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地方政府投融資為主線,分上下兩篇。上篇解釋微觀機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務、收支、土地融資和開發、投資和債務等;下篇解釋這些微觀行為與巨觀現象的聯繫,包括城市化和工業化、房價、地區差異、債務風險、國內經濟結構失衡、國際貿易衝突等。最後一章提煉和總結全書內容。
作品目錄
| |
| 第五章 城市化與不平衡 第一節 房價與居民債務 第二節 不平衡與要素市場改革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貧富差距 結語 —擴展閱讀— |
第一章 地方政府的權力與事務 第一節 政府治理的特點 第二節 外部性與規模經濟 第三節 複雜信息 第四節 激勵相容 第五節 招商引資 結語 —擴展閱讀— |
|
|
|
|
第六章 債務與風險 第一節 債務與經濟衰退 第二節 債台為何高築:歐美的教訓 第三節 中國的債務與風險 第四節 化解債務風險 結語 —擴展閱讀— |
|
|
第二章 財稅與政府行為 第一節 分稅制改革 第二節 土地財政 第三節 縱向不平衡與橫向不平衡 結語 —擴展閱讀— |
|
|
|
第七章 國內國際失衡 第一節 低消費與產能過剩 第二節 中美貿易衝突 第三節 再平衡與國內大循環 結語 —擴展閱讀— |
|
第三章 政府投融資與債務 第一節 城投公司與土地金融 第二節 地方政府債務 第三節 招商引資中的地方官員 結語 —擴展閱讀— |
|
|
|
第八章 總結:政府與經濟發展 第一節 地區間競爭 第二節 政府的發展與轉型 第三節 發展目標與發展過程 結語 —擴展閱讀— |
|
第四章 工業化中的政府角色 第一節 京東方與政府投資 第二節 光伏發展與政府補貼 第三節 政府產業引導基金 結語 —擴展閱讀— |
|
|
|
|
|
作品思想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剖析了政府如何影響“蛋糕”的分配,如何參與“蛋糕”的生產,讓讀者能深入了解政府這一政治經濟機體如何運作。作者的兩個觀點:其一,政府和市場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二元”分割,對於中國複雜的政治經濟現象而言更是如此。其二,對於讀者而言,了解政府認為應該怎么辦,比了解“我們”認為應該怎么辦,重要得多。所以該書注重解釋“是什麼”和“為什麼”,當不可避免涉及“怎么辦”的時候,側重於解釋當下正在實施的政策和改革。
一、地方政府的權力與事務
第一章討論了事權劃分的三種理論,即公共服務的規模經濟與邊界、信息複雜性、激勵相容。這些理論為理解政府職能分工勾勒了一個大致框架。地方政府不僅提供公共服務,也深度參與生產和分配。所以作者指出,若無視這種現實,直接套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有限政府”的邏輯,容易在分析中國問題時產生扭曲和誤解。作者認為,不能脫離政府來談經濟,是理解中國經濟的基本出發點。實事求是了解現狀,才能依託現實提煉理論,避免用理論曲解現實,也才能真正深入思考政府在幾十年來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後文的分析和討論中,事權的劃分是基礎。
二、財稅與政府行為
要深入了解政府,必然要了解財稅。縱觀全書,
分稅制改革是中國經濟現象的一個重要的節點,人們當前所面對的很多重要問題,都和分稅制改革有緊密的聯繫。分稅制之後興起的“土地財政”,為地方政府貢獻了每年五六萬億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收入,著實可觀,但仍不足以撬動飛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土地真正的力量還不在“土地財政”而在以土地為抵押而撬動的銀行信貸與其他各路資金。“土地財政”一旦嫁接了資本市場,加上了槓桿,就成了“土地金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推動經濟飛速擴張,也造就了地方政府越滾越多的債務,引發了一系列巨觀經濟問題。
三、政府投融資與債務
政府的投融資與債務問題,仍然是圍繞1994年分稅制改革展開的。分稅制改革之後,財權集中到了中央,但通過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地方政府有足夠的財力維持運轉。但幾乎所有省份,無論財政收入多寡,債務都在飛速擴張。可見政府債務問題根源不在收入不夠,而是支出太多,因為承擔了發展經濟的任務,要扮演的角色太多。因此債務問題不是簡單的預算“軟約束”問題,也不是簡單修改政府預算框架的問題,而是涉及政府角色的根本性問題。所以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簡政放權,從生產投資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逐步轉型。
四、工業化中的政府角色
經濟發展是企業、政府、社會合力的結果,具體合作方式取決於各自占有的資源,而這些資源稟賦的分布格局由歷史決定。中國的經濟改革脫胎於計畫經濟,政府手中掌握大量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資源,如土地、銀行、大學和科研機構等,所以必然會以各種方式深度參與工業化進程。政府和市場間沒有黑白分明的界限,幾乎所有的重要現象,都是這兩種組織和資源互動的結果。作者在這部分指出了他的重要觀點:“要想認識複雜的世界,需要小心避免政府和市場二分法,下過於簡化的判斷”。
五、城市化與不平衡
