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競爭

國際貨幣競爭的明確定義是:指決定不同國家的貨幣在何種程度上被非居民所使用這一過程。國際貨幣競爭實質是經濟主體基於經濟理性對不同貨幣的選擇,是一場需求驅動、達爾文式的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貨幣競爭 
  • 類型:經濟術語
決定因素
關於國際貨幣競爭的理論研究,許多是圍繞英鎊美元這兩大貨幣在國際貨幣領域主導權的交替興衰展開,研究方法相對巨觀。歐元推出前後,國際貨幣競爭問題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理論不斷豐富,研究角度走向巨觀與微觀的結合。
(一)綜合實力說
支撐一國貨幣國際地位的是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包括經濟貿易金融、政治軍事實力等。
1.經濟和貿易。經濟規模、經濟實力及對外開放度直接影響貨幣的國際使用(Phi1ipp Hartmannand OtmarIssing,2002)。大規模經濟體的貨幣通常擁有較大外匯交易量,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規模經濟效應(Ewe—GheeLim,2006)。Rey(1999)認為,與經濟規模相比,貿易規模對一國貨幣國際化更具決定性的作用。儘管早在1870年,美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英國,但直到二戰以後,美國的出口量明顯超過英國,美元才逐漸替代英鎊,成為國際關鍵貨幣(Rainer Beckmann等,2001)。
2.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和開放度直接影響著國際貨幣地位(Tavlasand Ozeki,1992)。市場的廣度體現在大量的金融工具交易上;深度體現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上;開放度體現在對貿易限制和資本控制的放鬆程度上(GeorgeS.Tavlas,1997)。金融市場發達程度與國際貨幣地位密切相關。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當英鎊榮登國際貨幣領導寶座之時,倫敦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金融市場舉照民凶。當前,美國的貨幣地位也正是以紐約具有深度、高流動性和多樣化的金融市場為支撐(Ewe—GheeLim,2006)的。Gabriele Galati和Phil1ip Wooldridge(2006)選取外國持有美國債券、政府債券市場回購市場、非政府債券市場、外幣資產與新興市場負債等數據,運用均值——方差分析法,對比分析美元歐元競爭決定因素。歐元的誕生使得歐元金融市場流動性和廣度有所提升,但並未引起實質性變化。這是因為無論從金融市場規模、信貸質量、流動性,還是從國際貨幣的歷史慣性來看,美元都更勝一籌。
3.政治地位。貨幣發行國的政治地位對貨幣起著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臘狼鑽循蒙代爾指出:“強有力的政治力量創造了強有力的貨幣”。在歐洲貨幣一體化過程中,歐洲統一貨幣固然是經濟行為,但考察貨幣聯盟計畫的制定過程就不難發現,貨幣一體化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政治動機。貨幣一體化坑宙協又進而推動了歐洲政治一體化進程,在加入歐元區成員國家增多的同時,歐盟成員國持續增加。
(二)貨幣特性說
貨幣使用範圍越廣、交易越便利、交易成本越低、安全性越高,就必將越受歡迎,因而更具競爭力。
1。貨幣的標價與結算。貨幣在經濟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商品和服務交易的標價和結算中。Grassman(1973)、Carse(1980)等長期實證研究發現:在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貿易中,一般採用已開發國家貨幣結算;在已開發國家貿易中,貨幣選取與貿易品種有關。MatteoBobba,Giuseppe Della Corte和AndrewPowell(2007)運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廣義矩(GMM)法,分別分類研究105個國家、64個開發中國家、41個已開發國家國際貨幣計價單位競爭的影響碑乘章因素。國際貨幣選擇與經濟實體、金融變數之間存在穩定關係,這種關係在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表現有所不同。歐元成立提高了流動性和網路外部性,對美元形成有力挑戰。
