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簡稱長沙臨大,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前身,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合組成,是一所抗日戰爭時期位於長沙的臨時性大學。1937...
長沙臨時大學是西南聯合大學的前身。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發電命令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改稱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設文、理、工、法商、師範5個院26個系,兩個...
本卷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的第一卷,內容包括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緣起與概況、校園平面圖、教職工與學生人數、校訓、校歌、校徽;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遷...
1937年抗戰爆發後,中國的許多精英志士,不甘淪為亡國奴,為保存中國的文化和教育力量,北大、清華、南開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隨後京滬失守,戰火危及長沙,僅維持了...
清華大學在湖南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雲南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
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遷移湖南,合組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員主持校務,設法、理、工學院於長沙,文學院於南嶽,於十一...
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1952年...
西南聯大, 全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而成。1938年7月3日,教育部命令各校呈校歌、...
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遷移湖南,合組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員主持校務,設法、理、工學院於長沙,文學院於南嶽,於十一...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時,清華與北大、南開三校合併為西南聯合大學,任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翌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兼主席。 [4...
高等學校內遷是指1937 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教育部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西遷...
1937年8月中旬,黃鈺生在南京見到了張伯苓校長,那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奉命聯合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於是黃鈺生在9月初去長沙參加臨時大學的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