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尾鸌屬

圓尾鸌屬

圓尾鸌屬(學名:Pterodroma)是屬於鸌形目、鸌科下的一屬海洋鳥類。共有35個物種。該屬鳥類具有短而堅固的喙,適合捕食從海洋表面捕獲的軟獵物。它們的喙基部都有管狀鼻孔。翅膀通常又長又窄,它們複雜的翅膀和面部標記可用於種間識別。模式種巨翅圓尾鸌

該屬物種適合在公海上進行長途旅行,利用海浪產生的風和空氣運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努力和能量消耗。它們有扭曲的腸道來消化具有不尋常生物化學性質的海洋動物。它們的飛行有力、輕鬆,而且常常很壯觀。腳上有蹼,使它們能夠在水面游泳和潛水。它們以海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只在夜間上岸築巢。繁殖季節,它們在島嶼的平地、山脊和斜坡上的洞穴中築巢。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行為,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圓尾鸌屬(Pterodroma)約有35種的海鳥,屬於鸌形目(Procellariiformes)。圓尾鸌因其快速的編織飛行而得名,就像躲避牛虻(馬蠅)一樣。飛行動作也反映在"Pterodroma"這個名字中,源自古希臘語"pteron"(翅膀)和"dromos"(跑步者)。
圓尾鸌屬(Pterodroma)於1856年由法國博物學家查爾斯·呂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引入。該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pteron"(意思是“翅膀”)和"dromos"(意思是“賽車手”或“跑步者”)。該模式種隨後被美國鳥類學家埃利奧特·庫斯(Elliott Coues)於1866年指定為巨翅圓尾鸌(Pterodroma macroptera)。
這裡列出的物種是美國鳥類學家弗蘭克·吉爾(Frank Gill)、帕梅拉·塞西爾·拉斯穆森(Pamela Cecile Rasmussen)和大衛·唐斯克(David Donsker)代表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U)維護的線上列表中認可的物種。該屬包括36種,其中一種在歷史時期可能已經滅絕。

形態特徵

圓尾鸌屬共有35種中型到大型的海鳥。模式種巨翅圓尾鸌:全身羽毛呈深色,大部分為烏褐色,喙底部有不同的淺色和灰色區域。喙呈黑色。下翅呈現均勻的黑色,但根據光線,較大的覆羽更蒼白和更灰,並且在主羽的底部可以看到一個略帶銀色的斑點。帶有對比鮮明的淺灰色反射性較大的覆羽和飛羽。翅膀通常又長又窄,適合在公海上長距離移動。尾巴呈楔形。喙黑色,尖端呈鉤狀。眼睛為黑褐色。腿和腳蹼是黑色的。可以通過其全黑的下翼、粗短的喙和其他同屬鳥類區分。類似的淡足鸌有淡淡的粉紅色喙。雌鳥與雄鳥相似。幼鳥的喙周圍有淺灰色區域,初羽時羽毛大多為黑色。

棲息環境

圓尾鸌屬均是高度遠洋的鳥類,在繁殖季節之外,它們通常在外海聚集,通常在深水區。密度在大陸架上不那么重要。在繁殖季節,它們在海拔400-1400米的幾個亞南極島嶼的平地、山脊和斜坡上的洞穴中築巢。沿海地區:遠洋、岩石海岸線;包括岩石島嶼、海崖,細砂或卵石海岸、潮下砂、潮汐帶——污泥、巨觀藻類、海草床。海洋區域:表層(0-200米)、中上層(200-1000米);海岸線和上層:懸崖和岩石島嶼。

生活習性

行為

該屬物種不繁殖時是遠洋鳥類。在繁殖季節後廣泛擴散。它們可以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亞熱帶地區看到。但它們仍在溫暖的深水中活動。一些遊蕩者可能會到達南美洲的東海岸,到達烏拉圭和巴西。然而,也有一些常年停留在繁殖島附近。即使在強風中也能快速飛行,以強勁的翼拍和長滑翔完成適度的高掃弧行飛行。通常單獨覓食,但它們可能會在豐富的食物來源周圍形成小群。它們會跟隨拖網漁船,與其他管鼻類和鯨目動物為伍。然而,它們主要還是形成單特或異性的小群體。該物種非常適合遠洋,只為繁殖而上岸。

