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是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洪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
- 作者:任洪生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定價:26 元
- ISBN:9787562032069
《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是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洪生。
《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是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洪生。...
政治權力與資本權力是一對矛盾。《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1978~2006):國際化與國內政治的動力分析》正文分為六個篇章,試圖從政治權力和資本權力之間的關係這一角度切入,來解讀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化與國內政治的動力分析。書名 國際資本與中國政治、經濟轉型:國際化與國內政治的動力分析 出版社...
國際資本轉移是經濟學術語,指資本的跨國流動和轉移,是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常見現象,資本跨國轉移的目的是在世界範圍內整合利用其它國家的優勢生產要素,其轉移的載體是跨國公司,其轉移的理論基礎是比較優勢原理。同時由於經濟危機、政治動盪、戰爭等因素,也會導致本國資本迅速流到國外,從而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的現象。測...
國際區域合作是指不同主權國家或者地區之間的跨國界的區域經濟合作,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或者地區在跨國界的經濟地域或者特定經濟地域進行經濟分工與經濟交易活動的總稱。協調好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周邊經濟轉型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是中國參與國際區域合作的重要環節。研究中國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亞洲轉型國家的...
市場經濟與政治發展:轉型時期的中國政治 《市場經濟與政治發展:轉型時期的中國政治》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拓,吳志成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
政治經濟學(英語:Political Economy)是經濟學科的總名稱,廣義地說,是研究一個社會生產、資本、流通、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係和經濟規律的學科。名詞定義 第一個使用“政治經濟學”這個詞語的人是法國的安托萬·德·蒙克萊田,他於1615年出版了《獻給國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亞當·斯密認為...
第四章 權力、利益與資本主義的正當性:建構以利益為基礎的政治秩序 對一種以利益為基礎的社會秩序的熱望 經濟發展與政治利益 以利益為基礎的社會秩序的興起 政治秩序受到怎樣的影響 對以利益為基礎的政治秩序的反對 建構一個新的政治秩序 結論 第五章 官僚機構改革與適應市場 重組官僚機構的動力 官僚機構改革:一...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概念 在世界範圍內,全球經濟一體化指的是各國之間在經濟上越來越多地相互依存。商品、服務、資本和技術越過邊界的流量越來越大。下面的趨勢提供了這方面的明顯跡象。——從1989年到1996年,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額是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長的,幾乎為同期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年增長速度3.2%的...
新自由主義是國際壟斷資本“反攻倒算”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也是開發中國家的“依附”經濟學和轉型國家的“解體”經濟學。可惜蘇聯人先是沒看明自,飲鴆止渴,後來竟不暇自哀,甘之如飴。終於釀成歷史上一段慘禍。——第十章 作者簡介 鄭彪,浙江金華人。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系,1985年獲碩士學位。1984-1989年...
、《巨觀中國:經濟成長、周期波動與資產配置》、《穿越周期:人民幣匯率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規模估算、驅動因素與管理策略》等著作,在The World Econom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經濟》、《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與政治》等國內外...
一方面,它會產生“聚集效應”,如今它不僅吸引了西歐的眾多國家參與,而且吸引了許多中東歐轉型國家。這從經濟上來看,主要是因為我們前面介紹的關稅同盟效應;從政治上看,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政治影響遠非單個成員國所能及。另一方面,它會產生“擴散效應”。這並非要求所有國家完全與歐盟一樣,而是從一體化經濟學角度...
第二篇 轉型期中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歷史演變“5.1 古典政治經濟學對財富的研究 5.2 經濟學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 5.3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體系的創立 5.4 傳統政治經濟學模式 5.5 對中國政治經濟學創新之思考 傳統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當代困惑 ——傳統政治經濟學的失誤...
過去36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十位躍居第二位,從低收入經濟體進入中高收入經濟體行列,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回首36年的改革歷程,中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破除計畫經濟體制束縛,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加快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資”的抽象爭論束縛自己的思想和手腳。社會主義要贏得同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鑑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和商品經濟一般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國外的資金、資源、技術、人才以及作為有...