作者認為,中國城市化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4年之前,鄉鎮企業崛起,農民離土不離鄉,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階段是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鄉鎮企業式微,農民工進城大潮形成。第三個階段是黨的十八大以後,隨著一系列改革的陸續推行,城市化的重心開始逐步從“土地”向“人”轉移。城市化和工業化互相作用。上述三個階段背後的共同動力之一就是工業化。2001年,中國加入
WTO和國際競爭體系之後,工業企業必須擴大規模,充分利用規模效應來增強競爭力,同時需要靠近港口以降低出口運輸成本。因此製造業開始加速向沿海地區集聚,大量農民工也隨之遷徙。這種集聚促進了當地服務業飛速發展,吸納了從農村以及中小城市轉移出來的新增勞動力。這些新一代移民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很多“農二代”已經不具備從事農業生產所需的技能,更希望定居在城市。所以城市化需要轉型,以人為本,為人們提供必要的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
六、債務與風險
這一章分析了中國債務的情況,並聚焦企業和銀行風險。作者認為,債務問題不是簡單的貨幣和金融問題,其根源在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和結構,所以在降低債務的過程中伴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然而導致目前債務問題的直接起因,卻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幾年後的歐債危機。為應對巨大的外部衝擊,中國迅速出台了“4萬億”計畫,穩定了中國和世界經濟,但同時也加劇了債務負擔和產能過剩。作者指出,產能過剩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理解:第一是生產效率下降;第二個角度是國際失衡;第三個角度是產業升級。
七、國內國際失衡
中國經濟結構上“重投資、重生產、輕消費”的特點,其優點是能快速擴大投資和對外貿易,利用全球化的契機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但缺點是經濟結構失衡。對內,資源向企業和政府轉移,居民收入和消費占比偏低,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對外,國內無法消納的產能向國外輸出,加劇了貿易衝突。作者指出,經濟結構再平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伴隨著國內的痛苦調整和國際衝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進入大調整期,而中國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和第二大經濟體,百年來首次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角,對歐美主導的經濟和技術體系造成了巨大衝擊,也面臨巨大反彈和調整。其實對於常年關注中國經濟改革的人來說,過去的40年中沒有幾年是容易的,經歷過幾次大的挑戰和危機。
八、政府與經濟發展
這一章對該書內容做了三點總結:第一點總結也是該書提煉的主題之一,即地方政府間招商引資的競爭。第二點討論政府能力的建設和角色的轉變,總結該書介紹的“生產型政府”的歷史作用和局限,也解釋中國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的必要性。第三點總結該書的關鍵視角,要區分經濟發展過程和發展目標,既不要高估已開發國家經驗的普適性,也不要高估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在未來的適用性。若不能繼續改革,過去的成功經驗就可能成為負擔甚至陷阱。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拋開意識形態,不斷去解決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2月,該書入選由
南方都市報評選的“南都2021年度十大好書”。
作品評價
《新京報》評:蘭小歡的《置身事內》在綜述學界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向讀者講解過去幾十年地方政府如何參與、推動經濟的發展,並使讀者看到,務實而非意識形態化的經濟政策行為是經濟成功的關鍵。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張軍:蘭小歡的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理解中國經濟的崛起,僅僅看到政府如何推動了市場化改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明白它如何能做到更多。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周黎安:蘭小歡曾長時間深入一線調研,所以能將最鮮活的政府實踐與最前沿的學術研究結合起來。我相信此書將被列入許多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必讀書目。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蘭小歡,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曾任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戰略與研究總監。主要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中國的政治經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