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系變遷的動力

國際體系變遷的動力

國際體系變遷的動力是由李金祥寫的關於國際體系的論文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一種非國家行為體視角
外文題名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change
論文作者
李金祥著
導師
蔡佳禾指導
學科專業
國際關係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南京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國際關係 國際政治 非國家行為體 變遷 行動者和結構理論
館藏號
D81
出版社 時事出版社
版次 2017年3月第一版
館藏目錄
2010\D81\5

內容簡介

自冷戰結束以來,在解釋一些國際政治後果時,主流的國際政治理論難以勝任。儘管不同的理論有其自身的邊界,但理論解釋乏力的情況一再發生。這些理論的缺陷在於沒有關於體系變遷動力的研究,也缺少了對非國家行為體的關注。 本論文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出一個有關國際體系變遷動力的理論模型,而且從非國家行為體的視角來進行實證研究。國際體系變遷的動力區別於國際體系變遷的原因。國際體系變遷的原因是從國際體系結構來解釋體系變遷,而國際體系變遷的動力來自於行動者的能動作用。行動者是以主觀意願指導行動,並會與結構發生相互作用的實體。行動者包括國家和非國家的行為體。這裡重點關注非國家行為體。非國家行為體指具有行為內聚性、跨國性、獨立性和非國家性的實體。非國家行為體可以分為兩大類:政府間國際組織和跨國行為體。跨國行為體又可以分為國際非政府組織、跨政府行為體、跨國公司和跨國非公司行為體。非國家行為體的能動作用指行為體的意圖和權力。意圖指行動者的行為以目的為導向。而變革結構的意圖是行動者能動作用的體現。而權力則指行動者所擁有的破壞性權力、生產性權力、話語性權力、影響決策的權力和制定規則的權力。 變遷的內涵指結構的轉型、替代和增強複雜性。變遷的標準是指國際體系中的結構。結構既指體系內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權力的分配,也指國際制度、國際機制,還指體系內不同文化的分配。國際結構還存在體系層次的巨觀結構與互動層次的微觀結構之分。 與主流理論偏重於從結構層次來探討國際政治變遷的原因不同,本論文的結構變遷理論建基於安東尼·吉登斯、羅伊·巴斯卡、亞歷山大·溫特等人的結構能動理論。行動者改變結構的模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結構和行動者處於二元性的關係。行動者遠離結構,對結構進行反思,並根據問題情境,有意圖地利用權力革新既存結構。這時,行動者能動作用中的意圖和權力這兩個屬性同時起作用。而另一種情況是結構和行動者處於二重性的關係。行動者可能只是複製既有的結構。但行動者的權力會產生因果鏈,進而推動結構變遷。變革性意圖並不是結構變遷所必需的。結構變遷是行動者意圖之外的產物。 非國家行為體正是通過以上兩種途徑變革國際體系中權力、制度和文化分配。非國家行為體日益捲入到國際政治體系的進程,因而非國家行為體也與國際體系的結構變遷有關聯。在很多情況下,國際體系的變遷是由國家完成的。但非國家行為體的參與往往是國際體系變遷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如果非國家行為體不介入,國際體系的某些變遷就不會發生。 和國家一樣,非國家行為體也擁有破壞性權力和生產性權力。它們模仿國家,利用這些權力,推動體系內權力分配的變遷。在某些領域裡,國家想要推動結構變遷,但由於關注問題領域太多,而又有心無力。國家並不能同時把所有問題都列為當務之急。在某些被國家視為非當務之急的問題領域,弱小的非國家行為體則可以為某一單個目標而推動國際體系內制度或者文化的變遷。在國際政治中,還存在著一些國家不太關心的問題。與國家關係友善的非國家行為體卻能憑其性質上的中立和實踐中累積的信譽,建立一些國際制度以處理這些問題。 本論文的兩個案例具體探討了非國家行為體與國際體系變遷之間的關聯。在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案例,在面臨問題情境時,該行為體經過反思,有意圖地推動了國際體系內有關非國家行為體參加聯合國事務的國際制度。而在跨國保釣運動的案例里,保釣運動的權力產生了意圖之外的後果,即,中日在東海問題上互動層次的理念結構變遷。隨著保釣運動的持續推動,及中日兩國的示範效應,這種友好的文化理念將會在東亞地區的亞國際體系內擴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