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歷史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首都、地方上為忠臣烈士設祠奉祀的習慣,如各種忠烈祠、昭忠祠、忠烈廟、褒忠祠等等。儒家文化圈內的日本、韓國、越南皆有此傳統。
抗戰前,國民政府即逐漸細化關於忠烈祠的法規條文,著手在全國推廣建設忠烈祠,但因陷入與日本強敵的全面戰爭,苦苦支撐,財力不敷於建設忠烈祠。
1941年3月,內政部禮俗司提出了建立“首都忠烈祠”的計畫,準備就公共祠廟改建,並於同年7月7日舉辦公祭。但計畫過於急迫,蔣介石指示“暫從緩議”。第二年,兩次擬建計畫紛紛作廢,前一次因為通貨膨脹導致預算不夠,後一次由於在關岳廟基礎上改建而遭到道教界的反對。道眾在上書行政院和軍事委員會的書函中,批評這是“豈不是新鬼大,故鬼小乎?不啻追崇現代之忠烈,而反褻瀆前代之忠烈也。”
戰後還都南京的國民政府,面對內戰和經濟崩潰,仍然手頭拮据,建造“首都忠烈祠”計畫再遭拖延。抗戰後地方上依靠自己籌資建立起了1000座左右的忠烈祠,但規模小,且基本上是改建舊有祠廟,十分簡陋、寒酸。1949年,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舉辦的最後一次首都春祭,借南京靈谷寺正氣堂舉行。
1969年前後也是台灣的忠烈祠建設高峰期,這與始於1966年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有關,中國古典建築式樣的忠烈祠和孔廟大興土木。同時,雖然日本時期遺留下來的縣級以上神社早被改成地方忠烈祠,但1970年代為了消除殖民痕跡,大行拆毀舊建築,以極富中國傳統色彩的建築物代替。
1969年竣工的圓山忠烈祠,正式名稱是“國民革命忠烈祠”。它成為祭祀國殤的最高級別場所,圓了國府建設“首都忠烈祠”的夙願。
其原址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護國神社”、奉祀日本靖國神社內之台灣籍陣亡將士。後來因蔣中正認為原建築之簡陋、有失莊嚴、不足以祭祀國民革命英烈,乃擬令由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將軍主持重建,1967年12月11日開工改建,由何應欽上將擔任改建委員會主任委員,1969年3月24日完工,期間,蔣介石“在原設計圖樣中指示甚多,並在興建中蒞臨工地20餘次,每次蒞臨必詳詢施工情形。並於1969年3月25日落成啟用,並依《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設定、管理,1969年由行政院制頒、1999年修訂的行政命令《忠烈祠祀辦法》第八條明訂“中央政府所在地之首都,建立首都忠烈祠,並得特準建立專祠專坊或專碑。”,同辦法第二十四條並規定“各地忠烈祠應於每年三月二十九日及九月三日,依公祭禮節舉行公祭,首都忠烈祠,由總統主祭”,典禮相當隆重且莊嚴。
2009年和2011年清明節時,馬英九曾在圓山忠烈祠親自主持過遙祭黃帝陵。這項禮制始於1951年,1935年便形成祭掃黃帝墓慣例,遷台後代以忠烈祠替代,並改由省政府主持,後升格為“內政部”主辦。“總統”親臨主祭,卻是60年來第一次。國民黨發言人宣稱此舉是表達政府對慎終追遠傳統文化重視,綠營卻批評如潮。
建築地位
圓山忠烈祠是台灣地區地位最高的“忠烈祠”。
建築結構
國民革命忠烈祠迎面是由三個拱門組成的大牌坊,中間是蔣介石“敬題”的“忠烈祠”三個鎦金大字,兩側匾額分別題寫“成仁”、“取義”。牌坊背面,中間是“萬古流芳”,兩側分別是“千秋”、“忠義”。
正殿當中是蔣介石手書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匾額。拾階而上,殿內正中擺放一張巨大的供桌,上供一個牌位“國民
革命烈士之靈位”,供桌邊的角落裡存放“
中華民族遠祖黃帝之靈位”,到遙祭
黃帝陵時才會置放於供桌之上。
兩側偏殿屋檐當中都掛著“烈士祠”的匾額。東側為“文烈士”,西側為“武烈士”。
