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資產負債表核算

國民資產負債表核算

國民資產負債核算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資產的存量為對象的核算。它反映某一時點上機構單位、機構部門及經濟總體所擁有的財力、物力的歷史積累和與之相對應的債權債務關係,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產負債總規模及結構、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資產負債核算屬於存量核算的範疇,作為當期經濟活動的初始條件,表現為期初資產負債規模和結構,

資產負債核算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唯一以經濟存量為核算對象的核運算元系統。它試圖對各機構單位、機構部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在一定時點上所擁有的經濟存量的總規模及其結構作出全面的反映。為突出其巨觀性,並和企業會計中的資產負債核算區別開來,常常又把它稱為國民資產負債核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資產負債表核算
  • 外文名:National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基本原則,產生和發展,

基本原則

  • (一)所有權原則
只有具有明確的所有權的實體才能作為經濟資產予以核算時。
  • (二)記錄時間原則
1.資產、負債和淨值要在特定時點上記錄,通常關注期初和期末兩個時點。
2.機構單位或機構部門在記錄資產負債變化時,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記錄時間,即在債權和債務發生、轉移或取消時記錄。
  • (三)估價原則
資產負債核算原則上要求採用現期市場價格進行估價。
1.對於資產負債存量的記錄,應按照核算時點的現期市場價格估價。
2.對於資產負債變化,應按照交易發生時的實際價格或者資產其它物量變化發生時資產的現行市場價格進行記錄。
  • (四)資產重估價方法
1.現行市價法:以市場上同樣的或類似的資產/產品交易價格確定所持有資產的現價。
2.物價指數法:以相應類別的資產/產品價格指數調整所持有的資產的歷史成本價值。
3.重置成本法:以現期市場價格衡量建造該資產所需要的各種投入應該花費的價值對那些個體性強、難以找到相應市場價格的資產進行估價。
4. 未來收益現值法:確定資產在使用期限內的未來收益,折算為現值,然後加總,主要用於估算非生產資產資產價值。
5.對外幣標價資產,如果找不到相應價格,以匯率變動指數對資產價值予以調整。

產生和發展

1936年,美國學者迪金森(Dickingson)和伊金(Eakin)在《國民經濟資產負債表》一文中,最先提出把企業資產負債表技術套用於國民經濟的構想。
國民資產負債核算作為一種成熟的核算方法,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教授R.W.戈德史密斯對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他在其《美國儲蓄研究》一書中,分別用現行價格和1923年不變價格估算了美國1896-1949年的國民財富年度數字,並編制了若干年份的國民資產負債表
1962年,他在其《戰後時期的美國國民財富》一書中,將美國國民財富的估算進一步擴展到1958年,並對估算結果做了詳盡分析和說明。
1968年,聯合國修訂SNA時,R.斯通等人正式將國民資產負債核算納入整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從此以後,SNA就成為一個既包括經濟流量核算、又包括經濟存量核算的完整核算體系,為把經濟流量與經濟存量結合起來開展各種經濟分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現實的可行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