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播研究前沿

國際傳播研究前沿

《國際傳播研究前沿》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安斌。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傳播研究前沿
  • 作者:史安斌
  • ISBN:9787302286370
  • 定價:48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7
圖書信息,圖書簡介,圖書前言,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國際傳播研究前沿書本國際傳播研究前沿書本
圖書詳細信息:
印次:1-1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2-5-7

圖書簡介

國際新聞傳播是清華新聞傳播學院的特色和優勢學科。本書匯集了清華新聞傳播學院的老中青三代學者在該領域發表的中英文論文,代表了國內該領域研究的較高水準,為該領域的研究和新聞傳播學科建設的國際化提供了示範和經驗,對專業研究者、從事對外傳播事業的幹部和專業人士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

圖書前言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的部分成果。項目編號:10JZD0014總序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2012年4月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生機勃發的季節,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迎來了建院十周年,這是全院師生歡樂的節日!學院組織出版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十年院慶學術文集”,既是師生們為院慶獻上的厚禮,也全面展示了學院十年辦學的學術成果,十分珍貴而有價值。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它是由1985年在清華大學中文系設立的編輯學專業和清華大學1998年10月成立的傳播系合併而成,我國新聞與傳播界資深專家、知名文化人范敬宜教授擔任了新聞與傳播學院首任院長。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成立,是清華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十年來,憑藉日益增強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的學科基礎,圍繞著國際傳播、影視傳播、新媒體傳播、傳媒經濟與管理等主要方向,清華大學逐漸形成了精幹的新聞與傳播教學科研師資團隊,不斷增強在學界、業界的影響力,尤其在國際傳播新聞理論、傳媒管理、媒體與科技相結合以及影視傳播等方面形成學術研究優勢,引領新聞教學和新聞研究工作。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秉持“素質為本、實踐為用、面向主流、培養高手”的辦學理念,形成了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的鮮明特色。我覺得有四個方面值得在我們的新聞教育、新聞人才培養中大力發揚: 一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多年來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學體系,指導和培養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選擇、處理新聞事件;二是堅持素質為本的教育思想。現代新聞傳播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新聞從業者需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勇氣,駕馭輿論的高效技巧來完成新聞和傳播工作;三是注重實踐的辦學風格。清華大學在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方面,強調實踐第一,這與當前在新聞戰線所開展的“走轉改”是一致的;四是包容開放的學術胸懷。這不僅體現在清華大學新00國際傳播研究前沿00總序聞與傳播學院從社會上吸收了很多專家學者來擔任教授,也體現在學院國際化辦學這一特色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有志於從事新聞事業的人才匯集於此,教學相長,帶來多元文化的交流,培養了複合式的思維方式。
全球新聞與傳播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國際、國內新聞互相影響,邊界越來越模糊;官方、民間互相競爭,對於許多重大新聞,權威通訊社、主流報刊、廣播電視還未發布,民間已經發布了;網上和網下互相交織,信息來源真偽難辨;軟體、硬體互相融合,內容技術平台一體化。面對這樣的情況,新聞工作者要能在新聞激烈競爭的戰場上贏得主動,必須及時判斷處理複雜新聞事件中各方面的關係,要在關鍵和重大問題上占領輿論高地。新一代新聞人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會處理文字和圖像,而要學會利用最新最前沿的技術手段增強新聞時效性和傳播力,構建和打造多媒體的新聞傳播平台和渠道。新聞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傳播對於社會精神文化、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新聞與傳播事業擔當的社會責任是嚴肅的,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任務是艱巨的。
清華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非同一般。深厚的人文底蘊、先進的科學技術、名牌的社會效應、良好的公眾信譽、豐富的知識資源,這些都是清華大學的優勢,這為我們學院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們要繼續充分發揮和利用好這些優勢,謀劃未來發展。
在迎來新聞與傳播學院十年院慶的時候,我和學院同仁一致認為,我們應該繼續突出學院辦學十年所形成的特色,堅持面向實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造就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由於手機、網際網路等社交工具介入媒體傳播,新聞傳播已經難以分清主體和客體的界限,每一個人,每一個場所,都可能成為新聞的來源和客群。在這種情況下,缺少高素質人才,就難以完成及時傳播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的任務。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不同於一般培養新聞工作者的院校,應該繼續向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領軍人物的人才培養目標上發展。
百年風雨,世紀滄桑,清華大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積澱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和“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光榮傳統,這些都充分體現著高度凝聚大學使命的清華精神,是學校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時所指出的那樣: “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平大學,是我們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要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提高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長效機制,鼓勵重點建設高校成為知識創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試驗田、擴大開放的橋頭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作為國家重點大學的重要學院,要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改革創新,奮勇爭先,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出積極貢獻。
本次院慶前推出的這套院慶學術文集共五本: 《新聞學研究前沿》、《新媒體研究前沿》、《影視傳播研究前沿》、《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前沿》和《國際傳播研究前沿》,它收錄近十年來我院在新聞學、新媒體、影視傳播、傳媒經濟與管理、國際傳播和文化產業等研究方面已經發表或首次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共一百多篇。它的編輯出版凝聚了學院各位教授和老師們的心血。我要特別向學院各個學科的帶頭人同時也是這套文集的各卷的主編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本書編委會的郭慶光教授、陳昌鳳教授、崔保國教授、范紅教授、郭鎮之教授、金兼斌教授、李彬教授、史安斌教授、司久岳教授、熊澄宇教授、尹鴻教授等致以衷心感謝。他們為這套書的順利出版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花費了巨大心血;宗俊峰社長、吳培華總編、徐學軍分社長等清華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和紀海虹編輯為文集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併致謝!
十年奮鬥,十年結晶,已經成為我們創造的歷史。未來的十年正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十年,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更光榮,使命更偉大。讓我們全院師生站在新的起點上,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為我國的新聞出版事業大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書寫光彩的新聞人生!
2012年4月16日

