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

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

《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是由2012 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少軍。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
  • 作者:李少軍
  • 頁數:521
  • 定價:78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8-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前言,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作 者:李少軍 等 著
叢 書 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系列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8-01
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

內容簡介

國家實施對外政策的環境或舞台,用學術語言表述,就是國際體系。國際體系作為以主權國家為主的各種國際行為體圍繞一定問題互動而形成的整體結構,乃是國際關係的巨觀體現。由於體系結構對國家的對外政策有無處不在的影響,因而相關的理論與經驗研究構成了國際關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的內容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論篇,詮釋了國際體系的基本概念,並分別解釋了權力體系、制度體系與文化體系的互動結構與影響機制,建立了完整的國際體系的理論框架。
第二部分是事實篇,分別闡釋了主權國家體系、聯合國體系、國際經濟體系、國際軍事體系和國際政治文化體系。這些章節說明了行為體在各個專門領域的互動,把抽象的體系理論與經驗層面的事實結合往了一起,說明了體系的現實存在形態。
第三部分是戰略篇,從中國的對外戰略選擇的角度,闡釋了中國的身份與利益,國際環境對中國的複雜的影響機制,以及中國的戰略應對。《國際體系——理論解釋、經驗事實與戰略啟示》認為,中國參與國際體系的不同互動,只有利用體系的系統效應趨利避害,適宜地開展實力外交,制度外交與公共外交,才能更好地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國際體系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國際體系的界定
第二節 國際體系的屬性
第三節 行為體與體系的互動
一 影響單元參與體系互動的因素
二 體系對單元的影響
第四節 國際體系的歷史演進
一 人類群體間互動的產生與古代體系的形成
二 互動範圍的擴大
三 體系內涵的演進
四 主權國家的一體化
五 全球治理與共同體因素的發展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權力與國際體系
第一節 國際政治中的權力
一 權力的概念
二 權力的要素以及權力的衡量
第二節 權力政治的互動
一 國際無政府狀態
二 權力互動的模式
三 權力互動的手段
第三節 權力結構與體系變遷
一 權力的分布與結構
二 體系的變化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章 制度與國際體系
第一節 自由主義思想的由來
一 古典自由主義
二 新自由主義的興起
第二節 行為體的互動——國際合作
一 相互依賴
二 共同利益與集體行動
第三節 國際制度:概念與作用機制
一 與國際制度相關的概念
二 國際制度的作用與影響機制
三 制度承載力的局限
第四節 國際制度的變遷
第五節 結語
第四章 觀念與國際體系
第一節 國際關係研究中的觀念因素
第二節 行為體的觀念互動與身份定位
一 行為體互動的觀念結構
二 身份認同
三 對利益與目標的定位
四 對世界的認知與文化傳統
第三節 觀念結構形成的機制與屬性
一 內在觀念與外在表達
二 觀念體系的實質
第四節 觀念體系的社會化作用
一 社會化的含義
二 社會化過程:說服與社會影響
第五節 觀念互動與結構的變化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主權國家體系
第一節 主權與主權國家
一 主權的概念
二 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
三 主權國家的產生
四 主權國家的擴展
第二節 當代主權國家體系的形態
一 政治結構下的當代主權國家體系
二 經濟結構下的當代主權國家體系
三 軍事結構下的當代主權國家體系
四 其他結構下的當代主權國家體系
第三節 主權與現代國家體系的演變
一 全球化對主權國家的影響
二 一體化與國際制度對主權國家的影響
三 人道主義干涉對主權的影響
四 霸權主義對主權的影響
第四節 結語
第六章 聯合國體系
第一節 聯合國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一 國家間的互動與聯合國體系的創建
