保證調查的數據、圖件和被調查土地實際狀況三者一致。
三是,建立調查成果抽查制度。條例規定,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統一組織土地調查成果質量的抽查工作;抽查結果作為評價土地調查成果質量的重要依據。
四是,建立調查成果檢查驗收制度。條例規定,土地調查成果實行分階段、分級檢查驗收制度;前一階段土地調查成果經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展下一階段的調查工作。
問:條例對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和套用作了哪些規定?
答:為了規範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和套用,條例作了如下規定:
一是,規範調查成果的公布。條例規定,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地方土地調查成果,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逐級依次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
二是,規範調查成果的保存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做好土地調查成果的保存、管理、開發等工作。
三是,明確調查成果的套用。條例規定,土地調查成果是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從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同時,條例還規定,土地調查成果不作為依照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調查對象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不作為劃分部門職責分工和管理範圍的依據。
問:違反條例規定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答:設定嚴格的法律責任是確保土地調查數據真實性、杜絕弄虛作假的重要手段,條例對此作了如下規定:
一是,明確有關領導的責任。條例規定,地方、部門、單位的負責人擅自修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強令、授意土地調查人員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或者對拒絕、抵制篡改調查資料、數據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土地調查人員打擊報復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是,明確調查人員的責任。條例規定,土地調查人員不執行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和地方土地調查實施方案、《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國家標準和統一的技術規程,或者偽造、篡改調查資料,或者強令、授意接受調查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調查資料的,依法給予處分,並予以通報批評。
三是,明確接受調查單位和個人的責任。條例規定,接受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拒絕或者阻撓土地調查人員依法進行調查,或者提供虛假調查資料,或者拒絕提供調查資料,或者轉移、隱匿、篡改、毀棄原始記錄、土地登記簿等相關資料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