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尾鸌

圓尾鸌

圓尾鸌(學名:Pterodroma hypoleuca):小型海鳥,體長30-33厘米。額白色、頭頂至後頸黑色,其餘上體鼠灰色,尾羽末端黑色,翼黑色、具鼠灰色羽緣,頦、喉和整個下體白色。翼下面亦為白色、具兩條黑色斜線和黑色外緣,尤是它喜歡在頭頂上面成圈飛羽鳴叫和突然下降的姿勢,野外特徵極明顯。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部分和外趾黑色。

棲息於溫帶海洋中,繁殖期間棲息于海岸和沿海島嶼及其附近海面上,非繁殖期則全在海上生活。善飛行,既能鼓翼飛翔,又能左右傾斜,長時間的在海洋上空來回滑翔。也能從空中急劇直落而下。通常不追隨船隻。喜結群繁殖。主要以各種小魚、蝦、軟體動物、甲殼類等小型海洋動物為食。分布於中國、日本、馬紹爾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美國(夏威夷島)。繁殖於薩哈林島、日本南部島嶼及夏威夷並進入北太平洋西部。通常不追隨船隻。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圓尾鸌
  • 拉丁學名:Pterodroma hypoleuca
  • 別稱:白額圓尾鸌、點額圓尾鸌、白腹穴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鸌形目
  • 鸌科
  • :圓尾鸌屬
  • :圓尾鸌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Salvin, 1888
  • 英文名稱:Bonin Petrel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圓尾鸌體長30-33厘米,翼展63-71厘米,體重182克。是一種中型海鳥。嘴和頸均短;翅尖長;圓尾;身體呈紡錘形;額基經眼下到喉白色,前額有白色斑點,頭頂至後頸黑色;背、肩、腰、尾上覆羽鼠灰色;尾亦為鼠灰色,但具寬的黑色端斑;後頸黑色向下延伸至頸側,形成一個喉部斷開的頸環;下體白色在喉部向背部延伸,經眼下到前額形成一條明顯的黑白分界線;翅黑色,翅上覆羽和次級飛羽綴染的灰色,使翅上形成一個不明顯的“M”形斑;翼下白色,飛羽尖端黑色,形成黑色外緣,兩條粗的黑色線斜行在白色翼下極為醒目。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部分蹼和外趾黑色。

棲息環境

圓尾鸌是典型的海洋性鳥類,棲息於溫帶海洋中,繁殖期間棲息于海岸和沿海島嶼及其附近海面上,非繁殖期則全在海上生活。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在海洋上,除繁殖期間晚上活動外,其他時間白天和晚上確立活動。善飛行,既能鼓翼飛翔,又能左右傾斜,長時間的在海洋上空來回滑翔。也能從空中急劇直落而下。通常不追隨船隻。主要以各種小魚、蝦、軟體動物甲殼類等小型海洋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日本、馬紹爾群島、北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美國(夏威夷島)。
來源不確定:韓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美國本土外小島嶼。
非繁殖期往北太平洋遊蕩,經過台灣沿海、琉球群島、伊豆群島,往北到薩哈林島。
圓尾鸌圓尾鸌

繁殖方式

繁殖於溫帶海洋中島嶼上,成群營巢繁殖,繁殖期10月至翌年4月。通常在晚上到達繁殖地,到達繁殖地時已成對。營巢於棕櫚森林內地上,也有在林緣和裸露的海邊圓石下營巢的。通常置巢於岩石堆或岩石洞穴和裂隙中,也在倒木樹洞或直接在地上掘洞為巢。巢極簡單,巢內僅置少許枯葉和枯草。它們通常在黃昏時成對來到繁殖的島上,來時飛行相當高,在高的棕櫚森林上空相互追逐。它們既能通過鼓翼飛翔在林中樹木間活動和通過樹冠間的空隙離開森林進入空中,也能通過爬上樹幹而離開地面。進入巢位時通常是通過樹間空隙直落而下。到達巢地後立刻開始修理舊巢或建築新巢。11月末或12月初開始產卵,每窩產卵1枚,白色,大小為47-50.1毫米×36.5-37.1毫米,平均為50毫米×37毫米。1月孵出雛鳥,4月雛鳥即能離巢飛翔。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的分布區域狹小,非常有限,種群數量稀少。由於當地的原始森林幾乎完全被栽培作物取代,主要威脅是棲息地被破壞,其次,非本地鸚鵡的疾病傳播也是威脅之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