2.交易便利性與幣值穩定性。交易便利性體現為以經濟、貿易、金融為支撐的交易網路所形成的網路外部性,還體現為資本管制寬鬆程度對應的資金流動便利性。二戰以後,由於美國金融市場資本管制寬鬆,美元成為外國官方機構頗具吸引力的儲備資產和國外投資者便利的儲藏價值工具堡奔項(Kenen,1988)。貨幣穩定性體現為貨幣發行國政治穩定性和貨幣價值穩定性(George Tavlasand YuzuruOzeki,1992)。“一個國家崩潰了,貨幣隨之如多重希煙消散”(Mundell,1998)。貨幣價值穩定包括對外價值穩定性(匯率)和對內價值穩定性(通貨膨脹率)(GeorgeS.Tavlas,1997)。市場上經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即所謂“格雷欣法則”(Gresham’SLaw)。而國際貨幣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遵循優勝劣汰的“逆格雷欣法則”。蒙代爾在對國際貨幣史的研究中指出:“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強勢貨幣總是在國際競爭中驅逐弱勢貨駝坑幣,奪得支配地位”。
3.價值儲藏性能。從官方外匯儲備角度分析國際貨幣競爭價值儲藏性能決定因素由來已久。Swob0da(1969)、Cohen(1971)、Mckinnon(1979)、Kind1eberger(1981)和Krugman(1984)從經濟發展史的視角,探討過國際貨幣的起起落落。Heller和Knight(1978)運用1975年76個國家的橫截面數據,分析官方的外匯儲備貨幣與一國產出與貿易份額、巨觀經濟穩定性、金融市場網路外部性的關係。Dooley,Lizondo和Mathieson(1989)研究發現,官方外匯儲備選擇主要取決於掛鈎貨幣選擇、貿易結構、外債和外資結構。MenzieChinn和JeffreyFrankel(2007)計量分析了1973~1998年間,各國央行國際儲備的主要貨幣幣種結構的決定因素,其顯著變數為:經濟總量、通貨膨脹率、匯率的波動方差、金融中心規模。
(三)地緣政治說
1.政治和地理的作用
國家特權對一國貨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具有重要影響。即使經濟逐步喪失特權,歷史傳統仍然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綜合實力下降,但英鎊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國際貨幣地位,這與其殖民地國家大量使用英鎊不無關係。在國際貿易結算中,貨幣使用習慣也與國家地位有密切關係。經濟、政治地位高的國家,其貨幣往往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更頻繁。此外,殖民地、戰爭、聯盟、乃至聯合倡議等因素都會促進貨幣競爭力增強。
2.貨幣地理學和貨幣勢力範圍。
Cohen(1996)提出貨幣地理學的概念:貨幣關係的空間組織——貨幣區域如何形成和被管制。進而又提出貨幣網路的三重概念:領土範圍、交易範圍、勢力範圍,其中勢力範圍超越了傳統的領土範圍和交易範圍。他把貨幣間競爭的非對稱性和不同的權威關係描述為“貨幣金字塔”,把國際貨幣分為7個等級:頂級貨幣、高貴貨幣、傑出貨幣、普通貨幣、被滲透貨幣、準貨幣、偽貨幣。國際貨幣競爭將是一個各國不斷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過程。3.政府意願。貨幣國際化在為貨幣發行國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對一國經濟、金融形成衝擊,對貨幣政策造成影響。基於這種擔心,政府對貨幣國際化採取了限制措施。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四、五十年里,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德國、日本、法國)都不鼓勵本國貨幣國際化,進行資本賬戶控制和嚴格的金融管制,降低了市場的流動性和貨幣吸引力,進而加強了美元的國際支配地位(BarryEichengreen,2005)。
(四)規模效應說
