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圓尾鸌(學名:Pterodroma brevipes):鸌科、圓尾鸌屬的鳥類。體長30厘米,體重70-71克。該物種體型較小,雌雄無二態性異形。羽毛主要為灰色和白色。下體和上翼有深色圖案。這個物種有三種形態:深色型、淺色型和中間色型。
留鳥。通常在海洋和遠洋生活,在群落中築巢時會接近海岸和內陸地區。主要以頭足類動物和小魚為食。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和中南部以及澳大利亞東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行為,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領圓尾鸌體長30厘米,體重70-71克。喙基部有管狀鼻孔。它們的翅膀又長又窄,採用流線型設計。有蹼的腳讓它們可以在水面上游泳和潛水。該物種體型較小,雌雄無二態性異形。羽毛主要為灰色和白色。下體和上翼有深色圖案。這個物種是多態的:
暗色型:顏色從煤煙黑到深石板灰色不等,但頭部下部有白色,翅膀下側有一些白色斑點。下體後部、肩角和上尾覆羽呈淡灰色。下體的底部裝飾有一條灰色的線條。衣領呈黑色且完整。
淺色型:羽毛幾乎全是白色。非常類似於白翅圓尾鸌。然而,下翼的深色尾緣更細長,這標誌著隱蔽翼和主翼之間的分界線更大。
中間型:中間變種的胸部有深色領圈。下體明顯是白色的。
棲息環境
領圓尾鸌經常出沒于海洋和遠洋棲息地,很少接近海岸和內陸地區,除非在群落中築巢。它們在有森林覆蓋的陡峭山坡的海洋島嶼或有棕櫚樹成片的小峽谷中的森林茂密的斜坡上的洞穴中繁殖。在海拔100-500米之間築巢。
生活習性
行為
領圓尾鸌基本上是留鳥,儘管在它們活動範圍最遠可到達新喀里多尼亞和泰莫圖菲。叫聲的音調和語調與白翅圓尾鸌及其他大型物種非常相似。總的來說,包含4種不同的聲調:斷斷續續的“ti-tii-ti”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發聲,但也可以聽到低沉的呻吟聲,低沉的咕嚕聲,以及“cher-cher”聲。
食性
構成領圓尾鸌的食物成分並不是十分了解。估計和白翅圓尾鸌的飲食近似,即主要是頭足類動物、小魚,還有其他水生脊椎動物,稱為“串光魚”(vinciguerria)或“海黽”(halobates)。領圓尾鸌的一些獵物是隨機捕獲的。大部分在部分浸沒後在表面附近或淺層捕獲。領圓尾鸌有時會在種間群體中捕魚,在東太平洋,它們經常與白頸圓尾鸌和黑翅圓尾鸌混群組隊。
分布範圍
繁殖地:斐濟和萬那杜。
起源不確定(繁殖地):美屬薩摩亞、庫克群島和薩摩亞。
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智利、厄瓜多、法屬玻里尼西亞、吉里巴斯、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埃、諾福克島、皮特凱恩、索羅門群島、托克勞、湯加、吐瓦魯、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生活在太平洋西南部和中南部,澳大利亞東部。主要築巢地是萬那杜,可能還有高亞島(Gaua),在班克斯群島、厄羅芒果島(Erromango)、塔納島和阿尼尤姆島(Aneityum)和斐濟群島(Gau、Kadavu)。也存在於索羅門群島(馬基拉島)、西薩摩亞群島和庫克群島(拉羅湯加島)。它們也可能出現在玻里尼西亞的其他島嶼。
繁殖方式
領圓尾鸌的繁殖季節在萬那杜和斐濟南部以及庫克群島的產季從2月或3月開始。6-9月期間,可以在巢中看到雛鳥和幼鳥。在所有地方,這些海鳥都在完全夜間活動的集群中築巢。巢被放置在岩石縫隙中的地面上,或者只是在地面上,其位置被一些或多或少茂密的樹葉所掩蓋。每窩產1枚白色的卵,孵化期可能持續6-7周。在3個連續階段結束時,幼鳥在出生時是深灰色,在11-12周后準備離巢飛走。沒有進一步的信息。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領圓尾鸌指名亞種 | Pterodroma brevipes brevipes | (Peale, 1848) |
2 | 領圓尾鸌萬那杜亞種 | Pterodroma brevipes magnificens | Bretagnolle & Shirihai, 2010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易危(VU)。
種群現狀
斐濟IBA項目(G.Dutson in litt.2005年)未發表的數據表明,全球領圓尾鸌的物種數量數量為1,000-10,000隻,大致相當於670-6,700隻成熟個體。
趨勢理由:沒有足夠的數據來量化該物種的種群趨勢,但由於外來哺乳動物的捕食,領圓尾鸌被認為正在經歷緩慢到中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