國民革命忠烈祠分為大門牌樓、左右廂房、鐘樓、鼓樓,進入大殿前的山門與四周長廊,大殿與大殿兩側的文、武烈士祠;所有建築物都按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造,雄偉壯麗宏偉,每年春、秋均舉行祭典,另有遙祭黃帝陵典禮。
大殿外有蔣介石1968年親自題字“國民革命忠烈祠”,建築型式為仿北京故宮太和殿,大廳內的地面全為大理石,上面鋪以紅色地毯以示莊嚴肅穆,大殿供奉的對象以“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為主,平日置於正中央,左側為“中華民族遠祖黃帝之靈位”,右側是“孫中山遺照”。
入祀烈士
按照1978年台灣“
國防部”公布的《
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能入祀者除
辛亥革命各次起義烈士外,還包含討袁、護法、東征、北伐、“剿匪”、“討逆”(處理“閩變”、“
兩廣事變”)、抗戰及“勘亂復國”等幾個時期陣亡或殉職者,入祀烈士經“國防部”造冊報請當局領導人核准,總計30多萬人。
宋教仁、
廖仲愷、秋瑾、張輝瓚、張自忠、
張靈甫、
戴笠等,皆位列其中。
在基隆河畔的圓山忠烈祠,占地5公頃,內分文、武烈士祠。武烈士祠供奉東征、北伐、抗日等各時期犧牲的三軍將士。將軍級別的犧牲者,有單人牌位供奉;校尉級的是百人合用的牌位;士官、士兵則以集體名冊藏置在箱子裡,每箱1萬人名單。現供奉武烈士共396622人。
文烈士祠里,領導人和具有特殊貢獻者設個人牌位,餘下設百人牌位,現供奉2536人。文武差別在於,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文職人員外,文烈士祠囊括了所有在黃埔建軍之前不分文武的國民革命烈士。
逝者要入祀忠烈祠,須遵照兩條法則進行申報。軍人申請入祀的條件有三條,符合其一即可:一是作戰時地,為爭取勝利,冒險犯難,攻成身死者;二是作戰時地,恪盡職責,慷慨成仁者;三是因執行特殊危險任務死亡,經“總統”明令褒揚者。
出於歷史遺留問題,除了前者“國防部”根據“兵役法”頒發的行政命令外,還有“內政部”頒發的《忠烈祠祀辦辦法》。兩部“辦法”並不是很一致,導致入祀標準的用語不夠精確,因此一直有呼籲統一起來的聲音。
1978年,台灣“國防部”頒布《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同年收入了台灣在日治時期的起義成仁者名單,如最近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莫那魯道、花崗一郎等。1988年,隨著台灣所處環境的變化,“入祀辦法”作了修改,警察、消防、公務員、教師忠烈殉職者也有了入祀的資格。
和平時代,陣亡軍人的數量大大減少,軍人入祀標準被放低,同時很多入祀者來自國民政府追溯歷史時的補充。如2009年,圓山忠烈祠迎回了二戰期間葬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烈士英魂。“中華民國國軍於巴紐陣亡將士之靈位”之木質牌位在重重護送下,從桃園國際機場送入忠烈祠。入祀儀式非常隆重。
景點現狀
圓山忠烈祠鄰近圓山大飯店,祠內由三軍儀隊擔任禮兵駐守,儀隊交接儀式於每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的整點執行,其中下午五點的儀式提早至下午四點四十分開始,操槍動作大約四十分鐘;因為儀隊交接儀式,使圓山忠烈祠成為台北市特別受到外國旅客造訪的一處觀光景點。
2014年8月24日台灣軍方迎靈小組重返緬甸北部密支那主戰場“招魂”,靈鷲山心道法師則邀請眾多高僧於當地寺廟舉行隆重的超渡儀式,合力誦經,以酬慰漂泊異域70載的忠魂。
2014年8月27日下午1時30分,台灣軍方迎靈小組人員搭機返抵台灣,台軍少將黃情捧英靈牌位入境,台軍方象徵性地在入境證件查驗台蓋章,表示英靈入境,典禮莊嚴肅穆。
迎靈小組也安排儀仗隊,以軍禮迎接英靈,隨後驅車前往位於台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入祀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