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廟咀,2011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廟咀
- 廢止年份:2011年
- 設立年份:1928年
- 所在區域:湖北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Tǔdìmiàozuǐ
土地廟咀,2011年廢止的地名。
土地廟咀,201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土地廟”指漢族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咀”為當地方言,多用於地名,一般指自然形成的三面環溝的地方或村莊;“土地廟咀”指建有土地廟的山咀,這裡又指居民點。歷史沿革清同治三年(186...
土地咀 土地咀是四川省地名,以地形命名。歷史沿革 沿用至今。地名含義 早年此地有座土地廟,地處山咀,村民在此聚居形成的村民小聚落。
土門咀 土門咀是重慶市地名,因地物得名。地名含義 因山咀有一座土地廟,廟門朝山咀而得名。現有很多村民在此一起居住,就形成了居民點。歷史沿革 歷史地名,已不存在。
六村土地廟位於廣東省化州市那務鎮六村獨樹灣,地處六村自然村與六村國小交匯處,是當地村民供奉土地神的場所。簡述 獨樹灣地形類似葫蘆,因供奉土地神又得名土主坡。先民相得此地為土地神棲身所在,屬靈聖寶地,遂擺設香爐,每逢佳節挑祭品前來拜祭,久而久之形成習俗。祭台坐庚向甲,朝大筆咀,遠眺大榕嶺,占地...
土地廟村位於張村鎮沿山地帶,北靠中條山,南臨申家咀,東臨西溝村,距鎮政府8公里,離平陸縣30公里。全村有7個居民組,9個自然莊,共169戶,532口人,其中總勞力352人,全村總面積為4200畝,其中耕地面積2223畝,全村有黨員24名,村民代表21人。土地廟村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建設了村委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
台階上現存的廟字有鐘樓、靈官廟、土地廟、無量殿、娘娘廟、藥王洞、華陀廟、倉領廟、千眼千手觀音洞、接引佛殿等;鐘樓在無量殿院內,相傳“樓上有一大鐘,每逢廟會,鐘聲一響.聲播秦川”。無量殿的建築規模僅次於東嶽大殿,有胡績宗所書“太玄之殿”殿額。原殿年久已毀,今存的大殿是清代同治年間復建的。無量...
公公嘴是湖北省的地名,以前這裡有座土地廟,土地能生五穀,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們集中在土地廟祭祀土地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成灣,公公嘴,咀地狹長,又稱青龍咀。1956年1月,屬鯉魚稻田農四社。1958年9月,屬鯉魚八大隊。1959年1月,屬鯉魚二大隊。1966年,屬紅衛大隊。20...
福德古廟又名尖沙咀土地廟,是尖沙咀唯一的華人廟宇,建於1900年,供奉福德土地。前九龍英童學校 前九龍英童學校於1902年落成,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物。這幢樓宇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為居港外籍僑民而設的學校建築。因應本地的氣候,建築物設有寬闊的走廊、高聳的天花和金字塔頂。這建築物在1991年列為法定古蹟,現...
各地都有一些樂於為公眾服務的鄉民首領或社會賢達。他們生前有善舉或義勇行為、或有特殊的孝敬父母的行為、或烈女節婦等等。有的由官府立廟祭祀,有的則為鄉民景仰而享祀於城隍廟或社廟(土地廟)內,也有單獨立廟的,如武夷山市彭氏三賢祠等。七、行業神崇拜 舊時,社會上的工匠或藝人都供奉本行業的護佑神仙。在...
清源宮、萬壽宮、天后宮、五祖廟、土地廟、張爺廟、禹王廟、火神廟、燈棚、王爺廟、觀音廟。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設有戲樓、廂樓、天井、板壁、框架穿,雕樑畫棟現存一部分,除王爺廟、燈棚、觀音廟未在此街外,其餘的廟宇占地面積占了回龍街的五分之二,是相當集中的,帶動了民居的建築。福寶古鎮...
土地廟 又稱石廟,石廟雖小,但都坐北面南,且村村有之,被村民視為一村之主(當莊土地),村中家家戶戶有紅、白事都要到土地廟前拜祭,特別是白事尤為突出,在殯葬前要一日早、中、晚三時到土地廟跪拜哭喪。歷史人物 李吉,字靈仙。明永樂年間,(1403-1452年)於李仙莊三官廟裡當道士,因他會看風水,能...