二 會員國的需求與聯合國體系的發展
三 外部環境的變化與聯合國的變革
第二節 聯合國體系的構成
一 聯合國的主要機構
二 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
三 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及私人部門
第三節 聯合國體系的屬性與特徵
一 政府間性
二 公平的地區代表性
三 綜合性與全球性
四 國際合法性與超國家特徵
第四節 聯合國體系對主權國家的影響
一 強制性措施
二 維持和平行動
三 自願原則下的法律仲裁
四 條約機制的作用
五 價值規範的建構
六 推動全球治理
第五節 結語
第七章 國際經濟體系
第一節 國際經濟互動及其擴展
第二節 跨國公司與生產體系
第三節 國際貿易體系
一 戰後國際貿易體系的談判進程
二 國際貿易體系的結構與機制
三 國際貿易體系的影響
第四節 國際金融體系
一 國際金融體系的演進
二 當代主要國際金融制度的構成
三 國際金融問題與行為體的互動
四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第五節 結語
第八章 國際軍事體系
第一節 軍事互動的產生與發展
一 前主權國家的軍事互動
二 現代軍事互動的形成與演進
第二節 全球軍事互動的主要行為體
一 綜合性國際組織
二 軍事同盟組織
三 非政府武裝組織
四 國際和平組織
五 從事軍火生產與貿易的跨國公司
第三節 當代軍事互動行為:衝突與合作
一 軍事衝突與戰爭
二 軍備競賽
三 軍控與裁軍
四 軍事外交
第四節 當代典型的軍事體系
一 國際安全體系
二 軍事結盟
三 軍控與裁軍體系
第五節 結語
第九章 國際政治文化體系
第一節 國際政治文化體系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國際政治與意識形態
一 冷戰中的意識形態之爭
二 冷戰後的意識形態之爭
第三節 宗教極端主義與國際政治
一 宗教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二 宗教極端主義及其特點
第四節 國際媒體系統
一 媒體與政治
二 國際媒體與跨國傳播網路
三 國際媒體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第五節 結語
第十章 國際體系與中國的對外戰略選擇
第一節 中國的身份、角色與利益
一 中國的身份
二 中國的國家利益與目標
第二節 中國面對的國際體系環境
一 權力政治體系的影響機制
二 國際制度的運作與影響機制
三 觀念文化體系的影響機制
第三節 中國的對外戰略選擇
一 實力外交
二 制度外交
三 公共外交
第四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國家進行國際競爭,實施對外政策,總是在一定的環境或舞台上進行的。這種環境或舞台,用學術語言來表述,就是國際體系。國際體系是指以主權國家為主的各種國際行為體圍繞一定問題互動而形成的整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每一個行為體都是構成單元,都會受到結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講,國家進行對外決策,必須對國際體系有充分的了解。這就好比要下水游泳,需對水有充分了解一樣。正因為國際體系具有這樣的重要意義,因而相關研究才作為國際關係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發展起來。
有關國際體系的研究是國際關係研究中的巨觀部分。國際體系的研究者是從整體上看待國際互動以及這種互動所形成的結構。之所以要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是當代的各個行為體和事件存在著複雜的相互聯繫,這些聯繫具有整體屬性,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行為體或事件都是整體結構的組成部分;二是國際關係作為一個整體,具有構成單元所不具有的屬性,這種屬性決定單元會受到環境的無處不在的影響。針對這種特點,國際關係學者有一種共識,即探求國際政治的規律性或相關性,首先要從國際關係的整體著眼。只有在巨觀上形成對國際互動的清晰認識,才可能對微觀層次的現象做出適宜的解釋。這樣的哲學觀,使得國際體系研究在國際關係學科中處在了最重要的地位。布贊(BarryBuzan)和利特爾(RichardLittle)指出,沒有國際體系的概念,人們就很難證明國際關係作為一個學科存在有道理。沒有系統的區別性因素,這個學科就會碎裂化而成為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子學科。[1]
對國際體系進行研究,大體上有兩個層面。在學理層面上,人們所要研究的是國際關係的整體結構與運作機制。在戰略層面上,人們所要研究的是行為體參與互動所面對的國際環境和如何做出戰略選擇。這兩個層面的研究,雖然前者側重於理論解釋,後者側重於經驗解釋,但這兩者實際上具有內在聯繫。說得確切些,從理論上對國際體系的機製做出深入解釋,才能為國家在國際體系中進行戰略選擇提供強有力的理由。反過來說,只有在歸納和概括國際互動的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推進國際體系的理論解釋。
