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稅收(北京大學出版社教材)

國際稅收(北京大學出版社教材)

國際稅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政府憑藉其政治權力,對跨國納稅人的跨國所得或財產進行重疊交叉課稅,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係。

這一概念包括五個方面要點:第一,國際稅收是一種稅收活動;第二,國際稅收是指一系列的稅收活動;第三,國際稅收是指由於對跨國納稅人徵稅而引起的一系列稅收活動;第四,國際稅收是指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權國家或地區財權利益的稅收活動;第五,國際稅收體現的是涉及主權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稅收分配關係。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稅收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課程功能,

基本信息

書 名: 國際稅收
作 者:楊志清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301161159
開本: 16開
定價: 29.00 元

內容簡介

《國際稅收》是一本系統闡述國際稅收學基本原理的著作。全書共分為十章,分別就國際稅收的概念和研究對象、國際稅收的形成和發展、稅收管轄權、國際重複徵稅、國際稅收抵免、國際避稅、避稅港及其避稅模式、防範國際避稅的措施、國際稅收協定以及國際稅收的發展趨勢等內容,作了較為詳盡的考察分析。全書結構嚴謹、體系完整,材料翔實、內容豐富、文字簡練規範,是一部理論性,實用性、可讀性都較強的國際稅收教材。此外,全書還配備了豐富的案例分析和章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加深理解,學以致用,《國際稅收》適合作為高等財經院校財稅專業以及涉外專業的教學與研究用書。
《國際稅收》配有教學課件,可以免費提供給任課老師使用。如需要,歡迎填寫書後的“教師反饋及課件申請表”索取。

作者簡介

楊志清,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現任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北京市跨世紀百人工程培養人選,兼任中國稅收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理事,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稅務諮詢協會理事等。多次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北京市高校學科帶頭人、北京市教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先後出版學術著作或教材二十多部,並在《人民曰報》、《中國稅務報》、《稅務研究》、《涉外稅務》、《國際財務與會計》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七十多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國際稅收的概念和研究對象
第一節 國際稅收的概念
第二節 國際稅收的研究對象和範圍
第二章 國際稅收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國際稅收的形成
第二節 國際稅收的發展
第三章 稅收管轄權
第一節 稅收管轄權及其確立原則
第二節 收入來源地管轄權
第三節 居民管轄權
第四節 公民管轄權
第五節 稅收管轄權的選擇與實施
第四章 國際重複徵稅
第一節 國際重複徵稅問題的產生
第二節 國際重複徵稅問題的處理
第三節 國際重複徵稅問題的處理方式
第四節 國際重複徵稅問題的處理方法
第五章 國際稅收抵免
第一節 直接抵免
第二節 抵免限額
第三節 間接抵免
第四節 稅收饒讓
第六章 國際避稅
第一節 避稅究竟合法還是違法
第二節 國際避稅及其產生的原因與特徵
第三節 國際避稅的基本手段
第四節 國際避稅的一般方式
第七章 避稅港及其避稅模式
第一節 避稅港的基本概念和特徵
第二節 避稅港的避稅模式
第八章 防範國際避稅的措施
第一節 完善稅收立法
第二節 加強稅務管理與國際合作
第三節 建立轉讓定價稅收制度
第四節 建立受控外國公司課稅制度
第五節 建立資本弱化稅收制度
第六節 防範濫用稅收協定的措施
第九章 國際稅收協定
第一節 國際稅收協定概述
第二節 國際稅收協定範本比較
第三節 國際稅收協定的內容
第四節 國際稅收協定的簽訂
第五節 我國的對外稅收協定
第十章 國際稅收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國際稅收協定網路發展趨勢
第二節 電子商務避稅與反避稅工作日益激烈
第三節 國際稅收情報交換日益重要

課程功能

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稅收有關基本概念及原理,包括導論、所得稅的稅收管轄權、國際重複徵稅及其解決辦法、國際避稅及反避稅的概念與方法、國際稅收協定、稅收優惠與吸引外資以及商品課稅的國際稅收問題等。國際稅收並不是國際社會憑藉一種超國家的政治權力取得收入的工具,不涉及國內稅收以外的新的稅種,因此本課程不注重於國內稅收課程講授過的稅收的基本概念條款等的解釋,而是著力介紹了其作為國家之間的稅收關係在國與國的稅收分配和稅收協調過程中表現出的不同之處。
在上述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力求達到基礎性、前沿性、時代性,即在努力構建支持學生終身學習的知識基礎的同時,引導學生達到本學科的前沿領域,並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教材和教學內容。
授課方式
近十幾年來,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使大學教育的授課方式和手段多樣化成為可能,在《國家稅收》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密切注意這種變化及其給課堂教學所帶來的影響,並恰當地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以及新形勢下的實踐教學建設表現在課堂教學主要採用多媒體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授課方式。
教學環節:
(1)以啟發式教學為平台,並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對於每一種理論、方法和現實問題,啟發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形成師生教與學的互動式教學方法。課程的知識講解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使知識點更加突出,問題也更容易理解。本課程積極倡導啟發式教學,力避教師課堂上的滿堂灌和學生課下的死記硬背。在教學過程中,要求主講教師對於關鍵概念、主要方法、核心理論等均要設定多級問題,積極啟發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講授過程中,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對於有爭議的問題,主講教師只作有針對性的點評並發表自己的看法,但不得給出一言堂式的結論。在融洽的教學氣氛下,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理論,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2)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多媒體化。本課程已製作成完備的多媒體課件,不僅便於課堂教學,還可用於遠程教學。主講教師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並在PPT檔案、參考資料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從而使得本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日臻完善。這不僅是與現代化科技發展的結合,更是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同學們在上課時可以從精心製作的PPT檔案中更一目了然的看到各章節的重點。
(3)擁有強大的信息資源,建立良好的資源共享關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圖書館(資料室)擁有各種國內外原版經濟類書籍萬餘冊、國內外財金期刊百餘種、報紙數十類。院圖書館和中國經濟信息中心、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等機構建立了良好的資源共享關係,能夠準確、及時的獲得國內外財政金融領域的各項前沿理論和統計數據,為教學、科研提供了必備的軟硬體保障。
同時,在硬體方面,學院網路電子套用中心擁有國內領先的計算機網路設備,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原國家經貿委等部門建立了網路共享系統,並且和其他高校財政金融專業形成了資源數據交換聯繫,成為教師、學生進行網路學習的重要工具和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