田家咀名字的由來,田氏族人來此地方落戶定居繁衍生息,起名田家咀。位於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新添鎮三十墩村南2公里212國道處 。田家咀簡介 田家咀南接曹家鋪,北鄰皇后溝、東靠宿鄭家坪、西瀕洮河。兩面環山,洮河穿流而過地帶狹長,山青水秀、人傑地靈、四季分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地理優勢...
其他戶家是民家,只能敬土地(是地方小吏)而建的土地廟。綜上所訴述,足可說明嚴家塆的歷史風貌。嚴家塆先祖因時局所困,失去寶貴資料,後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著手蒐集整理重修家乘,歷經四年大業告竣。為承前典範撰有傳和贊,為激發後人,編有祖訓,家訓,弟子規等規範後人行為準則,為嚴家塆在各個時期的...
因鎮政府駐八里關村而得名。八里關鎮舊街關帝廟到茅坪鎮大路叉的大爺廟、八里關鎮龍溪村的龍咀廟、白石鎮貫嶺梁的土地廟路程均為八里。早在三國時期,八里關便是儻駱道上的重要驛站。1949年12月,在此設八里關鄉、黑峽鄉。1958年,合併八里關鄉、黑峽鄉,成立先鋒公社。1960年,更名為八里關公社。1984年,改為...
島上有兩座土地廟,上面刻著“有求必應”四字。據據清末文獻記載, 這裡曾有數丈高(約10米)的樹木,樹幹大可合抱,枝葉紛張,島上海鷗甚多,土質黑色。而今天島上林木已不及前高大,海鳥已去,土質表層為近期堆積的白沙,白沙層下20-40厘米,才見棕色鳥糞土層。由於沙層淺,又多鳥糞,使本島甘泉甚少。地理...
五、桐樹窪村土地廟 六、侯寨郭氏祠堂 第二節 古代民居 一、水磨村民居群 二、荊寨王珍民居 三、三李西莊村李臭糞民居 四、紅花寺王振強民居 五、王莊王國軍民居 六、楊寨劉申民居 七、十八畝地村李書雷民居 八、楊垛村鄭化學民居 九、楊垛村鄭大孬民居 十、櫻桃溝天井院 十一、張寨劉仕林民居 第七章 歷代...
龍華山供奉主神為西王母,還有五聖廟、九天聖母宮、三宵宮、哪吒太子廟、大雄殿、藥王廟、土地廟等其他道教尊奉諸神神廟、宮、觀等建築近30座,星羅棋布于山峰密林之中。山峰巍巍,林木蔥蔥,香菸裊裊,鼓罄聲聲。殿宇亭閣均為仿古建築,翹翅飛檐,琉璃覆頂,所塑神像仙風威儀,工藝精巧。龍華山廟宇始建於清初,...
20世紀30~40年代,島上居民興建起觀音廟、小山神廟、土地廟、靈神廟等,人們逢年過節或平時有個天災病禍,則上廟燒香燒紙,祈求神靈佑護。20世紀50年代初期,規模較大的廟改做辦公、民眾開會場所或學校。“文革”期間因破“四舊”立“四新”,島上廟宇被夷 為平地。20世紀80年代,一些個體私營業主,在商店和...
截至2011年末,張村鎮下轄新村、西吳、張村、雲蓋寺、土地廟、西溝、申家咀、馬家咀、韓村、辛店、試驗隊、下張、後南吳、前南吳、西南、張峪、東張峪、沙口、東坡、北村、窯頭、太陽渡、大澗北、小澗北、後地、關家窩、後溝、三灣28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6月,張村鎮下轄14個行政村:西溝村、馬家咀村、...
右殿建九天聖母娘娘,左殿建馬明王宮、北建土地廟,南建關帝聖君廟。中建衛陀,藥王等塑像。布局十分有序。底溝建五海龍王廟。相傳白蓮溝生長一棵白蓮樹,被“南蠻”人盜走了,破了風水,四面生沙,耕地淹埋,無地可種,人口疏流,明清時常住僧人,香火很旺,現存兩桶石碑,是大清康熙、雍正時立,碑文中寫有廟...