圖書目錄

001 柳斌杰 總序
005 李希光 代序一 把新聞人才培養推向對外傳播大舞台
--清華國際新聞傳播教育的基本經驗
013 朱英璜 代序二 中國軟實力發展戰略淺析
021 史安斌 導言 全球·全民·全媒
--清華國際新聞傳播教育與研究的路徑與前景第一編 理論與歷史篇003 王維佳 全球傳播與當代政治的三種取向
--兼評趙月枝文集《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
013 王君超新聞學: 走出傳播學還是走出自己?
--兼論新聞傳播學對新聞實踐的作用
023 史安斌從“客觀新聞學”到“對話新聞學”
--論西方新聞理論演進的哲學與實踐基礎
030 史安斌從“陌生人”到“全球公民”
--論跨文化傳播理論的演進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038 周慶安試論公共外交研究的四種理論維度
046 姚 遙建構認同: 新中國對外宣傳60年
(1949-2009年)0國際傳播研究前沿0目錄 第二編 文本與案例篇061 郭鎮之 張梓軒 試論改進中國電視的國際形象
068 周慶安 新媒體環境下中國國際新聞報導的挑戰
與應對
074 李習文提升中國英語電視新聞的全球影響力
081 史安斌 情境式危機傳播理論與中國本土實踐的檢視
--以四川大地震為例
097 范 紅 蘇 菁城市品牌的網路媒體傳播策略第三編 教育與實務篇113 李希光 我的新聞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
124 王君超融合傳播教育的理念、實施與對策
--香港公立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的經驗
137 王君超 “媒介批評”課程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清華大學的教學案例
147 史安斌微博時代政府新聞發布的理論探索、制度創新和角色重構
159 季 萌黨委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淺析第四編 英文成果篇165 史安斌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衝突與協商
--以全球傳播格局下的中國客群反饋為例
178 董關鵬 史安斌面臨全球競爭的中國新聞業: 挑戰與
轉型
193 盧 嘉多重現代性與多重接近性
--中國電視上的麥當勞與肯德基廣告研究
213 戴 佳 玄基得全球風險,各國框架
--美國、中國和韓國通訊社關於朝鮮核危機的報導研究240 戴 佳 演變的框架
--美國媒體上的中國奧運報導(1980-2004年)
260 多米尼克·拉索爾薩 戴 佳編輯部里的“常態事故”?
--美國主流媒體十大新聞造假案探測性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