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圖說紀伯倫:先知與和平
- 作者: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 頁數:172頁
- 開本:16
- 定價:48.00
- 外文名:Kahlil Gibran:Art of Peace
- 譯者:盧大川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360170, 7561360177
- 品牌: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卡里·紀伯倫(1885年~1951年),生於黎巴嫩布雪裡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家庭。童年時期,母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請家庭教師教他英文。
1888年,紀伯倫隨母親移居美國波士頓,在那裡奠定了紮實的英文基礎。1897年紀伯倫返回黎巴嫩繼續學習阿拉伯文和法文,並選修了醫學、國際法及宗教史和音樂等課程。暑期,紀伯倫隨父親旅遊中東各地,心靈豁然開朗。15歲時,他以阿拉伯文寫下《先知》的初稿,16歲時發表了第一篇散文詩,並開始熱衷於繪畫。大學畢業之後他遊歷了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地。隨後,紀伯倫開始大量創作,走上寫作的道路。1925年,其英文散文詩集《先知》出版,這本詩集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圖書目錄
先知
第二部分
先知花園
第三部分
其他選集
瘋人
先驅者
沙與沬
流浪者
序言
在兩種相異的文化中,卡里·紀伯倫作為一名作家一直名聲斐然。他既是阿拉伯文學的一股解放力量,又因他用英語創作,成為英語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之一。其作品蘊涵了獨特古老的智慧和神秘主義的味道,令人驚異的是,作者竟會生活在1912到1931年的紐約。在他1883年誕生到1931年逝世這相對短暫的生命里,他被無數阿拉伯語國家的人們追崇為那個時代的天才,他在西方與但丁、布萊克和羅丹齊名。一個如他這般的阿拉伯作家在西方如此之流行是空前絕後的,直至今日,《先知》亦是一本最受讚譽的現代詩集。
黎巴嫩的少年時代
紀·哈·紀伯倫,即大家熟悉的卡里·紀伯倫1883年1月6日出生在黎巴嫩北部。他出生的村子卜舍里位於黎巴嫩山下的一座小高原上,在村子下面就是聖谷那著名的古老雪松林。在歷史上,雪松既是生命的象徵又是生命的源泉。法老用這些樹建造墓地,所羅門王用它們建成了耶路撒冷的聖殿。腓尼基人也用這粗壯的樹木修造了那驚人的遠洋船隻,向蠻荒的世界輸出他們的紡織品、紫色染料、玻璃和語音字母表。
紀伯倫的父親卡里爾,那個賜予他中間名字(根據阿拉伯風俗)的人是一名收稅員,他的母親卡米勒·拉邁是一位馬龍派牧師的女兒。山區的天然閉塞使馬龍派基督教徒受到保護,他們保留了用耶穌阿拉姆語進行禱告的儀式。當兒時的紀伯倫在秘密的山洞裡、在黎巴嫩山外的修道院和寺廟玩耍的時候,有關聖徒馬龍及許多生活在山裡的神秘主義者的傳奇故事感染了他。
在大山的幽閉處,卡米勒和丈夫養育著一家人,生活雖然艱難,但尚可忍受。粗陋卻聰明的村民們在冬日大雪蠶食下變得堅硬的、貧瘠的土地上勉強維持生計。然而,僅僅在一代人之前,另一更為恐怖的陰影籠罩著黎巴嫩人的思想和回憶,那時他們的國家捲入了可怕的內戰。
土耳其帝國開始衰落,一種被外國介入而產生的恐懼感漸漸縈繞心頭。宗派之戰打響了,1860年上千基督徒在短短四周內被殺害。直至那時,許多信仰團體——迦勒底人、希臘和敘利亞的天主教徒,希臘和敘利亞的東正教徒,亞美尼亞人、亞述人、雅各比派人、馬龍派和景教的基督教徒,什葉派、遜尼派、德魯茲派的穆斯林教徒,以及猶太教徒—全都生活在一個地區,那裡極有可能曾是東西方的交匯之地。內戰的爆發所引發的混亂給黎巴嫩人民的思想刻上了一道深深的傷疤。在這個自相殘殺的時期,卜舍里的村民們回復原始生存的本能,躲避到不受影響的群山堡壘之中。雖然紀伯倫的直系親屬逃過了這場殺戮,但是卻給他留下了纏繞一生的回憶。
