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貓眼蟾

九龍貓眼蟾

九龍貓眼蟾屬於脊索動物門,是一種蟾蜍,主要分布在中國四川九龍 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九龍貓眼蟾
  • 拉丁學名:Aelurophrynejiulong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亞目:變凹型亞目
  • :角蟾科
  • 亞科:擬髭蟾亞科
  • :齒突蟾屬
  • 亞屬:貓眼蟾亞屬
  • 命名人:Fei,L.,J.-p.Jiang,等,1995
形態描述,生物學資料,形態變化,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描述

雄蟾體長67.4~81.5(71.9,n=20)mm,頭較扁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略突出於下唇;吻棱鈍,頰部向外傾斜;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無鼓膜,顳褶寬厚;上頜無齒;無犁骨齒;舌卵圓形,後端無缺刻;瞳孔縱置,咽鼓管口小。
前臂及手長約為體長之半;指端球狀,第1、2指幾等長;指側無緣膜或極窄;關節下瘤略顯;掌突2個,內側者略大。後肢短,脛跗關節前伸貼體達肩部與口角之間,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為體長的39.1%;趾端圓,第3趾略長於第5趾;關節下瘤略顯;第4趾兩側約具1/4蹼,第5趾內側蹼達近端關節處;趾側緣膜顯著;內突卵圓形,無外突。
皮膚松厚,體背面疣粒較大而扁平,長形或圓形,略成行排列或排列不規則,整個腹麵皮膚光滑;體腹側、肛孔周圍及股腹面小疣多;底面光滑無疣。
生活時背面棕褐色或暗橄欖色;體背面疣粒部位色深,多形成圓形斑,有的背面有深色帶紋,且帶紋由疣粒周圍的深色斑形成;四肢背面無橫紋。腹面灰黃色,無斑;指、趾端,掌、趾突黑棕色。
九龍貓眼蟾 - 第二性徵 雄蟾前臂粗壯:第1、2指具椎狀黑色角質刺;胸部刺團2對,內側1對大,其上刺粒在10mm2內有刺32~102(63.2±19.20,n=72)粒;腋腺位胸側,較小,其上的刺粒較胸腺刺粒小。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3 120~3 750 m的高山泉水流溪邊或浸水沼澤地水凼內石塊下或泥窩內,行動遲緩。5月下旬至6月初是該蟾的繁殖盛期,卵產在水內石底面或水凼邊苔蘚或雜草根部,在一塊石下多達5~6個卵群連成一片,測量兩個卵群,共有卵l 980粒。6月初卵已發育到神經管期。蝌蚪生活於泉水凼或溪邊石下,數量甚少。

形態變化

成體
本種與圓疣貓眼蟾S. (A.) tuberculatus相近,但本種體背面大疣扁平,雄蟾胸部腺體2對,內側一對彼此分開較寬,其上刺粒較大,在10mm2內有刺粒32-102(63.2 +- 19.20,n=72)枚;腋腺較小,其上刺粒比胸腺上的刺粒小;蝌蚪唇齒式I:3+3/4+4(或3+3) : I,蝌蚪尾部前段低於後段。
卵徑3.0~3.6mm,動物極灰色,植物極乳黃色。卵群呈環狀或片狀,常常幾個卵群連成一片。
蝌蚪
大蝌蚪體尾灰褐色或灰棕色;身體肥碩,尾短。當後肢長3.2~4mm時(第36~37期Gosner,1960),體全長56mm左右,尾長31~35mm,約為頭體長的144%;頭體橢圓,背腹略扁,尾肌較發達,上下尾鰭幾等寬,上尾鰭起於第1、2肌節之間,後部比前部高,末端寬圓。口周圍均有唇乳突,大小均等,排列規則;口角部副突少;唇齒行較短,唇齒式為I∶3+3/Ⅰ∶4+4(或Ⅰ∶3+3),上下唇齒最外排很短,唇緣較寬;角質頜強,口腔下部第1對舌前乳突單指狀;出水孔位體左側,無游離管;肛管長而寬,肛口斜開於尾鰭基部右側。前肢剛伸出的變態期蝌蚪(第41期),尾長30.4mm,口部唇乳突和唇齒尚無變化;當尾部萎縮至14.4mm時,體長為27.2mm,其體背部疣粒、腋腺和趾蹼等特徵與成體相近似。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減少,威脅等級,易危VE。

分布

中國四川九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