食性

在夜間覓食,主要以頭足類、魚類和甲殼類為食,這些動物是通過海水表面抓取和捕獲浸泡的食物。魷魚是它們最重要的食物來源。

分布範圍

圓尾鸌屬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雖然圓尾鸌屬的物種分布範圍廣泛,但大多數圓尾鸌屬物種僅限於單一海洋盆地(例如大西洋),並且該屬中的遊蕩現象並不像其他一些海鳥物種那樣常見。

繁殖方式

該屬物種在島嶼上築巢,通常是一雄一雌制,它們之間有長期的配對關係。繁殖期雌雄會在亞南極和南極島嶼的繁殖地上空進行空中追逐表演,伴隨著響亮的叫聲。在洞穴里,常見表現出相互炫耀和求愛。該物種在冬天繁殖。在1月底至2月返回繁殖地,並在幾天內進行產卵前的遷徙。
它們在鬆散的群體中繁殖,單獨築巢,巢建在鬆散的群體中。挖掘60-290厘米長的洞穴,但也會在可用的情況下使用岩石裂縫,或在植被下或樹根遮蔽處建立巢穴。鳥巢內鋪設有樹葉和樹枝。在繁殖季節,它們會保護洞穴。
雌鳥在6月下旬至7月產下一枚白色的卵。孵化期約為51-58天,由雌雄雙方共同承擔,通常17天替換一次,共三次,其中兩次由雄鳥承擔。剛孵化的雛鳥絨毛呈深棕灰色,臉上裸露著灰色的皮膚,在孵化後108-128天之間就成熟了。將在7歲時達到性成熟。

下級分類

圓尾鸌屬(35種)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IUCN
1
Pterodroma alba
J. F. Gmelin, 1789
易危(VU)
2
Pterodroma arminjoniana
Giglioli & Salvadori, 1869
易危(VU)
3
Pterodroma atrata
Mathews, 1912
瀕危(EN)
4
Pterodroma axillaris
Salvin, 1893
易危(VU)
5
Pterodroma baraui
Jouanin, 1964
瀕危(EN)
6
Pterodroma brevipes
Peale, 1848
易危(VU)
7
Pterodroma cahow
Nichols & Mowbray, 1916
瀕危(EN)
8
Pterodroma caribbaea
Carte, 1866
極危(CR)
9
Pterodroma cervicalis
Salvin, 1891
易危(VU)
10
Pterodroma cookii
G. R. Gray, 1843
易危(VU)
11
Pterodroma defilippiana
Giglioli & Salvadori, 1869
易危(VU)
12
Pterodroma deserta
Mathews, 1934
易危(VU)
13
Pterodroma externa
Salvin, 1875
易危(VU)
14
Pterodroma feae
Salvadori, 1899
近危(NT)
15
Pterodroma gouldi
F. W. Hutton, 1869
無危(LC)
16
Pterodroma hasitata
Kuhl, 1820
瀕危(EN)
17
Pterodroma heraldica
Salvin, 1888
無危(LC)
18
Pterodroma hypoleuca
Salvin, 1888
無危(LC)
19
Pterodroma incerta
Schlegel, 1863
瀕危(EN)
20
Pterodroma inexpecta
J. R. Forster, 1844
近危(NT)
21
Pterodroma lessonii
(Garnot, 1826)
無危(LC)
22
Pterodroma leucoptera
(Gould, 1844)
易危(VU)
23
Pterodroma longirostris
(Stejneger, 1893)
易危(VU)
24
Pterodroma macroptera
(Smith, 1840)
無危(LC)
25
Pterodroma madeira
Mathews, 1934
瀕危(EN)
26
Pterodroma magentae
(Giglioli & Salvadori, 1869)
極危(CR)
27
Pterodroma mollis
(Gould, 1844)
無危(LC)
28
Pterodroma neglecta
(Schlegel, 1863)
無危(LC)
29
Pterodroma nigripennis
(Rothschild, 1893)
無危(LC)

Pterodroma oculta
M. J. Imber & A. J. D. Tennyson, 2001

30
Pterodroma phaeopygia
(Salvin, 1876)
極危(CR)
31
Pterodroma pycrofti
Falla, 1933
易危(VU)
32
Pterodroma rupinarum
Olson, 1975
滅絕(EX)
33
Pterodroma sandwichensis
Ridgway, 1884
瀕危(EN)
34
Pterodroma solandri
Gould, 1844
無危(LC)
35
Pterodroma ultima
Murphy, 1949
無危(LC)

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滅絕(EX)——1種;極危(CR)——2種;瀕危(EN)——6種;易危(VU)——12種;近危(NT)——2種;無危(LC)——12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