同時,他無法忘懷那些當他是孩子時就熟知之地的驚艷之美,那在1894年背井離鄉後成為他的追求之物,也是他靈感的不竭源泉。這次離家的種子在多年前就由一個漸漸消磨錢財的父親和一個決心要創造孩子美好未來的母親撒播。受逃離貧窮的傳統欲望以及部落和宗教鎮壓的驅動,在卡米勒之前的許多黎巴嫩家庭遠遷美國——他們的決心被一種稱為“移民”(Almahiar)的古老傳統所助長,這一傳統是指旅行到另一個城市(一個繁榮而充滿希望的地方)去尋求更好的生活。
離家中的成長
不顧19世紀90年代波士頓唐人街那火爐般的房屋的困苦,卡米勒決心要培養孩子的藝術天賦,這在那些閉塞家庭以外看來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當紀伯倫15歲的時候,他被選中為《奧瑪開陽》和《帳篷製造人奧馬爾》的一個版本畫封面畫。這位年輕的藝術家在波士頓過得很順利。城市的慈善機構意識到要為窮人做事,開始建造由社會工作者經營的房屋。1896年,在其中一所房屋裡,紀伯倫的畫吸引了一位藝術老師的眼光。 事情傳開,很快這個年輕人就融進了波西米亞的波士頓中。他有謙遜的舉止、俊美的容貌、獨特的天賦,這個特殊的“街道苦行者”深為知識分子和藝術圈所喜愛。他被比喻為穿過火車軌道進入“婆羅門波士頓”。波士頓公立圖書館開放了,但這裡的新文化展出品仍是浸染在生於此長於此的孩子——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超驗主義氛圍之中。這時被包圍的先鋒派起來反抗“病態弱小的世紀末”的多愁善感,涉獵異國情調、唯心主義和東方主義,抵制土耳其地毯、翡翠碗、水菸斗、氈帽、尖頭拖鞋及梅特林克關於死亡和注定之愛的新柏拉圖主義思想。
1904年,紀伯倫開辦了自己的首次畫展,他的作品被《波士頓晚報》稱為“沉重的美麗與尊貴的藝術”。前來參觀的眾多崇拜者有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進步女校長瑪麗·哈斯克爾。初次相見,她發現他“令人驚異……如火焰般跳躍……如可視的脈搏”。
初來波士頓的那幾年,紀伯倫目睹了自己的兄妹死於肺結核,母親死於癌症,是瑪麗·哈斯克爾——他的“守護天使”安慰他,讓他相信自己並非這片“陌生土地上的孤魂”。後來他在給瑪麗的信中寫道:“人生中三件事對我影響重大:母親讓我忍受孤獨,你給我和我的工作賜予信念,父親喚起了我內心的鬥士。”
……
名譽、病痛及晚年生活
完成《先知》後,紀伯倫僅剩七年壽命,但卸下重擔後的欣喜使他把難愈的病痛暫時拋到一邊,他向一位朋友寫信說他的傷病“拋棄”了他,儘管他頭髮開始斑白,卻狀態極佳。
他的名聲日漸顯赫,有畫像描繪他的交際圈子,其中有演員莎拉·貝恩哈特,信仰巴哈派的精神領袖阿卜杜勒巴哈,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詩人W.B.葉芝,墨西哥畫家何塞·克萊門特·奧羅茲科,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和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及G.K.切斯特頓。除去《先知》的驚人成功而獲得的稱讚,紀伯倫的晚年過得頗為艱難。隨著更多自詡“紀伯倫體”的崇拜者知道這位“黎巴嫩學者”居住在西十字街,他開始不斷受蜂擁而至的拜訪者的困擾。有些人來懺悔或尋求安慰,有些人來諮詢意見,另有一些人只是因為好奇。紀伯倫不想穿上先知的外衣,他寫道:“先知和詩人的區別就是,先知按他教導的方式生活,詩人卻不能。”
在隨後出版的書中,紀伯倫表達了他對名聲的矛盾態度:“名聲是熱情站在光亮下的影子。”(見156頁)儘管他把《沙與沫》描述為權宜之作,裡面的三百句格言還是包含了一些值得懷念的語句,雖然很多是重複穆斯塔法的話,差不多是他講話的補充說明,但最重要的還是受了格言之王——威廉·布萊克的影響。
