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68-76毫米,雌蟾體長64-79毫米。體形肥碩。頭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略突出於下唇。
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間距略小於上眼瞼寬,與鼻間距等寬。無鼓膜。顳褶寬厚,其外側高厚而內側邊緣不清,後達肩部。上頜無齒突。舌大長梨形,後端游離略有缺刻。無犁骨齒。長而粗壯。
前臂及手長約為體長之半。
關節下瘤不清晰。內蹠突色淺為長圓形,無外蹠突。後肢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前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指端圓,色淺;趾略扁而細長,趾端圓,色淺。指式:3>4>2=1。趾間具蹼跡,趾緣膜很窄。無關節下瘤。
背麵皮膚極粗糙;一般吻端至眼前方皮膚較光,兩眼間小疣粒多,其間有數枚較大疣粒,上眼瞼及整個頭側滿布小刺疣;體背部高大圓疣多,長疣少,前後排列略成6-8行;近背中線兩行為圓疣,一般排列整齊,達肛部上方,有的個體排列不規則;股、脛背面以及跗、蹠外側因腺體較多顯得凹凸小平;腹面光滑。生活時一般體背面基色為深綠灰色或棕黃色,頭前部淺綠灰色上覆以褐色,頭側褐色上有黑點,一寬黑線沿吻棱至眼前角並延伸至顳褶下方達肩部。
瞳孔縱置黑色,虹彩棕黑色。兩眼間有一個棕褐色三角形斑,有的向肩部延伸與背部色斑相連;顳褶、背疣及四肢背面腺體上均呈深棕色,但有的與背面基色相同。整個膜面呈紫灰肉色,指、趾端及掌、蹠突色淺。浸液標本背面暗棕灰色,背疣及四肢腺體上棕色;腹面灰肉色。
雄性第一、二指婚刺大,呈錐狀,胸部刺團兩對,內者大,其上黑刺極細小而密集。
卵徑3毫米,動物極灰藍色,植物極乳白色。
第33-37期蝌蚪體小而細長,全長48毫米,頭體長19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56%;尾鰭低,起於第三尾肌節,尾末端圓;背面綠灰色,有深色斑點,尾鰭上有斑點;唇齒式多為Ⅰ:2+2(或3+3)/3+3:Ⅰ,唇緣寬;唇周圍均有乳突,口角部位無副突。
生活習性
圓疣齒突蟾多棲于海拔2600-3750米的中小型流溪近水源處或溪邊岸上潮濕之大石下及腐葉中,有的在浸水或湖邊沼澤地內石下及腐朽杉木下,也有在小河內石下。該蟾被翻山後,立即將前後肢向內下方縮成一團,匍匐不動,無逃跑情況,故易捕捉。蝌蚪多生活在山溪回水凼內石間或急流處石下,在近山溪盡源處較多,游泳力較強;該種蝌蚪在各種流溪內均可見到。
圓疣齒突蟾主要捕食金龜子、蝽象、蚜蟲、鱗翅目和雙翅目等小型動物。蝌蚪游泳能力較強,多生活於流溪回水凼內石間,在流溪兩旁的小支流內數量較多。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越西、昭覺、冕寧、西昌、鹽邊)。
繁殖方式
5-7月為繁殖期,卵群呈圓形或片狀,黏附在石底面,直徑60-80毫米。據採到的雄蟾第二性證及解剖觀察雌蟾腹內卵的發育情況以及採到的卵塊等,卵塊貼於小溝內石下,所量3個圓形卵塊其直徑為60.3毫米、66.2毫米及80毫米;·在繁殖季節間,雄蟾在產卵場所逗留時間較長,雌蟾可能在產卵後即離開產卵場所。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減少。受肋、等級:易危(VU)。
主要價值
圓疣齒突蟾能捕食多種害蟲,如金電子、蝽象、甲蟲、蚜蟲、鱗翅目幼蟲、雙翅目以及蠅、蛆等有害昆蟲及幼蟲,對林牧業蟲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