《中國轉型經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是2002年11月中國物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振中。內容簡介 筆者提出,在理論層面,要全面理解古典經濟學家的思想,尤其是不能扭曲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也不能片面理解斯密關於功能的理論;在理念層面,要在商品競爭、環境競爭和靈魂競爭的各個領域樹立有效競爭的理念基礎;在實踐...
結構轉型與廣義信貸,《比較》,2019年第4期 結構轉型期的金融供給側改革,《中國金融》,2019年第9期 結構轉型視角下的槓桿率選擇,《中國金融》,2018年第24期 人民幣進入寬幅區間波動新機制,《金融博覽》,2018年第12期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進展與差距,《國際經濟評論》,2018第6期,與鄒靜嫻合作,《新華文摘...
“土地財政”一旦嫁接了資本市場,加上了槓桿,就成了“土地金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推動經濟飛速擴張,也造就了地方政府越滾越多的債務,引發了一系列巨觀經濟問題。三、政府投融資與債務 政府的投融資與債務問題,仍然是圍繞1994年分稅制改革展開的。分稅制改革之後,財權集中到了中央,但通過轉移支付和...
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黨的領導下根據中國國情實行的社會主義,它既不同於傳統的社會主義,又不同於資本主義,它應具有五個基本特徵:第一、以民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以民為本是以人民為本位,既不同於以官為本,又不同於以人為本。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面對上述問題,西方傳統的經濟學、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和國際政治學因學科分立,很難解答。1944年,匈牙利裔英國經濟學家K.波拉尼在《偉大轉變》一書中以資本主義統一市場的興起和發展為主題,分析了英國在維也納會議後所謂“百年和平”期間的對外政策,提出了研究國際關係的均勢、國家、市場和金本位制等 4個方面,力...
以非盟為代表的非洲觀點是,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沒有充分考慮到非洲的利益,希望非洲國際體系中享有更大的發言權、更平等的地位,加強國際體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實現發展目標。拉美國家普遍不滿現行國際體系,希望成為國際事務中全面、平等的參與者,主張將國際體系議程的重點從政治和地緣戰略轉向...
五、中國的崛起與亞洲地緣政治新格局 六、中美關係與東亞區域秩序的困境 七、中國地緣政治新格局及其應對 八、長戰略和台灣問題:美日聯盟、歐盟和兩岸關係 九、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衝突、合作與和平發展 十、金融危機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及中國的選擇 十一、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國際合作 十二、組織...
8. 2010年12月,“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規劃建議”,招商局集團,參與;9. 2010年11月,“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調研報告”,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綜合開發研究院,參與。學術論文 1.2022年,資本充裕度與國際投資體制的演變,《世界經濟與政治》2.2021年,中國香港對中國內地經濟貢獻評估——基於中間商...
報告夾敘夾議,有論有據,對未來十五年左右國際大勢提出許多大膽預測,展示不同發展圖景,是開闊視野、啟迪思維、謀求對策的研究精品。目錄 報告提要 導言 轉型的世界 一、變化多於傳承 二、未來世界的種種前景 第一章 經濟全球化 一、回到未來 二、中產階級在壯大 三、國家資本主義:後民主市場模式在東方崛起?...
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制度因素分析 論適度經濟成長方式的選擇 科學發展觀與經濟增長範式革命 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國際經驗及啟示 進一步有效地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問題探討 中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路徑選擇 自主創新是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關鍵 內生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與技術創新的機制設計 論經濟成長中的資本效率 經濟成長...
全球化使各國在經濟發展中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強。儘管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陷入低速增長,但並未改變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總體走勢。在應對危機和促進復甦的進程中,依託國際化生產、對外貿易和服務、資本跨境流動和技術創新,各國加大力度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全球資源配置,經濟聯繫更加緊密、利益交融不斷加深。經濟格局 已開發國家...
“第三世界是由超越兩大陣營、超越國家性質的開發中國家所組成,它成為一支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舉足輕重的力量。”世界大戰造就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時機,而革命則解放了被壓迫民族和殖民地人民,導致了中國、印度、土耳其等東方國家成立了獨立的多民族國家,國際社會中的主權國家增長近200個。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是第三...
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國人民為挽救民族危機,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經濟,追求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就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 。二.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一)起步階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階級領導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主要特徵是: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 1. 洋務運動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