在國際關係學界,有關國際體系的研究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成為熱點領域,出現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2]由於這一時期的國際格局是美蘇對峙的兩極結構,因此相關研究基本上是循著權力政治的解釋模式。這種解釋在70年代末以肯尼思·華爾茲(KennethWaltz)提出新(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為代表,進入成熟期。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非常簡約,一個常量是“國際無政府狀態”,一個變數是“大國的數量”,一個結果是“權力趨於平衡”。[3]這一研究在國際關係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可。在這一時期,獨樹一幟的英國學派在國際體系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英國學派認為國際體系並非是無政府狀態下的純粹的權力結構,還同時存在著規範與制度對行為體起約束作用的“國際社會”。1970年代馬丁·懷特(MartinWight)的《國家體系》和赫德利·布爾(HedleyBull)的《無政府社會》是這一學派早期的主要代表作。英國學派對“國際社會”的解釋,形成了有別於美國主流學派的國際關係理論。[4]到了80年代,隨著以基歐漢(Robert Keohane)與約瑟夫·奈(JosephNye)為代表的自由制度主義的興起,對行為體間的相互依賴與國際制度的解釋逐漸流行,形成了與新現實主義體系理論相爭論的局面。[5]
冷戰結束後,隨著兩極體系的解體,人們開始了對體系理論的新思維。一方面,建構主義從社會學的視角解釋行為體的互動,提出了有別於物質主義的解釋觀念互動的體系理論;[6]另一方面,面對冷戰後全球化與多極趨勢的發展,國際結構的一體化與碎裂化,參與互動的行為體的複雜化與多元化,一些學者感到單一簡約的理論已不再適應新的現實,因而提出應從複雜、綜合與系統的視角進行國際體系研究。這樣的思路為推進國際體系研究展現了新的前景。
1993年,斯奈德(Jack L. Snyder)和傑維斯(RobertJervis)主編的《應對國際體系的複雜性》[7]一書,基於系統效應的視角,探討了解釋國際體系的新觀點。該書認為,冷戰的結束導致國際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以結構現實主義為代表的體系理論,已不適應日益相互依存的、多極的體系動態。該書所匯集的文章除了對傳統體系理論進行修補之外,還基於系統論的視角提出了一些新觀點。例如,斯奈德強調要關注國際體系與國內體系的互動,並且關注軍事、經濟等子系統的影響。傑維斯則提出要關注體系的系統效應。不過,正如斯奈德所說,該書並沒有提出新的體系理論,只是針對體系變化提出了一些新思維。
中國學界的國際體系研究,大體上是在國際學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研究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理論性研究,另一類是外交與戰略研究。理論性研究的成果較多是從國際格局與大國關係著眼進行概念演繹,並且運用歷史的方法對國際體系的演進和冷戰結束以來的結構轉型進行解釋。[8]外交與戰略研究主要是以國際格局與世界秩序的研究為背景,闡釋中國面對的國際挑戰與對外政策的選擇。[9]
評估學界對國際體系研究的現狀,我們認為,儘管國際學界的幾個主流學派都形成了較系統的理論體系,並且出現了進行系統性解釋的新思維與新探索,在中國學界有了較多聯繫外交與戰略分析的成果,但無論是體系理論與概念的演繹、經驗事實的描述還是戰略啟示的闡釋,都有一些重要方面和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探討。
第一,在概念與理論研究方面,現有的幾大主流學派對國際體系都是持單一的觀點。例如,現實主義把國際體系看作是國家進行權力互動的結構,主要表現為衝突;自由制度主義把體系看作是複合相互依賴和制度結構,會形成合作;建構主義把國際體系看作是共有觀念的結構,能夠建構行為體的行為。儘管這幾種理論都有嚴謹的邏輯,具有“片面”的深刻,但對照現實就會發現有頗多矛盾的方面。這可能也是幾大理論相互間爭論不休的一個主要原因。
本課題從體系的界定出發對事實進行觀察發現,在當代世界,任何國家要滿足自己的需求,維護自己的利益,都要參與跨越國家邊界的對外互動。行為體參與國際互動,並不是圍繞單一問題,它們的多元利益會導致它們參與多元的互動,並因而會形成多元的結構。這些結構有的具有衝突的屬性,有的具有合作的屬性,有的具有物質屬性,有的具有觀念屬性。由於每個行為體都會參與多個體系的互動,而不同的互動問題又存在相關性,因此這些具有不同屬性的體系會經由行為體和互動問題而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在這樣的複雜體系中進行互動,行為體所受到的影響是非常複雜的,從單一視角很難恰當地解釋其結果。基於這一認識,本課題認為對體系進行研究,一方面要以現有成熟理論為基礎,對它們所解釋的各種專門機製做進一步的理論演繹;另一方面,不能局限於這些理論,而要通過觀察經驗事實,特別是行為體的互動,對體系的運作機制提出一些新解釋。這些解釋包括對單一機制的說明,但從整體上講,是綜合性與系統性的研究。