1928年,紀伯倫發表了他最長的作品《人子耶穌》——根據他同時代人的記錄想像出來的耶穌七十八種不同的形象,另加入了耶穌信徒之外的完全虛構的人物,有聖母瑪利亞、抹大拉人瑪利亞,還展現了“反英雄”角色如該亞法、彼拉多和巴拉巴的觀點,書中悲傷地說道:“他的受難只持續了一小時,我應當受難直至我死去。”在此書將要出版的幾個月里,紀伯倫遭受著他稱為“夏季風濕病”的疾病,並預言說那些醫護人員正拚命用盡一切手段治療他的“難愈之症”。儘管《人子耶穌》是他最後一部成功之作,它卻並非一個失敗者的痛苦吶喊,而是一位詩人的驚人之證,它證明了噴薄而出的散文正向死亡之光繼續發出挑戰。
病痛的持續折磨讓紀伯倫不得不依靠酒精麻痹自己,在冬日殘風席捲東海岸的時候,這位詩人獨自在紐約的“隱居之屋”默默抵抗,在自己極限狀態的事實面前作出了妥協。對外界他卻始終露出堅毅的一面,宣稱他的下本書《先知花園》將在來年秋季出版。然而他沒能等到出版,而是轉向對二十年前撒下的種子而結的果實,史詩般宏大的作品——《大地之神》的創作,這是對濟慈最後的詩作《海潑里恩》的追憶。裡面有三位神組織的討論:一位對生與死的永恆循環意義悲觀失望:另一位贊成對它的意義進行精神追求;最後一位,也是三神中最小的那位,調解他們的爭論,建議他們接受對方的觀點並指出“只有愛能給予意義”。儘管這本書強調了愛的萬能之力,整體氛圍卻是憂鬱陰霾的,反映了一個垂死之人妥善的放棄,曾被認為是穿著文學外衣的說教作品。
當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開始之時,紀伯倫日漸增長的名聲和財富引人艷羨。他的書持續再版,英文版本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其版稅也逐步增加。一個演講機構出資請他進行一次讀書旅行,幾乎每一日都有郵件、電報或電話告知新的入賬信息。出版商對未來可能的變數都很機警,因此緊逼作者要求他們發表新作,於是紀伯倫開始了他的絕筆之作《流浪者》,這部作品於此前三年始於波士頓。
紀伯倫的“流浪者”是一位年輕的詩人預言家,面色蒼白,戴著苦痛的面紗,被“牆另一端瘋人院的人”幽禁在瘋人院。像他之前的短篇作品一樣,有對所謂文明世界盛行的統一和希望的批判分析,特別是他最後一首詩《河流》(見165頁)河流在此是光明與喜悅的源泉,河流匯入大海其實是一種象徵,象徵著個人匯入絕對的真理,偉大自我回歸本源。這首詩代表生命的進程,是紀伯倫作為作家實力的絕好證明,以公開直接的方式總結了他對生命的態度,意象非常簡單,仿佛源於孩子的童話故事一般。
紀伯倫於1931年逝世,葬於畢沙利(Bisharri)附近的小修道院MarSarkis的洞穴內。九個月後, 《先知花園》出版了,穆斯塔法在十二年後回到了他出生的島嶼。在埋葬他父母的花園幽閉之處他說:“現在存在就是要明智,但並非區別於愚人;要變得強壯,但不是消滅弱者:和孩子們玩耍,不以父親的身份,而是作為可以參與他們遊戲的玩伴。“朝陽在露珠下映照的形象不比太陽差……你和石頭同為一物,唯有心跳不同。朋友,你的心跳不是更快么?啊,但它不是如此平靜。”在被稱為焦慮時代的新紀元,紀伯倫看到了統治世界的神聖法則,在存有類似觀點的學校後退到混亂的時候,在眾多的物質主義、機械主義、軍事主義預示著他去世後其同胞將要恢復到原狀並毫不妥協的時候,紀伯倫始終堅持他的觀點,他是一個面對災難和驚人巨變仍堅定維護這些想法的人,他有毫不退縮的決心,繼續堅持他的思想,這是他向漠不關心的世界傳達的黎巴嫩思想。
紀伯倫是世界上最成功最著名的阿拉伯作家。不管技術成就上帶來的舒適還是分析帶來的深刻見解(哪一項都備受爭議),現代人的心靈存有創傷,而紀伯倫的思想是療傷之藥,尋求對靈魂與放逐之間緊張關係的理解,這預示著這一時代在情感上和理智上見證現代性之絕境的必要性。
他的作品揭示了一位預言者富有洞察力的想像,他既不改革也不說教,只是對新時期可能出現的意識邊緣化、物質貪慾和對盲目變化的危情作出了警告。他的智慧以一種簡單明了、抒情優美、意義深刻的形式,向所有想要尋求它的人娓娓道出,用震動人心的永恆對抗我們現在面臨的重大挑戰。
喬·詹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