應靈祠,又名山神廟,廟內供奉菜花山山神土地。另在灣核頭,番灣樑上各有一座山神土地廟。每年農曆七月初九到七月十三,共五天,八月十三到八月十五,共三天,為菜花山廟會,屆時陰坡村周邊十方四十八莊善男信女前來上香朝拜,祈求平安。同時每月初一,十五廟門打開也供香客上香。影響範圍包括禮縣寬川,西和馬元,...
柏草坡龍天土地廟 逢渠橋 大覺宮壁畫 孝義三皇廟 馬祖塔亭 德豐寺 大中漢三嵕廟 大勝塔 等覺寺 孝義天齊廟 萬安城牆 勐旺塔及西北塔 北和炎帝廟 紫陽堤 楚雄文廟 北社三嵕廟 龍虎山古建築群 諾鄧白族鄉土建築群 北社大禹廟 明園 儂氏土司衙署 北甘泉聖母廟 鎖江樓...
到了元朝,統治者害怕中國漢族人民結社反抗,明令禁止“聚眾祠禱”、“賽神賽社”,民間社日活動從此衰落,各地的社壇大多變成土地廟或土谷祠。不過某些地區仍保留了一些,如魯迅先生《社戲》所描述。中和節 中和節:又名龍抬頭。《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節期以觀測東方...
北社東村各家院門口有“土地廟”,院中有“天地神”位,家中有“灶君神”龕 、“大仙爺”、“財神”、“佛祖”等。房頂有“吉星神”。養牲口的供“馬王爺”、有井的供“井神”等等。街道上有“五道將軍廟”,各街有“燈山樓”供瘟神。特色文化 伏水廟會,始於明代,經清代,盛於民國年間。參加村眾之多,...
亦有以當地特色命名的,如“公公咀”(在墨水湖的連通港西岸),因當地過去有個土地廟,土地神俗稱“土地公公”,故此地因“公公廟”而得名;又因那裡地形狹長彎曲,伸入湖中似條青龍,故又稱“青龍咀”。因地形而得名的還有“大瓜咀”(墨水湖北岸),其形如瓜故也。若湖邊凹進去,形成灣叉的地方,其地名又...
當他到土地廟布置時,先入城的便衣隊,已站上了崗。莫鉞發現後,不得不開城迎接已到城下的范專員。晚上,莫鉞見計計落空,怒火難忍,便私自闖入獄內,將劉毓鳳狠狠地拳打腳踢了一頓。翌日,范專員說:“劉毓鳳犯法案情重大,省府要人,我奉命前來押解劉犯。”莫鉞也無可奈何。范專員為了保證劉毓鳳的安全,...
到了元朝,統治者害怕漢族人民結社反抗,明令禁止“聚眾祠禱”、“賽神賽社”,民間社日活動從此衰落,各地的社壇大多變成土地廟或土谷祠。不過某些地區仍保留了一些,如魯迅先生《社戲》所描述。龍抬頭 龍抬頭:又名中和節。《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節期以觀測東方蒼龍...
電信服務網點1處;有固定電話用戶480戶,行動電話用戶4050戶,聯通用戶3500戶,寬頻接入用戶85戶。交通 截至2011年末,土埡鎮境內有縣級公路9.2千米;鄉道總長13千米;村道總長60千米,已硬化46.7千米。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土埡鎮因場鎮建在山坪梁、銅鼓寨之間的埡口上,兩端各有一土地廟,名日土地埡。
起社火的頭天晚上十一點左右,春官正堂的所有人員要到村子裡的方神廟、土地廟、百子樓、藥王殿、文昌樓、雷祖殿去請神,人們一路走,一路喊著,意思是明鑼開道,到廟上時,必須要有祭文,祭文的大意是:弟子們為國泰民安,人口吉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望您老人家蒞臨伏惟,尚嫛十蔣家營的社火頭天正式玩起來...
為進一步掀起農民運動的高潮,1932年3月,王克明主持在西南壩土地廟召開農民大會,成立了洋縣農民抗日救國會,會員達1100多人,並健全了組織機構,在全縣範圍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宣傳抗日、抵制日貨、抗捐、抗稅鬥爭,使西南壩成為全縣農民抗日救國活動的中心,成為黨團結農民抗日救國的革命民眾組織。抗日救國活動的浩大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