1.網路外部性。貨幣地位取決於貨幣現行使用狀況(Kiyotaki,MatsuyamaandMatsuo,1993:Krugman,1984;Cohen,2000;Rey,2001)。貨幣現行使用範圍越廣,越頻繁,交易成本越低,就越具有競爭力(Gaspar,2004)。人們使用國際貨幣和使用語言類似,存在相互模仿行為(KevinDowdandDavidGreenaway,1993)。PhilippHartmann(1998)從外匯市場微觀層面,綜合運用博弈論、時間序列的面板數據分析,驗證國際貨幣競爭的確存在網路外部效應。Lim,Ewe—Ghee(2006)運用1999~2005年的外匯交易數據,驗證了“網路外部性”觀點。而BarryEichengreen(2005)對此持不同觀點。此外,金融創新會使貨幣轉換成本持續下降,人們為減少轉換成本而集中持有一種國際儲備貨幣的意願降低。沒有理由認為,幾十年後,只有兩到三種國際貨幣分割市場。
2.轉換成本和歷史慣性。國際貨幣替代有各種轉換成本,除了交易成本和學習成本外,還有基於網路外部性所形成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其他人不轉換到新的貨幣,就不能形成網路外部效應,使用新貨幣就要支付更多成本。KevinDowd和DavidGreenaway(1993)通過構建模型來解釋為什麼人們往往不情願轉換貨幣,即使當前使用最多的國際貨幣已經明顯不如其他貨幣。國際貨幣的轉換成本導致了國際貨幣地位慣性(inertia)(GabrieleGalatiandPhi1ipWooldridge,2006)。網路外部效應加劇了這種慣性,由此形成強烈的路徑依賴(Cohen,2000)。
3.“漸變與突變”現象與持久性效應
PaulKrugman(1980)建立了3國3幣模型,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討論國際媒介貨幣的形成過程。國際媒介貨幣轉換存在傾覆現象。一國貨幣失去國際媒介貨幣地位,先要經歷一段積累過程,這種“漸變”過程達到一個關鍵點之後,造成國際匯兌結構“突變”。一國貨幣一旦確立國際媒介貨幣地位,具有自我強化作用,即使該國商業地位下降,其貨幣仍有可能繼續執行國際媒介貨幣職能。MarcFlandreau和Clemens Jobst(2009)運用l9世紀後期數據,實證分析國際貨幣選擇存在持久性,但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並非單純受到路徑依賴影響,規模因素起舉足輕重作用。長遠來看,經濟和貿易規模是引導一國貨幣走向領導貨幣地位的決定力量。因此即便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元仍必然取代英鎊。
2.交易便利性與幣值穩定性。交易便利性體現為以經濟、貿易、金融為支撐的交易網路所形成的網路外部性,還體現為資本管制寬鬆程度對應的資金流動便利性。二戰以後,由於美國金融市場資本管制寬鬆,美元成為外國官方機構頗具吸引力的儲備資產和國外投資者便利的儲藏價值工具(Kenen,1988)。貨幣穩定性體現為貨幣發行國政治穩定性和貨幣價值穩定性(George Tavlasand YuzuruOzeki,1992)。“一個國家崩潰了,貨幣隨之如煙消散”(Mundell,1998)。貨幣價值穩定包括對外價值穩定性(匯率)和對內價值穩定性(通貨膨脹率)(GeorgeS.Tavlas,1997)。市場上經常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即所謂“格雷欣法則”(Gresham’SLaw)。而國際貨幣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遵循優勝劣汰的“逆格雷欣法則”。蒙代爾在對國際貨幣史的研究中指出:“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強勢貨幣總是在國際競爭中驅逐弱勢貨幣,奪得支配地位”。
3.價值儲藏性能。從官方外匯儲備角度分析國際貨幣競爭價值儲藏性能決定因素由來已久。Swob0da(1969)、Cohen(1971)、Mckinnon(1979)、Kind1eberger(1981)和Krugman(1984)從經濟發展史的視角,探討過國際貨幣的起起落落。Heller和Knight(1978)運用1975年76個國家的橫截面數據,分析官方的外匯儲備貨幣與一國產出與貿易份額、巨觀經濟穩定性、金融市場網路外部性的關係。Dooley,Lizondo和Mathieson(1989)研究發現,官方外匯儲備選擇主要取決於掛鈎貨幣選擇、貿易結構、外債和外資結構。MenzieChinn和JeffreyFrankel(2007)計量分析了1973~1998年間,各國央行國際儲備的主要貨幣幣種結構的決定因素,其顯著變數為:經濟總量、通貨膨脹率、匯率的波動方差、金融中心規模。
(三)地緣政治說