第二,國關學界現有的體系理論,作為“主義”,與國際互動的現實是有相當程度的脫節的。儘管理論體系的建立需要抽象,但國際關係學科的研究對象畢竟是活生生的現實,如果這種抽象不能與經驗事實相對應,那么這種理論就會失去現實意義。就“國際體系”而言,雖然作為概念不能直接觀察,但作為對現實的概括卻必須與現象相聯繫。實際上,行為體在任何領域的具體互動,所形成的體系都有可以描述的現象和需要解釋的機理。
為了使國際體系的研究能夠從抽象變為具體,本課題在理論演繹的基礎上,對幾種主要的互動結構,包括主權國家體系、聯合國體系、國際經濟體系、國際軍事體系、國際政治文化體系等,進行了比較詳盡的闡釋。對於這些互動結構,學界是有許多專門的研究的,[10]包括基於體系角度的研究,但把它們作為與體系理論相對應的經驗事實,進行綜合性的描述和解釋,還是很少見的。從學理意義講,加強經驗性研究對於發展國際體系理論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在以往的體系研究中,儘管國際學界的幾個主流學派都闡釋了體系影響行為體行為的觀點,例如肯尼思·沃爾茲認為國家會周而復始地形成均勢,基歐漢和約瑟夫·奈認為相互依賴能夠促進國際合作,溫特(AlexanderWendt)認為行為體間的共有知識能夠建構其利益,但這些闡釋基本上都是在學理層面,很少聯繫行為體的實踐,因而不具有指導行為體戰略互動的意義。國內學界在這方面的研究與國外學界有很大不同,比較注意與外交與戰略實踐相結合,並且特別注意聯繫中國的實際,但由於體系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未能就國際體系影響行為體的機制提出一整套自洽的理論,因而這種研究基本上還是屬於中國外交研究的範疇。
本課題認為,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國際體系研究,不同於傳統的體系理論研究,也不同於傳統的對外戰略研究,而是要在這兩者之間建立內在的邏輯聯繫,並對這種邏輯進行解釋。在這裡,解釋的要點就是行為體的互動。由於體系的構成決定於行為體的互動,體系形成後構成了行為體的互動環境,而這種環境的影響也是作用於行為體的互動,因此對互動機制進行深入的觀察與解釋,就能夠把對體系的理論解釋與對行為體戰略實踐的解釋合乎邏輯地聯繫起來,並使得體系研究能夠落到可以操作的外交層面。在本課題的研究中,不論是進行理論演繹、事實描述還是戰略評估,對互動的解釋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基於上述的總體構想,本課題進行了三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是國際體系理論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對現實體系的描述與解釋,第三部分是基於國際體系視角對中國對外戰略的研究。
在對相關概念與理論的研究中,本課題從嚴格的體系界定出發,強調了“單元”、“互動”與“結構”三個要素,並且以互動作為闡釋要點。為了說明互動,本課題特彆強調了“問題”的重要性。儘管把“問題”作為研究要素並非本課題的首創,但本課題演繹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即行為體有不同的問題,就會參與不同的互動,並形成不同的體系。這一觀點解釋了當今體系林立的原因,也解釋了體系理論林立的必然性,並認為不同學派間的排他性爭論沒有意義。本課題認為,此前學界對國際體系的研究,特別是所闡釋的權力互動、制度合作與觀念建構,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成果。這些理論所闡釋的結構是並存的。借鑑這些(主流)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成果,本課題分章節從理論上論述了行為體互動所表現出的權力、制度與觀念屬性,闡釋了這三類互動的結構與機制。雖然這些闡釋可以分別與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和建構主義相對應,但並非是對這三種理論的單純綜述,而是從“互動”這個核心要素出發所做的具有某些新意的演繹。
在第二部分,本課題有選擇地闡釋了國際體系的經驗事實,包括主權國家體系、聯合國體系、國際經濟體系、國際軍事體系和國際政治文化體系。這幾個體系不能涵蓋國際體系的全部,但比較典型地反映了國際互動的現實。主權國家作為國際關係中的主要行為體,其互動結構是當今國際體系的基礎格局。聯合國作為最具普遍性的國際組織,是國際制度體系的典型體現。國際經濟體系、國際軍事體系和國際政治文化體系作為有代表性的結構,是行為體在各個專門領域進行互動的產物。對這些領域進行專門闡釋,可以比較具體地說明行為體的互動形態及其結果。
本課題的最後一部分闡釋的是國際體系研究對中國對外戰略決策的啟示。對國家戰略進行評估,就要使解釋可操作化。毫無疑問,國家進行戰略選擇,不可能相對抽象的體系,而只能相對具體的體系;不可能只相對一個體系,而必須應對多元的體系。從這樣的角度進行研究,不但要說明每一種具體結構的存在現狀與影響機制,而且要說明它們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與相互聯繫。對國家來說,進行戰略互動不但要應對體系的每一種影響機制,而且要應對體系影響所形成的系統效應。