1.政治和地理的作用
國家特權對一國貨幣在國際上的地位具有重要影響。即使經濟逐步喪失特權,歷史傳統仍然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綜合實力下降,但英鎊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國際貨幣地位,這與其殖民地國家大量使用英鎊不無關係。在國際貿易結算中,貨幣使用習慣也與國家地位有密切關係。經濟、政治地位高的國家,其貨幣往往在國際貿易中使用更頻繁。此外,殖民地、戰爭、聯盟、乃至聯合倡議等因素都會促進貨幣競爭力增強。
2.貨幣地理學和貨幣勢力範圍。
Cohen(1996)提出貨幣地理學的概念:貨幣關係的空間組織——貨幣區域如何形成和被管制。進而又提出貨幣網路的三重概念:領土範圍、交易範圍、勢力範圍,其中勢力範圍超越了傳統的領土範圍和交易範圍。他把貨幣間競爭的非對稱性和不同的權威關係描述為“貨幣金字塔”,把國際貨幣分為7個等級:頂級貨幣、高貴貨幣、傑出貨幣、普通貨幣、被滲透貨幣、準貨幣、偽貨幣。國際貨幣競爭將是一個各國不斷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過程。3.政府意願。貨幣國際化在為貨幣發行國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會對一國經濟、金融形成衝擊,對貨幣政策造成影響。基於這種擔心,政府對貨幣國際化採取了限制措施。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四、五十年里,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德國、日本、法國)都不鼓勵本國貨幣國際化,進行資本賬戶控制和嚴格的金融管制,降低了市場的流動性和貨幣吸引力,進而加強了美元的國際支配地位(BarryEichengreen,2005)。
(四)規模效應說
1.網路外部性。貨幣地位取決於貨幣現行使用狀況(Kiyotaki,MatsuyamaandMatsuo,1993:Krugman,1984;Cohen,2000;Rey,2001)。貨幣現行使用範圍越廣,越頻繁,交易成本越低,就越具有競爭力(Gaspar,2004)。人們使用國際貨幣和使用語言類似,存在相互模仿行為(KevinDowdandDavidGreenaway,1993)。PhilippHartmann(1998)從外匯市場微觀層面,綜合運用博弈論、時間序列的面板數據分析,驗證國際貨幣競爭的確存在網路外部效應。Lim,Ewe—Ghee(2006)運用1999~2005年的外匯交易數據,驗證了“網路外部性”觀點。而BarryEichengreen(2005)對此持不同觀點。此外,金融創新會使貨幣轉換成本持續下降,人們為減少轉換成本而集中持有一種國際儲備貨幣的意願降低。沒有理由認為,幾十年後,只有兩到三種國際貨幣分割市場。
2.轉換成本和歷史慣性。國際貨幣替代有各種轉換成本,除了交易成本和學習成本外,還有基於網路外部性所形成的不確定因素。如果其他人不轉換到新的貨幣,就不能形成網路外部效應,使用新貨幣就要支付更多成本。KevinDowd和DavidGreenaway(1993)通過構建模型來解釋為什麼人們往往不情願轉換貨幣,即使當前使用最多的國際貨幣已經明顯不如其他貨幣。國際貨幣的轉換成本導致了國際貨幣地位慣性(inertia)(GabrieleGalatiandPhi1ipWooldridge,2006)。網路外部效應加劇了這種慣性,由此形成強烈的路徑依賴(Cohen,2000)。
3.“漸變與突變”現象與持久性效應
PaulKrugman(1980)建立了3國3幣模型,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討論國際媒介貨幣的形成過程。國際媒介貨幣轉換存在傾覆現象。一國貨幣失去國際媒介貨幣地位,先要經歷一段積累過程,這種“漸變”過程達到一個關鍵點之後,造成國際匯兌結構“突變”。一國貨幣一旦確立國際媒介貨幣地位,具有自我強化作用,即使該國商業地位下降,其貨幣仍有可能繼續執行國際媒介貨幣職能。MarcFlandreau和Clemens Jobst(2009)運用l9世紀後期數據,實證分析國際貨幣選擇存在持久性,但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並非單純受到路徑依賴影響,規模因素起舉足輕重作用。長遠來看,經濟和貿易規模是引導一國貨幣走向領導貨幣地位的決定力量。因此即便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元仍必然取代英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