作為國際互動中的一員,中國需要參與各個不同體系的互動,包括與其他大國的權力競爭,在貿易、金融等領域的經濟交往,在全球治理中的廣泛合作,以及在意識形態與價值觀方面的觀念互動。在這些互動中,中國作為一個實力迅速上升的開發中國家,不但始終要有正確的身份定位與利益的定位,而且在不同體系的不同機理的作用下要有高明的外交應對。中國需要以謹慎的實力外交處理好與主要大國以及周邊國家的權力互動關係,需要以積極的制度外交在國際秩序中扮演參與者和推動者的負責任的角色,同時還需要以廣泛的公共外交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在進行具有不同屬性的對外互動的過程中,中國只有在體系中巧妙地統籌不同的手段,趨利避害,才能順利地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
本課題所做的研究,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個重大課題,題目是比較大的。雖然在學術研究上問題過大是大忌,但如果是確實需要研究的問題,那就值得去做。事實上,當我們把國際體系視為國家的戰略互動環境時,就必須進行這樣的整體性研究,否則所做解釋就沒有太大的意義。在這裡,關鍵之點不是問題的大小,而是能不能恰當把握。如果能夠在研究中對問題做恰當的界定,清楚論證其研究意義與合法性,並且能夠從事實觀察與理論演繹中提出具有新意的觀點,並建立起自洽的理論,那么這種研究就是有價值的。從現在的研究成果看,應該說實現了立項的構想。由於我們的研究屬於國際關係大理論(grandtheory)範疇,因此通過對體系的再闡釋,對於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是有一定的推動意義的。當然,這些研究能否得到學界認可,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是集體合作的產物。李少軍作為課題主持人,負責整個課題的框架設計和思路的確定,撰寫了前言與第一章,並最後完成全書的修改與定稿。其他章節的寫作分工是:第二章楊威、第三章王瑋、第四章王鳴鳴,第五章徐龍第,第六章李東燕,第七章郎平、王東,第八章張楊,第九章胡文秀,第十章邵峰。李少軍對全書內容負責。
由於本課題的研究架構比較宏大,內容涉及廣泛,無論是從演繹理論的角度講,還是從解釋現實的角度講,都是有很多難點的。儘管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夠有所創新並給人以啟示,但限於水平,目前所形成的這個成果肯定是不完善的,不能免於錯誤與疏漏。我們知道,要發展國際體系研究,結合經驗事實建立起一套自洽的體系理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較長的過程,因此非常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引起討論,並得到批評與建議。

部分內容

人類社會一產生,就是以群體生活為形式。考古研究發現,原始人類群體的規模大約為幾十人。在這種群體內部,成員之間的互動是相互協力的關係。在極低的生產力條件下,人們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自然界中求得生存。
在原始社會的不同群體之間,只要活動區域有重疊,就會發生互動。這種互動,包括對生存空間和食物的爭奪,也包括對抗自然和共同敵人的合作。在這種互動中,不同群體間所形成的最穩定的一種聯繫,就是經由婚姻而形成氏族關係。氏族社會的形成,是族外婚的產物。當原始群體禁止一切兄弟姐妹間發生性關係時,氏族就出現了。原始社會的互動經歷了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兩個階段。在母系氏族社會,兩個互通婚姻的氏族構成了早期的部落。伴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私有制的出現,父系氏族社會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
原始社會的部落,都是有一定的活動範圍的。部落與部落的互動,在很長時間內主要表現為戰爭。為了解決部落之間的衝突,部落會形成一定的聯盟。聯盟設有共同的議事會,可以聯合對外作戰。原始部落制度伴隨社會發展逐步解體之後,原本起著管理作用的機構就逐漸擁有了凌駕於一般成員之上的權力,並最終形成了統治若干村社的早期國家。國家的產生是原始社會解體過程中不同政治單元互動的結果。這種互動主要表現為軍事兼併和政治權力的擴大。在幾大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中,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
在古埃及,最早的國家雛形是州。州由許多村社組成。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圖騰、軍隊和政權機構。早期的埃及約有40個州。州之間經過長期的戰爭和兼併,逐漸統一,在公元前四千紀中葉,形成了兩個王國,即上埃及王國與下埃及王國。在約公元前3000年前後,上埃及滅下埃及,實現了統一。古埃及王國作為一個體系,所經歷的主要互動就是戰爭,包括對外戰爭,也包括受到外族入侵。在中王國時期,埃及曾遭到了來自亞洲的遊牧部落喜克索斯人的入侵,並受到了後者100多年的統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